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家珍这部《历史宝筏》探讨了女性问题这一21世纪中心议题。作者根据人们看待这两个问题时的时间面向区分出了四种观点:“永恒主义者”、“改良主义者”、“古典现代主义者”、“当下主义者”。季家珍这本书为改变今天国人的这种陌生做出了宝贵的努力,感谢她为我们重新打捞历史之筏。
20世纪初是开启中国现代性的关键阶段,季家珍所著的《历史宝筏(过去西方与中国妇女问题)》发展了一种新方式来研究这一时段的历史变迁。本书聚焦于妇女问题,它意涵丰富、意义重大,代表了那个时代标志性的文化悖论和政治抱负。季家珍仔细梳理了有着两千年历史并在20世纪初重获政治重要性的妇女传记的各种文化和政治用途,深入地探寻了中国人处理自己的历史和(以日本为中介的)现代西方各种方式。
《历史宝筏(过去西方与中国妇女问题)》中她分析了各类男女行动者运用妇女传记的方式。他们利用中国古代和西方近代的妇女传记来宣扬有关女德、女才和英雄主义的各种竞争性的观念,借此对中国礼教、文化遗产和国家未来提出各种竞争性的评论。季家珍令人信服地描绘了这种种不同的路径,对历史变迁做出了新的诠释。同时,她别出心裁地在每章结尾处都设置了一个对照,以突出对女英雄模范的各种表现之间的裂隙,以及这些表现和与之相应的真实妇女生活之间的断裂。通过追溯第一代中国女政治活动家、女留学生、女教师、女作家多方斡旋的生活经历,她对古今种种性别分类看待女性日常生活之作用的方式——或者说未能成功地处理女性日常生活——提出了质疑。在本书的结尾,季家珍对妇女问题在21世纪初如何继续说明中国人对过去、西方和国家的理解给出了自己的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