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锦华文集(上下)》主要从作者陈锦华出版的9本著作中挑选最重要的报告、文章、书信和后来回忆同一时期的文章,并补充了作者少数访谈录、讲话、信件,汇编成书。该选集主要记载了作者在中国石油化工总公司、国家经济体制改革委员会、国家计划委员会等部门担任重要职务时的亲历、亲闻、亲思。精选了陈锦华在其任职的各个重要阶段所做的重要报告、所写的重要文章和书信,以及退休后对重要时期活动的忆述和回顾文章,并辅以大量档案资料、照片,前后补充印证。书中许多照片为首次公开发表。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陈锦华文集(上下) |
分类 | 人文社科-社会科学-社会学 |
作者 | 陈锦华 |
出版社 | 中国石化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陈锦华文集(上下)》主要从作者陈锦华出版的9本著作中挑选最重要的报告、文章、书信和后来回忆同一时期的文章,并补充了作者少数访谈录、讲话、信件,汇编成书。该选集主要记载了作者在中国石油化工总公司、国家经济体制改革委员会、国家计划委员会等部门担任重要职务时的亲历、亲闻、亲思。精选了陈锦华在其任职的各个重要阶段所做的重要报告、所写的重要文章和书信,以及退休后对重要时期活动的忆述和回顾文章,并辅以大量档案资料、照片,前后补充印证。书中许多照片为首次公开发表。 内容推荐 《陈锦华文集(上下)》全面回顾了20世纪70年代以来中国经济领域所发生的一些重要事件,如实记述了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一系列重大决策的来龙去脉、实施情况、取得的重大成效、发挥的重要作用和产生的深远影响,深刻反映了改革开放给中国带来的历史性变化,并且提出了许多真知灼见,对研究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作为中国石化总公司第一任总经理,陈锦华在《陈锦华文集(上下)》中详细记述了中国石化总公司组建的背景、过程,中央领导的期盼,创业者的艰辛、压力和心血,以及中国石油化工工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艰辛之路,总结了中国石化成功经验和体会,对中国石化员工了解石化历史、明白肩负使命具有积极作用,不失为一本企业文化教育的好教材。 目录 第一章 纺织工业部工作时期(1976年10月以前) 第二章 上海工作时期(1976年10月—1983年2月) 第三章 中国石油化工总公司时期(1983年3月—1990年9月) 第四章 国家经济体制改革委员会时期(1990年9月—1993年3月) 第五章 国家计划委员会时期(1993年3月—1998年3月) 第六章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时期(1998年3月—2003年3月) 第七章 离休以后(2003年以后) 第八章 回顾半生经历撰写《国事忆述》 试读章节 四、体恤民情,抓民生日用 最后讲用的问题,因为涉及的范围太广,只能举几个例子。 第一个例子,是妇女用的头发夹子。这是我20世纪50年代末刚开始接触到李先念,感受最深的一件事。当时,我随钱之光部长参加国务院财贸办公室会议,听到李先念在会上谈这件事。李先念讲得很风趣,说现在妇女买不到头发夹子,都是披头散发,脑袋上顶的几百吨钢没有了。当时正值“大跃进”的高潮,“钢铁元帅升帐”,钢材大都用于建设重工业了。头发夹子是手工生产的产品,归第二轻工业部管。妇女买不到头发夹子,就向商业部门反映。商业部门找第二轻工业部,第二轻工业部说订不到钢材,没法生产。李先念因为这个事情,找这个部门那个部门,特别是冶金部,强调无论如何要解决几百吨钢材,妇女不能再披头散发了。在他的努力下,这个问题最终得到解决。从这件事可以看出,李先念确实心系群众,一个大国的副总理,为这样一件具体的事,操心操办到这个程度,怎么赞扬都不过分。一个执政党的纲领不管说得多么伟大,如果妇女老是披头散发,在妇女心目中就是伟大不起来,连头发卡子都买不到,怎么拥护你啊! 第三个例子,就是做洗衣粉原料的烷基苯项目。洗衣粉是现在每家每户每天都少不了的,城市也好,农村也好,都是如此。但是过去要凭票供应,数量极少,洗衣服主要靠肥皂。肥皂是用天然油脂做的。三年困难时期,人都没有吃的了,哪里还有油脂来做肥皂呢?当时李先念找轻工业部研究,用合成脂肪酸工艺技术,搞了一批小厂,用化学原料来生产肥皂。但是因为技术问题没有解决,生产出来的肥皂臭味太大。李先念给我们讲笑话:煤矿工人从井下上来,没有肥皂洗手,脸是黑的,老婆不让上床;后来用了合成脂肪酸做的肥皂,脸上有一股臭味,老婆还是不让他上床。当时就是这样一个局面。后来我们把几十个技术落后的小厂统统关了,这主要靠了70年代“四三方案”中引进设备建成的南京烷基苯厂,当时引进的规模是年产5.2万吨,后来经过改造扩建,2003年达到93453吨。以这个厂为基地,又同台湾的企业合资,另建了2个厂。3个厂加在一起,2003年产量是14.6万吨,除了充分满足国内需要外,还部分向国外出口。现在看起来洗衣粉算不了什么,但当年解决起来是相当艰难的。 第三个例子,是中国瓷器。前几年,苏州丝绸工学院出版一本《中国丝绸史》,请我作序。后来,学校专门为该书出版在北京召开了一个发布会,请了很多人出席,我也参加了,并作了简短发言。我说,中国四大发明了不起,火药、造纸术、活字印刷、指南针对人类贡献很大。但是,我同时认为,瓷器、茶叶、丝绸,这些中国从古代到近代最主要的出口商品,对人类的影响不在四大发明之下,从某些方面来讲,甚至影响更大。在这些物品上,中国历朝历代不知下了多少功夫,但现在同西方发达国家比,中国瓷器的质量已不敌德国、法国、英国和日本的高端产品。 由此我又想到了李先念,在他领导下,中国的瓷器制造水平大大提高了一步。外国人看瓷器,有几个要求,一是瓷器外形要严格一致,无论多少个,都应该完全一样;二是所有瓷器上的图案要一致,颜色不能有深有浅;第三是瓷器底部要光滑。当时我们的瓷器,有的外形、图案不太一致,底部也比较毛糙。有一次,我听李先念专门谈到这件事。他说,外国人西餐招待会都是长桌子,几十个人坐在一起。服务员放盘子,不是像我们一个一个摆,而是一个一个扔。如果盘子底部是光滑的,就能自行移动到相应位置;如果底部毛糙,就会在桌子上停住。这样的盘子外国人不喜欢,不会进口。李先念是听外贸部门的同志反映知道的。他听进去了,而且给我们讲,要我们想办法解决,以便增加出口。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是控制炉窑和焙烧时的温度。为解决这个问题,李先念特批我们进口炉窑,并以此为借鉴,研究改进。现在中国瓷器的质量,已在整体上上了一个大台阶。 上面所讲的,就是李先念为执行“农、轻、重”方针,解决人民群众“吃、穿、用”问题所做的大量工作中的一些事例。其中,我觉得最集中、最突出的是“四三方案”。这次大规模成套设备的引进,贯彻了“集中力量切切实实地解决国民经济中几个关键问题”的指导原则。这是“四三方案”规定的6条引进原则中的第1条原则。当时,我国国民经济面临许多问题,其中影响面最大的是八亿七千万人的吃饭、穿衣等问题。“四三方案”中用于解决吃、穿、用问题的化肥、化纤和烷基苯项目,就占了全部引进项目26个中的18个;总投资136.8亿元,占“四三方案”全部投资的63.84%,重点十分突出。 我认为,评价一个人物在历史上的地位和作用,主要是看他在民族独立、国家富强、人民幸福三个方面所扮演的角色和发挥的作用。新中国成立前后,我们党和国家的领导人对民族独立、国家富强都是矢志追求的,成绩斐然,但对于人民生活,则往往过于强调牺牲、奉献,在制定和实施方针政策上有偏差、缺陷。这种做法,短时间还可以,时间长了是不行的。我拿这三条评价李先念,他各个方面都做得很到位。李先念为民族独立、国家富强作出了重大贡献,这是众所公认的。在李先念的一生中,西路军的经历是很伟大的一段。西路军所承担的牺牲、屈辱,只有李先念这样的人才能经受得起。我今天重点谈了李先念为人民幸福所做的工作。在当时的形势下,中国不优先发展重工业是不行的,因为这涉及国家安全问题,涉及捍卫民族独立的根本问题,但是长期这样搞,不解决人民群众生活问题也不行。李先念在他的工作岗位上,不仅当时解决了一些关键问题,而且为后人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纵观历史,用人民公仆概括李先念,是恰当的、准确的。 P63-67 序言 从1998年起,我先后编辑和撰写了6本文集,依次为:《通向“软着陆”的宏观调控》、《伟大时期的实践与求索》、《周事忆述》、《陈锦华文集》、《中日关系大事辑览》、《国事续述》。另外还与几位专家合作,出版了3本学术著作,即《论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兼容》、《开放与国家盛衰》、《中国模式与中国制度》。这些文集的内容,都是我的工作记录和经历感受,有实践基础。但我并不完全满意,总觉得有些文稿缺乏“立言”的深度,需要去芜存菁,保留有价值的资料。 在近半个世纪中,由于历史的机遇,我有幸先后在纺织工业部、上海市、中国石油化工总公司、国家经济体制改革委员会、国家计划委员会、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担任过重要职务,参与和实施过若干重大决策,从不同的角度感受到中国的和平崛起和社会转型。这些部门和地方,在国内外都有广泛的影响,多层面地展示了中国的发展形象。了解和研究中国现代化建设与改革开放的历程,它们都是绕不过去的重要对象。如实记述它们在历史重要关头发生的大事,是新中国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经历者的责任。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我把历次著作进行了认真的筛选,选出若干重要文稿编成这本文集。我认为,这些文稿都经历了时间的检验,可以作为史料为相关研究工作提供佐证。 在依次编排的时期内,有当时的报告、文章、书信,也有后来忆述、反思的文章。尽管成稿时间不一,但所述内容都是我的亲历、亲闻、亲思。为了使内容论述有据,我还查阅了相关的档案资料,使之前后补充印证,有助于读者更好地了解和研究相关历史。 本文集编入的4份报告,是我先后担任上海市常务副市长兼市计划委员会主任、中国石油化工总公司总经理、国家经济体制改革委员会主任、国家计划委员会主任时的工作报告,是从众多同类文件中选出的4篇,具有一定的代表性。这些报告,按惯例由报告人主持,成立专门写作班子进行研究和起草,当然也包括报告人的思想观点,经法定程序审定,成为官方的正式文件。除了这4篇,其余文稿都是我亲自撰写,或是根据我的讲话录音整理而成,比较真切地反映了我的思想、实践和处世风格。 读者在阅读本书时,可以根据不同的需要选阅相关章节。我要特别推荐的是第七章。这一章选登的文章涉及到国家发展与进步的若干理论和实践课题,表达了我的经济与政治观点、价值取向和审美情趣,希望能引起读者的兴趣。 我从1946年5月参加工作,到2003年离休,历时半个多世纪,先后在中央和地方的7个重要单位工作过;还在上海宝山钢铁总厂、博鳌亚洲论坛、中国企业联合会等重要企业、社团兼任过职务,其中组建中国石化总公司、建设上海宝山钢铁总厂和创办博鳌亚洲论坛,是改革开放时期的创业性事业,工作中的艰辛、承受的压力和付出的心血也最多,它们是我一生岁月中最难忘的经历。我把文集交给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的石化出版社出版,是多年的心愿,我感谢他们为编辑和出版这本文集所做的认真、细致、周到的工作。 2013年5月1日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