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梁思成心灵之旅
分类 生活休闲-旅游地图-地图
作者 梁思成//林洙
出版社 人民文学出版社
下载
简介
试读章节

独乐寺,俗称大佛寺,位于天津蓟县城内西大街。它是我国现存最古老的木结构建筑之一,相传始建于唐,辽统和二年(984)重建。

梁思成对独乐寺是心怀深厚情感的。1932年4月,他开始进行古建调查的起点就是蓟县的独乐寺。当时,日军已经威胁平津,梁思成怀着责任心与紧迫感,身携借自清华的仪器设备,与弟弟梁思达一起来到蓟县,对独乐寺进行了实地系统的调研。归平后,梁思成依据调研所得的第一手材料,在林徽因帮助下,完成了《蓟县独乐寺观音阁山门考》一文,同年6月发表在《中国营造学社汇刊》。这篇论著,确立了独乐寺在中国建筑史上的地位。

解放后,在上世纪六十年代中,为了测绘、保护独乐寺,先生又三次来蓟县。鉴于19:32年那次测绘受各种客观条件的限制还有些疏漏,梁思成认为独乐寺需要重新测绘。

1964年4月,他携我一同前往蓟县,联系准备重测事宜。随之,他组织清华大学建筑系的学生,由文化部古建研究室主任祁英涛率领到独乐寺测绘,由他进行具体指导。得到新测的图纸和照片,他欣慰不已,曾感慨:“总算了却一桩心愿。”他准备归后即向上级提出重修独乐寺观音阁的建议。

1966年的春天,国内政治气候已是“山雨欲来”,梁思成的处境也越发险恶。他深感重修独乐寺无望,即使如此,他还是冒着风险,顶着压力,第三次来到蓟县与有关部门研讨观音阁的保护问题。他提出要为观音阁安装避雷针、安好全部门窗;为防止鸟类粪便落于观音头像,要为观音头像罩上铁丝网。在他的建议下,文化部迅速拨款九千元,由河北省古建队按其要求施工安装完毕,使独乐寺受到了妥善保护。这里节选的是1932年梁思成对独乐寺的调查报告。在文中,他提出了研究古建必须从实物入手的观点。

近代学者治学之道,首重证据,以实物为理论之后盾,俗谚所谓“百闻不如一见”,适合科学方法。艺术之鉴赏,就造型美术言,尤须重“见”。读跋千篇,不如得原画一瞥,义固至显。秉斯旨以研究建筑,始庶几得其门径。

造型美术之研究,尤重斯旨,故研究古建筑,非作遗物之实地调查测绘不可。

我国建筑,向以木料为主要材料。其法以木为构架,辅以墙壁,如人身之有骨节,而附皮肉。其全部结构,遂成一种有机的结合。然木之为物,易朽易焚,于建筑材料中,归于“非永久材料”之列,较之铁石,其寿殊短;用为构架,一旦焚朽,则全部建筑,将一无所存,此古木建筑之所以罕而贵也。然若环境适宜,保护得法、则千余年寿命,固未尝为不可能。去岁西北科学考察团自新疆归来,得汉代木简无数,率皆两千年物,墨迹斑斓,纹质如新。固因沙漠干燥,得以保存至今;然亦足以证明木寿之长也。

至于木建筑遗例,最古者当推日本奈良法隆寺飞鸟期诸堂塔,盖建于我隋代,距今已千三百载。然日本气候湿润,并非特宜于木建筑之保存,其所以保存至今日者,实因日本内战较少,即使有之,其破坏亦不甚烈,且其历来当道,对于古物尤知爱护,故保存亦较多。至于我国,历朝更迭,变乱频仍,项羽入关而“成阳宫室火三月不灭”,二千年来革命元勋,莫不效法项王,以逞威风,破坏殊甚。在此种情形之下,古建筑之得幸免者,能有几何?故近来中外学者所发现诸遗物中,其最古者寿亦不过八百九十余岁,未尽木寿之长也。

蓟县独乐寺观音阁及山门,皆辽圣宗统和二年重建,去今(民国二十一年)已九百四十八年,盖我国木建筑中已发现之最古者。以时代论,则上承唐代遗风,下启宋式营造,实研究我国建筑蜕变上重要资料,罕有之宝物也。

翻阅方志,常见辽宋金元建造之记载;适又传闻阁之存在,且偶得见其照片,一望而知其为宋元以前物。平蓟间长途汽车每日通行,交通尚称便利。二十年秋,遂有赴蓟计划。行装甫竣,津变爆发,遂作罢。至二十一年四月,始克成行。实地研究,登檐攀顶,逐部测量,速写摄影,以纪各部特征。  P11-13

目录

正编一

 一 一片瓦

 二 立志

正编二

 三 蓟县独乐寺——第一篇古建调查报告

 四 宝坻广济寺三大士殿——一个奢侈的幸福

 五 正定古建调查报告纪略——重要的发现

 六 大同古建筑——大同人民的骄傲

 七 云冈石窟——隋唐以前的实物

 八 龙门石窟——石刻艺术的宝库

 九 应县木塔——世界上最高的木构建筑

 十 赵州桥——世界上最古的敞肩桥

 十一 晋汾古建筑——民间匠师的智慧

 十二 山西五台山佛光寺

 十三 西南地区的古建调查

 十四 广西容县真武阁——不落地的柱子

正编三

 十五 清华大学营建学系学制及学程计划草案——创立建筑系

 十六 国徽与人民英雄纪念碑

 十七 关于中央人民政府行政中心区位置的建议——梁陈方案

 十八 曲阜孔庙之建筑及其修葺计划——梁思成与古建保护

 十九 查检——永远一些也不再离开我们的党

副编

梁思成、林洙两地书

序言

这本书像是文选,又不是严格意义上的文选。它的前一部分主要是梁先生的古建调查报告、解放前后关于建筑的一些文章,包括在特定历史条件下被迫所作的检讨;后一部分则是书信,主要是写给我的书信。其时段起自1962年,终至先生去世前夕,几乎全部第一次公开面世。梁先生文章中穿插的文字,主要是为便于读者阅读,我所作的说明。从这本书中,读者可以把捉到梁思成一生思考和关注问题的主要脉络。它的特点也在于此,故而名之“心灵之旅”。

解放前,梁思成主要是一个学者。他热爱祖国,关心国事,但他留给后人的文字,更多地集中在他所研究的建筑领域,集中在学术的范畴。

近来,一个朋友常常与我谈及梁思成的事业与生活。他没有像其他学者那样讨论古建筑本身,而是更关注于先生当时的工作环境与社会状况。

梁思成曾在他的古建调研报告中说:“旅行的详记因时代情况之变迁,在现代科学性实地调查报告中,是个必要部分。”这些“行程”、“记游”生动翔实地记下了当时古建存在的状态、那个年代的社会环境,更浸含着主人公所经历的欢欣与挫折,留下了那个年代对这些古代建筑描述的文字记录。

梁思成开展古建调查的年代,整个国家民族都处于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威胁之下。他深刻地认识到,古代建筑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结晶,一旦战争爆发,我国的这些珍贵文化遗产将可能毁于一旦。他是一位建筑学家,更是一位爱国主义者。他带着紧迫感,与学社同仁们不畏艰苦,马不停蹄地在华北地区寻找和勘查。1937年七七事变前夕,他们找到了唐代的佛光寺以及华北地区大批宋、辽、金时代的古建。梁思成将其完整地记录下来,作为财富留给了子孙后代。以后的岁月里,只要条件允许,他都不放弃调查古建的机会。直到1961年,他依然不辞年迈,对广西容县真武阁进行勘查研究。可以说,他是尽了他所能做到的一切,来完成历史交给他的使命。

读者通过先生的这些文字,能够更为感性地体味中国古代建筑的魅力与梁思成的建筑思想。

为了培养新一代建筑学的人才,抗战胜利后,他就着手设立清华大学营建学系。新中国成立之初,他更是以百倍的热情投入到新生中国的建设中。他主持设计了国徽和人民英雄纪念碑,与陈占祥一同向党提出了新的北京城的规划方案。也正是在此期间,他开始感到各方的压力,受到不公正的批判。

进入上世纪六十年代,由于社会政治大环境的影响,先生在学术领域所做的文章渐少(当然,他还一直在进行着《营造法式》的注释工作);但作为一个有良知的知识分子,他依旧关注着社会的发展,依旧以一颗赤子般的心怀热爱着自己的祖国,相信着党。

值得一提的是,梁思成与林徽因是很勤于写信的人,同时也有保留朋友们信件的习惯。遗憾的是,“文革”期间,面对疯狂野蛮的抄家批判浪潮,为了避免引起不必要的麻烦,梁先生在我帮助下,烧毁了费正清夫妇的书信以及沈从文先生写给林徽因的书信。他只保留了新中国成立后自己写给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信件底稿。在梁思成存信中,我从未见过梁林二人的往返书信,它们对思成来说应该是至为珍贵的。在与思成相处的日子里,我也从未听他提起过这些信件。也许它们已经被销毁,也许,它们还藏在某一个尚未被人发现的角落!

幸运的是,梁思成与我的这批通信得以留存至今。其间,自然不乏缠绵思恋之语,但更多涉及的是对祖国发展的关注、对社会时事的看法,以及对个人进步的渴求。到了1966年,即使在“山雨欲来风满楼”的严峻形势下,他还是努力要跟上形势,在对吴晗、翦伯赞等人的批判中,他一方面检查自己,一方面听从党的安排。然而,极具戏剧性的是,正当他认为自己紧跟党走的时候,当时的清华大学党委却正在准备批判梁思成和钱伟长的材料。

这批书信,本是我们夫妻间的私房话,是否适宜发表,我有很大的顾虑。然而,接触到这批书信的朋友们却有着不同的看法。他们都说,信中透露出了梁思成对祖国的忠诚、对生活的热爱以及对家庭的责任感。与我结婚时,他已年逾六旬,但对待妻子,他依然充满了激情和真诚。他在对待我的情感中包含着他的同龄人所少有的青春的活力。同时,他还关怀老人,爱护子女。当时,在健康日益恶化的情况下,他仍心怀着对民族文化的高度责任感,拼尽心力完成了宋代《营造法式》的注释研究工作。

这批书信,比较生动真实地反映了先生晚年的生活和思想面貌,也反映他在特定历史条件下的局限。它们对读者研究梁思成的生平思想,了解特定历史阶段中那一代知识分子的心路历程一定会有助益。梁思成不是家属的私有,他属于他的祖国和人民。因此,我决心将这部分资料曝光,让世人评说。

读罢此书,你将看到这样一个梁思成——他坚忍而又困惑,高尚却有缺点,丰厚而又纯真!

内容推荐

《梁思成心灵之旅》由梁思成、林洙所著,收是一本图文并茂的,梁思成、林洙夫妇珠联璧合的文集。《梁思成心灵之旅》分为正编副编两大部分。

第一部分主体为梁思成建筑方面的文稿,主要系其古建调查报告,辅之林洙的导读、梁思成自少年至成年的大批珍贵照片、还包括部分梁先生自己的古建摄影。其品位非常适合大众阅读欣赏。

第二部分为附录,约占《心灵之旅》二分之一分量。附录为梁思成晚年与林洙的通信。这部分内容,从未公开面世,可谓首度曝光。信中,我们看到的是一个身体孱弱,情怀细腻,思想矛盾,追求进步的老人梁思成,这批珍贵资料,对后人了解和研究梁晚年思想具有不可估量的价值。

编辑推荐

《梁思成心灵之旅》由梁思成、林洙所著,建筑历程照见心灵之旅,晚年书信折射大师情怀。

林洙悉心梳理梁思成心路历程,建筑泰斗晚年书信首度曝光!

这本书像是文选,又不是严格意义上的文选。它的前一部分主要是梁先生的古建调查报告、解放前后关于建筑的一些文章,包括在特定历史条件下被迫所作的检讨;后一部分则是书信,主要是写给我的书信。其时段起自1962年,终至先生去世前夕,几乎全部第一次公开面世。梁先生文章中穿插的文字,主要是为便于读者阅读,我所作的说明。从这本书中,读者可以把捉到梁思成一生思考和关注问题的主要脉络。它的特点也在于此,故而名之“心灵之旅”。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8 22:18: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