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言 在宏观研究与微观研究的统一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发展
第一章 张闻天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探索历程
第一节 探寻阶段(1919—1925年)
第二节 迷误中的觉醒阶段(1925—1935年)
第三节 明确阶段(1935—1945年)
第四节 发展阶段(1945—1959年)
第五节 深化阶段(1959—1976年)
第二章 张闻天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现路径的探索
第一节 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
一 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是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前提
二 关于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原则和方法
三 关于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相关机制的建设
第二节 注重调查研究
一 调查研究是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环节
二 关于调查研究的对象和态度
三 关于调查研究的方法
第三节 要求正确进行中共党内的“两条战线”斗争
一 党内“两条战线”斗争是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路线保证
二 关于正确进行党内“两条战线”斗争的原则
三 关于正确进行党内“两条战线”斗争的途径
第四节 倡导中共党内民主建设
一 中共党内民主建设是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组织保证
二 关于中共党内民主的权利建设
三 关于中共党内民主的形式建设
第三章 张闻天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学说在中国传播和运用的贡献
第一节 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传播和运用的贡献
一 提倡朴素与切实的工作作风
二 对唯物史观的常识进行了正解
三 解释和发展了唯物辩证法的若干原理
第二节 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在中国传播和运用的贡献
一 对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进行了补充说明
二 对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与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关系进行了理性分析
三 对社会主义再生产过程进行了强调
第三节 对科学社会主义学说在中国传播和运用的贡献
一 肯定社会主义发展阶段具有必要性和渐进性
二 肯定社会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不是阶级矛盾
三 肯定社会主义社会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
第四节 张闻天对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与应用的整体特征
第四章 张闻天对马克思主义和中国经济实际相结合的理论贡献
第一节 开创和完善了新民主主义经济理论
一 开创和完善新民主主义经济理论的由来
二 对新民主主义经济的主要创见
三 开创和完善新民主主义经济理论的理论价值
第二节 提出了扩大社会主义市场的建议
一 提出扩大社会主义市场建议的依据
二 对扩大社会主义市场的主要建议
三 提出扩大社会主义市场建议的理论价值
第三节 阐明了生产关系具有两重性的规律
一 阐明生产关系具有两重性规律的基点
二 对生产关系具有两重性规律的说明
三 阐明生产关系具有两重性规律的理论价值
第五章 张闻天对马克思主义和中国政治实际相结合的理论贡献
第一节 指明了党政关系的民主化走向
一 指明党政关系民主化走向的由来
二 对党政关系民主化走向的设计
三 指明党政关系民主化走向的意义
第二节 坚持和发展了和平外交主张
一 坚持和发展新中国和平外交主张的依据
二 坚持和发展和平外交的主张
三 坚持和发展新中国和平外交主张的意义
第六章 张闻天对马克思主义和中国文化实际相结合的理论贡献
第一节 阐明了新民主主义文化内容的“四维性”
第二节 解析了新民主主义文化与其他文化的关系
第三节 揭示了文化发展的若干规律
一 文化与经济、政治之间存在着服务与被服务的关系
二 好的文化内容需要合适的形式表现出来
三 文化大众化需要处理好通俗化和提高的关系
第七章 张闻天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的历史地位及逻辑生成
第一节 推动了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发展
一 张闻天与毛泽东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发展的主体性因素比较
二 推动毛泽东思想形成和发展的历史作用及表现
第二节 晚年思想为邓小平理论的形成提供了启迪
一 关于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阶段
二 关于社会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和中心任务
三 关于社会主义社会的市场经济
四 关于社会主义社会的分配问题
五 关于社会主义社会的民主政治建设和党内民主建设
六 关于社会主义社会的外交战略
第三节 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局限性
一 对“苏联模式”的突破有限
二 对新民主主义理论与社会主义理论的有机接轨缺失
三 对传统文化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的地位认识不足
第四节 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时代逻辑与思想逻辑
一 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时代逻辑
二 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思想逻辑
三 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时代逻辑与思想逻辑的辩证关系
主要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