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青果集
分类 经济金融-金融会计-金融
作者 郭光顺
出版社 云南科技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学者胡适说:“看一个国家的文明,只消考察三件事,看他们怎样看待小孩;看他们怎样看待女人,看他们闲暇时间读不读书。”同样,认识一个地区、一个部门的文化档次,“读不读书”,也显然是一个重要指标。手上这本厚厚的书——郭光顺编著的《青果集》,是昆明地税干部和员工思考人生、擦拭灵魂、奉献岗位、抒发情感、汇聚智慧的文字集结。这样一批身着制服、为国聚财的繁忙的公务人员,不仅读书,而且著文,这就不能不令人肃然起敬,“文而化之”的水准自不待言。

内容推荐

在物欲横流的涛声里、近乎于荒芜的盐碱地上,编著者以深谷幽兰的独善、风中蒲公英的多情,历经六载焚膏继晷的耕耘、心血的滋润、汗水的浇灌,千辛万苦、广种薄收、小有斩获——郭光顺编著的《青果集》集子作者五百余众,大多来自国家机器的底层、拼搏前沿的小勇、服务一线的公仆,年龄从50后到90后,跨越60载时空,记录凡人琐事,折射时代轨迹,所书人生历程,不只是顺畅与通达,还有曲折与坎坷;不只是鲜花的吟颂,还有荆棘的哀叹:不只是掌声的赞美,还有脚踢的怨艾。困惑中不乏感悟,浮躁里不乏真情,剥蚀下不乏美景,丝语间不乏厚重。两代人在时代变革的碰撞中,思绪在思想的原野尽情驰骋,升腾为绚烂绽放的火花:重荷下的心声,不矫揉、不造作,思维多元、笔法清新、言辞隽永,不乏人生的启迪,在良多感慨生发的同时,也佐以些许裨益于无形。一起来翻阅《青果集》吧!

目录

一个文而化之的群体(代前言)

困惑·感悟

典藏如光

人生的加减乘除

闲暇断想人生感悟

懒得奢望

丑陋的“成熟”

学会欣赏

点亮希望心灯

五月·青年·希望

追求宁静

感悟年轮

有感于知足知不足

幽灵与困惑

潇洒的白云

上下求索

廉思赋

真爱没有选择

曲直说

把握平易质实的取向

人无贪心品自高

宁静的坚守

酗酒者当戒

感悟幸福

一帘酒梦

坚持就有希望

顺其自然就好

感悟诚信

踮起你的脚尖

品味年华

自由最宝贵守法方幸福

在自我超越中升华

感悟减法

得失说

感悟日历

云地之歌

人到中年

那杯新绿

把“旧我”送进棺材

平淡与平庸

陈列序

沉淀心情

学会自己奖励自己

把握潇洒

人生如棋

爱让生命之树常青

话礼仪道细节说文明

以德报怨,何如?

慎微严己写人生

学会珍惜自己

人人都能实现人生价值

人生需要爱

“快乐工作”更精彩

低调一些

懂得感恩

人生与生命

平凡不平庸

惜缘

人生是一本书

珍惜

时代呼唤不断提高学习能力

尊严

不要在不完美中叹息

羡鱼之后应结网

幸福的随想

幸福源于好心境

触摸心灵之绿

平凡并快乐着

成就事业需要更多“傻子”

行正道为好官

浮躁·真情

身边物事遐想

春天的乐章

与明天的太阳携手

山口,那一顿饭

在青葱的岁月里

忙碌并快乐着

岁月如歌

心仪微笑

错过

爱你就说出来

同一轮明月

邻家父亲的步履

何必追问

赌气的遗憾

恋想母亲

献给老税工的歌

流云趟过掌鸠河

叶子的离去是风的眷恋,还是树的不挽留

做男人真好

其实师傅也“温柔”

税旅二十年

回首拾起未来

庆幸我们的未来不是梦

其实感动无处不在

傍晚的忧郁

幸福在哪里

感谢你,孩子

那脚印、贝壳

伤逝

生日快乐

心存的那份美丽

汶川地震随想

芳香之旅

深春的感怀

父亲的幸福观

花香淡淡

破碎

奥运之手

高举火炬永向前

回归自然

自度曲一边关骊歌

远去的花信封

光阴的情节

难得停电

春夜里倾听花儿绽放的声音

锁定希冀前行

彝乡夏梦

顽强的生命

中秋乡思

再唱一首歌

秋亦无痕

你的钱够花吗

笛声依然

装点生活

我的奶奶

远方的呼唤

久违的心灵感动

掀起神往的面纱

往事恰似指间沙

一个人的天空

银杏镌刻的记忆

淡定的心

青春祭

孩子让我活得更精彩

生命的呐喊

秋韵桂香

她是你的诗

探亲的反省

为您画一张小卡片

归航

希望之绳

秋到高原

又是一年中秋到

亲情深似海

杂感

老牛的绝望独白

人生驿站的记忆

回首,爱在远行

边走边唱

深秋

闲情怡趣(三题)

Neverl00 1ate永不算晚

山村镜像(三则)

情愫(三则)

天天学习好好向上

风止神归

母亲,您好吗

槐念

母亲的爱

花落无声润泥芳

眷念故乡的小河

永恒之蝶

一个追梦人的独白

冬树赞歌

“大斗”她调走了

师情话义

今宵月儿圆

向一只猫问好

临窗笔记(三则)

陈汝千珑·冈日森格

记忆中的粉坊

特别的敬礼

平常人生的厚重

永不停歇的脚步

上善若水浪花瑰丽

山路十八弯给我一生的财富

说我傻我就“傻” 义务修路不丢人

透碧霄·山魂水魄

大山回音

剥蚀·美景

天地大美

美丽的灯塔湖畔

悬梦

养在深闺人未识

永远的荷池

“奔五”心语

腾越思绪

一个文明开放的国度

归去来兮

凤龙湾行记

奇妙的东方圣境——喀纳斯

春雨伴我韶山行

“圣麓”回眸

江南之行

静静的生命慢慢的河流

挑战“传奇路”

秘境之旅

梦醉春城昆明体味红土芳香

巴江畅想

变了,故乡的宝象河

岩泉游记

体味春城之美在于心

叠水飞瀑

心境如花

再去黑井

新疆印象

大观楼赏荷

丽江三日(外一题)

寻梦

峥嵘井冈精神永存

山村早晨

雨崩行——心灵的洗礼

丝语·厚重

火花绽放

诗话修身(六题)

心海浪花

“机会”絮语

闲暇碎语

后记

耕耘在随时随处收获在不经意间

试读章节

典藏乃收藏经典之意或经典收藏之谓。张尽思想之网,伸极探索之手,触及者可谓处处皆典藏。茫茫宇宙、太古之变,有遗体典藏于银河;小小地球、亘古之变,有岩体典藏于腹;万般生命、进化之谜,有化石典藏于土;鲜活人类、发展之路,有文明之光典藏于史;即逝人生、哀乐之旅,有五味典藏于心。典藏是客观存在,是一种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共同遵循的法则。

典藏犹如充满信息的载体,以其久恒传递的信息告诉我们宇宙、地球、人类社会、国家以及个体人的发生、发展和消亡过程。无论就哪个范畴而言,典藏皆一如阳光之于地球、人类和个人。对于人类社会而言,典藏不仅是历史信息的载体,更是人类文明传承的媒介。没有古埃及金字塔,哪来今日之摩天大楼?没有远古人类的结绳记事,哪来今日高速运转的计算机?没有昔日身绑鸟羽的飞人,哪来今日邀游太空的飞船?试想,人类的发展哪一步不是在历史典藏之上的发扬光大?

典藏既为经典的收藏,那我们就不能良莠不分,来者皆藏,而是择其信息量相对最大化的载体科学地收而藏之。这正如,当你驻足地质博物馆会为自然的神奇绝美而流连忘返,当你参观北京故宫会为中华文明的灿烂而倍感自豪,当你吟诵唐诗宋词会为其人文之美而赞叹折服,当你把玩一件精美玉雕会为其洁美含蓄而爱不释手,当你满脸皱纹坐在冬日的火炉前品味一生点点滴滴的爱会为其纯真秀美而回味无穷……然而,典藏不尽是清甜甘美,也涵盖苦涩与辛辣。这正如历史上人类每一次愚蠢的行为都会深深刺痛我们唯真、唯善、唯美的心;人类每一次重大的挫折都会让我们在历史的定格处低头沉思;人生每一次痛苦的挣扎都会使我们以及后人有所思、所悟。因此,我们典藏历朝历代的兴衰,典藏“二战”的血雨腥风,典藏“十年动乱”的愁云惨雾,典藏一句句人生的格言。正如我们的事业,既典藏成功与辉煌,也典藏失败和教训。这就是一个辩证唯物主义者的所思所想、所作所为。

典藏是平等且穿越时空、地域的。通过典藏的昨天和今天,我们不难看出,人类并不因为种族的优劣、国家的大小、民族的强弱而选择或忽视典藏,也不因个人血统的贵贱、地位的高低而选择或放弃典藏。事实上,世界各地的典藏都是那些跨越种族、超越地域、穿越时空、凝聚人类智慧、充满人性之光的经典之作。典藏是超凡脱俗、凝聚人类理性之光的珍品。

静观今日之社会,目光所及之处,不乏唯利是图、急功近利,心浮气躁、人心不古,传统缺位、价值混乱,道德缺失、行为失范之辈。这皆与缺乏典藏之光的照耀不无关系。试想,我们典藏的优良传统是否已尘封蒙垢多时?我们典藏的中华文明、道德规范及其约束力到底还有几许尚存?呜呼!长此以往,人将何堪?国将何堪?

然而人类进步、民族强盛、社会和谐,皆因人类理性之所在。我们坚信,无论有多少阴霾,典藏的理性阳光将依然明媚。我们欣喜地看到,春风暖万象,春雨润万物,久违的典藏之风正在中国大地悄然兴起,且大有蔚然之势。

愿典藏之光永远照耀我们,华夏文明代代传承。人牛的加减乘除

数理的加减乘除,可用以发现、揭示自然规律,进而认识世界、改造世界;人生的加减乘除,则可使我们:自知之明,不断充电;趋利避害,心存淡定;校准航线,不断远行。

减。纵观人生的目标何啻万千,但能实现的毕竟屈指可数,因此在我们确定人生目标时,不仅要结合自身实际,用“减法”减去那些过低或过高的目标,而且还要在人生的旅途中减去那些障目的细枝枯叶。

除。尘世喧嚣,纷扰不绝,当我们确定了人生目标之后,面对征程上的千般困难和万般诱惑这个庞大的被除数,我们一定要用一生的执著和坚毅这个除数去分解,使影响我们目标实现的困难和诱惑变成越来越小的“商”。

加。社会在进步,时代在发展,知识更新日新月异,让人目不暇接,我们应以充实知识的“加法”去武装头脑,一如婴儿吮乳的力气去汲取知识,不断地增大知识的存储量,不断地提升自己,让汗水和睿智去增大我们成功的“和”。

乘。因循守旧、亦步亦趋是实现人生目标的大忌,因此我们一定要用创新思维的“乘法”去驱动既定的目标,让一次次成功变成几何级数,让平凡中的累“积”变得并不平庸,使暂短的人生创造出非凡的成就,绽放成绚烂的花朵!P3-4

序言

学者胡适说:“看一个国家的文明,只消考察三件事,看他们怎样看待小孩;看他们怎样看待女人,看他们闲暇时间读不读书。”同样,认识一个地区、一个部门的文化档次,“读不读书”,也显然是一个重要指标。手上这本厚厚的书——《青果集》,是昆明地税干部和员工思考人生、擦拭灵魂、奉献岗位、抒发情感、汇聚智慧的文字集结。这样一批身着制服、为国聚财的繁忙的公务人员,不仅读书,而且著文,这就不能不令人肃然起敬,“文而化之”的水准自不待言。

一般说,写就一篇稿件的相应阅读量,大体上是该文字数的20倍,那么《青果集》写作群体的阅读字数至少是数百万字,这折射了昆明地税各部门建设学习型群体,致力“学习化生存”的现代风尚。“写”是“读”的萃取与深化,他们读“有字之书”与“别人的书”进行信息的汲纳、思想的碰撞,取得灵感的启发、哲意的联络。他们也读“无字之书”:西上喀纳斯,南下新加坡,诚朝井冈山,漫步腾越道,在步履对土地的丈量中考校历史、参照彼此、思索宋教、回眸往事。在这两本书的阅览中,使“自己的书”言之有物、触之成感,许多文字叩人心怀。如,写腾越地的国殇墓园:“腾冲不是水墨泼就,而是苦雨血泪泡熟……生命的情意,因为超拔苦难尤显珍贵;文化的价值,因为超越时代而更加彰显”。让人联想,在那“极左”如潮的年代,国殇墓园这个纪念抗日的国军战士的冢园何以能在腾冲人的手中得以保存?从而深思腾冲人的襟抱境界。

文章的作者,从弱冠青年到“知天命”的资深干部,他们有孜孜哥乞疙的勤勉业务能力,更兼能笔走龙蛇驾驭文字的功夫。“都道织锦华裳好,抚衣更念缝纫人”,读赏一篇篇短小流畅之文,自然更加意留神编者,编著者的眼光是文集选萃的书底灵魂。编著者郭光顺,军人出身,当过汽车驾驶兵,干过软件工程师,转业之后,任过发票管理所所长,执编(昆明地税之窗》。由驾车到驭笔,成为“优秀编辑”,誉为“老辣笔杆”,这不仅仅是个人的努力与天分,作为地税人的一个小小缩影,使人油然感悟“学习与成长”,就是昆明地税人的别名、雅号。

税收工作,是社会实施“第二次分配”而追求人间公平的前奏,而贪腐现象恰恰是加剧社会非公平的一大原委,《青果集》中不乏这方面的思考,体现昆明地税人的社会良心与人文情怀。《廉思赋》以诗赋的铿锵文字述表见解:《行正道为好官》以自己的感悟总结出六十字箴言;《人无贪心品自高》、《自由最宝贵,守法方幸福>,仅仅题目就不啻为格言警局,“社会关怀”是《青果集》给人的鲜明印象。

李敖先生说:历史,除了人的姓名是真的,其余大抵是假的,小说,除了人的姓名是假的,情感基本是真的。《青果集>作为散文集锦,当然可以说行文是散文式的,情感是极其真挚的。《恋想母亲》,《父亲的幸福观)、《感谢你,孩子>、《我的奶奶》……只是标题,就给读者一种初始的心灵悸动。那些带着体温从心里流出的字句:“我和母亲远隔千山万水,但我知道母亲的心几乎穿越大半个中国牵挂着我……如今,越来越恋想母亲……一次次在心中祈祷母亲幸福安康。”“父亲,您在天堂还好吗?对于幸福,我已经感悟到了:那就是亲情——和亲人团聚,度过的每一个日子……”,“孩子,是你让我学会了从容的生活……‘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这是)一种温暖的、朴素的生活态度。”“奶奶像一本书,一页页翻过,让我懂得了善待他人、善待生活……”对于每一位同样作为子、孙的读者,总有叩动心扉的联想和酸酸甜甜的启迪,让我们也忍不住要与作者一道问候:母亲,您好吗?

那么多篇以“爱”名之于其中的文章,《真爱没有选择》、《爱,让生命之绿常青》、《爱,你就说出来》、《回首,爱在远行》、《母亲的爱》……让读者感谢地税人宽博而细腻的心灵。鲁迅先生说:“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威肃沉毅的“税官”们,更有深湛的情感世界。“爱与亲情”,是《青果集》给人的温馨感受。

“职业自豪”是《青果集》给读者的又一份感动。这不仅表达于《税旅二十年)作者娓娓叙述的税务岁月的沧桑迅变,以及“每天去上班,真是幸福啊!”的感慨归属之中。也不仅体现在《大山回音》“老孙的善举像一缕阳光,平淡却令人感动;老孙的平凡像一泓春水,平静却充满圣洁”的歌颂里,以及《献给老税工》以云霓霞彩作喻、散文诗般的句子中。还不仅展示在以“换位思考”的仁爱心胸对待纳税人、粗豪却不失“温柔”的那些个资深税务人员身上。这些足以使人心仪敬佩昆明地税干部职工了。他们的“职业自豪”更体现在作为税务人的文化优雅上:繁忙工作之余常作“闲暇断想,人生感悟”:节奏快捷之中居然“诗话修身”;在平凡的岗位上,常常思索“人生与生命”的真谛:在为父为母的担子下,形而上地作“幸福的随想”:他们“感悟年轮”、“感悟诚信”、“感悟日历”、“感悟幸福”、“感悟减法”、“品味年华”,缜密的心思穿透了文化的厚重。他们”沉淀心情”、“把握潇洒”、“追求宁静”、“学会欣赏”,邃远的情思渗浸了人格的自尊。只有深怀职业自豪感的人才会有如此雍容的心态,只有归属于事业追求的人才会有这种文化从容。这是群体性的精神状态的写照,这种人格境界自然会给人予文字外的感动,慧者云,做人要具备“三心”对自己,有颗平常心,谦虚谨慎、戒骄戒跺,别把自己太当回事;对别人,有颗感恩心,滴水之恩涌泉相报,将别人给的恩惠镌于心崖上;对自然与社会,有颗敬畏心,谨行慎为、小心翼翼,什么都不怕的只会是流氓。摩挲品味《青果集》,斯境存焉!

“诗的意境”是《青果集》又一沁人心脾的所在。其第4部分,名日“丝语·厚重”,仅仅40个页码,是<青果集>中篇幅最小的一个部分,而编著者匠心独运,以披沙沥金、删繁就简的手笔,用格言警句、连珠妙语的形式,轻灵中阐述其厚重,看似“闲言碎语”,不乏“火花绽放”,激发“心海浪花”。

智者云,人生四根支柱:健康、岗位、婚姻家庭、人际沟通。“丝语”归纳“人生三大幸”身体健康,家庭和睦,朋友众多。大有异曲同工之妙。

毕淑敏是散文名家,她说:30岁以前的美丽是爹妈给的,30岁以后的美丽是自己创造的。有一件永恒的化妆品,叫做“气质”。“丝语”感悟“第一次青春是父母给予的,第二次青春是靠自己努力得来的,美好的青春,在不断奋斗中延续。”很似心有灵犀的见解。

杨澜作为著名主持人有一句名言:我们可以不成功,但不能不成长。“丝语”说:“每天进步一点儿,离理想的目标还会远吗?”也具所见略同之处。

“丝语”有言:“与其埋怨一切,不如努力一番,相信奇迹一定会出现”。那不是对“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的古代警言的现代解释吗?

“丝语”有言”人们总是惊叹长江如海时的磅礴,却忘记了它聚纳百川的胸襟”。不禁使人想起林则徐诗句的意境“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丝语”之所以同“厚重”连缀,是因为我们不是在重复别人,却在似有若无中达到了某种诗化的睿智之境。

“该糊涂时不糊涂是真糊涂,不该糊涂时而糊涂是一塌糊涂”。“丝语”摘言使我们觉得郑板桥的“难得糊涂”讲得过于笼统。

“充分感受自己的幸福,不要和别人攀比”。”丝语”斯言似乎比尼采先生的格言“人的最佳状况也许是保持轻度的贫困”还爽利清晰地表述了这个认识的另一面。

触目尽多的慧言巧语,多少使人有一点目不暇接的感觉。“报复就像挖了两个墓穴,其中一个留给自己”:“心田,是世界上最不该荒芜的地方”;“什么时候学会了放弃,我们就什么时候学会了成熟”。这些要言妙句,使人禁不住要索笔摘抄。

涉于修养,“丝语”宣说:“身高只是数据,内涵才是高度“;“人之所以有一张嘴、两只耳朵,是因为听的要比说的多一倍”。

勉励努力,“丝语”告诫:“每一个踏实的睡眠,都躺在每一个踏实的睡眠上”:“抢出来的机遣,干出来的成就”;“最贵重的宝石,受匠人打磨最长;最精美的雕塑,受凿子打击最多”。

思考生活,“丝语”叮咛:“生活,是用来经营的,而不是用来计较的。感情,是用来维系的,而不是用来考验的”;“书写人生走好每一步,快乐生活过好每一天”。

品味人生,“丝语”疏导:“一副好药,治疗伤痛;一本好书,拯救灵魂”:“路,是一步一步走出来的;爱,是一点一点积攒起来的”;“缘分,是上天赐给的:快乐是自己寻找的;欢笑,是朋友带来的;哭泣,是多愁自找的。总之,幸福是自己灌溉的”;“说‘人’话而不说‘官’话,干实事而不玩虚招”。

真使人如登太阳山,智慧的语言,摭拾皆是。“丝语·厚重”一节,正如世人所说:“浓缩的常是精华”,信然!

“谦却不虚”是《青果集》的况味。书名“青果”,是编著者的谦虚:果尚青涩,味未必佳。以实观之,却是“青果”蓄势,韵味可期。《青果集》显示了昆明地税人的相当的文化实力,滋实清新,内涵不虚。当然,集子中没有“诗鬼”李贺那种“石破天惊逗秋雨,老鱼跳波瘦蛟舞”的险峻烙人式的奇诡之句,也没有鲁迅“面对淋漓”、“直面惨淡”的深沉兼戟张的凝重气势,但惟其顺畅素朴、真情实感,恰恰能给读者以质恬舒心的生活感。

数十年后,后继的昆明地税人如果翻动这本书,他(她)们会领略到前辈们的音容笑貌。今天这批地税人的子孙倘若哪时来阅览书中内容,可以体察父母叔伯们走来的那个时代的阴晴圆缺。《青果集》是昆明地税人历史年轮中一个小小的留痕,却是一个真切的留痕。

麦家先生说财富可以创造财富,却无法创造智慧。智慧来自内部:心跳、忏悔、自尊、自信、自立、自强,包括对“聪明”的反感和厌恶。说到底,智者首先是一个本色的人,然后是一个有理想的人。一个既有本色又有理想的人,我以为就是一个富有的人。

《青果集》显现了这种“富有”。感谢体现这种富有的作者群,感谢呕心竭力的编著人一郭光顺同志!于云南大学文津楼

2012年5月1日

后记

晨曦挤进书房,画上《青果集》最后一个句号,舒展一下身躯,揉一揉布满血丝的双眼,临窗眺望,远山晓岚飘逸,“睡美人”若隐若现,勾勒出曼妙曲线,宁静而安详,让人顿生几分妒意。

回首2004年那个萧瑟的深秋,尽管余依然健硕,却被固化而让人不解的体制和机制卸下驾辕、退居二线、颐养天年,忙碌惯的贱命,顿时闲暇下来,着实不太适应,常常生发出莫名的困顿与困惑,尽管可“一杯茶、一张报,不慌不忙看半日”地打发时光,但总觉不值,似乎应做点什么才死心、才畅快。

人总是生活在精神和希望之中的,如果成天只是吃吃、睡睡,无异于猪栏的生活,只有有精神和希望地活着,人生才有意义。余不甘碌碌无为,历经两年苦苦的挣扎,终于在2006年初迎来机会——筹划、执编《昆明地税之窗》期刊,从此便一发不可收拾,殚精竭虑,遨游于文字海洋,倍感酣畅淋漓……

光阴荏苒,转眼逝去六个春秋。期间,与每一位作者心灵对话,经对话而成为知己;与每一位作者思想碰撞,历碰撞而火花绽放。从而,超越了自我,升华了思想。实践中,不敢有丝毫懈怠。余深知:作为期刊、特别是内部期刊的执行编辑,责任和文笔缺一不可,有文笔没有责任心,不愿下功夫修改;有责任心没有文笔,想改也改不好。于是,笨鸟先飞,不敢轻易放弃每一篇文章而精心反复打磨,不敢粗制滥造、忽悠读者。游历字里行间,无不充满作者的汗水、编者的心血,尽管焚膏继晷,仍乐此不疲辛勤耕耘在那片属于自己的田园。

继而,经日积月累、精挑细选,终于成就了这本展现在读者诸君面前的《青果集》,集子虽然略显青涩,但是也不失为平凡人的真情实感,平凡中有厚重,浮躁中有真情,困惑中有感悟,可谓色香味俱全的民间“大拼盘”。

感谢天命之年那个难忘的机会,让余得以潜下心来认真总结和思考,从容耕耘,愉悦收获,正所谓“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感谢领导的信任与宽容,让作者敢于吐露真情,让编者勇于施展拳脚,不带桎梏歌唱,不上铁镣舞蹈;

感谢广大作者的理解与支持,为编者提供下锅之米,即便编者在淘洗中会有些许米粒流失,也不失宽宥之心而共同烹制自家饭桌上的饕餮大餐;

感谢大学问家、三迤名嘴、云南大学金子强教授欣然为青涩的集子作序,使之蓬荜生辉,让编著者倍受鼓舞和鞭策;

感谢宦钟泉、周祖玉两位贤弟仁兄长期以来对编著者的鼎力相助,特别是钟泉精心设计的封面及内页,不但提升了集子的品位,而且诠释了人世间何为真情实意;

感谢陈连全小弟不懈的资料搜集,只一句叮嘱就让集子得以成形,给了“友情”二字最为深刻的注脚……

如今,《青果集》已经付梓,权当编著者给作者诸君的一个交代,临退休前馈赠大家的一份薄礼。

深晓,识玉雕琢落刀难;情笃,反复斟酌始心安。然而,囿于学识所限,难免遗珠之憾、舛误之错,切望方家指正。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 12:2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