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庆四年正月十五日夜,权倾一时的和珅挥笔写下《上元夜狱中对月二首》的临终诗,其中的“百年原是梦,廿载枉劳神”、“对景伤前事,怀才误此身”二句,陈连营所著的《百年原是梦(和珅的悲喜人生)》真实地反映了他对自己在短短二十年间,从一个默默无闻的侍卫迅速走向大清帝国权力顶峰,并从权力顶峰瞬间跌落深渊这一戏剧人生的感慨。他深刻地认识到:权力是一把双刃剑,既可以给人带来梦寐以求的荣华富贵,更可以瞬间给人带来杀身之祸;迷恋权力者,势必为权力所害!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百年原是梦(和珅的悲喜人生) |
分类 |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
作者 | 陈连营 |
出版社 | 故宫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嘉庆四年正月十五日夜,权倾一时的和珅挥笔写下《上元夜狱中对月二首》的临终诗,其中的“百年原是梦,廿载枉劳神”、“对景伤前事,怀才误此身”二句,陈连营所著的《百年原是梦(和珅的悲喜人生)》真实地反映了他对自己在短短二十年间,从一个默默无闻的侍卫迅速走向大清帝国权力顶峰,并从权力顶峰瞬间跌落深渊这一戏剧人生的感慨。他深刻地认识到:权力是一把双刃剑,既可以给人带来梦寐以求的荣华富贵,更可以瞬间给人带来杀身之祸;迷恋权力者,势必为权力所害! 内容推荐 和珅——他智慧超群,却刻苦勤勉。他不仅工于权术,精通满汉蒙藏多种文字,仍努力培养诗词书法功夫。他对金钱、地位贪得无厌,但在家庭生活中却是一个珍惜感情的丈夫、父亲。他有经营家的远大眼光、政治家的阴谋、谋略家的狡诈、大商人的精明。最重要的是,他掌握了人性的弱点。他虽兢兢业业地学习史书,却没有接受儒家的繁文缛节,正是凭借中国人家喻户晓的做人做事的道理,纵横朝野内外,达到所向披靡的地步。 《百年原是梦(和珅的悲喜人生)》将依据档案记录、历史学家的研究成果,以及丰富的历史文物图片,相对轻松的语言,尽量揭示出和珅的“庐山真面目”…… 《百年原是梦(和珅的悲喜人生)》由陈连营所著。 目录 和珅现象与清中期政治(代前言) 一 无权的苦恼——青年时代的和珅 1.出身贵族子弟 2.早年“失怙”的痛苦 3.咸安宫优秀官学生 4.成为英廉的孙女婿 5.科举场上小试牛刀 6.初尝无权的滋味 7.屈就上虞备用处 二 命运的眷顾——仕途通达的和珅 1.幸运的1775年 2.扳倒皇帝宠臣李侍尧 3.全面掌握清政府财政大权 4.成为皇帝的亲家 5.不太成功的出征 6.主持民族事务 7.出任《四库全书》总裁官 8.把持教育和考试权 9.成为大清国的掌舵人 10.权倾朝野的“二皇帝” 三 偶然与必然——乾隆帝为何喜爱和珅 1.倦勤的乾隆皇帝 2.精明强干的和珅 3.处事谨慎的和珅 4.善于理财的和珅 5.勇于做事的和珅 6.做事圆通的和珅 7.忠诚体贴的和珅 8.聪明好学的和珅 9.风趣幽默的和珅 四 权力的快意——受人追捧的和珅 1.超级富豪的和珅 2.生活奢侈的和珅 3.居间取利的郝云士 4.“捉刀人”彭元瑞 5.出手大方的征瑞 6.急于与和家结亲的苏凌阿 7.趋炎附势的山东巡抚伊江阿 8.甘为门生的窦光鼐 9.“皮条客”蒋锡棨 10.出卖朋友的吴省钦 11.做诗献媚的毕沅 12.“冤死”的伍拉纳 五 权力的无奈——遭人嫉恨的和珅 1.不愿做亲家的观保 2.不屑为同事的阿桂 3.看不起和珅的福康安 4.“不识时务”的尹壮图 5.招人讨厌的钱沣 6.冷眼相对的王杰 7.含冤而死的曹锡宝 8.憨翰林孙星衍、洪亮吉 9.“烧车御史”谢振定 10.“强项令”武亿 11.不依附和珅的刘墉 六 冷酷与温情——重视亲情的和珅 1.与和琳手足情深 2.对子女疼爱有加的和珅 3.对冯氏终身感激 4.甘愿殉情的吴卿莲 5.能干的长二姑 6.患难与共的刘全 七 权臣的宿命——被迫自尽的和珅 1.夹在两个主子之间 2.太上皇寿终正寝 3.成为可怜的阶下囚 4.一条白练了此生 5.万贯家产付东流 6.最后的遗憾 7.门前冷落鞍马稀 8.后人传说的和珅 9.昔日梦华付云烟 附一 官书中的和珅——《清史列传·和珅列传》 附二 灵魂的倾诉——和珅《嘉乐堂诗集》欣赏 附三 研究和珅必须要读的几本书 再版后记 试读章节 1.出身贵族子弟 历史上的和珅原名善保,字致斋,姓钮祜禄氏,满洲正红旗二甲喇人,他家曾一度被抬入正黄旗,获罪后其家属又被划归为正红旗。 说起抬旗,就得从关外说起。清入关前虽有八旗旗主共理国政一说,似乎都很平等,其实不然。早在皇太极时期,由于四大贝勒皇太极独尊地位的确立,“天子自将”的镶黄、正白、正黄三旗,自然地位高贵,人多势众,构成满洲八旗的领导核心。上三旗与下五旗的区别,造成了满族旗人社会地位事实上的差别。入关后,上三旗负责守卫皇城,旗下人可以挑取侍卫,皇帝外出时担任扈从,是皇帝最倚重的亲军。下五旗除一部分守卫京城外,被大批派往各地驻防戍卫。而统治者为了破除上三旗人与下五旗人的隔阂,也积极鼓励下五旗人为皇帝建功立业,特别建立了“抬旗”制度。即“满洲下五旗,抬入上三旗者,谓之抬旗”。一般说来,恩准“抬旗”的人,许其本支子孙一同抬旗,而同胞兄弟仍隶属于原有旗分。皇太后、太后母家在下五旗的均准予抬旗。以后,抬旗的方式多样化,上三旗的汉军可以抬入同一旗下的满洲旗,成为皇上给予的一种荣誉。 据史料记载,和珅一家原属于东北地区长白山英额地方钮祜禄氏。英额系指英崿(额)峪地方。此地盛产一种小果名“英崿秋”,在清代是一种进贡品。英额地方即在今辽宁省清原满族自治县境。此地有一条小河名英额河,从这里流向西南兴京(辽宁省新宾满族自治县界),最后注入浑河。当时此地是一个小小的军事、交通要塞,设有柳条边门,称“英额门”。 根据《满洲氏族姓氏通谱》等史书的记载,以及清史专家冯佐哲先生的仔细研究,和珅出生在清朝中叶满洲封建统治阶级中的一个中上层武官家庭,和珅的直系先祖名叫赖卢浑(噶哈察鸾的亲侄子),属于红旗人,曾任都督。 赖卢浑生倭琛、阿尔吉禅、雅尔吉、达珠瑚四人,其中倭琛因军功获赐巴图鲁(即“勇士”的意思)称号、骑都尉、云骑尉世职,官至杭州副都统。阿尔吉禅,原任郎中,兼佐领。雅尔吉、达珠瑚俱任护军校。 阿尔吉禅这一代生锡礼浑、纳鼐、常绶、图尔泰、爱唐阿、拉汉泰、察哈达、郎深泰、尼雅哈纳等多人。其中锡礼浑原任护军校,纳鼐原任山西布政使,常绶原任给事中,图尔泰、爱唐阿俱原任御史,兼佐领,拉汉泰原任郎中,察哈达原任笔帖式,郎深泰原任佐领。尼雅哈纳由闲散从征北京、山东,并在进攻河间府时首先登城克之,赐巴图鲁号,授三等轻车都尉。 尼雅哈纳生鄂锡礼、蒙鄂绰等人。死后,轻车都尉世职由其子鄂锡礼袭,遇恩诏加为二等轻车都尉。鄂锡礼死后,轻车都尉世职由其弟蒙鄂绰袭。蒙鄂绰死后,由其子武勒袭职。武勒卒,由堂弟长生袭职。长生卒,其子阿哈硕色袭职,兼佐领。 阿哈硕色从征准噶尔,在和通呼尔哈脑尔地方击贼阵亡,世职由其叔伊兰泰袭职时削去恩诏所加之职,承袭三等轻车都尉,历任护军统领兼佐领。伊兰泰死后,世职由其兄、尼雅哈纳巴图鲁之四世孙常保现袭职,后追叙阿哈硕色阵亡军功,赠一等云骑尉。此即和珅的父亲。根据以上材料可以把已知和珅家族成员列表如下: 第一代:噶哈察鸾 第二代:赖卢浑 第三代:倭琛、阿尔吉禅、雅尔吉、达珠瑚 第四代:锡礼浑、纳鼐、常绶、图尔泰、爱唐阿、拉汉泰、察哈达、郎深泰、尼雅哈纳 第五代:鄂锡礼、蒙鄂绰 第六代:伊兰泰、武勒——长生 第七代:常保(尼雅哈纳四世孙)、阿哈硕色 第八代:善宝(和珅)、和琳 和珅家族世代获有军功,特别是其高祖尼雅哈纳凭借军功,为后代挣下了一个三等轻车都尉的世职。和珅的父亲常保袭职后,还曾任福建副都统。此时因追叙阿哈硕色军功,又赠给他家一等云骑尉世职。 和珅就生长在这样一家庭背景里,出身并不低微,而且因为拥有一个三等轻车都尉的世职,和珅应该算是一个贵族世家子弟,这也是他后来能顺利进入国家核心机构的一个必要条件。关于这一点,我们将会在后面的叙述中提到。 P33-35 序言 和珅现象与清中期政治 在皇权高度集中的清代社会政治背景下,和珅能够一度集政治、军事、财政、文化、外交等国家权力、富可敌国的超级富豪于一身,无疑是绝无仅有的。正因为如此,自嘉庆初年和珅被赐令自尽后,有关和珅问题的轶闻趣事,便随着大众兴趣的日渐强烈而不断演绎着。前些年,一些严肃的历史学者曾对和珅问题进行过认真的梳理,也提出过不少有益的见解。 和珅是清代历史乃至中国历史上的第一贪官,也是因“贪鄙成性,怙势营私,僭妄专擅”被杀的最高职位官员,他的被处死号称清代第一惩贪大案,民间素有“和珅跌倒,嘉庆吃饱”一说。近年来,随着《宰相刘罗锅》、《清官刘罗锅》、《风流才子纪晓岚》以及《铁齿铜牙纪晓岚》等系列电视剧的热播,和珅的形象频频出现在荧屏上,引起广大观众的浓厚兴趣。可惜的是,伴随着近年来大众文化需求的迅猛发展,一些大众文人为迎合这股潮流,炮制了大量戏说性质的影视作品和传奇故事,使得和珅问题变得更加扑朔迷离,黑白不明,很有必要作一清理。 个人认为,和珅现象的出现并不是偶然的,而是与清中期高度集权化的政治现实密切相关,换一句话说,当时的政治现实决定了,即使没有“和珅”的出现,也必然有类似于和珅的人或事的出现。现仅就个人所知,对和珅现象与清前期政治发展之间的关系略作探讨,就正于学界朋友。一清中期政治的高度集权化 从体制上看,清中期政治高度集权化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皇帝一军机处”体制的建立,各级政权组织机构的完备和固定化,一系列行政法规的制定,保证了国家权力集中于皇帝一人手中,切实实现皇权的“乾纲独断”的政治理想。 二是雍正皇帝等对臣僚实行严密的非理性政治控制,表现为奏折制度的广泛推行,成为皇帝了解下情、控制臣僚最主要工具。君主独裁成为清朝“家法”,具有不可侵犯的权威,皇帝愈来愈多地将属于臣僚职责范围的事务改由自己操办,逐渐成为事必躬亲的专制家长。 三是通过对官僚士大夫阶层政治意识的打击和钳制,实现封建专制皇权在政治思想上的高度统一。 早在康熙初年,亲政后的康熙帝,鉴于清初议政主大臣会议体制、顺治初年摄政王多尔衮的专权、康熙初年辅政大臣鳌拜等人专权对皇权的危害,特别重视对用人权和刑赏之权的垄断。康熙帝认为:“用人之权,岂人臣所得专擅?”为此他还针对当时举荐用人方式澄清说:“官之优劣,若不问,何由而知?大臣虽有荐举,用舍皆出于朕。间用一二人,亦朕所知而用者。若但因大臣荐举而用之,朕所理者又何事耶?虽有问九卿举出之人,亦得者半而不得者半,此皆悻遇耳。”。而对于“邦之利器也,在君则制臣,在臣则制君”、“不可以示人”(韩非子《喻老》篇)的赏罚权,康熙帝更为敏感。康熙三十六年,礼科给事中郑昱建议以平定噶尔丹的名义颁布大赦天下诏书,这本是收拾民心…… 他智慧超群,却刻苦勤勉。他不仅工于权术,精通满汉蒙藏多种文字,仍努力培养诗词书法功夫。他对金钱、地位贪得无厌,但在家庭生活中却是一个珍惜感情的丈夫、父亲。他有经营家的远大眼光、政治家的阴谋、谋略家的狡诈、大商人的精明。最重要的是,他掌握了人性的弱点。他虽兢兢业业地学习史书,却没有接受儒家的繁文缛节,正是凭借中国人家喻户晓的做人做事的道理,纵横朝野内外,达到所向披靡的地步。 这所有的一切,都是为了实现一个权字和一个财富的梦想,至于中国知识分子一向标榜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立言、立行、立德”这一套说教,在权力场上都是赤裸裸的骗人假话! 本书将依据档案记录、历史学家的研究成果,以及丰富的历史文物图片,相对轻松的语言,尽量揭示出和珅的“庐山真面目”…… 后记 本书原名《和珅的权力之梦》,2009年在东方出版社出版后,得到各界同仁的关注,作为作者自然很是欣慰。然而在2011年春,却赫然发现某知名大学教授,在某大牌出版社出版的《和珅贪污笔记》,买来认真拜读后大为惊奇,书中抄错名字、史实错误自不必再说,仅就内容而言,除破题的注水部分,写实部分大多抄录于《和珅的权力之梦》等书,且不注明来处,将他人成果大大方方地攫为己有!更可气的是,告知出版单位,仅表歉意而已,而涉嫌抄袭者竟无任何表示!告知作者单位,本意是要给该先生以警示教育,又一次让人震惊,无人应答!这或许就是中国现实的文化生态吧,不仅抄袭者廖无羞耻,即管理者也已麻木,是非不论了!承蒙故宫出版社诸同好的美意,将该书修订后出版,也算是对原创者一种精神支持吧。 我关注和珅研究至今已经有近二十年了,那时我刚刚开始系统阅读清史资料,发现在清代封建专制政权体制极端强化的背景下,和珅能够一度集政治、军事、财政、文化、外交等国家权力、富可敌国的超级财富于一身,确实是一个奇迹。和珅能做到这一点,自有当时的特殊背景,也必定有其个人的特殊之处。所以想写一本有关和珅的书。但随后获读著名清史专家冯佐哲师所赠《和珅评传》一书,深感冯佐哲师对和砷问题的研究已经相当深入,本人已无力有所突破而作罢,但也时刻关注着和珅研究的进展。 后来,随着《宰相刘罗锅》、《清官刘罗锅》、《风流才子纪晓岚》以及《铁齿铜牙纪晓岚》等系列电视剧的热播,和珅的形象频频出现在荧屏上,引起广大观众的浓厚兴趣,应该说是好事,但戏说的成分尚多,使得和珅形象与史实出入不少,很有必要作一番清理。在我的好友、人民出版社文史编辑室王世勇博士的一再鼓励和督促下,于是有了这样一本小书。通过这本书告诉给广大的读者朋友一个我所了解和理解的和珅。 此书并非一本真正意义上的学术著作,其中的不少资料借鉴了冯佐哲师《和珅评传》等前辈的著作,特别是有关和王申家人情况的档案资料,不少就直接来源于《和珅评传》,或是根据其线索而得,由于体裁所限,并没有一一注明,只有在此表示感谢了。本书所使用的图片资料主要为本人所积累,也有少许为好友、原故宫博物院研究员周苏芹女士、故宫博物院图书馆副馆长张楠先生、故宫出版社副编审林京先生等人所搜集的资料,由于时间较久,也没有一一声明,在此也一并表示感谢。 在本书初版编辑加工过程中,责任编辑、人民出版社编审王世勇博士付出了不少心血,如果本书有些许精彩之处,就应该归功于王世勇博士的辛勤劳动。而在本书修订再版中,故宫出版社营销总监钱传强先生的大力推荐,责任编辑杨付红女士的精心编排,在此一并表示感谢了。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