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最美的电影/最美中国丛书
分类 文学艺术-艺术-戏剧影视
作者 陶妍妍
出版社 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最美的电影》由陶妍妍编著,为“最美中国丛书”之一,以对美的判断和感知为出发点,了解中国历史,了解中国文化,了解中国人曾经的艺术生活,了解一个民族的内心世界;从而进一步了解世界,了解世界的规律,与身边的一切做到和谐相处,都是大有好处的。也许,这本书的意义就在于此。

内容推荐

电影是一门综合艺术,也是流行文化的风向标。对于观众来说,电影和小说一样,都是了解世界的一条道路,是在别人的故事里,体会情感、探索人性、展望未知。

《最美的电影》落点在“最关的中国电影”,时间跨度中国电影100年,分为青春、梦想、情感、经典、幽默、动画等若干章节,通过50部中国电影,为你打开一幅了解世界的绚烂多彩的画卷,让你体会电影作为‘造梦工厂”的独特魅力。

《最美的电影》由陶妍妍编著。

目录

童真时代

《大闹天宫》:中国动画镇山之宝

《牧童》:水墨画中的诗与梦

《天书奇谭》:志怪动画大片

《宝莲灯》:新时期国产动画大片

《麦兜的故事》:寂寞童话

青春物语

《青春万岁》:理想主义的青春之歌

《青春祭》:傣寨往事

《红衣少女》:80年代青春之歌

《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从青春望人空门

《十七岁的单车》:无处嘶吼的青春

《阳光灿烂的日子》:灼热的青春时光

《艋舺》:以黑道的名义诠释青春

《独自等待》:现实版青春之歌

《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缅怀80后的青春期

梦想之舟

《汪洋中的一条船》:天地间大写的人

《喜剧之王》:我的卑微与伟大

《立春》:春天是个忧伤的季节

《钢的琴》:就像那一场宿醉

《可可西里》:行进在荒凉的高原上

《钱学森》:有血有肉的传记片

《建国大业》:主旋律电影的新探索

别样情感

《一江春水向东流》:青山遮不住

《阿诗玛》:一朵美丽的金花

《庐山恋》:“文革”后的第一部偶像剧

《阿郎的故事》:一颗父爱催泪弹

《甜蜜蜜》:甜蜜有时忧伤有时

《桃姐》:简单生活

《半生缘》:一段残缘

《那山那人那狗》:翠绿色的短笛曲

《岁月神偷》:写给老香港的情书

时代典藏

《阿Q正传》:中国人的劣根性

《京都球侠》:商业片初试品

《小城之春》:中国人的情感世界

《黄土地》:第五代导演开山之作

《红高粱》:一曲生命的赞歌

《蝶变》:徐克基因初体现

《三峡好人》:大时代里的小人物

《悲情城市》:寻找台湾的根性

《卧虎藏龙》:为好莱坞配的一道中国菜

《霸王别姬》:不疯魔不成活

《赛德克巴莱》:野心之选梦想之作

世间幽暗

《旺角卡门》:孤岛人生

《无间道》:黑白世界的迷失

《英雄》:胸怀天下者方为英雄

《让子弹飞》:一个天才讲故事

《门徒》:冷血与温情并存

试读章节

《大闹天宫》:中国动画镇山之宝

剧情:

在花果山带领群猴操练武艺的猴王因无称心的武器,便去东海龙宫借宝。龙王许诺,如果猴王能拿动龙宫的定海神针——如意金箍棒,就奉送给他。但当猴王拔走宝物之后,龙王又反悔,并去天宫告状。

玉帝采纳了太白金星的主张,诱骗猴王上天,封他为弼马温,将他软禁起来。猴王知道受骗后,一怒之下,返回花果山,竖起“齐天大圣”的旗帜,与天宫分庭抗礼。玉帝发怒,命李天王率天兵天将捉拿猴王,结果被猴王打得大败而归。玉帝又接受金星的献策,假意封猴王为“齐天大圣”,命他在天宫掌管蟠桃园。

一日,猴王得知王母娘娘设蟠桃宴,请了各路神仙,唯独没有请他。猴王火冒三丈,大闹瑶池,打得杯盘狼藉,他独自开怀痛饮,又吃了太上老君的九转金丹,收罗了所有酒菜瓜果,回花果山与众猴摆开了神仙酒会。玉帝暴怒,倾天宫之兵将,捉拿猴王。交战中猴王中了太上老君的暗算,不幸被擒。老君将他送进炼丹炉,结果不但没有烧死,反使猴王更加神力无比。于是猴王奋起反击,把天宫打得落花流水,吓得玉帝狼狈逃跑。随后美猴王回到花果山,继续其逍遥自在的生活。

解读:

虽然现在国家大力推动动漫产业,但当喜羊羊和光头强风靡荧屏时,看着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制作的动画片长大的我们,不禁有些悲伤。《小蝌蚪找妈妈》、《猴子捞月》、《七色鹿》、《哪吒闹海》、《阿凡提》、《人参娃娃》、《神笔马良》……水墨动画、木偶动画、剪纸动画、泥塑动画,对于今天看惯了电脑绘画的孩子来说都很陌生,却真正代表了中国特色。

这里不得不对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做个简短介绍。它的前身是东北电影制片厂卡通股,1949年成立美术片组,次年迁到上海,隶属上海电影制片厂。在它的发展史上,名望最大的无疑是中国美术电影创始人万氏兄弟——万籁鸣、万古蟾、万超尘。他们创作的《龟兔赛跑》、《铁扇公主》、《猪八戒吃西瓜》、《渔童》、《济公逗蟋蟀》等,富有民族特色,在国际上屡获大奖。

万氏兄弟最值得提及的作品,无疑是《大闹天宫》,这部动画片可以说是中国动画片的镇山之宝。通过这部动画片,全世界更多的人认识了孙悟空这个经典形象。

片子根据《西游记》原著前七回改编而成,分上下两集,分别完成于1961年和1964年。创作者们将孙悟空这个具有猴的特征、神的威力、人的情感的中国式的神话英雄,生动地再现于银幕。《大闹天宫》的主创都来自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唯有一个重要角色——美术设计请的是外来“和尚”。他们是当时在中央工艺美术学院执教的张光宇和张正宇兄弟二人。张光宇早在1940年代就创作过孙悟空题材的漫画《西游漫记》,此次由哥哥张光宇负责设计人物造型,弟弟张正宇负责背景设计。片中孙悟空、玉皇大帝、哪吒、东海龙王等主要人物的造型设计,就出自当时已年过六旬的张光宇先生之手。后来定型的孙悟空,穿着鹅黄色上衣,腰束虎皮短裙,大红裤子,足蹬黑靴,脖上还围着一条翠绿的围巾,导演万籁鸣当时用八个字来形容:“神采奕奕,勇猛矫健”。

这是一部民族风格鲜明而成熟的杰作,动画片中的风格就像中国民间的喜庆乐曲一样,给人以欢快、活跃、热烈的情绪。宏伟的场面、绚丽的色彩,都给观众带来一种强烈的形式美。影片从中国古代铜器漆器等出土文物、敦煌壁画、民间年画、庙堂艺术等方面汲取了丰富养料,创造出一种民族化的艺术风格,将中国动画的成就推向了高峰。

影片公映后,在国际上产生巨大轰动,先后荣获第13届卡罗维发利国际电影节短片特别奖,第22届伦敦国际电影节最佳影片奖,厄瓜多尔第五届基多国际儿童电影节三等奖,葡萄牙第12届菲格腊达福兹国际电影节评委奖,还获得了中国第二届电影百花奖。

有意思的是,2001年,美影厂以10万美元的价格将《大闹天宫》的电视播映权卖给了美国一家代理商,在合约年限内,美国电视观众可在电视里收看到这部中国动画经典。也就在这一年,比尔·盖茨开发xP软件找到美影厂,希望这位孙悟空能出任XP中的office助手。虽然这是一个重新设计的、和电脑结合的孙悟空,但孙大圣的风采依然不减当年。P2-5

序言

一直以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从时间上说,是在明朝之前的。明朝之前,占据社会主流的,是清明理性的孔孟之道。崇尚自然、游离社会的道学,作为主流思想的补充,与儒学一起“相辅相成”、“一阴一阳”,使得社会主流思想具有强大活力。从总体上来说,中国文化的源头,无论是周公、老子、孔子,还是后来的诸子百家,比如说孟子、荀子、庄子、韩非子、墨子等等,都对人生保持清醒、冷静的理性态度,保持孔子学说实践理性的基本精神,即对待人生、社会的积极进取精神;服从理性的清醒态度;重实用轻思辨、重人事轻鬼神的思维模式;善于协调,讲究秩序,在人伦日用中保持满足和平衡的生活习惯……中国文化的源头如此,决定了汉民族的心理结构和精神走向,包括汉民族理想追求、文化风格以及审美倾向。

中国文化在明朝之前,占据社会主流的,是高蹈的士大夫精神。最显著的表现在于:人们遵从天地人伦之间的道德,有高远的理想,讲究人格的修炼,反对人生世俗化,鄙视犬儒的人格特征。从春秋时代起,中国知识分子一直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人生使命,以追求道德、知识和审美为人生归宿。比如说孔子,从他的言语来看,更像是倡导一种人生价值观,追求人生的美学意义。又比如说庄子,他的学说,不像是哲学,更像是一种生活美学:道是无情却有情,看似说了很多超脱、冷酷的话,实际上透露出对于生命、本真的眷恋和爱护,要求对整体人生采取审美观照态度,不计功利是非,忘乎物我、主客、人己,以达到安详和宁静,让自我与整个宇宙合为一体。这种贯穿着士大夫精神的人生价值观,让人忘怀得失摆脱利害,超越种种庸俗无聊的现实计较和生活束缚,或高举远蹈,或怡然自适,或回归自然,在前进和后退中获得生活的力量和生命的意趣。这就是中国历代士大夫知识分子一以贯之的艺术清洁精神。英国大哲学家罗素曾经说:“在艺术上,他们(中国人)追求精美,在生活上,他们追求情理。”这是说到关键了。

中国人的生活哲学就是如此,一方面高旷而幽远,另一方面也连着“地气”,是自发的浪漫主义和自发的经典主义的结合。道家是中国人思想的浪漫派,儒家是思想的经典派。当东汉年间佛教传入之后,这种以出世和解脱为目的的宗教体系遭到了儒学和道教的抵抗,从而消解了印度佛教中很多寡凉的成分。经过“中庸之道”的过滤,其中极端的成分得到了淡化,避免了理论或实践上的过火行为。也因此,一种中国特色的佛教观产生了,佛教在中国更多变身为“生活禅”,变成一种热爱生活创造人生的方式。中国人一方面避免了极端的“出世”之路,另一方面,由于心灵的滋养、美智的开发,使得东汉魏晋,包括后来的南北朝、隋唐、五代十国以及唐宋元产生了很多高妙的艺术,“艺术人生”的观念也随之如植物一样葳蕤生长。可以说,这些朝代,是中国最具审美价值、最开人们心智、也最出艺术珍品的年代。也因此,很多艺术种类都在这个阶段达到了高峰,比如说唐诗、宋词、元曲、书法、绘画、音乐、舞蹈等等,它们洋溢着一种高蹈的精神追求,境界高远,洁净空旷,如清风明月,如古松苍翠。从审美上看,由于存有或明或暗的观照,存有人格与事物的交融,主题得到了提升,感悟与生命同在,境界与天地相齐,一种深远的“禅意”油然而生……从总体境界上来看,这一阶段的各类艺术形式,因为主题和境界的破对立、空物我、泯主客、齐生死、反认知、重感悟、亲自然、寻超脱等等,达到了各自的高峰。它们是最能代表中国文化精髓的。

中国的艺术精神到了明清之后,有低矮化的倾向。明清以后,由于社会形态的变化,专制制度进一步严酷;加上统治者出身和教育的局限,以及愚民政策的目的,整体文化和审美呈低俗化的倾向,社会和人生的自由度越来越窄,艺术的想象空间越来越逼仄,艺术作品的精神高度下降。随着“程朱理学”和科举制度的推行,人们的想象力、创造力被扼制,审美弱化,艺术更趋“侏儒化”、“弱智化”。大众普罗的喜好抬头,刚正不阿的风骨软化,崇尚自由、自然、提升的审美精神也在丧失。不过尽管如此,在明清时代的中晚期,那种崇尚自然、物我两忘的高贵精神仍时有抬头,一批有着真正艺术精神的独立艺术作品或有出现。尽管如此,士大夫精神已不是艺术美和生活美的主旋律,它只是一种空谷幽兰的生命绝响。

近现代之后,由于社会动荡,战乱连连,再加上西方现代化所导致的实用主义、功利主义的渗入,中国的文学艺术遭到了进一步摧残,传统的艺术精神更进一步沉沦。艺术的政治化倾向、实用主义倾向和世俗主义倾向抬头,这直接导致了真正的艺术精神缺失,艺术的品位下降,高蹈精神向世俗俯首,自然和自由变身为功利和实用,士大夫精神更是变身为犬儒主义。中国近现代上百年的屈辱和战乱,更使得中国自古以来高洁的审美观变得扭曲和肤浅:黄钟大吕变成田野俚语,布衣青衫变成了披红挂绿,古琴琵琶变成了锣鼓鞭炮,洁身自好变成了争相取宠,安详宁静变成喧哗骚动,幽默风趣变成庸俗不堪……如果说是与非、美与丑是人类最基本标;隹的话,那么,很长一段时间里,这种基本标准都在丧失,很多人已分辨不了是与非,也分辨不了美与丑。“文革”时期八个脸谱化的样板戏在左右着中国人的全部精神生活,而到现在,似乎是一场“群魔乱舞”的电视春节晚会代表着最高艺术水准。这样的现象,又何尝不令人扼腕叹息!

如果说中国当代教育存在着诸多问题的话,那么,以我的理解,当代教育最大的问题,甚至不是传统丢失、精神扭曲以及弱智低能,而是在美育上的缺失。很多年来,人们丧失了一些最基本的判断,不知道什么是美的,什么是丑的;很多人将美当成丑,将丑当成美,从而失去了美的方向性。这一点,只要观察我们周围的人们,就可以得出结论——在我们的周围,到处都是对于生活没有感觉,对于美丑没有鉴别的人。他们所拥有的,只是功利,只是物质,只是金钱,只是对美丑的弱智的鉴别和判断。这些人不仅仅是一些教育低下的人,甚至一些貌似受过良好教育的人也是这样——他们虽然拥有很高的学历,有很好的教育背景,但在美丑的辨别力,以及对于艺术、心灵的觉察力、感悟力和理解力上,同样表现得能力低下、缺乏常识。这样的现象,实际上是我们多年以来的教育缺乏美育,缺乏精神导向的结果。一个人的审美,是与道德和智慧联系在一起的,审美的缺失,实际上也是道德和智慧的缺失。一个对美缺乏判断力的人,很容易在人生中缺乏动力和方向,也很容易被民族主义、法西斯主义、极端主义、工业主义所奴役,成为过度现代化的牺牲品。在很多时候,这种人不可能是一个丰富的生命,只是一架精神匮乏的机器。现在,这一套由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精心组织的“最美中国丛书”,似乎在某种程度上,弥补了一些“寻根”和美育上的缺失。这一套书的第一辑共十本,它们分别是:《最美的思想》《最美的品格》《最美的女性》《最美的诗歌》《最美的文辞》《最美的书画》《最美的宝藏》《最美的乐舞》《最美的风物》《最美的民俗》,旨在于“重建中国优美形象,重构华夏诗意生活”,通过对古代思想、伦理道德、文学艺术、风景民俗等的重新梳理,重新发现中国特有的美,倾情向世人推介这种美,以期真正的美得到传承。这套书知识精准,图文并茂,力求童趣与大美的融合,悦目和感人的统一。对于正在成长的青少年来说,这一套书,应是一个不错的选择,最起码它可以让人知道,什么是中国的最美,什么是中国真正的美。

上个世纪初,著名教育家蔡元培先生曾经提出过著名的“五育并举”教育方针,“五育”为:军国民教育、实利主义教育、公民道德教育、世界观教育、美感教育。其中,美感教育尤其有特色,蔡先生还以“以美育代宗教”的口号闻名于世。在蔡元培看来,美育是宗教的初级阶段,对于没有宗教传统的中国人来说,美育教育是一种基础,并且相对宗教,美育更安全,更普及,也更为人接受。通过美育,可以培育出道德是非的基础,培育出向上的力量。虽然蔡元培的这一观点引起过一番争论,但对于一个人来说,有美的熏陶,有对于美丑的正确判断,怎么都不能说是一件坏事。并且,美与是非,与善恶,与道德,与人类的心灵,与这个世界的根本,是联系在一起的。以对美的判断和感知为出发点,了解中国历史,了解中国文化,了解中国人曾经的艺术生活,了解一个民族的内心世界;从而进一步了解世界,了解世界的规律,与身边的一切做到和谐相处,都是大有好处的。

也许,这套书的意义就在于此。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 1:20: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