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妈妈做对了孩子才优秀
分类
作者 田科钦
出版社 作家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妈妈做对了孩子才优秀》记录了作者田科钦身边发生过的一些小故事,针对故事里孩子成长中的种种问题,书中提供了很多教育建议。不过“建议”固然重要,但是一本书也不可能穷尽孩子成长过程中出现的所有问题,所以本书的最大目的就是将正确的教育理念灌输给妈妈们。只要掌握了正确的教育理念,在处理各式各样稀奇古怪的教育问题时,正确的“方法”就会不请自来了。

内容推荐

一个好家踫过所好報.千好妈妈胜过十个好老师,不要把希望全部寄托给老师和学校,妈妈做对了,孩子就会真的优秀!

妈妈应该学会用爱心和理性教育孩子,只有使用最正确的亲子教育,才能获得最佳的亲子关系,孩子才能真正听你的。

不要抱怨别人的孩子比自己的好,孩子有问题,是因为家长做得不对。

目录

引子

第一章 爱,要学会表达——如何让孩子接纳你的爱

 1.每天都告诉孩子“我爱你”

 2.跟孩子说声“对不起”不是那么难

 3.不要把关爱变成溺爱

 4.用孩子的思维与孩子平等对话

 5.幽默妈妈是最棒的家庭和平大使

 6.棒下出孝子的时代已经over了

 7.理解孩子的情绪,做他的知已

第二章 是妈妈,也是老师——帮助孩子 爱上学习

 1.好奇心是孩子最好的老师

 2.善待孩子古怪的“十万个为什么”,满足他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3.把学习变成一件开心的事儿

 4.帮助孩子改掉“马虎”的小毛病

 5.好成绩不是奖励出来的

 6.与其关心孩子的学习成绩,不如关心孩子的学习方法

 7.学校不能对孩子的前途完全负责

第三章 是妈妈,也是军师——教导孩子要懂事,更要会做人做事

 1.好习惯,是妈妈教的,不是孩子自己养成的

 2.有爱撒谎的妈妈才会有爱撒谎的孩子

 3.教孩子学会如何交朋友

 4.教会孩子诚信,能让他受用一生

 5.教孩子学会承担责任

 6.培养孩子的爱心,给孩子一个博爱的胸怀

第四章 是妈妈,也是理财家——高财商的孩子更有竞争力

 1.和孩子谈谈“钱”是什么吧,“理财盲”比“电脑盲”可怕得多

 2.教孩子学会计划开支

 3.会赚钱才会花钱,教会孩子自己赚钱

 4.教会孩子正确地花钱,让孩子学会买什么、向谁买、怎么买

 5.教孩子学会平衡自己的收入与开支,不要透支自己的财富人生

 6.千万宝贝计划,教孩子一些理财相关的金融知识

第五章 是妈妈,也是朋友——好妈妈都是孩子的好朋友

 1.孩子不会和“霸王妈妈”做朋友

 2.把自己变成孩子,和孩子一起成长

 3.让孩子和你无话不说

 4.毫无保留地信任孩子吧

 5.做孩子的朋友,就要鼓励他,支持他

 6.“不抱怨的妈妈”才能成为孩子的好朋友

第六章 是妈妈,也是玩伴——让孩子越玩越聪明

 1.玩是孩子的天性

 2.妈妈应该多抽些时间和孩子一起玩

 3.越玩越聪明

 4.越玩越健康

 5.教会孩子在玩耍中爱上读书

 6.教孩子从玩耍中学会如何对付身边的危险

第七章 是妈妈,也是教官——没有不听话的坏孩子,只有不会教的“笨”妈妈

 1.你的坏习惯,孩子会有样学样

 2.如何教育拒不认错的孩子

 3.如何教育爱撒谎的孩子 

 4.如何教育自尊心强的孩子

 5.如何将性知识传授给孩子

 6.孩子不听话可以试试“悄悄教育”

第八章 是妈妈,也是教育家——尊重孩子,支持孩子

 1.鼓励孩子展开想象力

 2.尊重孩子的天性  

 3.支持孩子的个性发展,培养了不起的孩子

 4.请妈妈放手,让孩子自己拿主意

 5.尊重孩子的隐私权

 6.让孩子去试试看,告诉他你一定行

 7.肯定孩子的表现,要说“孩子,你真棒”

第九章 是妈妈,也是心灵导师——指导孩子面对挫折和困境

 1.小鬼当家,让他管理好自己的小世界

 2.教孩子要输得起,跌倒了,再爬起来

 3.苦难教育,让孩子吃点苦

 4.赋给孩子勇敢和坚强,不让孩子做胆小鬼

 5.挫折教育,给孩子体验挫折的机会

第十章 是妈妈,所以永远都爱他——家庭温暖胜过学校教育

 1.孩子需要完整的爱

 2.家庭战争,不应该祸及孩子

 3.不可让孩子太早开始寄宿

 4.单亲妈妈,如何让孩子健康成长

试读章节

教育的本质是什么?

教育的本质就是教会孩子做人,培养“人”比培养“才”更加重要。教育必须立足于培养一个具备健康人格的人,所以,教育绝不仅仅是某一种技术,更是一种素养,一种大智慧。

时代在不断地发展,社会对人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而孩子对于教育的需求也越来越个性化。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妈妈们应该如何面对新时代的教育挑战呢?

经常有妈妈抱怨,现在的孩子越来越不好养,不好教了。殊不知,所谓的不好教是因为妈妈不知道怎么教。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曾说过:“学生跟种子一个样,有自己的生命力,老师能做到的,只是供给他们适当的条件和照料,让他们自己成长。”

由此看来,孩子是千差万别的,只有适合的教育才是最好的教育。因此,教育孩子的前提是了解孩子,了解孩子的前提是尊重孩子、取得孩子的信任。

如果妈妈在孩子心中建立起绝对的责任,孩子相信妈妈无条件地爱着自己,相信妈妈所有批评、表扬的出发是为了自己好,那么你们的母子关系是极其良性的,是相互关爱、相互支持、相互理解的稳定关系。在这种情况下,孩子对于妈妈会是百分之百的信任和依赖,而这时,你想要去培养他,教育他,或者说让他好好地听你的话,都是极其容易的事情了。

但是,现实生活中,大部分人的亲子关系是不稳定的,或者说是扭曲的,孩子并不能真正信任妈妈。这都是为什么呢?

原因很简单,有太多的妈妈忘记了自己作为妈妈的天职和责任,比如对孩子的关爱问题、性格塑造问题和心灵引导问题等等,而是把自己所有的注意力都集中在了孩子的学习上。其实孩子的学习问题主要是学校的事情,是学校的责任。但是妈妈们对于学校教育应做的事,瞎忙个不停,比如帮孩子写作业,检查孩子的作业,监督孩子等。而到头来劳而无功,事倍功半。

事实上,这些妈妈都是在“不务正业”,我们是种了别人家的地,荒了自己家的田,没把自己该做的事做好。作为妈妈,我们要完成的首要任务是培养孩子的自尊心、自信心、责任心、主动进取精神、学习兴趣和好习惯。这是孩子成长的六大核心精神软件,如果这些没处理好,孩子是注定要出问题的。

每个孩子都是优秀的,不要因为错误的一句话,毁了孩子的信心;不要让自以为是的教育方式,误了孩子的一生;不要让无度的溺爱,成为孩子一生的绊脚石。用你的热情触动孩子的心弦,用你的爱感动孩子的内心,这种心领神会的教育,才是使孩子真正优秀的方法。

作为父母,也许你不能给孩子富裕的物质生活,不能给孩子英俊或美丽的外貌,但是你能给孩子一个成功的人生。如果你能够从小事做起,给孩子信心、耐心、责任感、自信心以及知觉他人的感受的品质,那你就给了孩子一个成功的人生。

因此,想培养出一个优秀的孩子,我们应当重视对孩子的养成教育,在疼爱孩子时要有理智,要学会取舍,要有所为有所不为。只有培养出孩子的高尚品德和出众能力,才能使他们成为真正的优秀人才,孩子的人生路才会走得从容、成功!

P1-2

序言

作为一个老师,教育孩子是我的工作,也是我的责任。

在十几年的教学历程中,我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作为老师,要如何做才能教出内心善良、强大并且勇敢的好孩子。慢慢地,我发现,这样的孩子不是老师教导出来的,而是妈妈熏陶出来的。

我的学生多,家长就更多,10个孩子就有20个爸妈,20个爸妈各有各的样。我曾经教过这样两个学生,这两个男孩的父亲都是普通的工人,母亲都是下岗职工,家庭条件很不好。为了让孩子能上这所重点小学,家里已经倾尽所有。所以在营养供应上根本就跟不上孩子的身体成长速度,这两个孩子常常因为没吃早饭晕倒过,这在班里成为了学生们的谈资。

 按理说家庭条件差不多,家庭情况也相近,两个孩子也应该很相似,但情况正好相反。这两个学生中,一个孩子成绩极差,性格也较内向,还常常与同学发生口角,甚至动手打人。而另一个孩子不但成绩很好,还活泼开朗,与同学之间的相处也很融洽,大家都觉得这个孩子很讨人喜欢。

班里的老师老爱把两个孩子放在一起比较,作为班主任的我也对此感到有些好奇,于是决定分别对两个学生进行家访。

去“好孩子”家里家访进行得很顺利,他很欢迎我去他家,他妈妈在家,非常热情、朴实,虽然居住环境较差,但能感觉出这一家人生活得满足而幸福。“好孩子”的母亲在与我的谈话间表现出来的热情与谦和,让我觉得很舒服,也很温馨。我能从孩子和他母亲相处的一些细节里看出来,孩子和妈妈的感情非常好。谈话中,他妈妈告诉我一个事实,她很注意和孩子的交流方式,孩子有什么想法都愿意告诉她。随着谈话的深入,她还告诉我,只要把握好了孩子的心理情绪,就开启了教育孩子的大门。这让我很惊叹,这么一个普通妇女居然熟谙孩子的教育之道。夜幕降临了,我婉拒了孩子妈妈邀我留下来吃饭的热情挽留。在回家的路上,我陷入了沉思:这么一个优秀的好孩子到底是我教育出来的,还是他妈妈的功劳?虽然我很想是因为前者,但是我心底也知道后者才是正确答案。

而“坏孩子”的家访就一点也不顺利了。在此之前,我曾多次与那个“坏孩子”沟通,问他为什么要打人,为什么要与同学争吵,为什么不好好学习,得到的答案均是沉默。他根本不愿意跟我沟通。后来,当“坏孩子”得知我要去他家做家访之后,极为惊恐。一开始他不愿意告诉我他家的地址,更不愿意我给他的妈妈打电话,在我的坚持追问下,“坏孩子”竟然痛哭流涕,他哭着求我不要去家访,不要找他妈妈,不然他会挨打的,而且会被“打得很惨”。

思量再三,我决定尊重孩子的请求放弃家访。后来,我给“坏孩子”的妈妈打了一个电话,在电话里我告诉她,孩子在学校表现得很好,就是常常因为没吃早餐而晕倒,要她注意孩子的身体健康,此外,孩子的性格有些内向,希望她能多关心一下孩子,多跟孩子聊聊天。

此后,“好孩子”依然优秀,有人缘;“坏孩子”依然内向、骂人、打架,我的电话和教育没有起到任何的实际作用。我也试着多次和“坏孩子”沟通,但最后也都不了了之了。

2007年,是让我难忘的一年。年初,我老公被公司晋升为华南大区市场总监,他要远离我们温馨的家去异地工作。因此,教育儿子的重任基本上都落在我肩上了。开始我信心尚可,可是这个小家伙越来越不听话,经常对我采取“暴力不合作”态度。我自认为我的教育意图是良好的,可是结果却与我的期望背道而驰。我的教学经验在他这里基本上毫无用武之地,这让我在学校里积累下来的信心在他面前逐步丧失殆尽。幸而我还没有愚蠢到将问题产生的原因归罪到孩子身上,毕竟孩子绝对不是一块天生就不可雕的朽木。

不过这让我意识到,我在学校里擅长的教学经验并不能完全用到孩子的“育人”上。虽说教师的职责是“教书育人”,但是教师真正能做好的也就是“教书”了。“育人”这个重任,孩子的妈妈更应该承担起来。

“家访事件”和“儿子暴力不合作事件”促使我在2007年底做了一个决定,我要攻读在职教育心理学硕士学位。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7 15:22: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