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前言
第一章 红壤退化和生态修复概述
第一节 红壤分布和退化现状
一、红壤的地理分布
二、红壤退化特点和退化治理的重要性
第二节 红壤退化的生态修复与生态农业建设
一、退化生态系统的生态修复
二、生态农业建设
第三节 红壤退化治理及生态修复技术进展
一、红壤侵蚀治理和水土保持
二、红壤酸性改良
三、红壤肥力退化控制和定向培育
四、红壤残次林生态修复
五、岩溶丘陵山区石山综合治理
参考文献
第二章 红壤水土流失阻控技术
第一节 红壤水土流失现状
一、红壤水土流失的类型
二、红壤水土流失现状与趋势
第二节 红壤水土流失阻控的策略
一、水土流失阻控宏观策略
二、坡耕地的水土流失阻控策略
三、林果草和荒坡地的水土流失阻控策略
第三节 红壤水土流失阻控的工程措施
一、梯田
二、山边沟(廖氏改良山边沟)
三、水平沟和竹节水平沟
四、鱼鳞坑
五、截流排水沟
六、谷坊
七、其他水土保持工程措施
第四节 红壤水土流失阻控的植物生物措施
一、林草品种选择
二、栽培措施
三、侵蚀劣地和退化林植被恢复
四、红壤植被群落构建
第五节 红壤水土流失阻控的农业技术措施
一、耕作措施
二、栽培措施
参考文献
第三章 红壤酸化调控与修复技术
第一节 土壤酸化及其后果
一、土壤酸化现状
二、土壤的自然酸化过程
三、土壤的缓冲性能与土壤酸化
四、土壤酸度的本质与酸性土壤中铝的形态转化
五、土壤酸化的后果
第二节 红壤加速酸化的原因
一、酸沉降对红壤酸化的加速作用
二、铵态氮肥对红壤酸化的加速作用
三、植物对土壤的酸化作用
第三节 红壤酸化的阻控研究
一、酸沉降导致的土壤酸化的阻控
二、化肥导致的土壤酸化的阻控
三、植物加速土壤酸化的阻控
第四节 酸化红壤的无机改良原理与技术
一、石灰和白云石粉对酸性土壤的改良作用
二、石膏和磷石膏对酸性红壤的改良作用
三、其他工业废弃物对酸性土壤的改良作用
第五节 酸化红壤的有机改良原理与技术
一、作物秸秆等农业废弃物对土壤酸度的改良效果
二、生物质炭对土壤酸度的改良作用
三、有机肥对土壤酸度的改良作用
第六节 酸化森林土壤和茶果园土壤的修复原理与技术
第四章 红壤肥力重建及生态功能定向培育技术
第五章 赣东北低丘岗地区红壤退化生态修复技术与模式
第六章 湘中南低山丘陵区红壤退化的生态修复模式
第七章 闽西中高丘陵区红壤侵蚀快速治理与生态修复模式
第八章 粤东南低山丘陵区植被恢复与生态修复模式
第九章 桂西岩溶丘陵区石山综合治理与生态修复模式
图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