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兆华编著的《黄河三角洲退化湿地生态恢复--理论方法与实践》以黄河三角洲退化湿地为研究对象,系统研究了近30年来该区域湿地生态系统演变、湿地退化过程及退化机制;开发了利用不同水源(淡水、咸水及废水)恢复退化湿地关键技术及集成技术,建立了退化湿地生态系统恢复与生态产业循环经济模式;设计了黄河三角洲退化湿地区域恢复格局:提出了黄河三角洲湿地生态系统管理策略。本书集理论、方法、技术及模式于一体,长期为黄河三角洲退化湿地生态系统综合整治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撑。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黄河三角洲退化湿地生态恢复--理论方法与实践(精)/典型生态脆弱区退化生态系统恢复技术与模式丛书 |
分类 | 生活休闲-旅游地图-地图 |
作者 | 陆兆华 |
出版社 | 科学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陆兆华编著的《黄河三角洲退化湿地生态恢复--理论方法与实践》以黄河三角洲退化湿地为研究对象,系统研究了近30年来该区域湿地生态系统演变、湿地退化过程及退化机制;开发了利用不同水源(淡水、咸水及废水)恢复退化湿地关键技术及集成技术,建立了退化湿地生态系统恢复与生态产业循环经济模式;设计了黄河三角洲退化湿地区域恢复格局:提出了黄河三角洲湿地生态系统管理策略。本书集理论、方法、技术及模式于一体,长期为黄河三角洲退化湿地生态系统综合整治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撑。 内容推荐 陆兆华编著的《黄河三角洲退化湿地生态恢复--理论方法与实践》以黄河三角洲退化湿地为研究对象,以水为主线,对黄河三角洲湿地生态系统退化类型和退化机制、不同水源(淡水、咸水及废水)恢复退化湿地关键技术及退化湿地生态系统恢复模式进行了研究,并对区域湿地中人类影响最为剧烈的滨海湿地生态安全进行了评价,以期为黄河三角洲退化湿地生态系统的恢复提供方法和技术支撑。 《黄河三角洲退化湿地生态恢复--理论方法与实践》可供生态学、农学、林学、水土保持、环境科学与环境工程等领域的研究人员和高校师生使用,亦可供环境保护、生态建设、自然保护区及区域可持续发展方面有关部门的管理工作者和技术人员参考。 目录 总序 前言 第1章 黄河三角洲湿地生态系统 1.1 湿地研究概述 1.2 黄河三角洲湿地资源及其分类 1.3 黄河三角洲湿地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 第2章 黄河三角洲湿地景观格局变化及其驱动因素 2. 1 景观格局研究概述 2.2 黄河三角洲湿地景观格局变化 2.3 黄河三角洲湿地退化驱动因子 第3章 黄河三角洲湿地植被环境梯度分析 3.1 植被数量分析方法 3.2 植被分布与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 3.3 黄河三角洲植物生态位和生态幅 3.4 结论和讨论 第4章 黄河三角洲湿地植被模拟 4.1 理论基础 4.2 广义回归分析与空间预测工具简介 4. 3 植被与环境数据获取与处理 4.4 植被及环境因子数据分析 4.5 初始模型的构建及模型的选择 4.6 模型解释 4.7 潜在植被空间预测 4.8 结论 第5章 淡水水源区退化湿地恢复技术 5. 1 研究方法 5.2 退化淡水湿地恢复配水技术 5.3 退化淡水湿地恢复效应评价 5.4 结论 第6章 咸水水源区退化湿地恢复技术 6.1 主要盐生植物的室内水盐模拟调控技术 6. 2 咸水退化湿地水盐调控技术 6.3 咸水水源区三种盐生植物水盐调控技术规程 第7章 废水水源区废水灌溉盐碱化退化湿地恢复技术 7. 1 废水灌溉量对盐碱化退化湿地土壤性质的影响 7.2 废水灌溉频率对盐碱化退化湿地土壤性质的影响 7.3 结论 第8章 废水水源区清废轮灌盐碱化退化湿地恢复技术 8.1 材料与方法 8.2 废水灌溉方式对盐碱化退化湿地土壤性质的影响 8. 3 不同浓度废水灌溉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8.4 结论 第9章 造纸废弃物综合利用恢复盐碱化退化湿地技术 9.1 盐分胁迫对芦苇种子萌发的影响 9.2 造纸废弃物综合利用对退化湿地恢复的影响 9.3 造纸废水灌溉对退化湿地植物的影响 9.4 造纸废弃物与再生水联合修复重度盐碱化土壤中营养元素迁移规律及修复机制研究 第10章 黄河三角洲滨海湿地生态安全评价 10.1 黄河三角洲滨海湿地概况 10.2 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 10.3 生态安全评价方法 lO.4 评价指标获取 10.5 生态安全评价结果 10 6黄河三角洲滨海湿地保护对策 第11章 黄河三角洲湿地生态安全格局与生态管理 11.1 黄河三角洲湿地生态安全格局设计 11.2 黄河三角洲湿地生态系统管理 11.3 黄河三角洲多源数据库建设与管理t 参考文献 彩图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