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文明在形态和特征这两方面与现实社会文明有很大不同。人类既生活在一个由自身的群体所组成的现实社会之中,又生活在网络技术为其创造的虚拟“社会”之中。这就使得网络社会的文明既与现实社会的文明存在一定的联系,又具有自身独特的特点。《网络文明引导工程研究》对这些特点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对于把握其发展规律、加强网络文明建设具有重要价值。本书由张真理主编。
《网络文明引导工程研究》将网络文明的引导视为一个社会治理的过程,从而为引入治理理论的分析框架奠定了基础:一方面,可以引入多元的参与主体,有利于分析不同主体在网络文明建设中的不同角色定位。同时也为结合具体的建设手段分析不同主体的特殊作用开拓了空间;另一方面,可以引入多元的作用机制,有利于分析不同机制在网络文明建设中作用的大、小、优、劣,同时也为结合具体的建设手段说明发挥多元机制作用的具体方式。《网络文明引导工程研究》由张真理主编。
第一章 绪论
一、网络文明及相关概念的界定及辨析
二、网络文明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之都战略中的重要作用
三、网络文明建设的基本原则
四、网络文明建设的基本目标
第二章 网络文明引导工程背景分析
一、网络对社会发展的深刻影响
二、网络对社会发展的负面影响
三、首都的网络文明建设
第三章 中国网络文明的现状分析
一、中国互联网发展现状
二、网络不文明的具体类型
三、政府网络行为分析
四、网络企业行为分析
五、网民行为分析
第四章 国外网络文明建设的借鉴
一、美国的网络文明建设
二、英国的网络文明建设
三、法国的网络文明建设
四、德国的网络文明建设
五、俄罗斯的网络文明建设
第五章 网络文明的基本价值观念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网络文明的指导意义
二、北京精神对网络文明的指导意义
三、中国传统价值观念对网络文明的借鉴意义
四、西方计算机伦理学对网络文明的借鉴意义
五、网络媒体的价值观念——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在网络时代的演进
第六章 网络文明引导工程的主体
一、中国共产党
二、政府
三、行业组织
四、互联网企业
五、网民和其他社会主体
第七章 网络文明引导工程的机制
一、约束网络空间的四种机制
二、法治
三、市场
四、代码
五、自律
第八章 网络文明引导工程的手段
一、网络舆情引导
二、网络色情治理
三、主流网站建设
四、网站资源整合
五、文化资源的数字化和网络化
六、举办健康网络文化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