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埔海关文化丛书编委会编写的这本《明月照国门》为黄埔海关文化丛书之散文诗歌卷,选编分为散文篇和诗歌篇两部分,散文篇又分为思想维度、七彩人生、心灵驿站、雕刻时光、行者手记五个部分,内容涉及社会、人生、感情等多个方面,展示了作者们对人生工作灯的感悟和思考。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明月照国门/黄埔海关文化丛书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作者 | 黄埔海关文化丛书编委会 |
出版社 | 中国海关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黄埔海关文化丛书编委会编写的这本《明月照国门》为黄埔海关文化丛书之散文诗歌卷,选编分为散文篇和诗歌篇两部分,散文篇又分为思想维度、七彩人生、心灵驿站、雕刻时光、行者手记五个部分,内容涉及社会、人生、感情等多个方面,展示了作者们对人生工作灯的感悟和思考。 内容推荐 《明月照国门》是“黄埔海关文化丛书”之一,分散文篇和诗歌篇两部分,内含《艺术与生活的交融》、《不惑之年之不惑》、《你是大地上最美的风景》、《大地情歌——虎门之恋》等文章。 《明月照国门》由黄埔海关文化丛书编委会编写。 目录 散文篇 思想维度 共享的睿智(外五篇)/宋浩 七彩人生 颜回之乐/沈源里 艺术与生活的交融/王力平 小胖二三事/彭骋 翻译的乐趣/周皓勤 亮眼看,东北男人/刘宗坤 难忘的数学之旅/周皓勤 寻找小妹/贺伟 吾家有儿初长成/萧瑛 小汤圆的圣诞节/吴燕 让爱无处不在/邱译娴 女儿/贺子君 小天使笔记/周学海 儿时的记忆/郭小东 食蟹记/周春晖 我爱鸭脖子/刘宗坤 心灵驿站 不惑之年之不惑/张开宇 赤坭的牵挂/张文辉 归属/张伟 基石之荣/段艳红 满足是一种心境/王琳 那晚的月亮/陈梦婕 时间和生命的颜色/周学海 烛光里的歌声/查明 此心光明,亦复何言/耿晏清 大家幽默/陈继耿 底子与乡愁/张庆威 我的故乡我的河/周建明 世纪初的怀乡病/李定青 乡愁/王君 心向阳光/段艳红 又见春天/黄静 月光如水水如天/易慧 雕刻时光 谁的眼泪在飞/吴洪江 牵手/邹德雄 我家兄长们的幸福晚年/李煜清 Miss陈的秘密/贺子君 公公/冯学军 寂寞的学问/黄剑波 热不断的情/吴洪江 父亲的好/鲍海生 阿妹/蔡闻哲 地,震了/卿佩 麦兜的故事/易取远 环绕大院的小路/周学海 生命中的那朵花儿/徐蓓 永远珍藏的爱/刘云炜 行者手记 走,长征去/钟齐生 而今徒步从容越/朱洪戈 榕树下的广州/黄剑波 玫瑰记忆/李煜 故乡的路/罗茂繁 东莞三题/李煜 茂陵烟雨埋弓剑/苏慧男 伪自然爱好者的亚龙湾之行/周春晖 成都一日/易取远 南京的秋/何紫矜 西安的桃花/曾萍 广州片段/韦向宇 三亚随想/王剑锋 诗歌篇 明月照国门/熊 亮徐冬凝 易取远 电话里的爸爸/徐冬凝 聂拉木颂/熊亮 如果你是/石晓娟 我们/袁炜 人类宣言/王志华 你是大地上最美的风景/王敏 授业/王敏 8月4日下班途中/王敏 忏悔/王敏 风雪中迟行的大雁/王敏 关情/王敏 今天我拒绝进入世俗/王敏 军旅情丝/王力平 三月的老木棉/王力平 春晨/王力平 大地情歌——虎门之恋/王力平 海边,那棵老椰树/王力平 白雾阳光(外三首)/吴玉应 滴水藏海(组诗)/刘宗坤 譬如朝露/刘宗坤 秋思/刘宗坤 水波潋滟/刘宗坤 闲话好时光/刘宗坤 春风不度/刘宗坤 春天的时刻/刘宗坤 打开我/刘宗坤 蝶之美学/刘宗坤 你不会老只会慢慢远去/刘宗坤 拔节时光/李娜 当冷雾散尽/李娜 妈妈,我结婚了/李娜 那些街道,那些善良的人们/李娜 生活的寓言(组诗)/李娜 十月的午后读泰戈尔/李娜 我/李娜 我的父亲/李娜 夏天/李娜 在20岁的初冬缅怀16岁的夏/李娜 生活/易取远 大海/易取远 当失眠成为一种习惯/易取远 纪念海子/易取远 纪念王小波/易取远 墓碑/易取远 墙(外三首)/易取远 信箱是空的/易取远 雨季/易取远 致先行者/易取远 致新娘/易取远 致友人/易取远 自白/易取远 农人的诗/王果 梦(外两首)/王果 木棉/王果 跑/王果 牵手/王果 他在山头/王果 想念/王果 泳/王果 永远的三分钟/王果 这一季/王果 似水流年(组诗)/杨里 故乡/杨里 季节之歌/杨里 另一种生活/杨里 梦寻九寨/邓刘波 盘点爱情/邓刘波 心在笑/邓刘波 梦想如斯/邓刘波 母亲/朱莉 思乡/朱莉 离思/杨钧元 画面水乡/杨钧元 一棵树/李晓燕 红叶之约/李晓燕 远航的心/李晓燕 北方/张翼 夕阳·武士/张翼 无尽之旅/骆玉珍 茶之缘、茶之殇/蒋开雄 梦里丁香/李定青 我想对你说/杨冠星 四季歌(组诗)/卢苇 读子柏老人《老年四时乐》抒感(外三首)/邓光武 2006年的丽江古城/黎海 陕西之旅/黎海 一种距离/韩聪 目中巨变/刘起河 张家界(外五首)/刘起河 复兴之路/黄贤 水龙吟/郭平洲 调寄《蝶恋花》·咏杜鹃(外五首)/郭平洲 调笑令/张伟卓 试读章节 韧性的品质 小时候看《南征北战》,国民党军李军长和张军长的对话至今记忆犹新: “张军长,请你看在党国的份上,伸出手来,拉兄弟一把吧!” “请你们再坚持最后五分钟!请你们再坚持最后五分钟……” “再坚持最后五分钟”成了我和小伙伴们玩打仗游戏时常用的口号,可我当时很迷惑,最后五分钟是什么时候,难道再坚持五分钟就能取得胜利了吗? 中印自卫反击战时,我正读小学,有一次学校组织学生到广州中山纪念堂听中印边境自卫反击战英模事迹报告团的演讲,一名解放军战士持枪和6名轮番上阵的印度士兵对峙的情景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战争开始前,印度军队越过“麦克马洪线”,对我国边界进行武装挑衅,一些印军据点距中国哨所只有几米,有的甚至楔入中国哨所之间。由于没有开战的命令,双方战士面对面地对峙着,谁也不敢开第一枪。这名解放军战士一人坚守一个哨位,靠着坚韧的毅力,独自与6名轮番上阵的印度士兵持枪对峙一天。我很佩服这名英勇的解放军战士,他坚持到了最后一秒钟,一直坚持到援兵的到来。 后来参军入伍,有一次部队组织看革命样板戏《沙家滨》,当看到郭建光在芦苇荡里给伤员朗诵毛泽东在抗日战争时期曾说过的“有利的情况和主动的恢复,产生于‘再坚持一下’的努力之中”这句话时,《南征北战》中“坚持最后五分钟”的记忆又清晰出现,我幡然醒悟,坚持最后五分钟并不是确切的时间概念,而是指百折不挠的精神,坚忍不拔的毅力,是对坚韧品格最为直白的解说——失败者往往是热度只有五分钟的人,成功者往往是坚持最后五分钟的人。 随着阅历的增长,知识的积累,我越来越认识到坚韧的重要。韧是一个人综合能力的重要方面,坚韧的毅力是其他方面才能的重要支撑。中国传统文化对坚韧的精神推崇备至,夸父逐日、精卫填海、愚公移山、大禹治水,这些神话传说都歌颂了先辈们与自然斗争中不屈不挠的坚韧精神。十年磨一剑,行百里者半九十,锲而不舍、金石可镂,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等等,表现坚韧的成语、俗语不可胜数、耳熟能详。勾践卧薪尝胆以雪国耻,韩信遭跨下之辱统帅三军,曹雪芹举家食粥而作《红楼梦》,邓小平三起三落开创了改革开放的新局面,两弹元勋邓稼先、导弹之父钱学森为祖国隐姓埋名几十年,最终铸剑长空,写下了气壮山河的颂歌……无论是历史还是现实中,那些靠着坚韧毅力,经过持之以恒的奋斗取得卓越成就的人都是人们心中敬仰的佼佼者。 19世纪末,美国传教士阿瑟·史密斯在其著作《中国人的气质》中认为中国人的韧性是世界一流的,它是一种内在天性,就像鹿的飞跑能力和鹰的敏锐视力一样,即使一名普通的农民,为了生存而进行艰苦的斗争,也会使坚韧的天性得到最有效的发挥。正是这种骨子里对柔中带刚坚韧品格的崇尚,正是这种沉淀在每一位中国人血液里的集体无意识,使中华文明屡次衰落屡次兴起,成为四大文明古国中,唯一一个从未中断过而且始终保持旺盛生命力的文明。特别在近代,虽然经过百年的挫折、打击和屈辱,古老的中华文明在强大的现代西方文明面前不但没有湮灭,反而开始了蓬勃复兴的进程,这足以证明韧性是关系一个国家民族兴衰存亡的大道。 人生不可能一帆风顺,总是顺境逆境交替出现,螺旋上升。坚韧的品质犹如开启成功的钥匙,使人们在顺境面前保持节制,抵挡住物欲的诱惑、功利的驱使、享乐的招引,坚守自己的道德标准和人格底线;在逆境和挫折面前,不低头、不折腰、不动摇,保持乐观的精神和旺盛的斗志。古今中外很多功勋卓著的伟人之所以能在艰难困苦的环境里战胜邪恶,克服困难,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坚忍不拔的毅力、不屈不挠的精神是他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人生力量源泉。相反,那些缺乏坚韧素质的人,在困难面前垂头丧气、在失败中无法奋起、在颓丧时无法振作、在利诱下无法坚定、在成功后又无法保持谦虚谨慎,等待他们的只能是失败。 坚韧的精神有时表现为对底线的坚守。当“生”与“义”不能得兼,当私欲的满足须以自由作为代价,当金钱的浪潮撞击着道德的堤岸,当龌龊的“伟大”遭遇高尚的“平凡”,我们将做出怎样的抉择?孟子给出的答案是:“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信守爱国、忠诚、善良、守信、赤诚、仁厚等基本准则,清清白白处世,踏踏实实做事,堂堂正正为人,话虽简单,但没有坚强的毅力、坚韧的精神是无法做到的。 回眸历史,伯夷拒食周粟,饿死山中,坚守了高尚节操;刘兰芝誓不改嫁,纵身清地,坚守了忠贞爱情;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辞官归隐,坚守了高洁人格……东汉杨震曾往东莱郡赴任,路经昌邑县,适逢旧日所荐秀才、昌邑县令的王密向他馈金十斤,时值夜间,王密笑日:“暮夜无知者。”杨震断然拒绝说:“天知,地知,我知,你知,何谓无知者!”面对重金贿赂,杨震心底的防线固若金汤,恪守了高岸的品格,被历代传为佳话。1968年中共八届十二中全会上,在开除刘少奇党籍的举手表决中,当所有代表都举手表示“一致”同意时,一个女代表却趴在桌子上,用庄严的右手紧紧捂住左胸,用这种特定的方式,表示自己鲜明的态度,她就是时任中央委员、中华全国总工会副主席的陈少敏,这位女革命家的高风亮节和无私无畏的胸怀,是对高尚气节和伟大人格的坚守,这种坚守构成了中华民族的脊梁。作为一名党员干部,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更要坚守道德的底线,时刻自我约束,自我反省,自我感悟,不越雷池半步,这也是做人为官最起码、最基本的要求。 坚守底线可以做一个高尚的、受人尊敬的人,但要成就一番事业,实现远大理想,光坚守底线是不够的,还要在坚守中适时适度对理想目标进行修正、调整,甚至果断扬弃。把“坚守”与“胜利”划上等号,就夸大了“坚守”的功效,就有点唯意志论的味道了,“坚守”一旦转化为不顾实际的硬撑,必定有害无益。百川东归,水坚守的方向是浩瀚海洋,但遇巨礁暗滩,它也有顺势迂回萦曲;风飙大地,风坚守的是天罡浩荡,但遇高墙横路,它也会适时应机寻隙。在古代汉语中,“韦”指熟牛皮,“刃”指刀锋,刀锋至刚,熟牛皮至柔,两相结合,刚柔相济,乃“韧”之本义。至刚则易折,至柔则易曲,韧是刚柔相济结合恰到好处的表现。如果说坚守底线是刚,那么根据实际情况对理想和目标进行的修正、调整、扬弃就是柔。故古人认为性格修养之至境是:以通天下之志为刚,以屈己之情为柔;以执著于事业为刚,以谦让于名利为柔;以秉正不阿为刚,以从谏如流为柔;以无坚不摧为刚,以顺乎时势为柔。刚以举事,柔以和众,刚柔相济,以韧为极。 现实生活中,我们崇尚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精神,崇敬宁折不弯、顶天立地的英雄,甚至视柔弱、谦让为懦弱、屈从、贪生怕死。因此,要做到“知其刚,守其柔,刚柔相济,柔韧如水”的境地并不是一件易事。其实无论是刚还是柔,达到一定的境界都为韧性,并无高下之分,只是因时、因地、因势、因人而宜,表现形式不同罢了,其背后共同的支撑是智慧。战国时赵相蔺相如一奋其气廷叱秦王,威震敌国,完璧归赵,表现了至刚至强的性格;退而让廉颇,存公忘私,和将相,存赵国,名重泰山,显示了为相至谦至柔的性格。《红岩》中的华子良、《潜伏》中的余则成为革命隐名埋姓,《历史的天空》中的姜大牙、《亮剑》中的李云龙,战场上顽强无畏,这两种人都体现出韧的极致。 没有调整扬弃的坚守是迂愚浅陋、呆板固执、抱残守缺;遵循规律、顺应潮流、合理蓄势,在坚守中适度调整,方是真正智慧。现代社会是一个信息化的社会,是知识爆炸的社会,是技术革命的社会。在这样的社会中,新知识、新事物、新技术、新理论大量涌现。只有掌握运用现代技术改变获取知识和信息的方式,通过不问断的学习,补充知识,提高获取、分析、加工、利用信息的能力,并根据所掌握的情况,及时对理想目标进行修正、调整、扬弃,这样的人生才有可能在关山前飞越而过,在浓云中扶摇万里。 P12-14 序言 党的十八大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同的战略目标,把加强文化建设纳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之中。加1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十八大精神的开局之年,在黄埔海关兴起全面贯彻落实十八大精神新高潮之际,中国海关出版社编辑出版了由黄埔海关作者创作的《黄埔海关文化丛书》,实乃黄埔海关文化建设的一件盛事。 三十余年前,黄埔海关得改革开放风气之先,以排头兵、弄潮儿的姿态,在珠水之滨奏出了一曲依法行政、为国把关,服务经济、促进发展的华美乐章。与此同时,积极搭建平台,大力开展、普及群众性文化活动,在广大关警员中挖掘并培养一批高层次、高素质的基层文化建设骨干人才,为黄埔海关的文化建设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这套涵盖了小说、评论、诗歌、散文、曲艺、纪实文学、理论研究、书画、摄影的文化丛书,内容广泛,异彩纷呈,全面展示了近十年来特别是在落实海关总署“四好”总体要求中黄埔海关文化建设所取得的成果,歌颂了黄埔海关在三十年发展道路上所取得的辉煌成就,展现了埔关人开拓进取、奋发有为的精神面貌,反映了海关人“爱国、厚德、增信、创新、奉献”的核心价值观,具有强烈的时代精神和鲜明的行业特色。打开丛书,只觉书香满面,难以释卷,我们从中可以管窥时代浪潮的波澜壮阔,可以看出黄埔海关在岁月长河的跋涉历程,亦可以感受新时代海关关警员的才华风采。 先进的文化能够引领风尚,提高品位,陶冶情操,鼓舞士气。海关事业离不开每一位海关人的参与,海关工作的历史和实践告诉我们:只有“管住自己的人”,才能“把好国家的门”。我们开展海关文化建设,就是要利用文化春风化雨的特性,推广先进文化,传播正能量,营造积极健康、和谐向上的良好氛围,以文化兴关、以文化惠民、以文化育人,不断丰富和发展具有鲜明行业特色的海关文化,凝聚实现“中国梦”的精神力量。我相信,这套丛书的出版,必将进一步推进黄埔海关文化建设,为海关工作内涵式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必将进一步提升黄埔海关文化软实力,为全面建设“五型”海关奠定坚实基础;必将进一步激发广大关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为推进现代化海关事业建设作出新的贡献!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