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其仔主编的《中国产业竞争力报告(2012)No.2》对中国产业竞争力的最新变化进行了系统分析,全书包括四部分。总报告分析了中国产业竞争力的结构。中国已进人中上等收入国家的行列,是否会面临着“中等收入陷阱”问题?总报告力图在分析了中国产业竞争力走势和结构的基础上,对此作出科学的回答。综合篇分析了中国2011年的产业竞争力变化,对2012年中国产业竞争力的走势进行了展望,并运用产业的国际竞争力指数,对各省、56个地区和44个园区的产业国际竞争力进行了评估。
B.Ⅰ 总报告
B.1 中国产业竞争力的结构与“中等收入陷阱”
一 中国已成为中上等收入国家
二 产业竞争力的技术水平结构
三 服务业的竞争力
四 创意型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竞争力
五 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对策措施
B.Ⅱ 综合篇
B.2 中国产业竞争力走势分析与展望:2011~2012年
B.3 产业结构变动对中国碳排放的影响
B.4 地区产业低碳竞争力比较
B.Ⅲ 行业篇
B.5 新能源工业竞争力
B.6 电力工业竞争力
B.7 采掘工业竞争力
B.8 钢铁工业竞争力
B.9 水泥工业竞争力
B.10 石油化学工业竞争力
B.11 纺织服装工业竞争力
B.12 家电工业竞争力
B.13 汽车工业竞争力
B.14 机械工业竞争力
B.15 航天航空工业竞争力
B.16 交通运输业竞争力
B.Ⅳ 地区篇
B.17 上海产业低碳竞争力
B.18 江苏产业低碳竞争力
B.19 浙江产业低碳竞争力
B.20 广东产业低碳竞争力
B.21 福建产业低碳竞争力
B.22 广西产业低碳竞争力
B.23 海南产业低碳竞争力
B.24 河北产业低碳竞争力
B.25 山东产业低碳竞争力
B.26 黑龙江产业低碳竞争力
B.27 吉林产业低碳竞争力
B.28 辽宁产业低碳竞争力
B.29 内蒙古产业低碳竞争力
B.30 河南产业低碳竞争力
B.31 山西产业低碳竞争力
B.32 湖北产业低碳竞争力
B.33 湖南产业低碳竞争力
B.34 安徽产业低碳竞争力
B.35 江西产业低碳竞争力
B.36 陕西产业低碳竞争力
B.37 青海产业低碳竞争力
B.38 新疆产业低碳竞争力
B.39 贵州产业低碳竞争力
B.40 四川产业低碳竞争力
B.41 重庆产业低碳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