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庄子编委会编著的《老子庄子》内容介绍:《老子》,先秦道家典籍,又名《道德经》。相传是老聃所著,分上、下篇,后人称上篇为《道经》,下篇为《德经》,合称《道德经》。《老子》是一本道家的经典著作,同时具有很高的文学性,对后世文学的影响很大。它主要阐述自然无为思想,其中包含了不少对立转化的朴素辩证观点。在形式上,此书是语录体韵文,语言精练,多排比对偶之句。其修辞比况,多为后世文士所取法。《庄子》,庄周及其后学的著作集,道家经典之一。今存三十三篇,分内七篇、外十五篇、杂十一篇。《庄子》是一部杰出的文学和哲学著作。作者要阐述的虽然是玄虚的天道,但由于其“以天下为沉浊,不可与庄语”,所以“以卮言为曼衍,以重言为真,以寓言为广”,特别是大量地运用了寓言,把抽象迷蒙的天道描绘得似乎可感可知。《庄子》对后世的影响很大。历代大家几乎无一不受到它的熏陶。在思想上,或取其愤世嫉俗、不与统治者为伍;或随其悲观消极,自解自嘲。对于《庄子》的艺术,或者赞叹,或者仿效,或者从中取材而化为己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