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盐业考古(第3集长江上游古代盐业与中坝遗址的考古研究)》展示了部分最近汇集的材料。时代从新石器时代到近代。重点讨论物质遗存。从方法上讲,多数篇章属于考古学的,有些运用了不同的自然科学分析方法——这些方法在近年大大拓展了考古学的探索。此外,本集还收录了一篇主要依据文献讨论的历史学论文(见本集第五篇)。而某些考古学论文的分析中也包含了文献内容。本书由李水城、罗泰主编。
《中国盐业考古(第3集长江上游古代盐业与中坝遗址的考古研究)》是《中国盐业考古》系列文集的第三集。本集内容在空间上主要聚焦中国长江上游的重庆市东部和三峡地区,特别是忠县中坝这座中国最为著名的早期制盐遗址。其中,也有个别文章涉及成都平原的盐业史研究。长江三峡是中美盐业考古国际合作项目最早涉足的地区,也可以说是中国盐业考古的滥觞之地。我们期待着通过对上述区域盐业考古和盐业史的深入研究,进一步推动中国的盐业考古及相关领域的科学研究。
《中国盐业考古(第3集长江上游古代盐业与中坝遗址的考古研究)》可供国内外考古学、历史学、人类学、经济史、政治史、地质学、地理学、环境学、化学及其他相关学科的学者和学生阅读。本书由李水城、罗泰主编。
第一部分
导言
第二部分
重庆忠县中坝制盐遗址的发现及相关研究
船形杯及其制盐功能的初步探讨
重庆云安镇东大井区宋代至民国制盐遗址的发掘及相关研究
关于临邛、蒲江的盐业历史——汉代蜀郡井盐开发的历史背景与工艺特点
渝东至三峡地区的盐业考古
洽井沟遗址群新石器时代晚期至汉代的盐业生产
第三部分
中国早期盐业生产的考古和化学证据
新石器时代和青铜时代中坝遗址的动物资源开发
中坝甲骨:早期盐业遗址中的占卜证据
中坝遗址的14c年代研究
中坝出土石器映射的社会组织、区域互动和环境演变
中坝遗址浮选结果分析报告
中坝制盐遗址的孢粉分析与古植被、古环境
参考书目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