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划悦读42天(青少年成长最经典的人生哲理)/规划悦读青春季系列》编著者郭茂荣。
42天规划阅读,帮助青少年提高知识水平,锤炼意志品质,养成良好习惯,获取生存智慧,提高生存能力,开拓发展空间。面对未来的竞争,从现在就打好脱颖而出的基础。
规划悦读系列:
《规划悦读42天:让青少年最有出息的成功哲学》
《规划悦读42天:青少年最具竞争力的生存智慧》
《规划悦读42天:青少年成长最经典的人生哲理》
《规划悦读40天:高财商青少年最喜欢读的企业家故事》
《规划悦读40天:高智商青少年最喜欢读的科学家故事》
《规划悦读40天:让男孩最优秀的杰出政治家故事》
《规划悦读40天:让女孩最出色的杰出女性故事》
《规划悦读42天(青少年成长最经典的人生哲理)/规划悦读青春季系列》编著者郭茂荣。
《规划悦读42天(青少年成长最经典的人生哲理)/规划悦读青春季系列》内容提要:梁启超云:人生百年,立于幼学。人生路要一步步走,如何做人要一点点学。42天,天天读故事,日日学道理。快乐、幸福、希望、感恩……读懂这些哲理,人生路上很从容。
42天规划阅读,帮助青少年提高知识水平,锤炼意志品质,养成良好习惯,获取生存智慧,提高生存能力,开拓发展空间。面对未来的竞争,从现在就打好脱颖而出的基础。
这“幸福三诀”正是张允和经历了无数的人生苦难与艰辛后的大彻大悟。
多么朴素智慧的心语啊!这看似简单的几个错误与惩罚之间的问题,却蕴藏着许多为人处事的大道理,包含着人生的意义和快乐的真谛!
秘诀一:“不要拿自己的错误惩罚自己”,告诉我们,要懂得善待自己。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如果一有过错,就终日陷入无尽的自责、哀怨、痛悔之中,那么其人生的境况就会像泰戈尔所说的那样:不仅失去了正午的太阳,而且将失去夜晚的群星。
然而,人世间多少烦恼正是自己同自己过不去而带来的。大家都以为自己是个聪明人,谁也不会做这样的傻事,可是扪心自问,难道我们不曾为自己所犯下的一个错误,甚至是一个失误而懊恼、悲伤、沮丧过吗?
这常常就是尘世间的聪明人的行为。因为“聪明”,所以对自己的期望就高一些,对自己的要求就严一些,但情况却未必总能尽如人愿——
比如,一年一度的高考结束后,总有一部分名落孙山的同学情绪低落,沮丧自责,大有“无颜见江东父老”之感;
比如,运动会上,冠军永远只能有一个,而总有些人即使得到第二,也面色阴沉,感到懊恼悔恨,无法原谅自己。
当然,高标准、严要求、执着、坚定,不能不算好品质,它们也许能带来成就,也许能带来利益,也许能带来某些收获,但却未必一定能带来快乐。
可是,人生若得不到内心真正的平和快乐,活着又有什么意义呢?仅仅为了完成目标呜?为了享受过程中的痛苦吗?
一定不是。人生要有追求,要有奋斗,但也不要把自己置身于悬崖上,容不得自己犯一点错误。
何必把自己要求成一个圣人呢?错误是每个人的必然经历,是在所难免的。不要为自己的错误而自责、自怨,不要拿自己的错误惩罚自己,不要剥夺自己作为凡人应该享有的平凡的快乐!
秘诀二:“不要拿自己的错误惩罚别人”,告诉我们要坦然面对和承担错误。
其实,这样浅显的道理谁都明白,但知易行难,有的人会为自己的过错感到痛悔,而有的人却从不情愿为自己的过错买单。
也许是无法承认过错,也许是为了一点虚荣心,也许有其他的原因,有些人总是在犯了错误之后,选择掩饰、逃避、寻找借口,甚至嫁祸于人……拿自己的错误去惩罚别人,为自己的过失寻找“替罪羊”。
纸永远包不住火,假的永远真不了,到头来,真相大白于天下的时候,不仅自己要受到人们的耻笑,而且那些无辜的受到惩罚的“替罪羊”,或迟或早势必都要奋起自卫或反击。这就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最终受罪的还是自己。如此这般,还是“不要拿自己的错误惩罚别人”为好。
当然,这也不是一种很容易达到的境界,它需要“胸藏万汇凭吞吐”的大器量。不为错误而自怨自艾,也不能逃避责任,否则于良心上,无论如何也不会安宁,人生又岂能快乐呢?
秘诀三:“不要拿别人的错误惩罚自己”,告诉我们要宽容大度,原谅别人就是善待自己。
“拿别人的错误惩罚自己”最典型的表现就是对别人生气、发火。诚然,人是一种有感情、有情绪的动物,永远不生气是不可能的,尤其这个世界上还充满着那么多的阴暗,那么多的不公平。
在这个世界上,若要找一个从未生过气的人,一定找不到,若要找一个经常为小事生气的人,到处都有。
少年者,更是会频繁地生气,要不怎么有“愤青”这个名词呢?但是人生苦短,我们实在没有必要为每一件小事都生气,为每一个错误都恼火。
《黄帝内经》中已经明言相告:“怒伤肝。”可很多人却不顾惜自己的身体,常常大发雷霆。须知,肝在生理功能上的作用举足轻重,不仅能完成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的新陈代谢,而且有解毒造血和凝血的作用,是万万伤不得的。
追求幸福,是我们每个人的人生目标之一,但如何能感受到幸福,又一直让很多人感到迷惘和困惑。其实,幸福就在这三个秘诀里。
好好体味其中的深意,认真按照秘诀去做,你一定会有一个幸福的人生,因为,你现在已经站在了幸福的门前!
……
苏格拉底问:“孩子们,你们快乐吗?”
他们齐声回答:“快乐极了!”
苏格拉底道:“快乐就是这样,它往往在你努力做事的过程中突然来访。”
什么才是快乐呢?
德国哲学家康德认为:“陕乐是我们的需求得到了满足。”是的,快乐确实是这样一种感觉,但是我们的需求又都是什么呢?每个人的需求都有一定的特殊性,都是不同的,因而快乐的含义对于每个人也就都不一样——
在儿童的眼中,纽扣、珍珠、小花,甚至一顶被压扁的白色帽子……都有可能成为他们快乐的源泉;
在少年人的眼中,戴上鲜艳的红领巾、约上小伙伴一起捉迷藏、和爸妈一起去海洋馆……会使他们欢呼雀跃、兴奋不已; 在青年人的眼中,考入高等学府、找到理想的工作……才算是真正的快乐;
在中年人的眼中,事业有成、子女健康成长、婚姻幸福美满……可让他们露出欣慰的微笑;
在老年人的眼中,儿女承欢膝下、和老伴儿一起闲话家常、为全家人张罗一桌好饭……则是他们最大的幸福和快乐。
是的,这些都使他们感到满足而快乐,因为他们的愿望实现了!
但是,假如愿望不能实现,就一定无法快乐吗?未必吧!找苏格拉底的那群年轻人的愿望并非是造一条船,可最终他们不是也感到很快乐吗?
其实就是这样,如果我们能够像那群年轻人一样全身心地投入一件事,并学会欣赏和品味努力做事的过程,就能享受到长久的快乐,就能一直兴味盎然地往前走。
快乐是一个努力做事的过程,既然选择了付出,便不要抱怨艰辛;既然选择了努力,便不要计较结果。否则,远方的目标就会像一个茫茫未知的黑洞,毫无遗漏地吞噬掉所有本该属于你的微小的快乐。P10-P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