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保安等编著的《中药鉴定现代研究(精)》收录212篇具有代表性的中药鉴定学术论文和文章。按中药鉴定理论研究、中药鉴定标准研究、计算机在中药鉴定研究中的应用、本草考证与中药鉴定研究、植物类中药鉴定研究、动物类中药鉴定研究、矿物及其他类中药鉴定研究、地区性中药鉴定研究、民间草药与民族药鉴定研究、中药掺伪鉴定研究、中药鉴定方法研究与研究综述等项进行分类编排。本书对建国以来出版的56部中药鉴定著作(书籍)进行介绍,分为药品标准、教科书、工具书三个章节。每本书包括书名、作者、出版单位及时间、内容介绍。本部分内容由孔增科、张洪峰等同志负责编写。
中药鉴定现代研究论述
中药鉴定理论研究
中药品种传统经验鉴别“辨状论质”论
论动植物药鉴别的思路与方法
论植物药的形态解剖学变异
草酸钙结晶特性与光照及生长时限相关
生药宿柄横切面显微特征在真伪鉴别中的应用
中药鉴定标准研究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1995年版一部药材部分内容补正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1995年版一部某些品种的修订商榷
论地方习用药材及其标准制定中有关问题
计算机在中药鉴定研究中的应用
计算机在生药鉴定研究中的应用
常见中药材性状鉴别电脑模拟的探讨
计算机辅助的色谱、光谱一聚类分析法在中药鉴定中的应用
本草考证与中药鉴定研究
细辛的本草考证与原植物鉴定
马兜铃的本草考证与原植物鉴定
预知子、王瓜及燕■子的本草考证与原植物鉴定
石斛与霍山石斛的本草考证及原植物鉴定
《雷公炮炙论》在中药鉴别上的成就
《本草纲目》水部、土部与金石部新增药物品种考释
植物类中药鉴定研究
中药原植物鉴定研究
药材牡丹皮的原植物——芍药属一新变种
中国芍药属牡丹组药用植物资源与分类鉴定
药用黄连的原植物研究
西藏黄连和云南黄连原植物的研究
中药天南星的原植物东北天南星及其混淆品种的鉴别
中国大陆的一种药用植物新记录
根及根茎类中药鉴定研究
虎杖及其伪品博落回根的生药鉴别
太子参与其伪品云南繁缕的鉴别
猫爪草与其伪品肉根毛茛的鉴别
附片乌头碱的快速限量检查法
西藏黄连与云南黄连的组织形态学研究
威灵仙商品药材品种的攀别
乌药伪晶荆三棱的鉴别
黄芪药材品种的调查与鉴定
中药红旄的生药学研究
三七混淆品藤三七的鉴别
野山参、移山参及各类趴货的鉴别
人参伪品土人参的生药鉴定
人参常见伪品浅析
西洋参各药用部分的生药学研究
西洋参薄层色谱鉴别方法的改进
西洋参与人参的显微定量鉴别
西洋参与人参的显微鉴别
欧当归的鉴别及与当归的比较
白芷的经验鉴别
防风的商品规格及经验鉴别
藁本及其伪品的鉴别
柴胡与大叶柴胡的鉴别
北柴胡及其混淆品野棉花根的比较鉴别
白前与白薇生药学的研究(一)——生药品种调查及原植物的考证
白前与白薇生药学的研究(二)——生药外形及组织构造的鉴定
白前与萱草根的性状鉴别
紫草混伪品一金樱根的鉴别
主成分分析法评价中药材黄芩的质量
聚类分析法在黄芩鉴别分类中的应用
数量分类方法用于中药材黄芩的整定
注意识别黄芩
华山参的生药学鉴定
巴戟天与羊角藤的鉴别比较
巴戟天、高良姜及其混伪品的紫外光谱鉴别
假桔梗——瓦草
洱源土桔梗
桔梗伪品丝石竹的性状鉴别
党参与其伪品银柴胡的对比鉴别
也谈木香与土木香的鉴别
关苍术的鉴定
菖蒲类药材的性状鉴别及功效区别
半夏、山珠半夏与水半夏的紫外光谱鉴别
鹞落坪半夏的生药学鉴定
中药麦冬的化学模式识别鉴定
商品药材天冬的鉴别
化学模式识别法用于贝母的鉴别分类
土茯苓与粉草薢的饮片区别
山药及其混伪品的鉴别
山柰与伪品苦山柰的鉴别
高良姜与混淆品大良姜的鉴别
姜黄及其易混淆品片姜黄的鉴别
EI—MS法鉴定中药天麻的真伪
天麻伪品芋头与美人蕉的鉴别
茎木类中药鉴定研究
络石藤及其混淆品种的鉴别
中药苏木与山苏木的鉴别
一种伪品沉香的检验
皮类中药鉴定研究
论中药材“秦皮”的原植物
牡丹皮及其伪品的鉴别
肉桂及其混淆品的比较鉴别
叶类中药鉴定研究
樟树和栀子阳叶与阴叶中机械组织的比较观察
番泻叶的伪品——罗布麻叶
枸骨阳叶与阴叶及其不同部位的比较解剖研究
人参叶质量标准的探讨
一种假艾叶的性状鉴别
花类中药鉴定研究
辛夷与深山含笑的鉴别
中药芫花的生药学研究
凌霄花与伪品木槿花的鉴别
果实与种子类中药鉴定研究
马兜铃及混乱品种的形态组织学研究
荜澄茄和澄茄子的薄层鉴别
中药木瓜的基源和性状鉴定
中药木瓜的组织学研究
导数光谱法鉴别苦杏仁与桃仁
决明子伪品刺田菁的鉴别
沙苑子及其伪品的鉴别
沙苑子及其伪品的紫外光谱鉴别:
香橼与枳壳的鉴别
青果及其混淆品西青果的鉴别研究
大枫子及其混淆品的鉴别
连翘与金钟花的鉴别
瓜萎皮混淆品——大子栝楼皮的鉴定
瓜蒌子及其混淆品尖果栝楼子的鉴别
瓜蒌皮和瓜蒌子几种混淆品的鉴别
韭子与掺伪品葱子的鉴别
马蔺子及其伪品的鉴别
胡芦巴与马蔺子的鉴别
中药砂仁的化学模式识别研究
两种砂仁伪品的鉴别
砂仁及其混淆品种子的鉴别研究
豆蔻及其伪品滑叶山姜的鉴别
全草类中药鉴定研究
新发现的一种细辛伪品一一薄片变豆菜
细辛的商品规格及经验鉴别
细辛的伪品单头千里光的鉴别
5种淫羊藿中淫羊藿甙的含量比较
朝鲜龙芽草的鉴定研究
唇形科常用全草类药材的鉴别
刘寄奴及其混淆品湖南连翘的显微鉴定
阴行草与白苞蒿的比较鉴别
千里光与截叶铁扫帚的鉴别
藻、菌类中药鉴定研究
海藻及其伪品半叶马尾藻的鉴别
中药猪苓的生药学研究
面粉压制片伪充茯苓片的鉴别
冬虫夏草及其类似品的鉴定研究
冬虫夏草三种伪品的鉴定
阳平珊瑚虫草的药材学特征
云芝的伪品齿毛芝和桦褶孔的鉴别
树脂类中药鉴定研究
两种血竭的理化鉴别
血竭真伪鉴别
动物类中药鉴定研究
石决明混伪品——半纹盘鲍
珍珠粉鉴别及其质量探讨
珍珠及其伪品的鉴别
差示扫描量热法鉴别和测定珍珠粉、珍珠层粉及其混合物含量
蜣螂与台风蜣螂的鉴别
斑蝥粉末的显微鉴定
海燕与海麻雀的鉴别
海龙混淆品的鉴别
哈蟆油的不同外观性状及其由来
龟壳的鉴别
鳖甲与缘板鳖甲
真伪乌梢蛇的鉴定
燕窝及其伪品的显微鉴别
三种内金的鉴别
熊胆鉴别的体会
生物免疫化学法检定虎和豹骨的研究
假虎骨——小黄牛前肢骨的鉴别
虎鞭与牛鞭的鉴别
海狗肾与狗肾的鉴别
马宝生药分析鉴定
家、野麝香形态学比较与研究
不同形态麝香仁的观察及质量初探
麝毛、银皮的鉴定及其在评价麝香质量方面的意义
麝香与掺伪品的超微结构
注意一种伪鹿茸血片的鉴别
假砍茸的鉴别
鹿茸及其伪品的鉴别
排血茸与带血茸的区别及其伪品鉴别
紫外光谱法对鹿茸质量的比较鉴别
鹿角霜及其伪品的鉴别
鹿筋及其伪品的鉴别
真伪鹿鞭、虎鞭的鉴别特征
牛黄与人体胆结石的薄层鉴别
牛黄伪品猪黄的红外光谱鉴定
紫河车及其伪劣品的紫外鉴别
紫河车及其伪品的鉴别
矿物类及其他类中药鉴定研究
雄黄、雌黄的来源与鉴别
石膏误用品的鉴别及砷的检测
硝石饮片质量标准的研究
一种假金箔的鉴别
天竺黄及其伪品的鉴别
地区性中药鉴定研究
安徽省常见中药材混乱品种的鉴别
安徽鼠尾草属药用植物资源及开发利用
浙江产吴茱萸及其混淆品的鉴别
浙江几种常见伪品厚朴的鉴别
浙江产六种辛夷混伪品的性状鉴别
浙江产十种去皮伪品乌梢蛇的鉴别
江苏兴化牡蛎的鉴别研究
香港商品中药材调查初报
香港商品中药材调查续报
民间草药与民族药鉴定研究
虎眼万年青的形态组织特征鉴定
民间药太白米的生药鉴定
长距延胡索混淆品种鉴别和资源利用
青天葵的生药鉴别
丝穗金粟兰生药组织学的研究
索骨丹根化学成分的研究
冷水七原植物形态及生药鉴定研究
民族药红活麻与活麻的生药鉴定
蒙古药赤■子及其混淆品王瓜的鉴别研究
中药掺伪鉴定研究
阿魏掺伪的鉴别
四种掺伪中药的鉴别
中药掺伪混杂几则
全蝎掺杂物的鉴别
注意紫河车的掺伪
中药鉴定方法研究与研究综述
中药材10种水试鉴别法简介
如何鉴别全草类药材
紫外光谱法鉴别中药材易混品种的研究
水试法鉴别中药材21例
易混淆中药材的水试法鉴别
手感法鉴别中药材30例
四种白色粉末药材的简易鉴别方法
10组易混淆中药饮片的鉴别
几种中药材的真伪经验鉴别
8种商品药材的鉴别
几种中药材的真伪鉴别
关于几种中药饮片的真伪鉴别与讨论
名贵中药经验鉴别十则
错收误用中药材三例
把握中药质量研究的发展趋势
根及根茎类中药材经验鉴别简介
中药材传统鉴别实践体会
现代中药鉴定主要著作(书籍)内容介绍
药品标准
教科书
工具书
中药鉴定现代研究主要文章题录
附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