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立军集》从已发表的250多篇论文中选出较有代表性的32篇,分为“理论经济”、“应用经济”、“浙江经济”、“义乌经济”四个单元,每一单元中的论文以时间为序排列。我希望,读者可以从中大体看出我的学术研究历程,以及以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当代化和中国化为研究方向,以区域经济、产业经济等应用经济为主要支撑,以本土经济为研究重点,并力求使上述三者相互渗透、融合的基本框架。
第一部分 理论经济
谈谈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关于无产阶级贫困问题的理论
骆耕漠《社会主义商品货币问题的争论和分析》读后
按劳分配是无产阶级的权利
试论社会主义精神生产
关于马克思生产劳动理论的几个问题
马克思劳动价值学说的重要文献
——读《资本论》第一版第一卷第一章
社会主义生产劳动之争与我见
邓小平理论与新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
论社会主义社会的劳动和劳动价值
第二部分 应用经济
教育劳动的生产性质
社会主义社会纯粹商业劳动的性质
论社会主义医疗劳动的生产性质
——兼谈孙冶方同志对“宽派”批评的得与失
《农村区域经济模式比较研究》导论
区域协调发展的西部大开发思路
——兼论浙江区域特色经济的若干启示
论专业市场对产业集群的带动和提升
——基于浙江省义乌市的调查与分析
产业集聚、创新网络与集群企业技术能力
——基于绍兴市14262份问卷的调查与分析
长三角科学发展的新时代
第三部分 浙江经济
浙江省1162家民营科技企业问卷调查与分析报告
略论浙江制造
试论浙江现代商贸流通强省
重视“浙中城市群”建设促进区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略论“浙江模式”及其转型与提升
创新型城市的差异化战略:浙江证据
小县大城:欠发达地区跨越式发展的成功经验
浙江建设“纺织强省”的态势与对策
——基于SWOT分析和问卷调查结果
第四部分 义乌经济
“中国小商品城”的崛起与农村市场经济发展的“义乌模式”
市场拓展、报酬递增与区域分工
——以“义乌商圈”为例的分析
“义乌模式”的成因及其与“浙江模式”的关系
义乌在“浙中城市群”中的定位与发展思路
“义乌模式”及其对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启示
专业市场转型、提升的基本态势与对策
——基于义乌小商品市场8829份问卷的调查与分析
亲历义乌改革发展(1993—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