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大革命时代风云人物的坎坷经历,一个真实的共产主义者传奇一生。
朱克靖是中共早期优秀党员,大革命时期的风云人物。北伐战争中任国民革命军第三军党代表兼政治部主任,南昌起义时任第九军党代表……
《朱克靖传奇》(作者赵勤轩)资料详尽,记述了朱克靖传奇的一生,给予烈士以公正的历史评说。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朱克靖传奇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作者 | 赵勤轩 |
出版社 | 解放军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一个大革命时代风云人物的坎坷经历,一个真实的共产主义者传奇一生。 朱克靖是中共早期优秀党员,大革命时期的风云人物。北伐战争中任国民革命军第三军党代表兼政治部主任,南昌起义时任第九军党代表…… 《朱克靖传奇》(作者赵勤轩)资料详尽,记述了朱克靖传奇的一生,给予烈士以公正的历史评说。 内容推荐 朱克靖是中共早期优秀党员,大革命时期的风云人物。北伐战争中任国民革命军第三军党代表兼政治部主任,南昌起义时任第九军党代表。抗日战争时期,先后任新四军政治部顾问、战地服务团团长、苏中三分区专员、浙西行政公署主任。解放战争初期,任新四军秘书长、山东野战军联络部部长。因叛徒出卖,在全国革命即将胜利前夕壮烈牺牲。 由于多种原因,长期以来朱克靖的生平事迹鲜为人知。他追求救国救民的真理,立志做一个革命者,为中国人民的自由解放而奋斗;投身大革命洪流,誓师北伐叱咤风云;漂泊十年历尽艰辛,独自坚持党的工作;加入新四军驰聘大江南北,深入龙潭虎穴;身陷炼狱坚持斗争,拒绝高官厚禄的诱降.保持革命气节。《朱克靖传奇》资料详尽,记述了朱克靖传奇的一生,给予烈士以公正的历史评说。 《朱克靖传奇》的作者是赵勤轩。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追求真理 一、有为少年 二、北大学子 三、赴法勤工俭学和入党 第二章 到莫斯科去 一、奉派留苏 二、东方劳动者共产主义大学 三、和李大钊的师生情谊 四、做一个真实的共产主义革命者 五、军事训练准备回国 第三章 大革命洪流 一、第三军党代表兼政治部主任 二、改造腐败的第三军 三、南征 四、南路组织主任 五、与右派的交锋 六、结婚 第四章 北伐战争 一、誓师出征 二、过家门而不入 三、攻占南昌 四、还是共产党有办法 第五章 洪都风雨 一、身兼数职 二、革命与反革命的分野 三、说服朱培德反蒋介石 四、江西省政府秘书长 五、风云突变 六、礼送出境 第六章 南昌起义 一、第九军党代表 二、突围失散 三、白色恐怖 第七章 漂泊十年 一、海淀务农 二、红色教授 三、南阳扶贫 四、南昌办刊 五、筹组南昌市文化界救国会 六、重归战场 第八章 在新四军 一、邂逅故人 二、战地服务团团长 三、岩寺整编 四、云岭欢歌 五、意外的冲击 六、恢复党籍 第九章 奔驰大江南北 一、尽战地服务的职任 二、指导文艺创作为抗战服务 三、特殊的战斗 四、血与泪的洗礼 五、权作月下老 第十章 统战先锋 一、泰州谈判 二、陈毅统战工作的得力助手 三、获取进攻黄桥作战计划 四、奔走和平 第十一章 黄桥战役前后 一、“泰州方面我和朱克靖顶着” 二、坐镇李明扬司令部 三、拜会韩国钧 第十二章 苏北参政会副议长 一、团结中间势力 二、苏北抗敌和平会议 三、当选副议长 四、统战方针和工作是正确的 第十三章 喜与悲 一、战火中的爱情 二、皖南惨祸 三、离别战地服务团 第十四章 苏中三分区专员 一、新的工作 二、发展地方武装保障部队供给 三、建设民主政权实行减租减息 四、关心法制建设和教育 五、在整风运动中 第十五章 策反伪军起义 一、继续做好上层统战工作 二、独闯伪军司令部 三、领导施亚夫团起义 第十六章 浙西行署主任 一、南下浙西 二、天目山战役筹粮 三、撤离天目山 第十七章 联络部长 一、山东野战军联络部长 二、郝鹏举起义 三、率政工干部进驻郝鹏举部 第十八章 郝鹏举叛变架走朱克靖 一、坚持到最后一分钟 二、郝鹏举叛变 三、“为什么要逮捕我的代表朱克靖” 四、叛将下场 第十九章 壮烈牺牲 一、粉红色的坟墓 二、拒绝蒋介石三次劝降 三、组织狱中斗争 四、风雨打牢墙 尾声 历史的评说 试读章节 朱克靖在北大,由于家境不宽裕,没钱交学费,很多时候只是旁听生。但他怀着追求真理救国救民的热望和理想,积极热情地参加进步社团组织的活动,如饥似渴地汲取马克思主义思想学说。追求真理,成为朱克靖青年时代的主要品格。 朱克靖敬重李大钊为导师,随从他学习研究马克思主义。李大钊爱护青年,信任青年,对青年的成长与教育十分关心。他广泛与青年交朋友,团结了一大批进步青年,研究、宣传马克思主义,帮助许多青年建立共产主义世界观、人生观。一代青年在李大钊的革命思想和崇高情操熏陶下,迅速成长,成为祖国和民族的栋梁。他们中五四前后曾在北大学习和工作过的著名人物有:毛泽东、邓中夏、高君宇、何孟雄、黄日葵、谭平山、许德珩、张申府、朱克靖、袁玉冰、李梅羹、于树德、屈武、杨杏佛、萧一山、张仲超、罗章龙、刘仁静、黄绍谷等人,他们是真正的民族精英,都受到李大钊的教育和影响。 三、赴法勤工俭学和入党 五四运动前后,中国教育界的有识之士蔡元培、吴玉章、李石曾等人,发起留法勤工俭学运动,以勤于做工,俭以求学,以进劳动者之知识为宗旨,组织中国青年到法国学习,以便引进欧洲先进的科学技术和文化知识,使中国富强起来。 在湖南,毛泽东、蔡和森主持的新民学会组织湖南学生一二百人,赴法国勤工俭学。蔡和森与妹妹蔡畅和母亲一家三人全去了法国。四川青年学生也有许多赴法勤工俭学,其中包括陈毅、邓小平。 朱克靖和同学好友李富春,在北大预备班短期学习法语,也加入了湖南学生赴法勤工俭学的行列。在法国巴黎,李富春和蔡畅结为伉俪。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全国妇联主席的蔡畅说:“朱克靖和李富春到法国勤工俭学。” 与朱克靖相识的北京大学教授罗章龙说:“朱克靖中学毕业后与李富春一起赴法勤工俭学。” 朱克靖和李富春等一行一百多人,乘宝勒加号轮船于1919年10月31日启程,12月17日抵马赛。 赴法勤工俭学的中国学生到法国后,工作、学习和生活等事宜,均由巴黎华法教育会和设在华侨协社的学生事务部安排。学生中钱多的分配到大城市,如巴黎、里昂等;钱少的分配到小城镇,如枫丹白露、麦南、蒙达尼等地。有些身无分文的学生,李石曾先生就把他们收留在自己的豆腐工厂里,供他们吃住,安排他们工作和学习。后来这样的学生越来越多,增至三百多人,致使豆腐工厂人满为患,混乱不堪,老工人和新来的学生打斗之事时有发生。李石曾先生将一部分学生移居华侨协社待工,每天供两餐饭食,豆腐工厂也只能供应面包和开水。由于勤工俭学学生的拖累,李石曾的豆腐工厂亏空越来越大以致办不下去。 朱克靖属于没有钱的学生,要为吃饭、做工、读书发愁。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法国,陷于经济萧条,大批妇女和复员士兵需要工作,无法安排很多中国学生进厂做工。加之华法教育会有些人贪污学生们的救济款,使许多中国学生陷入了欲工不得,欲学不能的困境,生活发生严重困难,受着饥饿和病患的威胁。这些远在异国他乡的青年学子,处于水深火热之中,走投无路,被迫团结起来,进行斗争。学生们要求华法教育会公布账目,华法教育会被迫在巴黎哲人厅召开了勤工俭学学生大会,但账目却无法报出。华法教育会和勤工俭学学生脱卸一切经济上之责任,这对于勤工俭学学生是一个意外的沉重打击,有的学生竟投河自杀。学生们推选代表到驻法公使馆与公使陈□进行交涉,请他向北京政府发电要求援助。北京政府回电说政府无款资助,要使馆将无力自给而自愿归国者遣送回国。1921年2月28日最后期限,四百多名勤工俭学学生,其中多数是湖南学生,,前往巴黎中国驻法公使馆请愿,要求“生存权、求学权”。使馆召来法国警察驱散学生,公使陈篆答应给学生们发放3月份的维持费,并向所在学校交涉暂时容许他们留校学习。旅法各界华侨同情支持学生,纷纷写信要求中法当局切实解决留法勤工俭学学生的实际困难。 里昂中法大学原本是以解决中国勤工俭学学生求学的名义,.利用法国退还的庚子赔款余额和国内部分捐款,在里昂市长捐赠的一座旧炮台上修建起来的。这个学校拒绝勤工俭学学生在校学习,另从国内召了一批官费生和自费生。被逼到绝境的勤工俭学学生们,愤怒之下决定占领里昂中法大学。在赵世炎、蔡和森等人主持下,聚集在巴黎的各地勤工俭学学生代表王若飞、陈毅等一百多人开会‘,成立了各地勤工俭学学生联合委员会,要求根本解决全体勤工俭学学生的困难,开放里昂大学。勤工俭学学生联合委员会通知巴黎、圣日尔曼、枫丹白露、克鲁邹、沙多居里、默伦、蒙达尼等地的同学,分两批从巴黎出发前往里昂,强占里昂中法大学。中法大学校方拒绝学生代表的要求,招来了法国警察将学生们的护照全部没收。一百多学生被警察强行押进里昂兵营拘禁起来,学生绝食一天表示抗议,法警强令学生填写履历表,荷枪实弹将这些学生押送到开往马塞的火车,押送上“宝勒加”号邮轮遣送回中国。这些勤工俭学学生身无分文,在归国途中受尽了苦难,途经新加坡、香港等地时,当地爱国华侨纷纷上船送衣物、赠款,慰问学生。 朱克靖也是由于参加抗议活动等原因,在此前后被迫回国的。 留法勤工俭学运动本意在学习西方文明和科学技术。但随着马克思主义在法国的传播,以及旅欧共产主义组织的建立,运动的方向有了变化。法国政府对勤工俭学学生中先进分子的觉醒甚为惊愕,说“他们思想中充满革命的、共产主义的或布尔什维克主义的原则,要把这些原则应用到中国并且改变中国的面貌”。P5-7 序言 九疑山上白云飞,帝子乘风下翠微。 斑竹一枝千滴泪,红霞万朵百重衣。 洞庭波涌连天雪,长岛人歌动地诗。 我欲因之梦寥廓,芙蓉国里尽朝晖。 这是毛泽东的著名诗篇《答友人》,诗中有对湖南奇丽山水的遥想追思,也有对在历史洪波中湖南革命志士感天动地壮烈事迹的赞颂和怀念。 湖南素称芙蓉之国,是山明水秀,人杰地灵的地方。 湖南的革命传统源远流长。在中国近代波澜壮阔的历史长河中,湖南涌现出一大批志士仁人,献身于反对帝国主义,反对封建专制,实现民主共和,谋求国家富强、民族解放的伟大事业。 在中国共产党革命历史上,湖南更有许许多多优秀的共产党人,他们为中国人民的自由解放,为共产主义事业和理想,生命不息,战斗不止,以鲜血和生命谱写了艰苦卓绝而又光彩辉煌的篇章,让后人魂牵梦绕,为之洒下清泪。 朱克靖就是其中之一。 后记 《朱克靖传》2006年7月由中共党史出版社出版后,得到专家读者尤其是健在的新四军老同志的好评。国防大学教授、北京新四军暨华中抗日根据地研究会学术委员会汪江淮少将认为“全书内容丰富,史料详实,观点鲜明,记叙性和故事性都很强,不失为一部红色经典之作”。新四军老战士范征夫(原上海市政协秘书长)、高菲夫妇2008年5月16日热情地寄信给作者说:“应该说这一本写得比较感人的。深信这本传记能反映朱老生平丰功伟绩,给后人有极为重要的启示和教育。”新四军老同志谷凤鸣(原陕西省军区政委),管文蔚夫人朱雯,新四军战地服务团团员、赖少其夫人曾菲,以及其他老同志通过电话和书信补充一些新的史实。作者在此期间也陆续收集到一些新的史料,如朱克靖与李大钊的师生情谊。泰州作家沙黑先生也热心提供自己的作品供作者参考。居住台北的游晴惠女士不辞辛苦到新店市台湾国史馆,几经周折查阅最近开放之《蒋中正总统档案事略稿本》关于朱克靖的记述,为作者提供了重要的档案史料。在此基础上,作者对《朱克靖传》作了增补修订,删减传记考据性叙述,加强文学性和可读性,形成《朱克靖传奇》。 本书出版得到泰州市委书记张雷向志、市委仲秘书长和市史志档案办公室袁锦云处长大力支持;解放军出版社董保存同志也给予帮助。在此,作者对以上诸位新四军老同志、有关领导、先生、女士,致以衷心的感谢! 作者谨识 2011年3月于北京西山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