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君编写了《越读越有趣的经济学》这本向广大读者普及经济学知识,扩大阅读视野,融趣味性、专业性、全面性和实用性于一体的趣味经济学读本。以当前最权威、最专业的经济学著作为蓝本,以经济学的核心概念为主线,从生活化的场景出发,寓深奥的经济知识学于精彩的案例中,让你在轻松愉悦中学到最有用的经济学知识,不仅能领略经济学的思想魅力,对经济学有个全面透彻的了解,而且能学以致用。
经济学本身就是有趣的,人类的生活同样充满神秘。现在,让我们一起用经济学的金钥匙,开启你精彩的人生之旅吧。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越读越有趣的经济学 |
分类 | 人文社科-法律-法律法规 |
作者 | 文君 |
出版社 | 华夏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文君编写了《越读越有趣的经济学》这本向广大读者普及经济学知识,扩大阅读视野,融趣味性、专业性、全面性和实用性于一体的趣味经济学读本。以当前最权威、最专业的经济学著作为蓝本,以经济学的核心概念为主线,从生活化的场景出发,寓深奥的经济知识学于精彩的案例中,让你在轻松愉悦中学到最有用的经济学知识,不仅能领略经济学的思想魅力,对经济学有个全面透彻的了解,而且能学以致用。 经济学本身就是有趣的,人类的生活同样充满神秘。现在,让我们一起用经济学的金钥匙,开启你精彩的人生之旅吧。 内容推荐 《越读越有趣的经济学》由文君编著。 在现实生活中,经济学作为一门经世致用的学问,是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的。正如萨缪尔森所说:“学习经济学并非要让你变成一个天才,但是不学经济学,那么命运很可能会与你格格不入。”在当前这个经济占主导的社会里,无论是政府的决策,还是日常生活中的柴米油盐、衣食住行,都无时无刻不在左右影响着我们的生活。 当然。我们关心经济学,最重要的是,“经济”和“财富”是一脉相承的。因此,了解经济的人越多,个人、国家就越富有。如果你希望随心所欲地享受优越的物质生活,就应该像经济学家一样思考,以经济学家的思维来看周围世界的发展和变化,让自己更具智慧和眼光。 《越读越有趣的经济学》从生活化的场景出发,以经济学家的视角分类解读,力图为读者呈现浅显易懂的经济学常识,让你在轻松愉悦中对经济学有个全面透彻的了解,并且能学以致用。 目录 第一章 另一只眼看经济——经济学就在身边 麦当劳经营的是快餐,又是房地产/2 为什么AA制在中国很受伤/4 免费续杯中的经济学/7 蜜蜂的寓言:私人的罪过,公众的利益/8 美国人与中国人:租房与买房/10 姚明退役前为什么没有上大学/13 第二章 经济学是什么——一门使人幸福的学问 鹦鹉聪明也可以成为经济学家/16 经济学中的理性人假设/17 一辆汽车解释清楚经济学/19 小心!经济学也会“撒谎”/21 经济学是幸福学/22 第三章 钻石为什么比水更昂贵——需求和供给 价格是如何影响需求的——需求/26 生产多少,还要市场说了算——供给/29 物以稀为贵——稀缺性/31 是什么在推动市场运转——供给和需求的变动/33 是什么在支配价格的变动——价值规律/35 薄利多销为何会出现例外——需求价格弹性/37 供需之间妥协的结果——均衡价格/39 能源供给紧张的背后——供给价格弹性/41 市场交易的第一前提——产权/43 第四章 一只“看不见的手” ——市场与市场活动 交换催生的商业文明——市场的出现/46 贸易壁垒加速经济大萧条——市场功能/48 一场基于公平与自愿的游戏——市场协调机制/50 合作带来的效率革命——分工与专业化/52 市场经济成熟的标尺——信用经济/54 绝对自由带来的副作用——市场失灵/56 第五章 买贵了为什么还高兴——消费与偏好 交换带来的差别享受——商品/60 东西越贵越买——吉芬商品/62 情人眼里出西施——消费偏好/64 满意价值千金——消费者效用/66 最后一碗汤最难喝——边际效用递减/68 买贵了为什么还高兴——消费者剩余/70 不求最好,只求最贵——奢侈品消费 /72 第六章 为什么企业扎堆房地产——生产与成本 了解产品生产的代价是什么——生产成本/76 多生产一单位产品会多赚吗——边际成本与收益/78 产品也有“生老病死”——产品生命周期/80 节俭塑造企业竞争力——成本最小化/83 如何确定一笔投资的成本——资本的时间价值/85 第七章 规模越大,成本越大——厂商行为 除去成本的利益所得——生产者剩余/90 一条围裙能创造效益吗——生产效率/92 最有效的经济活动方式——公司制企业/95 是生产饼干,还是方便面——生产可能性边界/97 巧妙搭配,不让资源闲置——范围经济/100 财富的蛋糕越做越大——规模经济/102 晚一点起跑也能领先——次发优势/105 第八章 没有竞争,就没有进步——竞争与垄断 唯一的卖主,头把交椅的诱惑——垄断/108 市场只有几个人说了算——寡头垄断/110 可口可乐与百事可乐争锋——垄断竞争/112 生存压力下的商业交锋——完全竞争市场/114 刺向竞争两方的双刃剑——价格战/116 吉利收购沃尔沃的背后——跨国并购/118 协议为什么会成为一纸空文——价格联盟/120 第九章 自由市场下,政府需要做什么——政府的经济职能 从“守夜人”到“干预者”——政府的经济职能/124 “挖坑”为什么会带动经济发展——政府干预理论/126 “看得见的手”在行动——宏观调控/129 守夜人也会打盹——政府失灵/131 政府为何给林场补贴——外部效应/133 修理玻璃为什么会促进经济发展——乘数效应/135 第十章 政府也会入不敷出——财政政策 认识政府的钱袋子——国家财政/138 一年一度的财务规划——政府预算/139 达成国家目标的财务杠杆——财政政策/142 国家为什么要征税——税收政策/144 为什么不愿摘掉“贫困县”的帽子——财政补贴/146 以国家信用为担保发行的债券——国债/150 财政资金的无偿转移——转移支付/152 第十一章 金融体系中的多米诺骨牌效应——金融体系 因为交易而身价倍增——货币/156 打通商品交易的通道——货币流通/158 挤兑风潮带来的噩梦——银行危机/159 银行不是保险箱——信用风险/162 读懂身边的“钱”规则——货币危机/164 不可忽视的金融力量——金融中介机构/167 未来的金融主宰者——电子金融/169 第十二章 调整货币,盘活经济——货币政策 牵一发动全身的调控——货币政策/174 认识宏观经济中的货币——货币层次/177 发行多少货币比较合适——货币发行/178 格林斯潘的神奇魔棒——利率/180 货币政策是如何发挥作用的 ——货币传导机制/183 是什么吹大了经济泡沫——流动性过剩/185 限制流动性过剩的有效手段——存款准备金率/187 第十三章 国际交往中的“红绿灯”——汇率主导下的经济格局 控制了货币,你就控制了世界——汇率/190 汇率决定购买力——购买力平价理说/193 国际结算的支付手段——外汇与外汇市场/196 中央银行如何左右汇率升降——外汇干预理论/199 高额顺差孕育“中国神话”——外汇储备/201 超强破坏力的“金融核弹”——热钱/204 第十四章 从柴米油盐看生活水平——国民经济与幸福指数 决定国民经济两个变量——总供给与总需求/208 衡量一国经济活动的有效尺度——GDP/211 涨跌牵动百姓心的物价指数——CPI/214 我们的幸福如何衡量——恩格尔系数/216 生产领域价格变动的指数——PPI/218 家电下乡为什么可以拉动经济——零售指数/220 信心比黄金更重要——消费者信心指数/224 第十五章 居者有其屋可以实现吗——福利与社会保障 瑞士人的生活为什么如此舒适——福利国家/228 如何让社会福利最大化——社会福利和经济福利/231 从此不再怕看病——医疗改革/233 从摇篮到摇椅的“幸福护照” ——保障性住房 /236 谁来关心弱势群体——社会保障体系/238 女大学生为什么会“急嫁”——失业/240 一场悄悄打响的粮食战争——粮食安全/243 第十六章 经济衰退的前奏——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 失去的十年与消失的财富——泡沫经济/246 钱更值钱了,你就会变富吗——通货紧缩/248 点菜之后,菜价还会上涨——通货膨胀/250 调节进出口的经济手段——货币贬值/254 既要防通胀,又要抗紧缩——稳定货币/257 人民币升值是好事,还是坏事——货币升值/259 钞票增加,财富缩水——美元泡沫/261 第十七章 繁荣背后的隐忧——经济周期 把握经济的“大气候”——经济周期/266 繁荣与衰退的自然轮回——经济过热/269 极权主义为什么兴起——经济衰退/271 华尔街喝醉了吗——次贷危机/273 发展见证大国崛起——经济增长 /276 经济增长,失业率会下降吗——奥肯定律/278 通货膨胀与失业的关系——菲利普斯曲线/280 经济发展的黄金时期——人口红利/282 第十八章 世界是圆的——经济一体化 经济领域的世界大战——国际贸易/286 世界越来越小,联系越来越紧——经济一体化/288 一边开放,一边保护——贸易保护主义/291 西班牙人为什么烧掉亚洲鞋——倾销与反倾销/294 买进与卖出之间的差额——贸易顺差与逆差 296 农产品补贴的国际之争——贸易补贴与反补贴/299 四小龙腾飞的关键动力——出口替代/301 试读章节 026 绝对自由带来的副作用——市场失灵 在很多西方经济学家眼里,完全自由的市场经济是最完美的调节机制。然而,绝对的完美是不存在的。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也有自己难以克服的弱点和软肋,在经济学中用市场失灵这个概念来表示。 1929~1932年经济大危机就是一次典型的市场失灵。1933年,整个资本主义世界工业生产下降40%,各国工业产量倒退到19世纪末的水平,世界贸易总额减少2/3,美、德、法、英共有2977家企业破产。 发生于20世纪20年代末这场经济危机宣告了古典经济学“市场神话”的终结,“市场失灵”这一经济术语在西方经济学界被广泛使用。导致市场失灵的因素主要有:外部性、公共物品、收入分配不均等。 1.市场不能保持经济的综合平衡和稳定协调的发展 市场调节实现的经济均衡是一种事后调节并通过分散决策而完成的均衡,它往往具有相当程度的自发性和盲目性,由此产生周期性的经济波动和经济总量的失衡。此外,市场经济中个人的理性选择在个别产业、个别市场中可以有效地调节供求关系,但个人的理性选择的综合效果却可能导致集体的非理性行为。例如通货膨胀发生时,作为理性的个人自然会做出理性的选择——增加支出购买商品,而这所产生的效果便是集体的非理性选择——维持乃至加剧通货膨胀;同样,经济萧条时,也会因每个个体的理性选择——减少支出而导致集体的非理性行为——维持乃至加剧经济萧条。市场主体在激烈的竞争中,为了谋求最大的利润,往往把资金投向周期短、收效快、风险小的产业,导致产业结构不合理。 2.自由放任的市场竞争最终必然走向垄断 因为生产的边际成本决定市场价格,生产成本的水平使市场主体在市场的竞争中处于不同地位,进而导致某些处于有利形势的企业逐渐占据垄断地位。同时为了获得规模经济效益,一些市场主体往往通过联合、合并、兼并的手段,形成对市场的垄断,从而导致对市场竞争机制的扭曲。 3.市场机制无法补偿和纠正经济外部性 外在效应是独立于市场机制之外的客观存在,它不能通过市场机制自动减弱或消除,往往需要借助市场机制之外的力量予以校正和弥补。显然,经济外在效应意味着有些市场主体可以无偿取得外部经济性,而有些当事人蒙受外部不经济性造成的损失却得不到补偿。前者常见于经济生活中的“搭便车”现象,即消费公共教育、公用基础设施、国防建设等公共产品而不分担成本;后者如工厂排放污染物会对附近居民或者企业造成损害,对自然资源的掠夺性开采和对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等承担成本。 4.市场机制无力组织与实现公共产品的供给 所谓公共产品,是指那些能够同时供许多人共同享用的产品和劳务,并且供给它的成本与享用它的效果,并不随着使用它的人数规模的变化而变化,如公共设施、环境保护、文化科学教育、医药、卫生、外交、国防等。一个人对公共产品的消费不会导致别人对该产品的减少,只要有公共产品存在,大家都可以消费。一方面公共产品的供给固然需要成本,这种费用理应由受益者分摊,但另一方面,“它一旦被生产出来,生产者就无法决策谁来得到它”,即公共产品的供给一经形成,就无法排斥不为其付费的消费者,于是不可避免地会产生如前所述的经济外在效应以及由此而出现的“搭便车者”。更严重的是,人人都希望别人来提供公共产品,而自己坐享其成,其结果便很可能是大家都不提供公共产品。 5.市场分配机制会造成收入分配不公和贫富两极分化 一般说来,市场能促进经济效率的提高和生产力的发展,但不能自动带来社会分配结构的均衡和公正。奉行等价交换、公平竞争原则的市场分配机制由于各地区、各部门(行业)、各单位发展的不平衡以及各人的自然禀赋、教养素质及其所处社会条件的不同,造成其收入水平的差别,产生事实上的不平等;而竞争规律往往具有强者愈强、弱者愈弱,财富越来越集中的马太效应,导致收入在贫富之间、发达与落后地区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 由于市场失灵的存在,要优化资源配置,必须由政府进行干预或调节。市场规律和政府调控相结合,才能有效遏制市场失灵现象。 概念点击 【非对称信息】由于经济活动的参与人拥有的信息是不同的,一些人可以利用信息优势进行欺诈,这会损害正当交易。当人们对欺诈的担心严重影响交易活动时,市场的正常作用就会丧失,市场配置资源的功能也就失灵了。为了保证市场的正常运转,政府需要制定一些法规来约束和制止欺诈行为。 P56-58 序言 经济学就是幸福学 1776年,获得极高赞誉的《道德情操论》的作者、英国经济学家亚当·斯密,受朋友之邀,着手著述《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也就是众所周知的《国富论》。亚当·斯密当初并未预料到自己即将问世的著作将会对自己,乃至整个西方世界产生的重大影响。除英国本土外,欧洲和美洲各国无不为之疯狂,亚当·斯密也因此获得“现代经济学之父”和“自由企业的守护神”的美誉。 亚当·斯密并不是经济学说的最早开拓者,他的许多著名思想也并非新颖独特,但他首次提出了全面系统的经济学说,为经济学的发展打下了良好基础。经济作为一门学问的历史也从此开始。 在现实生活中,经济学作为一门经世致用的学问,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正如美国经济学泰斗保罗·萨缪尔森所说:“学习经济学并非要让你变成一个天才,但是不学经济学,那么命运很可能会与你格格不入。”在当前这个经济占主导的社会里,无论是政府的决策,还是日常生活中的柴米油盐、衣食住行,都无时不刻不在影响着我们的生活。 当然,我们关心经济学,最重要的是,“经济”和“财富”是一脉相承的。虽然懂经济学不一定会让你成为富翁,虽然金钱不能解决所有的问题,但这世上能像金钱一样能左右人的东西还是少之又少。钱不是万能的,没有钱却是万万不能的。看懂经济学,会让你离财富更进一步,经济学就是幸福学! 因此,了解经济的人越多,个人、国家就越富有。如果你希望随心所欲地享受富足的生活,就应该像经济学家一样思考,用经济学家的思维来看周围世界的发展和变化,让自己更具智慧和眼光。 基于此,我们编写了这本向广大读者普及经济学知识,扩大阅读视野,融趣味性、专业性、全面性和实用性于一体的趣味经济学读本。 我们以当前最权威、最专业的经济学著作为蓝本,以经济学的核心概念为主线,从生活化的场景出发,寓深奥的经济知识学于精彩的案例中,让你在轻松愉悦中学到最有用的经济学知识,不仅能领略经济学的思想魅力,对经济学有个全面透彻的了解,而且能学以致用。 在本书编写的过程中,我们广泛参考了现有的经济学著作以及相关网络、报刊的案例、材料,在此向诸多专家及学者深表谢意。由于编者知识及经验有限,本书难免存在纰漏之处,还望广大读者不吝赐教。 经济学本身就是有趣的,人类的生活同样充满神秘。现在,让我们一起用经济学的金钥匙,开启你精彩的人生之旅吧。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