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朝野(第2卷)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李新军
出版社 江苏文艺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中国是个精英社会,真正的精英在哪儿?在官场。

官场中人贴着生活写。数十年官场经验的总结,有意仕途者必备枕中鸿宝。

当官的诀窍,幕僚的心得,左右逢源的艺术,衙门内部的真相,最根本的升迁密码……

《朝野(第2卷)》作者李新军四十余年政治生涯之总结。他是在写官场,更是为历史造像,为时代立碑。官场小说里有的,这部书里都有;官场小说里没有的,这部书里也有。

内容推荐

《朝野(第2卷)》讲述:华宇公司副总裁朝旭重回楚云市,成功拿下楚江大桥工程项目。忘恩负义的代宇庭,趁楚云市人大会换届选举之机,玩弄权术,对一手培养他的楚云市常务副市长方格明突然袭击,取而代之,并利用职权给大桥工程暗中设障,指使亲信窃取工程款,且对朝旭进行人身威胁、陷害,终因东窗事发自杀。朝旭面对盘根错节的关系网及种种暗流浊浪,不屈不挠,斗智斗勇,保证大桥工程顺利进行,拉开了他辉煌人生的帷幕……李新军所著的《朝野(第2卷)》以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的历史为契机,宽正面、大纵深地描写了我们这个时代。网友评曰:读《史记》知古,看《朝野》识今。

目录

第一章 上司不关心过程,只需要结果

第二章 我并不想做柳如是

第三章 要取得对手的信任

第四章 不愧是老江湖

第五章 进班子的可能

第六章 后面就像跟着个鬼

第七章 两个阶段性目标

第八章 失道寡助

第九章 到底嫩了点儿

第十章 两只干瘪的手

第十一章 干部的“雷区”

第十二章 做官先做人

第十三章 简直是奇迹!

第十四章 不可推卸的责任

第十五章 成功属于矢志不渝的奋斗者

试读章节

第一章 上司不关心过程,只需要结果

自从楚云市市长携方格明、代宇庭等到宾馆看望朝旭他们两人后,朝旭虽然并不认为有了这种握手言欢后便可高枕无忧了,但他也看到了“楚江大桥”这个项目有可能成功的希望。一方面,他在原来所掌握的间接和直接的有关材料基础上,进一步积极作准备;另一方面,他仍然十分冷静地分析这一项目的两个前途,即项目成功与失败的前途和项目本身的前途。他认为,即使成功签约,在实施过程中还可能会出现难以预料的问题。从这些年他参与华宇公司的一些重大项目策划的经验看,即便是在深圳,一个重大项目的成功也绝非一蹴而就,何况是在内地。他来楚云之前,就已对程佳运吐露过这方面的担忧。第一次洽谈会的情景深深地印在了他的脑海里。他知道,这一项目举足轻重的关键人物副市长方格明,是很不好相处的。作为威震一方的副市长的讲话被一个原属于他下级的下级针锋相对、毫不留情地顶了回去,而市长又当众不点名的批评他,颜面何在?朝旭心想,如果自己现在仍是他的部属,不被打进十八层地狱才怪哩!虽然当时在会上的发言与处理方式并无不妥之处,但多少带点情绪。比如说“还是老样子”这句话,暴露了埋藏在自己心底多年的怨恨。不断完善着自己的朝旭,这时也免不了自责一番。但转念一想,作为副市长的方格明,不也一直带着成见讲话么?居高临下的态度,挑衅、挖苦、轻蔑的语气,完全不是以平等的方式对待投资方,更谈不上什么真诚、友好了。当时那种情况下,换作谁都受不了的。朝旭总有一种隐隐的不安的感觉。方副市长怎么会是那样一种态度?市长的讲话会让他移恨于我么?他会出点难题或给点什么颜色我看看么?他会通过什么样的方式来对付我呢?这些疑问时常在朝旭的脑海里翻腾。曾在机关工作多年的他,总认为方格明在这件事上如果不做点文章,是不符合方的性格与机关此类人物的“精神”的,所以心理上应该有所准备。至于代宇庭,朝旭认为他还不是重点。从自己回楚云代宇庭急于求见的情况看,代至少不会直接发难。但也必须提防他有什么不可告人的动作,因为此人本来就不是什么君子,况且与我朝某人尚有宿怨。  楚江大桥工程的确是个好项目,这点,市政府管重点工程的方格明心中最清楚。可以说,这个项目对于楚云市来说是“皇帝的女儿不愁嫁”。方手上如果有适当的投资对象,确实也轮不到华宇公司,他有难度这才屈尊就势。朝旭经过几天的调查,他对这个项目越来越感兴趣,远远超出了他来楚云之前在深圳看到的那些文字资料,经济效益是相当可观的。他几乎每天要与程佳运通一两次电话。程指示他必须要抢在别的投资方来楚云之前,把合约签下来。这几天,他与工程部长丁克日以继夜地工作,拿出了“初步设想”交给了江枫。同时,又准备了一份在洽谈会上亮底的方案。前者是投石问路,以期引出一些可能发生的难题,后者才是克敌制胜的锦囊妙计。这个项目虽说有不少困难,他坚信,只要确定了目标,办法总比困难多。

丁克也是一位素质很高的高级工程技术人员,他和朝旭的关系本来就不错,几年来他一直很崇拜朝旭。这次更是配合得天衣无缝。两套方案,是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的正确抉择,就连江枫,他们也没有透露半个字。

第二次洽谈会仍旧在办公厅三楼会议室召开,市长参加了会议,秘书长主持,方格明出席,江枫也到了会。代宇庭、顾同苏和工商、税务、交警及建委等十几个部门的负责人参加了会议。甲方主讲是顾同苏,朝旭对此人不熟悉,他目视代宇庭,代有意识地瞟着方格明,示意这是方副市长定的。朝旭心里明白,方又安排了一个新的对手。

顾同苏中等身材,四十七八年纪,长方形脸,一头乌黑的头发,不知是天生还是涂的黑漆。单眼皮,眉毛稀疏得基本只有那么一点意思,五官布局不是很匀称协调,仪表平平但工于整理,看上去也还基本上像个角色。最大的问题是可能不大会笑,纵观其面部组织,很难察觉到有笑的成分,大概这一生不如意者颇多;或者他踩着的这个地球总是在脚下偏来偏去,一直过着提心吊胆生活的缘故,总也笑不起来或根本就没有笑的机会。给人的印象,是一个城府颇深的心计型人物。这时,坐在朝旭身旁的丁克写了个纸条给他,朝旭展开一看,上面写着:

“军中无大将,廖化做先锋。”朝旭看后,心头掠过一丝凉意。他在原条上回道:“未可轻敌。”丁克看后点头。

会议按例行程序进行,顾同苏开始了发言。别看他貌不惊人,讲话的声音倒是很脆,音高,虽硬而无韵,干巴巴的像更夫敲竹梆——一个调到底。但嗓门儿一直很亮,中间连口水也没喝,可见底气足。

顾同苏首先介绍了兴建楚江大桥的准备过程,工程的计划形成,工程的地点、规模、造价、工期,以及建成后的经济价值。其次,分年度讲了建桥的融资过程,基调与方格明近似。最后,便是实质性问题,与有关投资方的合作意向,方格明提出的那几点贯穿他发言始终,大体是——

坚持楚云市政府的领导;掌握大桥从兴建到交付使用全过程的主动权;控制资金的流向、工程质量和进度;保证拆迁群众利益;实现合作双方各得其所,促进楚云市经济建设持续发展等。

从字面上看,似乎挑不出多大毛病,没有哪一点是针对投资方的,这确实是经过高手润色了的。朝旭向来对这类言之无物的官样文章毫无好感可言。过去见得太多了,这些年来的务实,使他对这些措辞严谨的原则文稿,没有什么好感。这次不同,顾同苏这个发言,实际上是市政府,说得确切点是主管重点工程的副市长定的调子。虽还只是一个提纲,但在这个提纲之外,隐隐约约看到了一团迷雾。他们并非是在玩文字游戏,而是很内行地吊着所有投资商的胃口。顾的整个发言给人印象就是:这座桥什么时候搞?由谁来搞?怎么搞?他们并不关心,也无关紧要,对华宇来说投资似乎兴趣不大。恰如房地产公司营销员站在沙盘模型前,扬着手中指挥棒搞推销~样,没有重点对象。

朝旭注意到,顾的发言自始至终没有提及华宇,只有“投资方”、“合作方”、“乙方”或“有关公司”。这在他所经历过的项目洽谈史上还是首例,却又无可奈何。顾在发言中虽无谦逊、礼遇之词,程序上也还是站得住脚:第一,他是以招商引资名义向投资者介绍情况,把基本情况和要求介绍清楚是他的主要任务;第二,第一次与华字公司对话,在对方没有表态之前,不直接把对方拉人自己的议案也无可非议;第三,既然尚未确定投资方,作为业务部门不提你华宇公司,也无可挑剔。潜台词——难道此项目就非你华宇公司莫属哇?随你怎么也抓不到对方的辫子。朝旭曾对丁克说过,政府机关绝非全都是明见日月,聪闻雷霆之徒。尤其在研磨领导的意图上,不少人几近“月昏”“基润”的境界。眼前的顾兄便是一例,可惜他把聪明才智全用在顺从领导意图上,没有自己的主见也不敢创新。否则,楚江大桥工程何以拖到今天,又哪有华宇插足之机!

朝旭冷静地看待这一切,认真听取顾同苏的发言,关键地方作好记录,边听边作应对准备,不断充实他未出手的第二预案。从顾的发言看,似乎第二预案都可能在这里用不上,只能随机应变了。这对朝旭来说并非难事,他也称得上是洞庭湖的麻雀,经过了几个风浪。表面上,他瞪着眼睛看着对方发言,显得很尊重,很认真,其实内心却在迅速翻腾着。朝旭认为,顾采取这种发言形式,无非是说明了三个问题:一、反客为主,争主动权。楚江大桥因缺乏资金而不能上马,不得不向外招商引资。谁投资,谁就是大桥的主宰。顾的发言是要引起投资商的兴趣,又似乎表明,这一项目不愁没有人投资。你有钱,我不求你,我还有选择;你看上了这个项目,你就会求我,主动权被我所掌握。二、以逸待劳,挫人锐气。第一次洽谈会上,你不是很神气么!我现在仍是这个态度,反正楚江大桥已拖了多年,迟一天,早一天也就是那么回事。企业讲究时效,我吃皇粮,你急我不急,你劳神费力地耗,我按部就班的过。你愿做就做,不做走人我也不在乎。三、设障于前,苛求随后。

P1-3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9 7:05: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