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殿军编著的《创新人才培养(特色校本课程开发与创新人才培养清华附中国际安全下的科学技术课程构建与实施)》是行知工程创新人才培养系列之一。全书共五章节,内容包括特色校本课程概述、课程目标与总体实施方案、课程案例设计与具体实施方案等。本书给供相关学者参考阅读。
前言/1
第一章 特色校本课程概述/1
第一节 对特色校本课程设置的思考/3
一、对特色校本课程实施必要性的思考/3
二、对创新能力及其要素的思考/5
三、对课程设计具体措施的思考/7
第二节 跨学科综合类校本课程建设的思想原则/8
一、跨学科综合类校本课程体系建设的基本思想/8
二、跨学科综合类校本课程体系建设的基本原则/9
三、跨学科综合类校本课程方案的基本原则/9
四、符合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原则/10
第三节 跨学科综合类校本课程实施的资源优势/12
一、清华附中的特色及优势/12
二、背靠清华大学的资源优势/14
第四节 跨学科综合类校本课程的地位与由来/14
一、我校跨学科综合类校本课程简介/14
二、我校跨学科综合类校本课程的由来/16
第二章 课程目标与总体实施方案/19
第一节 课程目标与主题规划方案/21
一、课程整体规划/21
二、主题规划方案/23
第二节 课程资源开发方案/33
一、“国际安全下的科学技术”资源开发总体方案/33
二、主题规划设计方案/35
第三节 课程评价设计方案/41
一、课程评价/42
二、课程评价量表/43
三、学业评价量表/48
四、改进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的评价机制/53
第三章 课程案例设计与具体实施方案/57
第一节 国际安全概论/59
课时教学设计(一)/59
课时教学设计(二)/64
第二节 化学与国家安全/68
课时教学设计(一)/68
课时教学设计(二)/73
课时教学设计(三)/77
课时教学设计(四)/81
第三节 国际安全中的生物技术/84
课时教学设计(一)/85
课时教学设计(二)/90
课时教学设计(三)/93
第四节 数学密码与国家安全/96
课时教学设计(一)/97
课时教学设计(二)/99
第五节 物理原理与技术在国际安全中的应用/101
课时教学设计(一)/10l
课时教学设计(二)/105
课时教学设计(三)/108
课时教学设计(四、五)/112
第六节 国际安全中的信息安全技术/114
课时教学设计(一)/114
课时教学设计(二)/117
第四章 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建设/123
第一节 校外资源开发与建设/125
一、国际关系中的安全问题/125
二、新十年的国际安全/129
第二节 网络互动平台资源开发与建设/137
一、化学与战争/137
二、化学武器/145
三、化学炸药/155
四、相关化学实验/164
第三节 活动资源开发与建设/167
一、国际安全中的转基因技术/168
二、国际安全中的生物入侵/173
三、国际安全中的食品安全/177
第四节 素材性资源开发与建设/181
一、密码学的历史/181
二、密码学的基本概念/183
三、密码学发展简介/183
第五节 社会资源开发与建设/190
一、核物理基础知识/190
二、核物理在国家安全中的应用/196
三、卫星与反卫星武器/203
第六节 网络资源开发与建设/210
一、国际安全中的网络安全/210
二、Google Hacking/214
第五章 课程实践总结、反思与展望/219
第一节 本课程在创新人才培养方面取得的成果/221
一、本课程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新人格/221
二、清华附中学生参与国际交流/223
第二节 对跨学科综合类校本课程实施的建议/224
一、对课程设置的建议/224
二、对课程开发与实施的建议/225
第三节 课程展望/227
一、进一步提高课程的综合度/227
二、加强课程多元化与实践性/227
三、课程实施经验的总结与借鉴/228
四、本课程继续改进的要点、措施与展望/236
附录一:清华附中“基于校本课程进行探究学习与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的教育模型”简介/237
附录二:创新观点与国际交流/2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