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许每个正常的人都曾想象过,要改变自己的生活状况,以摆脱种种的不如意。但是,很少有人会采取积极有效的行动,因为绝大多数人实际上并不知道究竟要做些什么,如何去做。
一个人最重要的东西是自己的生命。因此,我们首先要对所拥有的生命负责。如果我们对生命给予仔细的照顾,生活就会变成我们所向往的样子;如果我们忽视自己的生命,生活就会以一种我们所不希望的样子出现!
实际上,改变不如意的生活,获得成功,并不像很多人所想象的那么难。
多年前,一位韩国学生到剑桥大学主修心理学。在喝下午茶的时候,他常到学校的咖啡厅或茶座听一些事业有成的人士聊天儿。这些成功人士包括诺贝尔奖获得者、某一些领域的学术权威和一些创造了经济神话的人。这些人幽默风趣,直率而健谈,把自己的成功都看得非常自然和顺理成章。
时间长了,这个学生发现,在国内时,他被一些成功人士欺骗了。那些人为了让正在创业的人知难而退,普遍把自己的创业艰辛夸大了——也就是说,他们在用自己的成功经历吓唬那些还没有取得成功的人。作为心理系的学生,他认为很有必要对韩国成功人士的心态加以研究。随后,他把《成功并不像你想象的那么难》作为毕业论文,引起了很大轰动。
“成功并不像你想象的那么难”鼓舞了很多人。它从一个新的角度告诉人们,成功其实很简单:不管你的天赋如何,只要你愿意对自己的生命负责,只要你对某一事业有兴趣,或者有自己的优势,长久地坚持下去,你就会有收获。美国最成功的广告人之一s·肯尼迪的人生经历就生动地诠释了这一点。
S·肯尼迪曾这样说道:
“近20年来,我做专业演讲师,每年都可以获得几万美元的回报。但我小时候却结巴得厉害,我很害羞,不善于与他人相处。当我刚开始演讲时,我浑身不对劲,极不舒服。我早期录制的演讲磁带,有的声音十分糟糕——如果现在能在市场上发现的话,我都想把它们买回来毁掉。我现在大部分时间靠写书维持生计。我出版过6本书。我自己出版的书籍、使用手册、课程等等,远销世界各地,每年赚钱超过百万元。每年有成千上万的人愿意掏钱订我的刊物。可是我还记得,当年我在学校里的写作成绩得的却是C,新闻学成绩是B。我在中学时,语文老师都建议我将来做个管道工人,后来也有人给过我类似的建议。
“我想,所谓的‘天赋’这种想法和问题根本不相关。才华究竟是遗传得来的,还是后天培养而成的?这一问题的争论也不相干。倒不一定是无稽之谈,只是不相关而已。如果你受限在某一领域中,如果你真的没有天赋,只要你肯干,还是有补救的机会。如果你很想在某个领域出人头地,又恰巧在该领域具有‘天赋’,那就太值得可喜可贺了。不管你身处哪种情况,你决心要做的事情,十有八九都能实现。”
大多数的成功人士尽管在各自的领域里表现卓越,看起来轻松自如,但他们绝对不是天生就做得到的。比如,英国“维金航空公司”的理查德·布朗森,称得上是最成功、最杰出、最知名的企业家之一。这25年来,他涉足的领域无不火爆。作为资产数百万的企业集团首脑,他真是令人不可思议,他在自己家里运筹帷幄,连计算机都不会用,全靠纸和笔记本,又常常喜欢一头扎进自己完全不了解的行业中去。最有意思的是,他从19岁以来,就深受众人瞩目,他多半靠鲜明的自我推销个性及媒体的报道,成功地经营自己的企业。然而,私下里他却很害羞,表达能力也有时含糊不清。在中学时他曾辍学,丝毫没有成就今日事业的教育背景。尽管几十年来他也频频接受采访、在电视上抛头露面,公开演讲,但他显然对这一套觉得很不自在。一位熟悉他的作家认为,布朗森缺乏安全感和不自在的感觉,来自于他小时候在学校时成绩不好,书也没念完。因此,如果把布朗森的成功说成是“天生的”,实在是不可能的。尽管如此,布朗森还是成为了亿万富翁。
如果你很想做某件事,却有人告诉你缺乏这方面的天赋,你不一定要信以为真。你不妨放开手脚去拼一把。你不去亲自试一试,怎么能知道你具备哪方面的天赋呢?
你过去对自己天赋及能力的看法,你过去发挥或缺乏天赋及能力的经验,别人对你的天赋及能力的意见等等过去的一切,都可能影响你的前途,你不应该任由这一切主宰你。你应该自己把握、决定你的未来。
你应该根据你个人的个性特点及想达到的目标,再决定你应不应该做某一行。事实上,有些关于工作的金玉良言,都是建议你想成为什么样的人,再朝哪个方向发展。因为你的努力会促使你达到既定目标。关键是你要愿意付出努力,付出心思,去精心选择和规划你的人生。
P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