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请在岁月岸边等我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傅厚蓉
出版社 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请在岁月岸边等我》是作者傅厚蓉多年来所作散文的集结,《请在岁月岸边等我》共分四章,分别收录了作者在各地游历的游记,与亲人相处的记忆,对友情的感悟和对人生百味的体会,语言质朴流畅,格调清新自然,体现出作者对生活的敏锐体察,以及良好的文学素养和写作功底。

内容推荐

《请在岁月岸边等我》简介:读散文,是一个丰富个体生命体验的过程,也成为人们需要散文家及其作品的理由。我们每一个人都不是傅厚蓉,而傅厚蓉可以使我们每一个人都增添一些对生活的感悟。

《请在岁月岸边等我》共分四章,分别收录了作者在各地游历的游记,与亲人相处的记忆,对友情的感悟和对人生百味的体会,语言质朴流畅,格调清新自然。

目录

第一章 远方的呼唤

 自在、闲散、漂泊与家/2

 踏步上海/5

 浅粉和大红的苏州/13

 鼓浪屿,365里的思念/17

 乌江清乌江情/25

 西藏游记/38

 陕西山西行行摄摄/59

 2010,北京北京/84

 散打越南游/92

 追花逐草,去康藏/97

 悠悠古水三道堰/102

 漫步大熊猫基地/104

 莲花湖,如莲花一般清纯娇丽的湖/108

 玉屏山避暑/110

 瓦屋山的苔藓/113

 森森的竹,幽幽的海/115

第二章 无尽的爱恋

 给18岁女儿的信/118

 女儿高考/122

 20年后祭父亲/126

 三哥/130

 老家里的母亲/144

 酒、酒票和父亲/147

 秋天的感动/150

 中秋的糍粑/152

 陌生的故乡/156

 回家的路/159

 元宵节/168

 儿时的杏子/170

 十年前,十年中/174

 我家的“赛虎”/180

 那只小狗叫“好烦”/189

 它们/193

第三章 情谊如歌

 如花的生命,如花般脆弱/200

 来去何必太匆匆

——悼念文友廖永德/204

 勇士们,你们还好吗?

——我与长江漂流二十年/208

 道明山水忆旧人/211

 现代化车间里的记忆/215

 盆地归来解心结/219

 寻找《红月亮》/22l

 脆弱在指尖的人际关系/223

 5·12地震日记/226

 五月,你让我们铭心刻骨/258

 永不断流的生命之源/262

 都江堰,我的承载、我的凭吊/265

 欣赏童心呵护童心/275

 孩子,拿什么让你快乐!/278

第四章 心情小憩

 生日感怀/282

 关于写作/285

 回到虎威/288

 冰糕啊,冰糕/292

 茶馆,茶馆/296

 梨花情绪/299

 水葫芦的困惑/301

 泥巴溪的河滩地/303

 遥远的折叠伞/306

 天涯·流浪/311

 一路狂奔/313

 手动挡上路/315

 请尊重生命/318

 后记/322

试读章节

踏步上海

上海是一个现代的词语,是一个时髦的品牌,更是一扇让人神往的窗户。小时候跟小伙伴玩糖纸或是纸烟盒,只要一说是上海的,其余的都黯然失色,甘拜下风。上海在我们童年的心中鳌头独占。于是看看上海就成了很久很久以前的心愿。前几次到上海都来去匆匆,蜻蜓点水,这次,我囤积了一大段时间,在一个有阳光的秋天,再读上海。

人们都在感叹上海的变化太大,也许确实如此,而对我来说,她本来就该这样。我不太熟悉她的历史,我眼中的上海就是这样一个生机勃勃的城市,无论何时都奔跑在潮流的前头。上海的路、上海的楼,上海的地铁、上海的大厦,上海的高架桥、上海的浦江码头,随地随处都会让你体会到这里的与众不同。

驱车奔驰在浦东的世纪大道,这条号称“香榭丽舍大街”的东方第一大道,你有一种飞腾的轻灵,你的心会在这行云流水中,不想停泊。街道的敞阔和两旁的经典绿化以及现代化的建筑,交织着洗濯你流盼的眼眸,让你的感觉如梦似幻,只有当东方明珠电视塔兀然突现在眼前的时候,你才会恍然回神,惊叹这国际大都会的气派和精致——哦,上海。

登东方明珠塔的人太多,还是上金茂大厦吧。上海人很聪明,修了几幢高楼高塔在那里,号称世界之几中国之最,吸引得人们纷纷往上面攀,50元一张的票,不贵也不便宜,一个人就看那么十几分钟,几个电梯不歇气地往上拉人,算算一天赚多少钱?当然内部设施的豪华是难以想象的,88层的高楼,三四十秒就上去了,绝不晕眩,俯瞰上海,又是一种新的感受。

黄浦江真是一条功不可没的永恒的河流,曾经繁荣了浦西,而今造就了浦东。此时,黄浦江就在我的脚下,依旧不紧不慢地流淌着高贵和繁华。我想起了国内的众多河流,除开长江黄河,没有哪一条能与黄浦江比试,在她面前,所有的河流都阅历太浅,见识的世面太少,有的虽然美丽,却始终像一个走不出大山的村姑,有的虽然气势磅礴,也就是一个没有文化的莽汉。黄浦江不,黄浦江这条短短的还不太清澈的河流,记录了人间太多的起起落落,一直在历史上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特别是近一个世纪,她和她承载的城市一起,更是我们这颗美丽的蓝色星球上出台次数最多的演员。她倒映过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的灯红酒绿,共鸣过十里洋场的繁华喧嚣,她在那个特定的年代临江而设的建筑,浓缩成了一个响亮的品牌:外滩。而今她又在亚洲的东方太平洋的西海岸,掀动了龙腾现代的旗帜,孕育出了让人仰望的名词:浦东、南浦徐浦陆浦大桥、.国际大都会。

黄浦江就像一个从簪缨之家走向宫廷,又从宫廷走马赴任的官吏,她既是厚重的,又是高贵的,既是历史的,又是现代的。她是一条辉煌都来不及的涓涓的河流。

此时,黄浦江就在我的脚下,抛撒出一片薄薄的雾气,洗却了一切的铅华,抛开了太多的负载,她就是一条实实在在的河流,羞羞答答蜿蜿蜒蜒向前飘去,就像那时隐时现的恋人,让你捉摸不透而又时时牵挂。

在金茂大厦的每一个方向,都写着从这个方向可到达的地方,让你感觉世界都在你的脚下,你就在地球之巅。我在这里留有一影,旁边是东方明珠塔娇小而玲珑的身影,后面的玻璃幕墙上写着:虹桥机场19公里,拉萨2880公里,雅典8000公里。什么都不说,简单的几个数字,让你感到上海是高于一切的,所有的地方都在她的脚下和眼底,一股威风和霸气油然而生。哦,这就是上海。

上海的道路

只要一说上海的路,没有人不知道南京路的,外地人去上海一定要去南京路逛逛。南京路经过很多次改造,跟我十年以前看见的南京路相比,变化真的很大,已完完全全是条商业步行街,在街中搞了绿化,有了休闲的座椅,各商家的门脸装点美艳,各类商品也琳琅满目。然而,我不太喜欢这个地方,不喜欢这里由人造出来的嘈杂,不喜欢过于旺盛的人气。太多的人在这里摩肩接踵,太多的语言在这里交汇,太多的金钱在这里流通,让你处在怎么也化解不开的浓稠里,透不过气来。这里太浮光掠影。

我从南京路随便向左向右一拐,就进入了另一条路,这些路悠长而宁静,好多都保留着原貌,是上海开埠以来,留存下来的天然的建筑博物馆,有的虽然历经了漫长的岁月……

P5-7

序言

我认识傅厚蓉是在鲁迅文学院,那时我任负责教学的副院长,她是来自成都地区的学员。她很勤勉,对文学创作有着热切的志向——其实这很不容易,她有安逸并稳定的工作,可以过得很悠闲,而不必点灯熬蜡地码字。

我去过两三次成都,对那里的麻将印象深刻。我住过的一家酒店,开了窗户,楼下是一片房顶,房顶下常传来一片稀里哗啦的洗牌声,不舍昼夜。在街上走,瞩目之处也包括热闹的牌桌——当然那是多年前的景象了。我欣赏成都人的生活态度,他们不为金钱所累,不因争夺生活资源而忘记生活本身。他们过得是快乐而自由的,而物价也由于这种普遍的生活态度而保持着相应的水平。这里是天府之国,人们尽情地享受了地产的馈赠。在这种环境下,一个人一定要从事写作,很需要一点持守精神、一点更高的追求,而傅厚蓉就是这样。这么多年来,她始终没有停笔,于是就有了,她的散文集,中篇小说集,又有了这部新出版的散文集。

读这部集子,我们知道,无论在凡俗的日常生活里、地震到来询不寻常的日子里,还是旅行游历的长途跋涉中,她都没有忘记比平常人多做一件事:写作与思考。当她把这部书呈现给读者时,她奉献的是自己生命的印记。我相信,当她女儿读到这本书时,会为母亲是一位作家自豪;亲友读到这本书时,会为身边人丰富真切的感受而兴奋;普通读者读到这本书,也会因为了解到一个平凡独特的同时代人的人生体验受到感染。所以我觉得,写作可以使一个人不平凡起来,高贵起来,使她的生命因了文字陡然焕发出耀眼的光芒。

我也相信,每个人都可能成为一位散文家,每个人都具有区别于他人的阅历,只要挑精彩的写出来,都足以使他人感喟和浮想联翩。读散文,是一个丰富个体生命体验的过程,也成为人们需要散文家及其作品的理由。我们每一个人都不是傅厚蓉,而傅厚蓉可以使我们每一个人都增添一些对生活的感悟。

她的这些作品里,最有质地的是那些描述了她的家人及家庭生活的作品,其中刻画的每一个人物都显示出鲜明和生动。合上书卷,我脑海里就浮现出她的三哥。三哥是全家几个孩子中“混”得最不好的一个,初中辍学,后来做了集体工,找个媳妇不遂心,辞职开饭馆不挣钱,却迷在了麻将里。最后把家弄散了,孤身潦倒,三峡修水库时竟无钱搬迁,留在老城,寄人篱下,添了病。兄妹们都很关心他,常来看望,尽力帮助,他却不愿累赘大家,病稍好就离去,几次三番,终于病死,死时只有50岁出头。三哥这个形象,说来是很有代表性的,是那些身处盛世,但比谁不如,自惭自弃,又还保存有自尊和善良的人们的写照。脑里浮现的有她的父亲,一位坚强的铁匠,为人正直,古道热肠,只是喜好喝酒。计划经济时期,弄来点酒不容易,他待酒像待初生的婴儿,一小口一小口地抿,生怕用大了劲。改革开放后,酒敞开供应了,他就一下子喝得太放肆了,不听家人劝阻,终于病倒。在医院里,他看见酒时极度渴望,可是直到病逝,绝口不再提喝酒的事,使家人心里既矛盾又痛苦。他就这样结束了自己的一生,毫无思想准备,读时令人嗟叹,百味杂陈。浮现的还有她的母亲。母亲年轻时一心扑在工作上,“单位里的任何事情,她都看得比我们每一个孩子重要”。所以,孩子们对她不算很亲。后来,母亲退休了,一年里最大的盼望,就是春节那几天能与子女团聚。女儿回来后,忙于各种应酬,还是只剩她一人在家,于是她又在守望,守到半夜里在沙发中睡着。为了能多和女儿相处,母亲只好尽早将女儿叫醒,试着为女儿按摩,一边按一边聊些家常。那时白发稀疏的她是那样高兴和满足,像个孩子,终于使女儿化解了和她的隔膜,体味到了一个母亲的深切的爱。世上有过许多回忆母爱的文章,而这一篇,写一个母亲的爱皆灌注在为女儿的按摩中,可谓独特。

我劝大家都能读一读书中那篇《我家的“赛虎”》,它书写了“文化大革命”期间家中一只叫赛虎的公狗的故事。赛虎是一只被父亲捡来的公狗,后长得高大威猛,成为整整一条街道的守护神,曾从盗贼嘴里追回过赃物,也曾在水里救起过小孩。被一街人所喜爱。这样一只义犬遭遇厄运,是由于有一年县里禁止养狗,街道革委会主任严格贯彻。赛虎先被送到近郊农户,后被送到山区煤矿,都跑了回来。在主任的警告下,赛虎被拴上铁链送到外地,没想到它带着铁链逆流而上游过长江,筋疲力尽爬回家中。那街道主任是个60多岁的老太婆,属于“最低级的干部”,却有着太强盛的革命精神,终于带人将赛虎五花大绑抓住,在苦楝树下公开行刑。街上许多人去求情,有老人跪下相告,也未能启发老太婆的丝毫人性,命令将长刀刺进赛虎的脖颈。以下是作者惊心动魄的描写:

被杀的赛虎奄奄一息地倒在地上,人们认为它马上就会断气。可是,可是我们的赛虎却在原地里慢慢挣扎,它不是在“扳命”,而是在把它的躯体慢慢往我们家里的方向移动。一条被绑的狗,全靠身体的伸缩可以移动点点,何况它刚刚被刀捅过。喉管上的洞还在往外冒血,它每移动一下都极其艰难,可它还是继续移着,身下一摊热血。

人们惊呆了,给它让出了一条路。它硬是转过了90度,看见了我们家,看见父亲站在门口望它。它微微抬起头,对着父亲轻轻地叫了一声,流出了一串冰冷的泪。它还想抬起头来,可是已经抬不起了,我们看见,它的尾巴动了,还是向着我们家的方向,轻轻地摇,轻轻地摇……

父亲再也支持不住了,奔跑过来,抱起浑身是血的赛虎,放声大哭。那是我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看见钢铁般的父亲如此的软弱如此的无助。

所有在场的人都哭起来。

街道主任和那几个人见此情景,悄悄溜了,不知道在以后的岁月里,他们有没有过良心发现。

我们家和我们的街道笼罩在一片深深的悲哀里,一直阴沉着的天空下起了瓢泼大雨,冰凉的雨水浇在我们这群弱小的百姓身上,浇在这块凶残的土地上,不知是要掩盖什么东西,还是要洗去这里的罪恶。没有人挪动一步,任凭风吹雨打。人们以此来表示对强权者的强烈不满,对赛虎的深切怀念。

赛虎的血染红了整个大地。

满身是血的父亲抱着满身是血的赛虎坐在地上绝望的表情,多年来都在撕扯着我的心。

我要把这一段原样摘录下来,是由于它们是世上最感人的文字之一,无法复述。在一个畸形年代里,群众和一条狗站在一起,一个老太婆和几个人站在一起,形成鲜明对立的两个阵营。在这里,人和人的差别,要比人和狗的差别大得多,这一情景富于寓意,也使人永远难以忘怀。

傅厚蓉的其他一些散文,也是各有寓意的,包括若干篇游记。譬如,她写黄浦江,认为众多河流中除长江黄河,没有哪一条敢与黄浦江比试,因为她阅历太深,见识的世面太多。写苏州老城,说那里墙是粉色的,盖因苏州有独特的气质与其相配,等等,都属于有见地的文字。她写四川地震,没有一般化地写抢险救灾的惊险场面,而着力写出普通民众真实细微的现实心态,也别具一格。

傅厚蓉的文字,简朴,真挚,坦白,绝不为文造情,读起来是具有亲和力的。

今天的散文家很多,傅厚蓉不属于声名显赫的那种。但我说了,她是有自己独特生活体验、写作特色的,凭了这一点,就没有什么别的散文家能够替代她,这就够了。

祝傅厚蓉在创作道路上取得更多的成绩。

胡平

(序者系著名评论家、作家、研究员,中国作协全委会委员。曾任中国作家协会创作研究处处长,鲁迅文学院常务副院长)

2013年10月

后记

有时候,会有深深的疲惫,比如现在,书稿交出版社一个多月了,后记却一直没写出。就像一个喜欢说话的人,突然失语,不知该说什么。

这是我出的第三本书,距第一次出版散文集12年,第二次出版中篇小说集6年,时间都不短。我不是个勤奋的人,这么多年,写的字寥寥可数。刚走上这条路时,曾听一个前辈说,很多人的写作之路,都不是一气呵成的,我那时太年轻,不理解,现在终于明白。

就我来说,刚刚走上这条路,才发现自己的底子太薄,基础很差,于是考上重庆师范学院中文系本科函授深造,那学业相当紧张,一学习就是五年,在最好的二十多岁的花样年华,为了读书拿文凭,刚刚走上的写作之路,不得不停顿。过后又结婚生子,很遗憾我的孩子没有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的悉心照顾,女儿生下地,我就没有哪一天可以不操心她的吃喝拉撒睡,那一间断时间更长。完全放松是在孩子外出读大学过后。那就是长长的二十年,人生能有几个二十年啊!

当然,在孩子读初中以后,生活上的照顾要少些,转为思想上精神上的沟通和解读,一个60后的家长和一个90后的小孩,各种的冲突磨合沟通理解妥协包容一句话说不完,要说的是尽心尽力和累并快乐着。

而那时单位上又多担了些事,除开编研史志,还有机关的内务。最恨的是那从没尽头的公文,每年如魔鬼样的缠上身,让人想起都神经发癫,而这又是职责和饭碗,不得不做。我一直坚持的不让公文写坏笔的愿望,感觉都破灭了!我们还只是一个三线机关,那些一线部门的材料更多。我知道,过去很多有才气还能写文学稿子的人,被抽到机关写公文,就再没见过很有灵气的文章出来了。当然不能说这不好,或许有的人也喜欢,因为写稿子而改变命运的也大有人在。

对写作,过去叫爬格子,现在叫码字,不管怎么叫,都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在别人柳岸品茗、杯觥交错、麻将歌舞的休闲中,自己面对一盏孤灯呕心沥血,那真是个艰难的过程,现在社会已经没有多少人愿意这样坚守。

在碌碌的生活中,我随时好像沉下去了,猛一惊醒,又奋力浮上来喘几口气。为了不让自己对文字和文学陌生,有时候也写几个字当练笔,断断续续,高兴了多写不高兴不写。这期间,能有机会参加学习或者培训就尽量参加,心想即使写不了什么,感染一些气氛也好,别离开太远。

近年来,我的几个朋友都爱上了摄影,我也加入他们的队伍,跟着一起“打酱油”。我发现,同样是艺术,摄影就比写作轻松很多,当然是指我们这种完全不入流,旅行式的行行摄摄(那些真正的摄影家为了拍到好的片子也是要走很远的路,爬很高的山,甚至还要冒着生命危险到人迹罕至的地方去的)。首先摄影都往风景好的地方去,大自然的春华秋实总让人喜欢;还有几个兴趣相投的人一起,情系山水间,满眼活色生香,一路欢歌笑语,比一个人面对孤灯码字愉快很多。天时地利人和都占齐的时候,也可以拍到几张好片子,即使什么也没拍到也不后悔,当旅行一番。不过这倒丰富了一些我的写作内容,闲时,我也会把旅行中的见闻归纳整理一些。

这些就是2001年第一本散文集出版后,陆陆续续写的部分散文随笔,有些是随心随性写的博客文章,没有多少讲究;有的是命题作文,看得出,写得比较牵强;有些是被逼得没有办法了,匆匆写下的。十多年了,写了这些字,确实很少。今年春天,我有幸跟成都文学院签约,出版这本散文集,到今天集子正式出版了,写得好与不好,等读者批评指正。

好在,在这本书即将出版之时,我的女儿也大学毕业,即将踏入社会开始工作。而单位上的八股,也换为其他人写,我的工作也减轻了很多。那句老话说:苦尽甘来!想到这里心情就很好,是不是我写作的春天,才刚刚开始呢!

而这个秋天,还有跟我们密切相关的好事:我的故乡重庆市丰都县,马上要通高速公路,还有最短路程的沪蓉高铁也即将开通,途经丰都。最近常常跟在上海的侄子猛说这个问题,因为他和我是最关心这个交通的。在我离开故乡二十多年后,我的老家终于跟高速度接轨了,以后成都到丰都就三个小时,回家很方便。我想我要常常回老家看家乡的亲人,看健在的老母亲,陪她打打白板推倒胡麻将,也补偿补偿这些年来,我在外无法多陪老母亲尽孝道的遗憾。

呵呵,原来生活是可以这样简单这样美好的!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7 13:07: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