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证据更可靠?如何让技术更专业?如何让合作更聚焦?于是,又有了眼前这本《课堂观察Ⅱ:走向专业的听评课》。如果说《课堂观察:走向专业的听评课》呈现的是听评课范式转型时的思考,那么,《课堂观察Ⅱ:走向专业的听评课》奉献的是LICC范式基本成熟后的样态。
本书由崔允漷、沈毅、吴江林编写。
2008年版《课堂观察:走向专业的听评课》,呈现听评课的一种新范式——课堂观察的LICC范式:基于证据、技术与合作,构建了课堂观察专业合作共同体,界定了一个4维度20视角68观察点的问题域,规范了课堂观察的基本程序与关键环节。
现在这本《课堂观察Ⅱ:走向专业的听评课》奉献的是LICC范式基本成熟后的样态。全书分四个部分:研究进展、观察故事、观察工具、观察课例,从理论到实践,全方位地呈现2008年后课堂观察LICC范式的新进展。作者崔允漷、沈毅、吴江林试图在更宏大的课堂研究中思考LICC范式的关键元素:如何让证据更可靠,技术更专业,合作更聚焦?
《课堂观察Ⅱ:走向专业的听评课》由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
前言/001
研究进展
01 课堂观察研究综述:2008—2011/崔允都、王冰如、王小平/003
02 课堂观察LICC范式:贡献与局限/崔允都/024
03 课堂观察的关键环节:从观察点到推论/吴江林、林荣凑/035
04 课堂观察在余高:2008年之后/沈毅、俞小平、郭威/045
观察故事
05 课堂观察,我们走近你/孙香花/059
06 合作,我们一步步走入胜境/郑超/065
07 课堂观察,让荒地变花园/管国新/071
08 这一年,我们步步登高/曹天福/077
09 一路有你/邹定兵/083
10 我的被观察和观察/姚远/089
11 课堂观察路上,我跋涉着/劳立颖/099
观察工具
12 学习支架的设计与利用/吴江林/107
13 学生动作技能的形成/高志远/110
14 课堂互动与教学目标达成/喻融/112
15 教学环节与学习目标的达成/钟 慧/115
16 课外教学资源的利用/姚国忠/117
17 OAE学案与多媒体课件的结合/姚远/119
18 通过数学例题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吴亚东/122
19 模型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郑超/125
20 课前预习检测题的设计和结果处理/彭小妹/128
21 评价信息的获取和利用/姜平/131
观察课例
22 化学组:学习目标的预设与达成/毛红燕/137
23 生物组:促进学习的课堂评价/吴江林/157
24 政治组:素材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徐晓芸/182
25 物理组:学习信息的获取与利用/董国彬/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