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育一个聪明宝宝的实用而有趣的育儿指南!
告诉妈妈们“情感育儿法”是最好的育儿方法!
对0~3岁的宝宝来说,妈妈、爸爸的爱比什么都重要。孩子是在父母的呵护下长大的。“宝宝中心”的情感育儿法才是培养聪明、健康孩子的不二选择。请不要忘记:鼓励孩子快乐成长,打造有意义的人生,才是最好的育儿方法。《0-3岁完美育儿大全书》是一本从宝宝出生到3岁一共整整三年的养育全书。由中韩两国17名育儿专家合力编写,根据婴幼儿的生长发育特点和国际最新婴幼儿养护经验,详细讲述了新手父母将会遇到的各种各样的养育问题。本书由韩国首尔文化社编辑部主编。
新手父母必备的0~3岁婴幼儿育儿经!
全面图解育儿技巧,更实用、更贴心!
科学养育孩子不是照本宣科,养育孩子是实实在在的过程。《0-3岁完美育儿大全书》是一本从宝宝出生到3岁一共整整三年的养育全书。由中韩两国17名育儿专家合力编写,根据婴幼儿的生长发育特点和国际最新婴幼儿养护经验,详细讲述了新手父母将会遇到的各种各样的养育问题。本书内容全面包含了新手父母一定要学的各种育儿要点、各阶段宝宝的发育情况和养育要点、让孩子受益终生的好习惯培养方法、读懂孩子的情绪的方法、开发宝宝左右脑的亲子游戏、婴幼儿常见疾病的护理、选做离乳食品的窍门……
《0-3岁完美育儿大全书》全步骤图解,让育儿细节一目了然。孩子是一本百读不厌的书,请细细品读孩子成长的每一个日日夜夜。给孩子最贴心、最健康的呵护。本书由韩国首尔文化社编辑部主编。
前言
用爱教育宝宝的七种方法
父母最关心的热点问题
我的宝宝也能成为英才!
英才妈妈的育儿故事l
英才妈妈的育儿故事2
PART 1
第一个宝宝的照顾方法
一目了然的育儿重点1
年轻妈妈也像育儿专家
1~12个月的育儿日记
帮宝宝沐浴的方法
沐浴用品/清理手指甲、耳朵、鼻子
的方法/为宝宝沐浴的要领/沐浴后的
照顾方法
新妈妈授母乳的方法
为什么要喂母乳/充分按摩和清洁的
重要性/喂奶的正确方法
给宝宝喂奶粉的方法
冲泡奶粉的注意事项/清洗奶瓶的方
法/喂奶粉的要领/奶瓶消毒的方法
换尿布的方法
布质尿布/纸尿布/换布质尿布的方法
检查宝宝的大小便
大便/小便
抱宝宝和背宝宝的方法
会抬头前轻轻托住宝宝的头/会抬头
就可使用包巾或背带/酷夏抱宝宝和
背宝宝的方法/爸爸也能使用的背篓/
包巾的种类
和宝宝一起散步进行日光浴
宝宝出生2个月就可以散步/健康宝宝
的日光浴/日光浴时最好做按摩/宝宝
进行日光浴的步骤
让宝宝健康地度过第一个夏天
和冬天的要点
夏季的照顾方法/冬季的照顾方法
帮宝宝按摩做体操
不同部位的宝宝按摩法/不同月份宝宝
的体操
让宝宝停止哭泣
开心一笑的秘诀
宝宝也有自己的感情和想法/要从宝宝
的角度考虑问题/爱笑的宝宝具有更强
的免疫力/宝宝不停哭闹的解决方法/
让宝宝开心的秘诀
刺激宝宝五官的方法
0~3个月的训练方法/4~6个月的训
练方法/7~9个月的训练方法/10~12个月的训练方法
PART 2
宝宝发育与照顾方法
一目了然的育儿重点
呱呱落地的新生儿了日成长日记
一目了然的育儿重点
凹凸不平、皱皱巴巴——神奇
的新生儿身体
0~1个月
成天睡觉是宝宝唯一的生活
身体发育与特点/认知与情绪发育/照
顾宝宝的要点/如何保证营养
1~2个月
“妈妈,给我挂床边挂饰吧!”
身体发育与特点/认知与情绪发育/照
顾宝宝的要点/如何保证营养
2~3个月
看着妈妈“喔、啊”地叫
身体发育与特点/认知与情绪发育/照
顾宝宝的要点/如何保证营养
3~4个月
给宝宝抓玩具吧
身体发育与特点/认知与情绪发育/照
顾宝宝的要点/如何保证营养
4~5个月
任何东西都用嘴舔
身体发育与特点/认知与情绪发育/照
顾宝宝的要点/如何保证营养
5~6个月
学会翻身,开始观察世界
身体发育与特点/认知与情绪发育/照
顾宝宝的要点/如何保证营养
6~7个月
牙龈开始痒痛,开始长乳牙
身体发育与特点/认知与情绪发育/照
顾宝宝的要点/如何保证营养
7~8个月
终于长出了漂亮的牙齿
身体发育与特点/认知与情绪发育/照
顾宝宝的要点/如何保证营养
8~9个月
所有的东西都是宝宝的玩具
身体发育与特点/认知与情绪发育/照
顾宝宝的要点/如何保证营养
9~10个月
抓住身边的东西,可以站起身
身体发育与特点/认知与情绪发育/照
顾宝宝的要点/如何保证营养
10~11个月
宝宝有太多太多想说的话
身体发育与特点/认知与情绪发育/照
顾宝宝的要点/如何保证营养
11~12个月
抓住身边的栖,可以站起来
身体发育与特点/认知与情绪发育/照
顾宝宝的要点/如何保证营养
12~24个月
讨厌“不行”之类的话
身体发育与特点/认知与情绪发育/照
顾宝宝的要点/如何保证营养
24~36个月
对太多太多的东西感兴趣
身体发育与特点/认知与情绪发育/照
顾宝宝的要点/如何保证营养
PART 3
培养宝宝的好习惯
一目了然的育儿重点
让宝宝每个月培养—种习惯
自理大小便
撤掉尿布的15日日记/分阶段的排便训练
睡觉的习惯
纠正不良的睡眠习惯/让宝宝入睡的
秘诀/分阶段培养睡觉的习惯
饮食习惯
让宝宝独自吃饭并喜欢吃饭/培养正
确的饮食习惯/分阶段培养饮食习惯
生活习惯
按不同主题培养生活习惯/分阶段培
养生活习惯
PART 4
聪明妈妈的育儿方法
一目了然的育儿重点5
笑、说话、走路……我们的宝
宝是否在正常成长
培养聪明、高智商的宝宝
不同的教育方法和生活环境,造就不同
的宝宝/3周岁以前大脑会快速发育/让
左右大脑均衡发育/不同年龄层的大
脑开发方法
培养高惰商(EQ)的宝宝
宝宝也能体验喜悦、悲伤、愤怒等丰富
的情感/分阶段促进情绪发育/提高EQ的
对话法
培养灵商高的孩子
灵商(SQ)发育越来越重要/培养自
信心/必须纠正父母的态度
培养有创造力的孩子
宝宝潜在的创造力需要充分挖掘/营
造出刺激创造力的环境/有创造力的
宝宝好奇心强/有创造力的父母能培
养出有创造力的宝宝
培养性格好的孩子
家庭环境对宝宝的性格起着举足轻重
的作用/纠正性格缺陷
对宝宝的性教育
“性教育是人类的基本教育”。在生活
中,必须自然地对宝宝进行性教育/妈
妈和爸爸是幼儿性教育的最佳老师/宝
宝对性的好奇心非常强烈/让宝宝自
然地接受性教育/应该如何对待宝宝
的异常行为
PART 5
不同月份一不同年龄的玩
具与游戏
一目了然的育儿重点
培养思考和感觉的0~3岁玩具
0~4个月
有助于听觉、视觉、全身运动
的游戏
身体游戏/语言游戏
4~8个月
刺激全身发育的游戏
身体游戏/探索游戏/音律游戏
8~12个月
通过各种游戏满足宝宝的探索
欲望
身体游戏/语言游戏/造型游戏/探索
游戏/动手游戏
1~2周岁
帮助宝宝学说话的游戏
身体游戏/制作贴图游戏/语言游戏/
塑形游戏/探索游戏/音律游戏
2~3周岁
通过锻炼想象力的游戏,可以
促进认知能力的发育
身体游戏/语言游戏/塑形游戏/探索
游戏/动手游戏/想象游戏/音律游戏
PART 6
宝宝常见的疾病
一目了然的育儿重点
事先应该做好准备——了解按
时打预防针的日期
一目了然的育儿重点
妈妈是宝宝的守护神——安全事
故与应急要领
幼儿疾病的症状
经常呕吐/如果肚子痛也会哭闹不停/
发高烧/出现红疹/经常咳嗽/痉挛症
状/不停地拉肚子
宝宝常见的疾病
呼吸道疾病/眼睛-鼻子-口腔-耳朵
疾病/消化器官疾病/心脏·贫血疾病/
传染性疾病/皮肤疾病/肾脏·泌尿器官
疾病/过敏性疾病
用中药保证体弱多病的宝宝的健康
经常感冒/晚上睡不好/经常拉肚子/
经常生小病/宝宝浑身无力/比同龄孩
子矮/不喜欢吃饭/经常流汗/体重超重/我
要聪明的宝宝/手脚特别冰凉/便秘症状
PART 7
宝宝一生健康的
保证·—离乳食品
一目了然的育儿重点
只要循序渐进地学习,一切都简
单——阶段式离乳食品月历
准备期2~4个月
制作营养果汁与蔬菜营养粥
初期5~6个月
离乳初期的时间表/离乳初期的食品/只要
宝宝喜欢吃,可以喂柔软的乳状食品
中期7~8个月
离乳中期的时间表/中期离乳食品/把粗大
的颗粒捣成又小又软的颗粒
后期9~10个月
离乳后期的时间表/后期离乳食品/通过各
种食品均匀摄取营养
结束期12~18个月
结束期离乳食品的时间表/结束期的离乳食
品/必须按时吃三餐
具超强的注意力且有数不尽的疑问
志民具有超强的注意力,而且喜欢安静看书,因此周围的人经常认为他是英才,在志民的父母眼里他只是性格文静、喜欢看书的孩子。有一次,在爸爸朋友的聚会中,志民就显示出他独有的英才特性。爸爸朋友家里也有跟志民同年的孩子,因此有很多适合志民阅读的书。当其他孩子玩玩具时,志民却独自看书。这时,爸爸的朋友们说:“志民是不是英才啊?在这么吵闹的环境下还能集中注意力看书。”
回家以后,志民的爸爸朴永奎(38岁)通过网络查阅关于英才的数据。第二天,他就到相关部门让志民接受英才测试,结果志民被判定为0.1%的英才之一。英才判定机构建议志民的爸爸,具有英才特性的孩子应该单独接受英才教育。虽然家附近没有提供英才教育的地方,他们担心孩子会受累,但是他们还是决定把志民送到英才教育机构接受教育。
具有独特思考方式的志民喜欢跟自己类似的孩子一起学习。在英才教育中心,志民能更深入学到自己喜欢的科学知识,因此更加喜欢在这里上学。通过各种实验,志民快速掌握了相关知识,而且也让妈妈感到欣慰。
量体温进行计划怀孕
在怀孕之前,千正喜女士就展开了计划怀孕。为了怀上健康的宝宝,她一边量体温一边计算排卵日。在分娩之前,她一直在公司上班,因此没有单独进行过胎教,但是她的工作却发挥了很好的胎教作用。千正喜女士在一家广告公司工作,因此每天都能接触各式各样的信息,而且在工作期间经常听音乐,相当于进行了音乐胎教。另外,打字等经常活动手指的工作也成了很好的胎教。为了更顺利育儿,她阅读了很多育儿书籍。在怀孕期间,千正喜女士没有出现过严重的害喜现象,因此能补充足够的营养。
通过活动手部游戏刺激大脑
经常活动手部,孩子就能变聪明。因此,千正喜女士经常陪着志民玩很多活动手部的游戏。例如,用剪刀裁纸,或者按手印等。买玩具时,千正喜女士喜欢买魔术方块等组合式玩具,这些游戏能使孩子品尝到独自完成游戏时的喜悦。由于具备超强的集中力,只要一玩玩具,志民就能投入很长时间。
在英才教育中,视觉刺激也非常重要。因此,千正喜女士经常在墙壁上粘贴孩子容易看见的画或文字、数字等。在出生后的半年内,婴儿躺在床上的时间很长,她把文字或各种画贴在天花板上。虽然不知道这些行为能发挥多少作用,但天花板上的画和文字经常吸引着志民。
最让千正喜女士头痛的就是志民的偏食习惯。他虽然喜欢吃鱼和水果,但不喜欢吃肉。随着年龄的增长,志民逐渐喜欢上肉食。其实,孩子也会不断变化,因此若操之过急,反而会伤害到孩子。
去书店是每周的必修课
小时候,志民最常去的地方就是书店。虽然千正喜女士也给孩子买了很多书,但为了让孩子自己挑选喜欢的书,她经常带志民去书店。现在,他们每周都要去书店一两次。
“如果经常由妈妈一个人买书,就容易受到妈妈兴趣的限制,因此购买我喜欢的书时,也会让志民亲自挑选喜欢的书。我也是在书店才发现他原来对科学感兴趣。”
在与科学有关的书籍前面,志民能连续看好几个小时的书。有时,千正喜女士会买下志民特别喜欢的书,让他在家慢慢看。但只要一看书,志民就会废寝忘食,甚至可以看书看到凌晨3点。志民喜欢独自研究科学原理,还经常讲给妈妈听。
为了培养各方面的兴趣,千正喜女士不仅购买志民喜欢的科学类书籍,还购买创作童话、传统童话、伟人传记等书。另外,跟孩子玩游戏以后,她会用衣服夹子把各种卡片都挂到小屋里面。看完书以后,志民还在家里做简单的实验。例如,关于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实验。点燃蜡烛后,用杯子盖上蜡烛。通过这些小实验,志民学到了缺乏氧气时蜡烛会熄灭的道理。
为孩子讲很多故事
在志民睡觉前,千正喜女士经常讲故事给他听。根据以前听过的故事,千正喜女士编了“喜亚的故事”。在故事中,她自然地融入了数学、科学等知识。
例如,“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个叫喜亚的孩子。有一天,她觉得特别特别饿。突然,她发现院子里的苹果树上有10个苹果。她会怎么做呢?”这时,孩子们会回答说:“吃苹果就可以。”这时,她就会提出一个问题:“没错。所以喜亚就吃了一个苹果,那么现在还剩下几个苹果呢?”
另外,利用联想法的对话也是每天的课程之一。即按照顺序重复一天内发生的事情。这种对话方法不仅让孩子能整理一天的事情,还能系统地整理自己的意见。
孩子的学习习惯取决于妈妈
为了孩子,千正喜女士经常挪动家具。因为屋里的变化能刺激孩子的大脑。另外,从晚上7点到9点不打开电视。因为这个时间是丈夫陪孩子做作业或给孩子念书的时间。但全家人一定要一起看新闻。她认为,志民应该了解时事和世界的黑暗面。
“我认为,孩子的学习习惯取决于妈妈。英才只不过是学习方面具有优点,但是在上学前,孩子70%的能力是由妈妈决定的。能提供多少机会和环境,会影响以后的人生。”
千正喜女士认为,有孩子的妈妈就应该更用功学习。因此,她至今还在为志民努力地学习。P16-18
一、做父母是一件很幸福的事
拥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宝宝是多么让人激动的事情啊!当我们的宝宝用水晶般清澈的眼睛看着我们时,我们总会感受到无法用言语形容的喜悦。
二、应该有信心
真正的爱心比任何育儿理论都有价值。最懂得照顾宝宝的是父母,能教育好孩子的也是父母。请增强自信吧!如果我们有足够的自信心,那么宝宝也会感到幸福和满足。
三、如果想成为好妈妈、好爸爸,就应该不断努力
要想成为好父母,就需要不懈努力。也就是要站在孩子的角度,不断跟孩子交流,这样孩子会不断成长。因此必须随着宝宝的成长,改变对孩子的态度。就像埃里希·弗罗姆(Erich Fromn)在《爱的技巧》中所讲的那样,爱也会越练习越熟练。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爸爸、妈妈的爱心也会逐渐丰富起来。不仅是对自己的宝宝,而且对其他人都充满了关爱,这也是对孩子倾注爱心所带来的快乐之一。四、让孩子充分感受父母的爱
只有得到真爱的孩子才会懂得关爱别人,因此应该让孩子充分感受父母的爱,这也是父母应该做的事情。多抱一抱,多抚摸一下,多亲热一下……这些宝贵的交流,会在宝宝和父母之间形成坚固的爱之桥梁。五、请抛开贪念
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父母不知不觉会产生贪念,总想多教孩子一点知识,想让他变得比别的孩子更聪明,但这种贪念越多越容易耽误孩子的前程。应该像朋友一样对待孩子,不要对孩子抱有太大的希望。更不要有“我们都为他做了这么多”这样的想法。六、妈妈和爸爸是宝宝最好的玩伴
虽然家家户户都有很多很多玩具,但还是没有比父母更好的玩伴。对孩子来说,没有比跟爸爸、妈妈一起玩耍更开心的事情了。尽量讲更多的故事给宝宝听吧!七、父母以身作则,培养宝宝的好习惯
俗话说,3岁的习惯能延续到80岁。培养宝宝的性格和习惯,0~3岁是最佳时期。因此父母应该发挥模范作用。即使不强迫孩子,他们也会模仿父母的所作所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