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高郎桥纪事(近代上海一个棉纺织工业区的兴起与终结1700-2000)
分类 经济金融-经济-工业经济
作者 罗苏文
出版社 上海人民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罗苏文的这本《高郎桥纪事(近代上海一个棉纺织工业区的兴起与终结1700-2000)》用社会史的研究方法,以档案文献与口述访问相结合,通过高郎桥三家华资纱厂的演变(私营、公私合营、国营)、终结的百年轨迹,展示该厂几代棉纺织职工群体命运与纱厂难解的生死因缘,再现第31棉纺织厂几代职工的家庭生活,近代高郎桥地区居民(本地人、苏北移民)的生活变迁、现实处境。

内容推荐

上海是近代中国棉纺织工业的摇篮,纱厂区曾是上海工业的金凤凰。高郎桥地区是上海一个有300余年历史的居民点,也是一个延续近百年、职工逾万的纱厂区兼棉纺织工人生活区,同高郎桥纱厂区与生俱来的成片简屋区至今还在。

近代棉纺织工业引领中国叩开工业社会之门,既有辉煌的业绩,也留下沉重的遗产。《高郎桥纪事(近代上海一个棉纺织工业区的兴起与终结1700-2000)》以档案、口述、图像资料,梳理高郎桥纱厂区的兴衰与女工群体、工人聚居区三者之间的相互依存制约关系,展示近代中国一个棉纺织工业社区百年变迁的场景。高郎桥的故事在延续。

《高郎桥纪事(近代上海一个棉纺织工业区的兴起与终结1700-2000)》由罗苏文所著。

目录

导言

第一章 浦西东北角的准乡镇

 浦改道、滩成田

 引翔港市:高昌乡的唯一市镇

 聚落:蒋家大院、茭白园

 地标:庙与桥

第二章 杨树浦:沪东工厂区的兴起

 “熙华德线”:租界的楔人

 引进纺织工厂的先锋:怡和丝厂

 棉纺织厂落户杨树浦

 沪东的两重天:位于租界与华界接壤地

第三章 改地换天:创业高郎桥

 沪东:上海棉纺织厂的半爿天

 开创者与后来人

 风雨铁三角

 孤岛岁月

 战后雄风

 企业文化的起步

 离去还是留下?

 城乡毗邻的纱厂区

第四章 移民潮中的高郎桥人

 “杨树浦奇迹”的背后

 工运潮起与工人夜校

 女工的机遇与限制

 苏北移民聚落

 纱厂区与低消费

第五章 新社会:静悄悄的变革

 国企纱厂的多重任务

 企业家与新朋友

 劳资合作的尝试:私营-公私合营

 福利竞赛

 标准化操作法与三班制

 公方、私方

 运动风浪:整风、审干、肃反

第六章 “老杨浦”的多重角色

 转身:从棉纺织经营到城市管理

 党委与计划管理

 一手抓钢、一手抓纱

 生活、生产并重

 厂办学校

第七章 女工挑大梁

 评先进:偏重女劳模

 操作竞赛与“种子队”

 先进操作法与姐妹合同

 娘子军

 劳模风采

第八章 低工资与互助网

 “三低一多”

 互助金与救助基金

 住房四难

 纺织世家与顶替工

第九章 工厂街区的新生活

 纱厂区:荣耀与困境

 国营百货公司与低成本商业网

 劳保与社区医疗

 东宫、少年宫与小戏院

 宁国街道:低消费区的长期延续

 文化多元:高郎桥人的延续

第十章 三十一棉:国营厂的浮沉

 在风狂霜峭的急流中

 两手抓

 国企青工:过七关

 轮班工长与“二传手”

第十一章 创利大户的市场学步

 改革起步

 多重社会角色的延续

 光环下的隐忧

 市场风雨

第十二章 国营纱厂的遗产

 产业调整的阵痛

 再就业开篇

 主人翁的体验与诉求

第十三章 沪东“下只角”的延续与蜕变

 简屋区与群楼区为邻

 居民主体:低收人群体

 淮剧沙龙:自娱自乐(1990~ )

 沪东纱业区的一个遗址

 结束语:辉煌的业绩,沉重的遗产

附录一 访谈与回忆资料选录

 一、高郎桥纱厂区

童工眼里的厚生纱厂(秀珍)

五代纺织世家的回忆之一(莲莲口述、士秀记录整理)

五代纺织世家的回忆之二(王琪)

在高郎桥纱厂区的四十年(武宝璋)

略谈上海的印染厂(蒋昌宁)

 二、国企职工

车间与班组之一(宝尔)

车间与班组之二(吴财根)

从技校学生到车间副主任(雪珍)

从校门到厂门(闵茗)

纺织世家的儿女们之一(傅莹)

纺织世家的儿女们之二(袁文)

纺织世家的儿女们之三(伊梅)

 三、两代高郎桥人

落户引翔港之一(成女)

落户引翔港之二(阿宝)

蒋家浜生活(阿珍)

父亲与我(□银)

童年往事(阿根)

附录二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4 21:1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