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研究思路与结构安排
1.4 创新之处
第2章 IPO首日收益异象及其抑价解释
2.1 IP0首日收益异象
2.2 基于信息不对称的IPO抑价解释
2.2.1 发行人和投资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
2.2.2 投资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
2.2.3 承销商和投资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
2.2.4 承销商和发行人之间的信息不对称
2.3 其他抑价解释
2.3.1 股权结构假设
2.3.2 前景理论
2.3.3 信息瀑布流假设
2.3.4 特有制度假说
2.4 IPO抑价解释的不足
2.5 中国的IP0抑价研究
2.6本章小结
第3章 噪声交易者与IPO溢价解释
3.1 噪声交易者概述
3.1.1 噪声、噪声交易和噪声交易者
3.1.2 噪声交易者的心理学基础
3.1.3 噪声交易者长期存在的原因
3.2 噪声交易者对资产价格的影响
3.2.1 意见分歧、卖空限制与资产价格
3.2.2 狂热投资者与二级市场价格
3.2.3 正向反馈交易者与二级市场价格
3.3 噪声交易者参与下的IPO溢价研究
3.3.1 意见分歧、卖空限制与IPO首日收益
3.3.2 狂热投资者与IPO首日收益
3.3.3 正向反馈投资者与IPO首日收益
3.3.4 噪声交易者与IPO发行定价
3.4 中国市场的相关研究。
3.4.1 噪声交易者对我国IP0溢价解释的适用性
3.4.2 中国的IPO溢价解释
3.4.3 国外IPO理论应用于中国市场的比较评价
3.5 一本章 小结
第4章 中国IP0首日收益溢价解释的新证据
——基于随机前沿模型
4.1 问题提出
4.2 IPO首日收益异象产生的四种可能
4.3 随机前沿模型简介
4.4 实证方案设计
4.4.1 样本选取和数据来源
4.4.2 变量设定和实证模型
4.5 实证结果分析
4.5.1 发行定价水平的随机边界估计
4.5.2 稳健性检验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噪声交易者与一级市场的数量套利
5.1 问题提出与建模思路
5.2 噪声申购者与投资者收益,
5.2.1 模型假设一
5.2.2 当噪声需求为0时(即Dn=0)
5.2.3 当噪声需求小于发行量时(即0<Dn<.s)
5.2.4 当噪声需求不小于发行量时(即Dn≥S)
5.2.5 模型结论
5.3 发行市盈率管制的影响
5.4 一、二级市场套利比较
5.5本章小结
第6章 IPO真实首日收益的理论分析
6.1 中国IPO市场的制度背景
6.1.1 市场准入制度
6.1.2 发行定价制度
6.1.3 股权分置结构
6.2 IPO真实首日收益的合理性及其组成
6.2.1 IPO真实首日收益的合理性
6.2.2 IPO真实首日收益的组成
6.2.3 实证检验的难点及其解决办法
6.3 噪声申购者与IPO发行定价
6.3.1 噪声申购者在一级市场的存在性
6.3.2 噪声申购者对IPO发行定价的影响
6.4 噪声交易者与IPO名义首日收益
6.4.1 噪声交易者对IPO首日价格的影响
6.4.2 噪声交易者对IPO名义首日收益的影响
6.5 噪声交易者与IPO真实首日收益
6.6 本章小结
第7章 噪声申购者与IPO发行定价的实证研究
7.1 噪声申购者在一级市场的存在性检验
7.1.1 样本数据
7.1.2 变量设定
7.1.3 单变量分析
7.1.4 多元回归分析
7.1.5 稳健性检验
7.2 噪声申购者对IPO发行定价的影响检验
7.2.1 样本数据
7.2.2 变号设定
7.2.3 单变量分析
7.2.4 多元回归分析
7.2.5 稳健性检验
7.3 本章小结
第8章 噪声交易者与IPO名义首日收益的实证研究
8.1 噪声交易者对IPO首日价格的影响检验
8.1.1 样本数据
8.1.2 变量设定
8.1.3 单变量分析
8.1.4 多元回归分析
8.1.5 稳健性检验
8.2 噪声交易者对IPO名义首日收益的影响检验
8.2.1 样本数据
8.2.2 变量设定
8.2.3 描述性统计
8.2.4 多元回归分析
8.2.5 稳健性检验
8.3 本章小结
第9章 噪声交易者与IPO真实首日收益的实证研究
9.1 IPO真实首日收益的合理性检验
9.1.1 样本选择及数据处理
9.1.2 描述性统计结果及分析
9.2 IP0真实首日收益影响因素的实证检验
9.2.1 样本数据
9.2.2 变量设定
9.2.3 多元回归结果及分析
9.2.4 稳健性检验
9.3 本章小结
第10章 结束语
10.1 研究结论
10.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后记
索 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