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我在美国航母当大兵(一个北京小伙儿的特别岁月)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罗雪
出版社 现代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罗雪曾经是一个普通的北京小伙儿,在美国留学时因为机缘巧合,以手持绿卡的身份加入了美国海军,开始了传奇的人生,他在“星座号”航母服役4年,多次进行太平洋巡航,2001年被舰队评选为“最佳海员”,舰队将其名字“罗雪”和出生地“中国、北京”印在了鹰眼号飞机上,罗雪也因此成为美国海军历史上获此殊荣的第一个中国人。在《我在美国航母当大兵:一个北京小伙儿的特别岁月》一书中,他以亲身经历讲述了美军新兵选拔、培养训练、出海巡航、实战演习等诸多细节,还有许多航母上的美国大兵不可思议的生活趣闻。

内容推荐

中国航母震撼登场,让我们零距离体验美军航母——

·全球最尖端的武器装备:

E—2C鹰眼号雷达预警机、F—14雄猫战斗机、F—18大黄蜂战斗机、海狮大型直升机……

·强大有力的运作体系:

入伍前的职业倾向测试、签署反间谍协议、美国式的爱国主义教育、人人谈而色变的Battle Station、残酷的体罚、每天数千人上甲板捡废弃物、独特的奖惩方式……

·体贴周全的保障系统:

住房补贴、医疗补贴、进修大学课程、生病时的种种特权、退役前的就业辅导、为官兵排解心理情绪的随舰牧师、用“军事法庭”解决官兵纠纷……

·闻所未闻的航母生活:

恶搞新兵的祭海日、航母靠岸后士兵大狂欢、航母上的健身狂人、外国人混进航母偷渡美国、购物狂千方百计逃税……

《我在美国航母当大兵:一个北京小伙儿的特别岁月》作者罗雪通过在美国航母服役四年的亲身体验,试图从军队制度、文化等多个层面揭开一个谜底:美国航母凭什么这样强大?

《我在美国航母当大兵:一个北京小伙儿的特别岁月》由现代出版社出版发行。

目录

第一章 征兵

 美国海军的“上门推销”//002

 海军的福利有多好?//007

第二章 新兵训练营

 要入伍,先考试//016

 把手放在《圣经》上宣誓//020

 真的要签署“反间谍协议”//024

 每个人都有一张目标卡//032

 爱擦皮鞋的美国海军//035

 在“快班”,每年都有人留级//041

 有没有人敢装病号?//045

 为什么美国海军这么牛?//049

 美国海军的“爱国主义教育”//054

 头儿最喜欢叫我们“傻脑壳”//059

 一人犯错,全班体罚//064

 中国驻南斯拉夫大使馆被炸!//069

 Battle Station,新兵训练的鬼门关//072

第三章 基地报到

 第三舰队是美国海军的“梦之队”//078

 1美元买下的海军基地//082

 价值7000万美元的“鹰眼”预警机//085

 我成了上级眼中的靠谱男//092

 被美国航母救起的越南大厨//095

第四章 第一次出海

 从“星座”号航母看美国海军的强大//102

 第一次零距离体验“星座”号航母//106

 航母上的奖和罚//113

 整死人不偿命的“祭海”//120

 航母一靠岸,大狂欢就开始了//127

 亲历航母上的葬礼//146

 士兵的身份,军官的活儿//150

第五章 回到基地

 为什么海军的离婚率最高?//158

 有人怀疑我是中国间谍//161

 我在海军的朋友和“敌人”//164

 飞行员里有英雄也有菜鸟//168

第六章 第二次出海

 我是航母上的飞机地勤官//174

 在航母上感受龙卷风//179

 航母大学,Cool!//182

 健身狂人//185

 和牧师打交道//189

 我的名字将印在飞机上//192

 中美撞机!//197

 猜猜谁在帮妓院发名片?//200

 在新加坡“英雄救美”//203

 我差点儿被飞机削掉脑袋//207

 我上了“军事法庭”//212

 航母上也有不少不良分子//215

第七章 退伍

 “9·11”事件,让美国对中国消停了十年//222

 我收到好几封表扬信//228

 海军帮我摆平了离婚风波//235

 面临退役,突然发现自己成了香饽饽//240

 我放弃了当美国警察的机会//246

 美国参议员帮我张罗入籍//250

 别了,美国海军//253

试读章节

几天后,征兵处将我的资料审核完毕,通知我参加ASVAB测试。这是ArmedServicesVocationalAptitudeBattery(军队职业倾向测验)的简称,它对兵种的选择、军队生涯的发展和奖金的多少都有直接的影响。

测试分为十一个项目,包括跟数学有关的数值计算、数学知识和计算推理,跟工程学有关的机械原理、电学知识、科学常识和车辆和工艺知识,跟语言学有关的短文阅读理解、口头表达能力和词汇知识。最后,报考海军的人还要考一项编码速度。

题目本身可以说都不难,考场气氛也没有那么紧张,绝不像我们的高考那样。我觉得很多老美都是抱着“考上就去,考不上拉倒”的心态来的,个个谈笑风生、满面春风。在答题过程中,我却一直忍不住地想,要是这些题都用中文来表述,我的分数肯定要高出一倍!这话一点儿都不夸张,因为很多题目都是一堆专业术语的词汇难住了我,我要费半天劲儿去猜测词义。

而且,所有十一个类别的题目都出在同一张试卷上,而不像国内那样每一科一张考卷,所以直到走出考场,我还觉得眼花缭乱、头晕目眩。

我不得不承认,这些考题出得真是很科学,加上所有题目放在一起进行电脑综合评分,真的能够测试出一个人的个人资质和潜能偏向,最后得出结论:你适合什么兵种。当然,美国军队也有最低录取分数线,不同兵种的最低录取分数线也不一样,相对而言,海军、空军的录取分数要比陆军高一些。

一周之后,征兵处的人通知我去领成绩单。到了那里一看,长这么大我从来没有拿过这么低的分数啊!我有点儿沮丧,心想这回肯定没戏了。没想到负责人看了一眼我的成绩单,笑了:“哥们儿,你这成绩绝对没问题!别只看那些分数,电脑可不是这么判断的。它是通过这么多学科的分布,推断出你适合什么不适合什么。依我看,你不仅加入美国海军没问题,在机械方面还不错呢!”

听了他的话,我将信将疑,又把成绩单展开,仔细琢磨起十一个项目的成绩来。

按得分高低,我的分数依次是:

1.(NO)NumericalOperations数值运算:60分

2.(MK)MathematicsKnowledge数学知识:60分

3.(AR)ArithmeticReasoning计算推理:59分

4.(MC)MechanicalComprehension机械原理:48分

5.(CS)CodingSpeed编码速度:46分

6.(PC)ParagraphComprehension短文阅读理解:44分

7.(EI)ElectronicsInformation电学知识:37分

8.(GS)GeneralScience科学常识:34分

9.(VE)VerbalExpression口头表达能力:33分

10.(AS)AutoandShopInformation车辆和工艺知识:31分

11.(WK)WordKnowledge词汇知识:29分

可以看出,排在前三位的都是与数学有关的科目,也就是说,数字多,文字少,我受的语言限制就少,基本上都有不错的分数。

至于“机械原理”和“编码速度”,可能跟男孩子天生爱琢磨这些东西有关吧,分数也过得去。

有意思的是“短文阅读理解”,虽然全是英语,但我答得还行,也许因为我从小作文就不错?也许因为有了上下文,我通过推理也能得出答案?不过他们为什么要考这个呢?我想是因为军队里也有很多文职岗位,比如文书、情报工作、行政人员、战地记者等等,都需要“阅读理解”这项技能吧。

至于“电学知识”和“科学常识”,不是吹牛,如果换成中文考题,我的分数肯定更高。

“车辆和工艺知识”我为什么答得差?这可能跟国情和文化传统有关。我相信这种题目对老美来说比较容易。美国不是号称“车轮上的国家”吗?老美们都是从十六七岁就开始研究汽车,经常跟着爸爸鼓捣汽车,平时遇上点小毛病,很多家庭都不是把汽车送到修车厂,在自己的车库里就能搞定。更不用说那些玩改装车的年轻孩子了,他们可是对汽车每一个部件都门儿清,就像我们在影视大片里看到的那样。汽车,在中国人眼里就是用来开的,在美国人眼里则是一种文化。

我答得最差的是口头表达能力和词汇知识,相信各位可以理解。虽然我来美国也有几年了,但这次考试考的可不是日常生活用语,而是一些土生土长的美国人都需要学习研究才能掌握的词汇知识,以及一些军事化用语,我能拿高分才有鬼哩。看来,我战地记者的梦想就不太可能实现了。

这是我1998年参加美国海军时的ASVAB考试科目。退伍后,我持续关注着此项考试,发现近年来考题略有调整,现在已经去掉了“数值运算”和“口头表达能力”两项,加入了“AssemblingObjects(AO)物体几何组合”一项,也就是说,从11项变为了10项。这就值得玩味了。去掉“数值运算”还好理解,因为还有“数学知识”一项,且新加入的“物体几何组合”也属于数学范畴,而且考察得更全面。但为什么把“口头表达能力”也去掉呢?要知道,新兵基本上是根据这一项的成绩决定入伍后是否要补习英文的。这是否从另一个角度表明,美国军队不想因为语言障碍而甩掉一些适合当兵的人才,或者说,美国军队迫切需要征兵,尤其是英语为非母语的外籍兵?还是说大兵们真的成了国家机器,只要能打仗就行,“语言表达能力”并不重要?

拿到成绩单,又过了一些日子,一个电话打到了家里,还是那个黑人征兵官,他用兴奋的语气说:“罗,你的考试OK了!祝贺你!欢迎你加入美国海军!”

“谢谢!请问我要做什么准备呢?”

“准备?做好离开家几个月的准备就行了!哈哈。”

“哦,对了,你抓紧时间赶紧跟你老婆亲热,补偿一下人家吧,后面就没有这样的好日子了!”

“什么?不是入伍以后也有家属探望时间吗?”

“有!但是在新兵训练期,只能在毕业之前有一个开放日,家属们可以参加阅兵仪式。”

“好吧。”我叹了口气。

“对了,罗,你收到入伍通知单没有?”

“收到了。”

“好,那就按上面的时间和地点准时去报到吧,最后祝你在美国海军的日子一切顺利!”

“再次谢谢。”我挂上了电话。

因为我本来就不是特别热衷于“在美国当海军”这件事,所以真到了确定入伍的那一天,还真是有点忐忑。我说不清是激动还是惆怅,是喜还是忧,当时更多的是迷茫。我是否做好了成为一名军人的准备?如果明天就要上战场怎么办?军人这个身份会伴随我多久?……我甩甩头,命令自己不要多想,因为想也没用,该来的总会来的。已经走到这一步了,有些事情就是要逼着自己去做,否则就错过了。

倒是我的朋友们,听说我不到一个月之后就要入伍,成为一名美国大兵,个个兴奋不已,拉着我成天找地方吃喝玩乐。因为大家都知道,我的逍遥日子就要结束了。

P16-20

序言

我21岁时孤身一人来美闯荡,带着400美元,一脸的稚气和茫然,像是一条第一次出海的小帆船,身上还透着新刷的油漆的味道,就这样战战兢兢地脱离了母港。等待我的将会是什么样的命运呢?

我没有什么远大的追求,也没有什么高不可攀的理想,就是胆子大,好奇心挺强。我想知道,在海的中央风有多大,味道是不是更咸,会把我吹到一个什么样的地方?我什么也不懂,就知道一件事,我的命运绝不能锈死在这一个港湾里。既然来到了美国,我就要走遍美国,还要游遍世界……

我确实做到了。

我在美国当海军的这段经历,之所以要写出来,是因为我的经历与留学生不同,与到美国观光旅游甚至工作、定居的人都不同。打个比方,老美看到外国人,他讲的话会不自觉地就变成Intemational English,即“国际化了的英语”——每个大城市的人都会这样。随着中国对外开放程度的提高,像北京、上海这样的大都市居民也是如此,我们看见老外,肯定会讲普通话而不是方言、俚语——而在美国军队里,美国人不会拿我当外国人看待,军队是没有时间和空间给人去适应老外的,也不会有人给他们一些跟华人相处的经验,使之形成先入为主的印象——因此我看到、听到、感受到的“美国”也就更真实。

但有些时候,我并不愿提起那段在海军的日子。我倒没有什么可后悔的,后悔什么呢?后悔当年没有把大学读完就入伍?后悔没有在美国经济发展最好的时候发财?后悔在生命中最健硕的时候没有好好地享受?

我确实错过了很多东西,但绝不会后悔,只有做了错事的人才会后悔。在美国海军当兵是一件错事吗?我的思想还没有上升到要为美国奉献青春和生命的境界,我也没有因坚信自由民主而为自由世界挡枪眼的冲动,我甚至是带着一种很自私的想法入伍的,比如想逃离当时的家庭,比如想更快入籍。

但驱动我的最根本原因,还是好奇心。从小,我就是一个敢于尝试一切的孩子,挑战各种各样的事情。记得我最喜欢穿军装的军人,很小的时候,在北京的地坛公园里玩,偶然看到一队士兵在练习正步走,觉得他们英武非凡我便喊着要当兵。但连长对我说“你太小了”,我却仍然起劲地喊“我就要当兵!”直到他们收队回营部了,我还不依不饶地跟着。连长拿出他们的午餐——馒头、鸡蛋给我吃,劝慰我说,等我长大了,一定能成为一个优秀的士兵,现在我太小了,部队不会要我的。但是我可以在他们训I练的时候待在旁边。于是小学三年级的我,一有空就去公园看他们训练,照猫画虎地跟着走正步,连长还夸我学得有模有样的。

没想到,在中国没当上兵,竟然去美国当了大兵,还是海军,登上了美国的航母!

因此,在美国海军的四年,我绝不后悔。

自2002年年底我从美国海军退役,已经过去整整十年。时至今日才出此书,也是我回国后对国内发展的关注以及自身沉淀积累的结果。十年前的美国,也许和现在没有很大的区别,但是中国这十年的改变却非常巨大。2012年,中国的航母“辽宁舰”已经下水,并且完成了出海任务,虽然还没有具备战斗力,但是,这在十年前是无法想象的。也许,我晚生二十年,真有可能在辽宁舰上服役。

时过境迁,我现在能做到的,是把自己在美国航母上的经历写出来,希望通过与美国航母零距离的接触,带给读者和军迷一些经验、趣闻、点滴的心得,也算是作为中国读者做出的一点点贡献吧。

我不是军事专家,只是一个曾经在美国航母上服役过四年的退伍军人,这本书也不是一部航母教科书。我所能做的,是尽可能地让原貌重现,把自己的四年海军生活真实地呈现出来,没有褒贬与立场,只对真实负责,对自己和读者负责。

有很多朋友会和我讨论中国航母发展的问题,这个问题太大,我无法完整地回答。航母不是一个简单的兵器问题,它是国家外交、军事等宏观的问题。如果一定要让我说,我只能从一个普通退役士兵的角度谈几句。

中国发展航母势在必行,早发展,早收获。中国是海洋大国,海岸线绵延300多万平方公里,谋求发展必须面向大海。郑和在六百年前就这样做了,六百年后的今天我们更应该做到。

一个强大的国家必须拥有强大的军事实力,特别是当今全球经济贸易的格局与发展,更需要海洋上的势力支撑,而航母无疑是这个势力支撑的前沿支点。

西方发达国家并非都拥有航母,那是因为美国承担起了这项任务,它有11个航母战斗群的全球覆盖,为整个西方盟国保驾护航。那么东方呢?  历史把中国推向了又一个舞台,也许不是中国选择航母,而是航母选择了中国。航母耗费巨大,成军难度巨大,对经济、科技、军事、人才等各个方面都是极大的考验,而且绝对不是一天就可以完成的任务。但是,为了世界的和平发展,为了东方的崛起,发展航母势在必行,而中国,更是舍我其谁!

世界需要和平,和平需要平衡,说一句戏言,如果美国把所有航母都销毁,也许,哪个国家都不需要发展航母了,这样不知能为全人类省下多少资源和财富。那么就让我们跟随历史的大潮向前发展吧,迈入那湛蓝的大海以及更广阔的天空。

以上拙见,希望能与大家切磋。我更想说的是,希望通过这本书的写作,表达中美关系良性发展、在世界和平的进程中起到积极作用的愿望。希望这本书和我一样,做中美两个大国的和平大使。

本书在写作过程中,得到吕佳小姐的大力帮助,特此表示感谢!也希望读者朋友对图书内容提出批评。你们的关注是我最大的动力!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4 2:52: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