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民族医药名老专家成才之路
分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作者 黄福开
出版社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民族医药名老专家成才之路》由黄福开主编,讲述当代全国民族医药界最顶级名老专家成才之路,其中不乏国医大师、藏医活佛、傣族民间医生等学医从医生涯中传奇般的亲身经历,他们从大山里、草原深处走来,带着浓浓的草药香,怀揣几世秘传的绝技,历经磨难,终成一代名医。

内容推荐

《民族医药名老专家成才之路》由黄福开主编,精选了20位来自9个民族的顶级民族医药专家,讲述其成才之路,《民族医药名老专家成才之路》中不乏国医大师、藏医活佛、傣族民间医生等求医生涯中传奇般的亲身经历,让读者读之思之,在成为名医的成长之路上,将受益无穷。

目录

藏医专家

 强巴赤列

 旦科

 尼玛

 向·初称江楚

 罗卜藏

蒙医专家

 白宝玉

 都格尔扎布

 李额尔敦毕力格

维吾尔医专家

 巴克·玉素甫

 阿不都拉·马合木提

 斯拉吉艾合买提·阿不都拉

傣医专家

 波燕

 康朗香

朝鲜医专家

 安东柱

 全炳烈

壮医专家

 黄汉儒

 黄敬伟

土家医专家

 周大成

彝医专家

 张之道

回医专家

 陈卫川

试读章节

强巴赤列,中共党员,1928年12月25日生于西藏拉萨八廓街内侧的江孜宗康这一藏医世家,他是第三代传人。祖父多吉坚赞是西藏有名的藏医历算大师,也是著名藏医天文历算专家钦绕罗布的老师,父亲贡觉维色是一位有名的藏医。强巴赤列13岁时,他父亲的学生、曾担任过十三世达赖保健医生的钦绕罗布把他收为学生。他在钦绕罗布做院长的门孜康(藏医天文历算学院)刻苦学习9年。18岁时,他已是一名小有名气的藏医,背着药包随钦绕罗布老师到拉萨八廓街一带的穷苦人和乞丐的帐篷中巡医,一边把脉,观察病人尿液,一边送医送药,分文不取。行医、授徒、著书,像大昭寺的灯火一样伴随着他的一生。

强巴赤列6岁时,父母将其专门送到当时拉萨有名的吉日(地名)私塾学习。在当时拉萨私塾之中,吴坚老师不仅名望较大,而且还是擅长“埃”字体的书法家。按惯例,强巴赤列从藏文第一个字母“嘎”开始学习,逐步学习藏文30个字母和上下加字、元音符号、藏文的短脚和长脚书法等。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早晚的阅读和书法考试都十分严格,其目的是使学生从幼时就奠定坚实的文化基础。每天早上,学生们都要集体通诵必学的藏文纲要和相关经文。讽诵经文是学校的规章制度。5年严于律己的学生生活后,强巴赤列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了,在吉日私塾学校,他奠定了很好的藏语文和相关文化基础。毕业不久,为了继承族系名医如祖父多吉坚赞等的伟业,母亲将强巴赤列带到拉萨门孜康,恳求藏医大师钦绕罗布收为徒弟,该师爽快答应了请求。当钦绕罗布讲起这段缘分时说:“多吉坚赞老师是我自己的三恩上师(佛教显乘中指授戒传经和讲经的上师,密乘中指灌顶、讲密法和传授秘诀的上师)的活佛。这孩子的父亲与我也是师兄弟,关系紧密,友谊真诚,毫无芥蒂。我一定要收贵子为徒。”从此,强巴赤列苦读医学经典,博览各相关学科知识,九年制艰辛而难熬的学生生活开始了。

学好藏医首先要进一步学习藏文,逐步巩固《正字法》、藏古文等藏文基础知识。这些基础知识直接涉及到藏医、天文历算学及佛教等相关诸多学科,必须努力学习。钦绕罗布要求他:“先学天文历算,此学科对你的智慧甚有启发,犹如从喇叭头进去一样,从狭而宽,越学思路越宽,初学时难度比较大,到了一定的程度就像从喇叭尾出来一样,先难后易,逐步得到提高和启发。然后再学习藏医,可产生互利互助之功效。因此,要在天文历算学成之后,再系统地学习藏医理论、临床、药理、医德医风等学科。”钦绕罗布老师的这些教诲,使强巴赤列掌握了良好的学习方法,受益终生。因此,强巴赤列的专业学习从天文历算入门,接受了天文历算学科的学习。此时,刚好遇到在门孜康授课的多尔旦拉桑,其对《藏文语法三十颂》等进行了注解,这是很好的学习机遇。强巴赤列白天学习上述语法,早晚背诵天文历算及有关藏文化的一些重点典籍。其中天文历算有《天文历法先行》等典籍。藏文及语法方面也必须背诵。土弥桑布扎所著《音势论》的正文,央金珠百多吉所著《藏文文法根本颂》《诗镜》还有《劝戒亲友书》等,按照学校规定也要背诵,一年半时间内强巴赤列完成了上述全部内容的背诵及考试。然后,抓紧学习理论并参与实践。为了潜心学习和研究天文历算学,强巴赤列先后拜师于拉萨尼木县加曲寺的益西群培、山南达杰林的强巴曲扎等多名天文历算学学家。

他系统地学习了《数据运算》《五行占算》等,均能对其深刻理解,独立运用。当强巴赤列天文历算的理论和运用能力达到一定高度时,按照钦绕罗布老院长的嘱托,先背诵《四部医典》中的“总则本”、“论述本”、“后续本”、《秘诀本》中“热症的总治法”等12章节。上述部分约有十几万字,背完之后钦绕罗布院长亲自详细地讲授藏医总纲部、续说部、后续部中的脉诊、尿诊等许多藏医药方面的重点理论知识。另外还得到了著名藏医学家边旦坚赞和旺久多吉,药剂老师有热杰崔成、曲列等的授课,背诵和理解内容方面有了很大的进步。

强巴赤列在背诵上述藏医经典同时研习藏文文法也颇有长进,两年后,在全院统一考试中,强巴赤列荣获藏文文法考试第三名。此后,钦绕罗布院长之侄、著名藏医学家、门孜康副院长土登论珠又为其讲授《诗镜注释‘妙音欢歌》《萨迦格言》《词藻学》《声律学·宝生论》等,为强巴赤列打下了扎实的文字功底。当时很重视藏文书法,尤其是必须能够书写出色的兰札字(古印度天城体梵文字母,7世纪时土弥桑布扎即据此字体选成藏文的楷书字形)和乌尔都文(古印度文之一种,有说土弥·桑布扎摹仿此种字体创造藏文行书)。藏文书法的掌握历来十分讲究,上述文法与书法在当时仅有少数人掌握并通过考试,强巴赤列便为其中之一。

根据旧的社会传统教育规定,门孜康为了理论和实践紧密结合,藏医理论背诵及授课完成之后,一定时间内,在门诊部允许两个学生轮流跟从老师见习,这对学生来说,是特别宝贵的机会。在背诵《草药本草奇异金穗》期间,强巴赤列每年两次参加交叉外出采药实践。在1949年举行的第二次藏药识别大考试中获得第一名。

门孜康规定,学生完成藏医药的全面考试之后,在具备较丰富的实践能力的基础上,须补修钦绕罗布院长为进一步补充藏医药和天文历算祷文和藏医经典所著的《藏医总概论》,为了顺利完成《藏医总概论》的学习,强巴赤列利用近两年的时间,坚持晚睡早起,全身心投入学习。与此同时,按照传统,在全院师生面前进行第三次全科目答辩。强巴赤列完成了门孜康规定的关于藏医和天文历算方面的全部课程考试,获得了优异的成绩。钦绕罗布院长给予高度称赞,他勉励强巴赤列说:“强巴赤列,你的成绩很突出,为此为师很高兴,但你须切记不要骄傲自大,也不能满足于现状,更不能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藏医药学博大精深,继续努力学习,注重与实践相结合。”

P1-3

序言

民族医药是我国传统医药和优秀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各族人民长期与疾病作斗争的经验总结与智慧结晶,它在历史上曾为各族人民的生存繁衍做出了重要贡献,在今天仍然对提高人民群众健康水平、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发挥着不可替代的独特作用。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政府积极推动民族医药继承和发展。尤其是20()7年以来,国家11个部委根据医改的总体部署,联合制定印发了《关于切实加强民族医药事业发展的指导意见》,进一步通过建立完善从业人员执业准入制度、积极落实民族医药医疗保障优惠政策、扶持民族药的开发与使用、规范医疗机构民族药制剂管理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大力扶持和发展民族医药事业。在医疗方面,先后实施了两批共22所重点民族医院建设,开展了八十多个民族医专科(专病)建设,还注重加强民族医医院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提高综合医院民族医药服务能力;在人才培养方面,已经开展了6个民族医的专业技术人员职称评定工作,确定了16个国家民族医药重点学科,大力开展民族医药继续教育;在科研方面,建立了一批民族医药继承创新基地和民族医重点研究室,一批民族医药研究科研项目得到资助;在产业方面,一系列民族药在关键技术研究、标准制定、市场准入等方面取得积极进展,正在发展成为各地的支柱性产业。民族医药在医疗、教育、科研、产业方面的全面发展,已经成为促进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弘扬优秀民族文化的重要力量。

在这一背景下,民族医药的传承与保护工作显得尤为重要,成为整个民族医药事业发展的基础和源泉。“十一五”以来国家组织开展了一系列民族医药文献整理和抢救发掘工作,启动了150部民族医药文献的整理、校勘、注释、出版工作,以及140项民族医药适宜技术筛选研究工作。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民族医药发展关键技术示范研究”项目也于2007年获得立项,其中“民族名老专家医技医术的抢救性传承研究”课题(2007BAl48809)是国家首次立项资助的民族医药名老专家传承研究项目。

“民族名老专家医技医术的抢救性传承研究”课题由中国藏学研究中心北京藏医院承担,参加单位有西藏、青海、四川、甘肃、云南、内蒙古、新疆、吉林、广西、湖南、宁夏等11个省、区17个民族医药机构,从2008年1月至2010年12月,课题组成员对9个民族20位名老专家的医技医术开展了系统研究,研究内容包括诊疗技术、临床经验、优势评价、传承现状与对策四个方面。经过课题组成员单位的共同努力,整理保存了20位名老专家的既往诊疗材料和手稿等珍贵资料,整理医案两千余份,总结了20位专家的成才之路;初步建立了20种民族特色诊疗技术的技术标准与操作规范,制成了技术手册和指导光盘;创建了20个民族医药名老专家的研究团队,培养了36位学术继承人,扶植创建了8个民族医药名老专家医技医术继续教育基地,累计培训了一千余名民族医药从业人员;总结完成了包括国医大师强巴赤列在内的《民族医药名老专家的医疗经验与特色研究报告》l份、《民族名老专家医技医术临床优势研究报告》1份、基于20名专家个案的《民族医技医术传承现状与对策报告》1份。

本课题作为民族医药领域第一次开展的名老专家传承研究,不仅整理保存了这些专家的医疗技术与临床资料,探索凝炼了他们的成才之路与传承模式,分析评价了他们的临床特色与优势,总结完成了民族医药传承现状与对策,尤其将传统整理方法与数字化技术相结合、师带徒传承与公开培训相结合、学术研究与临床应用推广相结合的工作模式,不仅直接保护了这批专家的临床经验,而且通过推广应用直接推动了民族医药特色优势的进一步发挥,也完成了传承研究的方法学创新,为下一步民族名老专家的传承研究提供了积极的示范。

《民族医药名老专家成才之路》是本课题的研究成果之一,是课题组在对20位民族医药名老专家的学习工作经历、学术思想、医疗特色、科研成果、职业道德情操等方面的系统总结。通过对每位专家的总结,使民族名老专家的经验传承工作更加鲜活,可令后学者学有所宗,使民族医药事业代有才人出。

本书在编写过程中,由于涉及多民族语种翻译等原因,加之时间紧迫,难免存在纰漏、讹误之处,敬请广大读者批评指正,以期再版时能有较大提高。

黄福开

2013年10月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9 2:55: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