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云大师以佛教精义为根底,对世俗社会万千的人和事,即人生观、财富观、爱情婚姻、家庭教育、人际交往、成功励志等诸方面进行阐释。由星云大师讲述、禅如居士整理的《星云禅语1》的故事幽默且意义深远,勘破纷扰表象,指向自省自在的人生幸福,一如清躁甘霖,入世洞明,让人身心善美。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星云禅语(1)(精) |
分类 |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宗教 |
作者 | |
出版社 | 上海文化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星云大师以佛教精义为根底,对世俗社会万千的人和事,即人生观、财富观、爱情婚姻、家庭教育、人际交往、成功励志等诸方面进行阐释。由星云大师讲述、禅如居士整理的《星云禅语1》的故事幽默且意义深远,勘破纷扰表象,指向自省自在的人生幸福,一如清躁甘霖,入世洞明,让人身心善美。 内容推荐 持平常心,修生活禅,勘破纷扰表象,指向自省自在的人生幸福,一如清躁甘霖,入世洞明,让人身心善美。由星云大师讲述、禅如居士整理的这本《星云禅语1》精心挑选出了一百余篇至理散文。从佛经到事理,从人生经历到普罗故事,字字珠玑,句句参悟,娓娓道来,不觉醍醐灌顶,找到般若宝藏。《星云禅语1》稿原在台湾报纸上专栏连载,受到了众多读者的喜爱,随后结集出版。 目录 序 弘法利生 第一章 禅与生活 禅与现代人的生活 持平常心 参生活禅 “平常心”即是道 日日皆是好日 世间知见 似是而非 脱离邪非 清净自在 浮生若梦 何须计较 脚踏实地 好梦成真 坚定理想 实践抱负 第二章 观自在 高贵的祈求 自在常乐 随遇而安 熄灭贪瞋痴 光明磊落 自在解脱 何苦庸人自扰 禅悦法喜的健康人生 第三章 般若智 点亮希望的灯 勤读好书 学海无边 唯勤是岸 增进般若智慧 妙用现代科技 认识忍的真谛 残缺也是美 “莲心”解众惑 第四章 正心诚意 天堂地狱如何去? 人在做 天在看 命运靠自己开创 改变命运的方法 握紧身心的缰绳 心病还需心药医 正心诚意何惧鬼 开创幸福的人生 逍遥人生自在求 第五章 圆融无碍 人不能离群索居 苦与乐一念之间 愿成就人间净土 享有而不拥有的理财观 人生“施比受更有福” 取其当取 舍其当舍 如如不动 事事圆融 广结善缘有妙方 益友损友的品格 悲智愿行结人缘 柔和安忍 法喜充满 百善孝为先 打球与修行 做人并不难 七诫净化人心 善缘愈结愈广 随缘 修缘 感恩 惜福 团结之道 结人缘 觅知音 待人与修己 先他人后自己 结善缘少纷争 第六章 息烦恼无是非 勤耕得丰收 和平处事 说不的“诀窍” 说话的“艺术” 对治恶人的方法 息烦恼无是非 结福缘离恶果 心胸开展 智慧显发 开启您的如来智慧 第七章 离苦得乐 发心 愿力 反省 忏悔 无聪之慧 大慈大悲 不怨不尤自求多福 豁达心胸 息灭烦恼 认真修行 利益良多 消除业障 离苦得乐 第八章 调身、调息、调心 禅诗禅趣 荣枯自随意 疾病本是帖良药 调身 调息 调心 生活愈简单 心灵愈纯净 发心做功德 必得好福报 第九章 富贵贫穷一念间 佛教的真理 空 能容乃大 佛教的理财观 富贵贫穷一念间 知足心安乐无比 如何才能“知足” 第十章 追求美好明天 花与人生 追求美好明天 先有出世思想再做入世事业 心生万物随识变 心有所主自能安 人生十最 人生际遇 视己经营 第十一章 小故事大道理 江山易改 本性难移? 舍得舍得 有舍才有得 天堂地狱何处去? 相互合作团结才有力量 彼此尊重无用也有大用 八风吹不动 心净国土净 知足常乐 平安就是福! 生命有定数 要好好珍惜 持平常心 修生活禅 净化身心 时时勤拂拭 活在当下 食睡皆修行 不念旧恶 化阻力为助力 乐观奋斗 转烦恼为菩提 以无为有 享有更胜于拥有 改过迁善 才能得道多助 试读章节 01 禅与现代人的生活 明心见性,悟道归源; 自我观照,反求诸己。 现代人的生活,普遍倾向追求感官的刺激以为快乐。其实,如果能够放下外缘观照禅心,那才是快乐的泉源;进一步实践自在淡泊的生活,更可以体悟禅悦法喜。 禅是什么?“妙高顶上,不可言传;第二峰头,略容话会。”禅,是智慧、是真心、是人间的奇葩,更是人类的宝藏。因为“禅”可以帮助我们认识自己,特列举四点来说明“禅与现代人的生活”: 禅的人间社会性。禅有人间的社会性,因为禅不是少数人的,佛陀在灵山会上,把禅法传给了拈花微笑的大迦叶尊者,但把禅心交给了佛性本具的每一众生。“春城无处不飞花”,同样的“人间到处有禅机”,仅从禅的名称,就可看出禅的社会性,诸如禅诗、禅话、禅心、禅悦、禅味、禅行等,人间社会到处有禅者,山林水边、陋巷闹市,不分僧俗、不计男女,人人可参禅,处处可问道,所谓“一钵千家饭,禅僧万里游”。禅者的云游行脚,就是那么的人间化、社会化。 现今人间现实社会,到处充溢功利、自私、狭窄、执著、贪戾与暴力,更亟需真正的禅者以安详、放下、大公、宽广、空无与慈悲的良方来对治。 禅的时空普遍性。禅如万古长空、一朝风月。在禅里,没有时间的长短,没有空间的远近,没有人我的是非,刹那之中有永恒,一念之中有三千;也就是说“心中有事虚空小,心中无事一床宽”,因为真正的禅者,对时空有普遍性的悟入。 参禅学佛首重开悟,只要一悟,就能开窍(一点通万事灵),说到“悟”,必须透过禅定才可以体验,一旦开悟,就可以领略到时间的永恒、体会出空间的无边,“悟”在人我里,完全生佛平等,在时空里,完全法界一如,换句话说:真正证悟,诸法普遍平等,了然平常心即是道。 禅的自尊规范性。“魔来魔斩、佛来佛斩”“不着佛求,不着法求,不着僧求”,禅是绝对的超越、绝对的自尊。真正的禅者,具有“虽千万人吾往矣”的自尊精神,他的修行是“自我观照,反求诸己”“自我更新,不断净化”“自我实践,不向外求”与“自我离相,不计内外”。 因为真正的禅者,重视生活规范与自尊自爱,在现今这个脱序、自私自利的现实社会,有正见良知的现代人,实在应该学习禅者“自我观照、反求诸己”的风范。 禅的生活实践性。自古以来,禅者都重视生活,诸如百丈禅师“一日不作,一日不食”,雪峰的饭头、洞山的香灯、道元的种菜、鸿山的粉墙……说明禅者非常重视生活实践,离开了生活,固然没有禅,离开了工作,更无法深入禅心。 现今社会分工合作,士农工商各有所业,我们能以“感恩”“惜福”的心情,专心做好工作也就是参禅;所以禅与现代人的生活是息息相关的,陈履安居士提倡“在工作中修行”,就是最好的见证。 02 持平常心 参生活禅 佛在灵山莫远求,灵山只在汝心头; 人人有个灵山塔,好向灵山塔下修。 上引佛偈是说:我们的心是一座充满宝藏的灵山,储蕴着无比丰富的资源,而众生愚痴,不知道开采自身的宝藏,反而舍本逐末,一味盲目地去向外寻找。 莲池大师也有一首禅诗:“赵州八十犹行脚,只为心头未悄然,及至归来无一事,始知空费草鞋钱。”就是诠释我们学佛求道,不要盲目到处攀缘奔波,最重要的应该持平常心,参生活禅。 有人常常慨叹:“画虎画皮难画骨,知人知面不知心。”别人的“心”固然不容易了解,我们自己的“心”自我又能掌握几分?“心猿意马”就是指我们的心瞬息万变、捉摸不透,如何才能使我们这颗浮荡的心安定下来呢?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无门禅师这首诗偈提示我们,尽管时序上有春、夏、秋、冬的递嬗更替,众生有东、南、西、北的奔波离异,如果我们能够将一切万缘放下,心中坦荡无物,自然有一番自在、潇洒的悠游境界。 在佛经上记载一则故事说:有一天,“心”向主人提出抗议表示--你每天清晨起床,我这颗心就为你睁开眼睛,观看浮生百态;你想穿衣,我就为你穿衣避寒;你想漱洗沐浴,我就为你净身;甚至大小便溺,我都毫无怨尤地帮助你。我们的关系如同唇齿一般密切,凡事你应该跟我有个商量,但是一旦要学佛求道,你却背个臭皮囊东奔西跑,忙忙碌碌地向外攀缘寻找,而不知道返求于我,其实你要追寻的“道”并不在其他的地方,道就在自己的心中啊! 唐朝景岑禅师说:“平常心即是道”,所谓平常心就是“累了应该休息,饿了应该吃饭”(原文为:“要眠即眠,要坐即坐;热即取凉,寒即向火”)。而现代人则往往累了不知道要休息,饿了没有好好吃饭。平常生活所表现的衣、食、住、行本来应该是喜悦的事,但是往往因为心中另有所系,以致不能享受它的情趣,而把生活变成勉强。当然,工作中也同样有许多情趣,但又有多少人能在工作中体验到那就是生命之美呢? 《金刚经》上说:“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无非是教人回归到生活,不要在生活上添加丝毫的勉强和造作。那时,所发出来的心智才是真心,在真心观照之下,一切都会感到亲切自在。所以我们要学佛求道,应该“持平常心,参生活禅”。 P2-6 序言 弘法利生 我是在一个偶然的因缘下出家的,当时是栖霞律学院里年龄最小的沙弥。有一天读到“僧伽应以弘法为家务,利生为事业”,少不更事的我,这才知道出家人原来背负着如此神圣的使命。 此后,每当早课讽诵楞严咒,唱到“愿将身心奉尘刹,是则名为报佛恩”时,我都在心中发愿:“我将来一定要将全部的身心奉献在弘法利生上。” 时至今日,我乐说不怠,也建立了各种佛教事业。在佛陀的加被下,我一生所作所为,无一不是为了达到“弘法利生”这个愿心,而力行实践。 我一生弘法无数,感到最难的是如何契理契机。往往为了一篇讲稿,而日夜揣摩听众心理;常常为了一句名相,而反复思考其中深意,为的是希望大家都能听懂受用,并将佛法妙谛运用在生活上,以作为现实人生的指南。 一九九一年岁暮,我在台北开大座,宣讲“维摩经”,《经济日报》副刊的主编到后台趋访,提及该报为了嘉惠读者,企划在副刊企业生活增辟“星云禅语”专栏,每逢周六定期刊登一次;基于“弘法利生”的理念,当然愿意共襄盛举乐观其成,但是我因为云游四海,恐怕不能按期供稿。后经协调研议决定,由皈依弟子禅如依据我的演讲、言行与思想脉络代笔整理,经我审阅辅导认可送刊。没有想到“星云禅语”逐期出刊后,尚获读者嘉许,并获甚多海内外报刊转载。旅居菲律宾的作家张放先生更致函佛光山,表示说:您以通俗化的佛理软化人心,鼓舞大众向上,确为我们海外华侨带来无限激励,春风化雨普润众生……恳请您将在报刊发表的励志小品,早日结集出书,俾广流传,区区心意,敬请参考是盼。 联经出版事业公司,印行了很多有价值的好书,有意将连载年余的“星云禅语”结集出版,并嘱撰序,禅如亦认为能将代笔的文稿印成书,是一件极有意义的好事。 “弘法利生”是我力行实践的愿心,“恒顺众生”是我广结善缘的态度,谨撰述以上因缘,序《星云禅语》问世。 星云大师 一九九五年六月吉日于佛光山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