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并不知道,自己的病历单上密密麻麻记录了自己的生活。你一定要相信,很多病是自己制造出来的。正确看待自己的病历单体现了一个人的生活智慧。
一个人的病历是谁写的?当然是医生写病历。但我们要是深究一下,就会发现,其实每个人的病历都是自己写的,医生只不过是把你的病情用笔誊在了病历单上。
你想想,如果你生病很少甚至常年不生病,医生想写病历又怎么写?相反,如果你经常有意无意地伤害身体,大病小病不断,就算医生不想写病历又怎能不写?
人生的履历越丰富越好,我们的病历则是越少越好。这就需要良好的健康管理,让自己少生病甚至不生病。
现代人不缺一招半式的养生,缺的是整体、全面的健康管理。
比如某专家说敲某条经络能治百病,全国人民现在都在敲。理论上,气血通畅了自然对身体有好处,但有的人身体比较虚,通气血难免会造成过度耗损,会更虚,这就比如一个重度贫血的人,让他来个1000米速跑改善血液循环,他一定晕在中场。举例来说,我有个病人血压低,胃下垂,还有慢性结肠炎(通俗点说就是长期拉肚子)、子宫虚寒性不孕症和心悸,很容易害怕,人很虚弱。她告诉我她敲了一年的阳陵泉、太冲(清肝利胆),也曾经辟谷排毒,也曾经生机饮食,也曾经喝橄榄油“排过胆石”。我听了哭笑不得,经络是病邪传递的通道,要引内在的毒排出身体,由内而外,也就是中医所说的由阴分透阳分,而不是把皮肤外在的毒素往里收。这就好比说,你目前着凉感冒了,“其在表者,汗而发之”,你来点姜糖水是正确的,你再敲三阴交、阴陵泉的,我就不赞同了!你的身体适合敲吗?在这个时候,能敲吗?再说回来,疾病是单一原因产生的吗?治病养生是单一的吗?
我在本书要和大家分享的是让您透彻了解您生命健康的圆周规律,把东西方的健康管理理念有机地整合起来,在养生和治疗的过程中用“清、补、调”的完美方案祛病防病。但一定要注意,请别今天听说这种养生方法对身体很有好处,就信了这种方法,明天又听说那种方法好,就抛弃这种方法去改信那种方法,而是要真的把我说的全面健康管理融入到生活中去。
东西方都有很多人爱俏不穿厚衣服,大冬天穿靓裙,这样穿好不好?我一开始就讲了人体如太极圆周,五脏六腑四肢百骸都是圆周,如果你的腿一冷,下肢血液循环就不能流畅,局部的病变导致这生命健康的圆周不再成其为圆了,百病也就来了。再比如,有一些人呢,长期饮、食不均衡导致便秘,体内的毒素排不出来,就生了痔疮,又由于被迫经常用泻药排便面存在直肠癌的风险。还有的人房事过度,损害了先天之本,惹出一大堆病。这些都是俗语所说的“年轻时找病,年老了病找你”。所以我们说,病是果,生活方式是因,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我们要管理好自己的健康就不能这么做。不能经常熬夜、酗酒、不运动,不能遇到自己喜欢的食物就大吃特吃,不喜欢的就不吃,不能故意忽视季节的变化而一味地贪辣嗜成,等等。
我有一个朋友,在对他儿子的健康管理上耐心而又细致。小孩子喜欢吃肉,讨厌蔬菜,看见蔬菜就撂筷子。他就把蔬菜放到其他食物中,变相地让孩子吃,比如煮菜粥,煮面条时加入蔬菜等。我还有个朋友的孩子很贪玩,一玩起来就玩得昏天黑地,经常憋小便,这可不是小事。我们知道,不及时小便的话,尿里的毒素容易沉积在膀胱里,沉积久了,就可能有一系列病变。我的两位朋友把这种危害讲给孩子听,督促他不要一玩起兴趣来就憋尿;教导他纠正偏食,引导他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等等。这些行为就是细致的健康管理,很值得大家仿效。 一般来说,健康管理离不开以下两种方法:
一是常规管理,就是在饮食、睡眠、排泄、运动、情志等生活习惯上的日常管理。
二是特殊管理,就是根据你身体的情况、家族病史进行更有针对性的管理。比如有的人天生就有体质上的偏颇或者有家族性的遗传病,这样的人就需要采取一些特定的健康措施,防止健康发生问题。还有的人因为工作性质和环境因素需要进行特殊的管理,比如久坐不动的白领易患颈椎病、腰肌劳损,运动员容易关节损伤,水泥厂工人易得尘肺等。
尽管或许每个人都应该根据自身的情况做特殊管理,但常规管理是健康管理的核心。没有常规健康管理,焉谈什么特殊管理?P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