导论 启蒙、革命及现代性:多重纠葛的话语
第一节 启蒙与革命:在现代性的视阈下
第二节 “新启蒙”及其限度
第三节 “保守主义”的多种面相
第四节 “后革命”的视阈
第五节 文本的意识形态
第六节 基本框架及必要解释
第一章 从“革命”到“后革命”
第一节 解构革命叙事:何以可能?
第二节 主体变异与革命重构
第三节 重建革命叙事:可能/不可能?
第二章 “象征”与“寓言”的变奏
第一节 “抒情”与“史诗”
第二节 “个人”与“集体”
第三节 “历史”与“叙述”
第四节 ”祛魅”与“招魂”
第五节 ”崇高”与“荒诞”
第三章 复线的历史:遮蔽抑或还原
第一节 “真相”的“还原“
第二节 “乌托邦”的“改写”
第四章 青春、革命及文本性态度
第一节 何谓“文本性态度”?
第二节 “青春”的“献祭”
第三节 ”革命”的“回声”
第四节 “悲剧”的”转换”
第五节 模式化及其他
第五章 “主体”的变迁与“群众”的命运
第一节 “群众”的“发现”
第二节 “灾难”的“反思”
第三节 ”背叛”的“承诺”
第四节 “暴力”的“呈现“
结语 革命、人道与国家意志
参考文献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