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非常不喜欢甚至抗拒社交?参加社交活动常常让你感到筋疲力尽?看过无数诸如社交技巧、社交大全之类的图书,但从未奏效?常常羡慕那些在社交中游刃有余、巧舌如簧的外向者,并试图改变自己,却常常无功而返?
如果你的答案为“是”,那么,请打开德沃拉·扎克编著的《零压力社交——内向者的轻松人脉术》这本书吧,它正是为烦恼不堪的你量身订制的。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零压力社交(内向者的轻松人脉术) |
分类 | 经济金融-管理-公共关系 |
作者 | (美)德沃拉·扎克 |
出版社 | 海天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你是否:非常不喜欢甚至抗拒社交?参加社交活动常常让你感到筋疲力尽?看过无数诸如社交技巧、社交大全之类的图书,但从未奏效?常常羡慕那些在社交中游刃有余、巧舌如簧的外向者,并试图改变自己,却常常无功而返? 如果你的答案为“是”,那么,请打开德沃拉·扎克编著的《零压力社交——内向者的轻松人脉术》这本书吧,它正是为烦恼不堪的你量身订制的。 内容推荐 在《零压力社交——内向者的轻松人脉术》中,作者德沃拉·扎克以自身为模型,充分肯定内向者。她首先帮助读者认清自己的性格特征、社交风格以及抗拒社交的原因,然后提出“零压力3P社交法”作为现实可行的解决方案,最后将这一方案运用于最常见的几种社交情境中,如日常社交、求职、出差、主持社交活动等。同时,《零压力社交——内向者的轻松人脉术》作者根据自己多年的经验,收录了许多在社交方面突破障碍、成功抵达轻松社交的真实案例。这个方法无需你变得外向或假装外向,却可以让你轻松社交甚至享受社交的乐趣。 目录 致中国读者信 1 作者德沃拉·扎克二三事 2 权威推荐 4 亚马逊读者五星级评论 7 前言 内向者必读 17 第1章 首先,认识你自己23 内向or外向?24 实例笔记:你喜欢独自进餐吗? 24 极端内向者25 性格评估 26 到底有多内向?28 第2章 内向不是社交的大敌31 内向≠不善社交 32 内向≠社交恐惧34 第3章 没关系,你抗拒社交是有原因的37 社交猛于虎?38 实例笔记:控制内心的潜台词 40 运用积极的自我对话41 实例笔记:你好!请先别烦我! 43 社交实战:重塑社交中的自我形象44 实例笔记:你认为自己是内向者吗? 46 第4章 内向的世界也精彩49 内向与外向的不同国度 50 看,这就是内向者 52 实例笔记:如何识别性格内向者 55 内向者社交特征一:三思而后言 56 实例笔记:喂,请问你还在听吗? 57 内向者社交特征二:深入思考 57 内向者社交特征三:通过独处恢复自身能量 58 实例笔记:不同性格类型的团队合作 59 看,这就是外向者60 外向者社交特征一:边说边想 63 外向者社交特征二:发散思维 63 外向者社交特征三:通过与人互动获取自身能量 64 第5章 无需改变性格的零压力“3P社交法”67 出发之前,先要找对方向 68 你完全可以一个人用餐 69 实例笔记:内向不是问题 70 3P社交法 71 技巧一:暂时喊停72 实例笔记:沉默是金 73 技巧二:做好社交前的准备 73 实例笔记:静水深流 75 技巧三:社交减速76 实例笔记:聚光灯下的你 78 第6章 “3P法”让你处于社交“舒适地带”81 成功的社交在于你的掌控 82 实例笔记:完美的一天 83 暂时喊停 84 实例笔记:DJ的音乐王国 84 社交实战:自我盘点 86 实例笔记:从自我批评到自我认同的内向者们 88 做好社交前的准备 89 社交减速 90 实例笔记:一位内向人士的晋升 93 第7章 原来,日常社交可以这样轻松95 当你在日常社交中遭遇困境 97 暂时喊停 97 做好社交前的准备 100 实例笔记:内向者收到的三张名片 101 社交减速 102 在社交活动结束之后 105 有效利用社交活动中的名字标牌 106 社交中的话题管理 107 第8章 三步打动面试官111 镁光灯下的你 112 实例笔记:我内向,但我自信 114 你真的不善交际吗? 114 暂时喊停 115 社交实战:请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 116 实例笔记:你最喜欢哪种甜品? 117 做好社交前的准备 118 社交实战:三十秒“电梯演讲” 118 实例笔记:与别人保持情绪同步 122 社交减速 123 社交实战:填写属于你的社交网格 124 第9章 商务旅行中的三颗“定心丸” 127 暂时喊停 128 实例笔记:内向者、旅行和电子邮件 131 做好社交前的准备 132 实例笔记:一个人的午餐 135 社交减速 135 社交实战:请主动发起话题 136 社交实战:“重构假设” 140 第10章 主持社交活动?你也可以从容不迫143 暂时喊停 144 实例笔记:内向者如何对待会议? 145 做好社交前的准备 146 社交减速 147 社交实战:请记住别人的名字 149 第11章 保持真我,但也需要适度弹性155 用别人喜欢的方式对待别人 156 实例笔记:不同的世界 160 让你的社交风格保持弹性 161 社交实战:社交风格弹性小试验 163 实例笔记:一个弹性社交成功案例 166 第12章 别急,请一步一步走向轻松社交1 69 什么是结果性目标 170 社交实战:构建你的结果性目标 174 结语 现在,你也可以享受社交的乐趣了 177 继续前进 178 你还能走得更远 179 致谢 181 试读章节 内向者社交特征一:三思而后言 这条特征揭示了我们的思考过程。性格内向者通过彻底而全面地思考来认识这个世界,有时候他们甚至会用笔写下他们对事物的看法以及反应。 相比较而言,性格外向者则会从口头或行动开始,通过讨论,他们脑中的想法才会逐渐清晰浮现出来。 性格内向者在正式作出答复之前需要时间整理思路。他们需要仔细考虑将要作出的答复,这使内向者更专注于心底的声音。与此相反,性格外向者则是一边说话,一边思考。虽然性格内向者也可以不假思索地作出回答,但这种回答通常是不准确和不完整的。 性格内向者关注内在,不易被外表蒙蔽。 在与别人建立了亲密关系之后,不管对方的性格是外向还是内向,性格内向者会变得很健谈。虽然常言说“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但性格互补的人也会相互吸引。当你喜欢上某个人时,你会发现自己突然变得爱说话了。因此,性格内向者不见得都害羞和安静,这要视具体情况而定。 内向者社交技巧一:暂时喊停 内向者的第一个社交特点是三思而后言,指的是性格内向者(当然也包括很多双重性格者)在作出回应前需要时间思考。内向者擅长在采取行动前做规划、研究不同方案,以使目标清晰。因此,与此社交特点对应的第一个社交技巧就是在发起社交前暂时喊停,并对将来的社交活动进行思考或计划。 实例笔记 喂,请问你还在听吗? 有一次我和一位新客户通电话。之前我们没有见过面,当我问过一个问题之后,话筒那端沉默了很长时间,我以为电话掉线了,于是小心地问道:“喂,请问你还在听吗?” “我在。”他终于说话了,并且解释说,“很抱歉,我的嘴没有脑子转得快。” 你看!你看!我心里说,这肯定是名性格内向者。 几周以后,我告诉他我当时的心理反应,认为他当时的表现完全体现了典型的内向性格特征。说到这里时,我们都笑了。 内向者社交特征二:深入思考 这条特征关注我们在社交世界中的状态。每个人都有一个舒适地带,你找到属于自己的舒适地带了吗?性格内向者注意力集中,他们低头做事、对兴趣和人际的追求很有深度。与此同时,他们对人际关系和社交时间如何度过都高度挑剔。在社交中,内向者对社交对象的要求是“少而精”,这样做可以将潜在社交关系向持久关系发展。 据我多年的经验观察,发现性格内向者对于感兴趣的事情会深度钻研,对此,我印象非常深刻。通常在我课程结束后,内向学员不会一窝蜂地冲出教室,他们会热情地对我说,听了我的课程之后,他们会以一种全新和乐观的态度认识自己和别人。 性格内向者不善于应对外界突如其来的打搅。他们总是埋头工作,如果被随意打断的话,会表现出惊愕和不知所措;如果被频繁地打断,会让他们产生挫败感,工作效率也会随之降低。 如果你是一名性格内向者,此时的你正在全神贯注地工作,仿佛你已经与工作融为一体,达到了物我两忘的境界。恰在这时,一名性格外向的朋友急匆匆地走过来,很兴奋地问你是否参加小组聚会或类似的集体活动。虽然你拒绝了他,但是你却再也回不到之前那种忘我的工作状态了。 由此我们看出,性格内向者的活动是极度私人的。性格外向者很容易与别人分享一堆私人信息,但性格内向者对自己的生活或成就却闭口不谈。对于性格外向者来说是无关痛痒的询问,但在性格内向者看来却是私人机密信息。而且,有时候面对这种询问,内向者会觉得对方很没有礼貌。 内向者社交技巧二:做好社交前的准备 性格内向者渴望建立有深度的人际关系和社交体验。他们在参加会议时,会把交谈对象锁定在事先精心挑选的几个人身上。他们不会与每个人侃侃而谈,也不会被过多的人际交流搞得筋疲力尽。 预先对所要参加的社交活动做准备,既不会浪费许多不必要的能量,也能收获较好的成效。对这一点我深有体会。有一次我抱着寻求高质量出版商的目的参加一次出版界会议,于是我在会前仔细作了一番调查,在会议中我只关注这一家出版商,只与他们谈了出版事宜,结果,就有了现在这本书。 内向者社交特征三:通过独处恢复自身能量 这一条特征关注的是如何获得和保存自身能量。性格内向者有主见,这意味着性格内向者会独自或与关系亲密的人待在一起更新和恢复自己的能量。 具有较强内向性格倾向的人渴望独处,如果独处时间不能保证,他们会觉得仿佛肺部缺氧一样憋闷。如果没有充足的独处时间,我也会有窒息的感觉。对高效能的性格内向者来说,独处时间不可或缺。如若不然,他会感到疏离、失去平衡感、筋疲力尽、易怒,自身能量也会耗尽。 当内向者对于独处的需求得到重视和关注后,他们才会将注意力转向人际关系等社交需求,并且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内向者社交技巧三:社交减速 若想学会第三个社交技巧,你需要设定自己的社交速度及节奏,也就是说社交要有度、独处不可少。这对于声称抗拒社交的内向人士是必备的。我们可以把这个社交技巧描述成可以循环的两个步骤。首先你需要建立有意义的、真正的人际关系;随后补充自身能量;重复以上步骤。 实例笔记 不同性格类型的团队合作 我每次为课程小组分配任务的时候,都会把性格内向和性格外向的学员分开。通常,刚开始时,性格内向的学员之间不会互相交谈,他们大多埋头用笔在纸上写写画画。但过一会儿,他们就抬起头来问我:“我们需要一起完成这项任务吗?”在得到我的肯定回答之后,他们会列出一份清单,上面清楚地写明每个人的想法。 性格外向的学员们则很快组成一个小组。每次他们都迫不及待地想分享他们的观点和见解,他们会朝团队成员大喊:“让我们开始吧!”但是没有人会在意这种夸张的举动,大家都认为这是理所应当的,也不在乎别人有无回应。如果没有回应,他们也不会觉得难堪。 当外向小组已经完成任务时,内向小组的成员相互之间还没达成默契。即使有一位内向成员想自告奋勇发言,他也会先和同组成员交谈或示意,以确保别人都同意他所讲的内容。而且,他举手的时候也不会大声喊叫。 他阐述观点时语言简洁、精准,并且伴有额外的细节描述和详细解释。他会详述每位小组成员的贡献,但不会具体到某个人。因为他认为这些都属于私人信息。 通过以上这个例子,我想彻底澄清一点,那种认为性格内向者不善于团队合作的观点是错误的。这种观点的错误逻辑如下:因为性格内向者有主见,所以他们不擅长和别人合作。事实上,借由内向者们特有的专注力、关注细节以及透过现象看本质的本领,他们可以成为团队中的模范成员。有一点我要承认,一旦加入某个团队,性格内向者更喜欢零散的任务,并乐意独立完成。 P56-60 序言 内向者必读 沟通才是王道。(E.M.福斯特) 一本用“内向者语言”写成的书 还记得我在康奈尔大学读研究生时,第一堂课上的是微观经济学。教授一开始就对我们说,这门课会涉及很多经济学图表。看到大家一脸惶惑,教授试图安抚我们这些新生,于是,他建议我们把这些经济学图表当成普通的流程图学习。我本来是一名文科生,以前根本没有接触过经济学,听教授这么一说,我一脸茫然,因为我压根不知道什么是流程图。 在接下来的几个星期里,我在经济学院的经历可以这样比喻:用外语A学习外语B……关键是这两门外语对我来讲完全像天书一样陌生。尽管我努力地记笔记,但课后看笔记时,我仍旧一头雾水。 当一个自诩不善交际的人竭力遵循为社交达人制定的交际法则时,悲剧就开始了。因为对前者来说,这些法则是完全无章可循的。这就像两个人用对方完全听不懂的语言进行交流一样,结果是双方都听不懂对方所讲的意思。看到这里,你可能会问,本书是用什么语言写成的?应该说,它是用性格内向人士所熟知的语言写成。希望在读过本书之后,你会对社交领域有更深地了解。 如今,我每年都受邀回我的母校康奈尔大学,给MBA学生上沟通技能的课程,不过,仍旧没人请我去讲授经济学。特别的社交书写给抗拒社交的你 有人会说,我写这本书,就像是给那些对鸡蛋和奶酪过敏的人奉送乳蛋饼食谱,或是给花粉过敏的人送去鲜花,都是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行为。 假设你对某件事很反感,而此事又不是必须去做的,为什 么不放弃,去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情? 这个问题问得很好。 首先我表示完全赞成上述说法:绝不在自己憎恨的事情上花费一分钟!但是现实没有这么简单。如果你觉得只要把本书丢回书架,就可以摆脱“社交”这门课,这是不可能的。 在接下来章节中,我会尽力把社交变成有趣又极富成效的一项活动。 你需要做的就是找一把舒适的椅子或者一片温暖的草地,摊开本书仔细阅读。相信读完本书之后,你会收获一个属于自己的社交世界。 我们将从下列传统的、完全为外向性格人士定制的社交箴言入手: ◇要不断推销你自己 ◇更多人脉=更高成功几率 ◇永远不要独自进餐 ◇随时与他人保持联系 ◇要多与别人进行交流 时下流行的社交手册大多是专门为某一类人(大多是性格外向的人)量身定做的,这些人即使身处陌生的社交场所也能应付自如、如鱼得水。 外向者在比例上占总人数的30%~50%。我知道大多数撰写社交类书籍的作者们并非刻意疏忽另外一部分人,事实上,其余50%~70%的内向者是被忽视并且被误导了。本书旨在帮助他们找回属于自己的社交世界。 另外,你还会发现人与人之间互相理解的惊人价值,它可以让我们在社交中彰显我们与生俱来的个性,并且不会让我们的本性受到漠视。社交并非多此一举之事 读到这里,你可能会小声嘀咕:我不喜欢社交,而且对它也毫无兴趣,参加社交活动总是让我感到筋疲力尽,所有的社交技巧也从不奏效,况且我也没有社交需求,我认为所谓的社交技巧都是骗人的、自私的、虚假的、不真实的、肤浅的、约定俗成的、可操控的、毫无用处的…… 请你先停一下,喝口水,冷静一下。 假如你所遵循的社交建议不是为你量身定做的话,那么不管是性格内向、外向或是不善交际的人都会陷入某种社交陷阱。 依我的经验来说,自称抗拒社交的人都会觉得自己不擅长交际。把这句话倒过来说也对,不擅长交际的人也会抗拒社交。其实,人人都具备成为一流社交家所需的所有素质,只不过有些人遵循了错误的社交规则。如果普通的社交建议对你不奏效,你往往就会认定自己在人际交往领域没有天赋,于是你很可能就此开始抗拒社交。 接下来,我将向你介绍一套能让你保持自我个性的社交方法。社交到底是什么? 再高远的理想也有实现的可能。 设想一下,我们的理想可能是想换一份新工作、在职场获得晋升、结识新朋友、改善我们身处的世界、扩大我们的影响力、兜售产品或服务、写一本书、成交一单生意、改善合作关系、成为名人、实现理想、拓展生意。 社交容许我们挖掘自身无尽的潜能,它可以扩展我们的目标。那么,社交到底是什么?社交就是建立和维护人际关系并分享彼此积极成效的一门艺术。 真正的社交就是人际关系的保持和维护。 在社交中越真诚,我们的社交网络就越具有弹性和价值。在掌握社交技巧的同时,我们可以保持自我,利用自身的能量;也可以试着与那个可爱的、内向的、不善言辞的自我进行沟通。但是请不要有抵触情绪,请相信,在此之前的挫败将是今后前行过程中最大的力量。社交也可以零压力 除非你是位大富翁,否则,时间就是你最大的财富。花上几个小时读一读这本书,你将获得以下财富。 ◇你将学到非常有效,而且浅显易懂的新社交方法。 ◇你将获得许多实际要诀,同时学到可直接应用到你的社交目标的行动步骤。 ◇我多年来在许多领域中发现相当多值得记住的实际案例,阅读和研究这些案例将让你受用无穷。 请你拿起铅笔开始阅读本书吧!我将与你同行! 书评(媒体评论) 加拿大前国务卿 霍恩·沃尔特·麦克莱恩(Hon.Walter Mclean) 职场的交际应酬向来有如野战丛林,但作者却相当高明而幽默地道出悠游其中的技巧。我迫不及待要来尝试她建议的社交小秘诀。 《纽约时报》畅销书榜首《自成百万富翁》(The Automatic Millionaire)作者 戴维·巴赫(David Bach) 德沃拉·扎克了解社交,而且用她的语言让这件事情变得很有趣而容易,这在她书里的每一页都有体现。 我讨厌社交但我喜欢这本书! 万豪国际酒店全球税款研究与规划副总裁 霍华德·威纳(Howard Wiener) 针对令人胆怯的主题,《零压力社交》提供了具体的、可行的指导。德沃拉与读者手拉手,让幽默和商业结合,毫不费力地在社交的世界里畅游了一圈。 时代华纳投资集团执行董事、高级副总裁 雷切尔·拉姆(Rachel Lam) 还记得社交什么时候是有趣和有效的吗?不记得了?我也是。但是有了这本《零压力社交》,就不担心社交的问题啦。 康奈尔大学约翰逊管理学院院长 乔·汤姆斯(JoeThomas) 抗拒它不如面对它,你一定得社交的。作者的创新技巧帮助内向者成功打入人群,而且轻松自在,再也不紧张了。 德勤企业管理顾问有限公司总裁 杰夫·威伦斯(Jeff Weirens) 你绝对不必游走人群,汇集一张又一张的名片。本书作者证明了你可以展露真实自我,但依然能建立新的人际关系,在专业与人际上绽放光芒。 CSC(全球领先的信息科技服务商)人力资源部副总裁 杰夫·马丁(Jeff Martin) 我强烈郑重推荐这本出众的、让人轻松愉快的、对内向型的人具有实践指导意义的书。这就像是面对一个你信任的朋友,她教你一步一步变成一个成功的社交者。 沙宾特公司(全球领先的咨询和技术服务公司)副总裁 彼得·波顿(Peter Borden) 阅读这本有趣的书,是一件乐事,这种快乐仅次于听德沃拉·扎克在你耳边低语。她通过一系列亲身实践过的事教导你,然后给你时间自己想明白。你将会得到冒险的勇气和自信。 电影许可公司主席 PJ.凯珀(P.J.Kuyper) 你将会爱上阅读这本书!德沃拉·扎克和读者的联系不同于我遇见过的任何一个商业作家。 ICF(国际教练联合会)顾问公司技术总监 戴维·迈斯吉尔(David Meisegeier) 《零压力社交》这本明智的、具有显著实践意义的作品真的很管用,今天就阅读它吧! 美国政府“总统管理人员培训计划”项目负责人 凯·布赖萨克(Kye Breisath) 在怎样才能成为恒星般的社交者这个问题上,德沃拉撒下了一道新的耀眼的光芒。聚焦于质量和真诚上而不是数量和琐碎、无聊的小事上,她教我们如何建立一段坚固的、持久的关系。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