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捷所著的《华夏始祖黄帝(插图本)》讲述了中华文明之源的华夏始祖——黄帝。从文明起源的神话讲起,根据历史典籍的记录,用生动的语言描绘了黄帝生活的那个神奇的英雄时代,总结了黄帝包括造字、发明车船等在内的巨大贡献,并且介绍了黄帝的子孙颛顼、帝喾、尧、舜等。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华夏始祖黄帝(插图本)/中华历史人物经典读本 |
分类 | 人文社科-历史-考古文物 |
作者 | 何捷 |
出版社 | 贵州教育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何捷所著的《华夏始祖黄帝(插图本)》讲述了中华文明之源的华夏始祖——黄帝。从文明起源的神话讲起,根据历史典籍的记录,用生动的语言描绘了黄帝生活的那个神奇的英雄时代,总结了黄帝包括造字、发明车船等在内的巨大贡献,并且介绍了黄帝的子孙颛顼、帝喾、尧、舜等。 内容推荐 泱泱中华,经天纬地之文,照临四方之明,在寰宇世界占据了显赫的空域。这一片空域由无数星座照耀。我们仰望星空,最亮的星座有开天辟地的盘古,有华夏始祖炎黄二帝,黄帝以首先统一华夏族的伟绩而载入史册。何捷所著的《华夏始祖黄帝(插图本)》介绍他播百谷草木,大力发展生产,创立文字,始制衣冠,建造舟车,定算数,制音律,创医学…… 《华夏始祖黄帝(插图本)》告诉你:黄帝和炎帝本是异母兄弟,他们一个管理北方,一个管理南方。二人曾发生争执,黄帝得胜后,成为中原大大小小部落共主,炎、黄等部落在黄帝的领导下,合成了一个新的民族,即华夏民族,继而华夏又与其他各个民族融合,成为中华民族,故今日中国人都自称是中华民族的后裔或炎黄子孙。 黄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伟人,是他引领中华民族从野蛮走向了文明,奠定了光辉灿烂的中华文明的基石。人们将古人的各种优点、诸多创造发明都集中于这位“英雄时代”的代表人物黄帝身上,从而将他奉为华夏始祖。 目录 第一章 神话时代 文明的曙光 盘古开天地 女娲造人 雷公传说 燧人氏 共工氏和祝融 第二章 英雄时代 轩辕氏黄帝 伏羲氏 神农氏炎帝 阪泉之战 刑天舞干戚 蚩尤的传说 涿鹿大战 第三章 黄帝的贡献 黄帝与嫘祖、嫫母 仓颉造字 伶伦创乐律 黄帝与房屋、车、船 黄帝的图腾 黄帝的功绩 黄帝访贤 黄帝乘龙升天 黄帝陵 第四章 黄帝的子孙 黄帝的子孙 颛顼 帝喾 尧 舜 附录:黄历 参考书目 试读章节 轩辕氏黄帝 黄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伟人,是他带领中华文明从野蛮走向了文明,奠定了中国光辉灿烂的文明的基石。人们将古人的各种优点、诸多创造发明都集中于这位“英雄时代”的代表人物黄帝身上,从而将他奉为人文始祖。 传说黄帝和炎帝本是异母兄弟,他们一个管理北方,另一个管理南方。二人曾发生争执,黄帝得胜后,成为中原大大小小的部落的共主,炎、黄等部落在黄帝的领导下,合成了一个新的民族,即华夏民族,既而华夏又与其他各个民族融合,成为中华民族,故今日中国人民都自称是中华民族的后裔或炎黄子孙。 随着母系氏族公社进入繁盛期,人们在生产生活中的创造发明也不断出现。如磨制石器的出现,使得男子在农业、畜牧业、手工业和狩猎等方面,逐渐占据了主导地位或成为执掌者,而先前在社会经济中占主导地位的女性,也就慢慢成为无足轻重的私人事务者了,从而女性和男性在社会地位上发生了变化。这种生产力和生产方式的进步,令母权制自然地慢慢过渡为父权制,父系氏族公社就逐渐形成了。同时,由于人口的不断增多,以血缘关系群居的氏族也增多了,各个民族为争夺生存地盘而逐渐开始了争斗。于是,氏族中的头等大事,一方面是争取温饱,另一方面就是保卫地盘和扩大生存领地的争夺。由若干个氏族组成一个部落,每个部落都会推举一名英勇善战的勇士为首领,这就进入了父系氏族公社的“英雄时代”,黄帝就是这个时代部落中最伟大的一位军事首领。 黄帝降生 黄帝出自有熊氏部落。有熊氏部落老首领少典,在年轻时救了一只大熊。此熊是熊群中领头者,为感谢少典救命之恩,率领山林中所有的熊都来臣服少典,他(它)们和睦相处,互相帮助。有一年,临近少典部落的狼部落,向北扩展,意欲侵占少典部落的地盘,于是发生了战斗。势单力薄的少典部落被狼部落打得惨败,失去了大片土地,正在走投无路之时,少典唤来了熊群,一同向狼部落冲去,狼部落大败而逃,少典收回了失地,熊又帮助少典部落重建了家园。为了不忘熊的帮助,少典就将自己的部落改名为熊部落。从此熊部落的人觉得有熊帮助,再不会受到外部落的侵犯了,经常对外部落的人夸耀说“我们有熊。”久而久之,大家都称少典部落为“有熊氏”或“有熊部落”。 关于黄帝的问世,东周至今的二千余年的时间内,对黄帝的出生有多种历史文献的记述,其说法大体相似,其中虽有不同之处,亦无法否认大体的观点。春秋时代的孔子在《五帝德》中说:“黄帝者,少典之子,日轩辕。生而神灵,弱而能言,幼而慧齐,长而敦敏诚信,成而聪明,治五气(五行之气),设五量(权衡、升斛、尺丈、里步、十百),抚万民,度四方,服牛乘马,扰驯猛兽,以与炎帝战于阪泉之野,三战而克之,始垂衣裳,作为黼黻。治民以顺天地之纪,知幽明之故,达生死存亡之说,播时百谷,尝味草木、仁厚及于鸟兽昆虫,考日月星辰、劳耳目,勤心力,用水火财物以生民,民赖其利。百年而死,民畏其神,百年而亡,民用其教,百年而移。故日黄帝三百年。”司马迁《史记·五帝本纪》载:“黄帝者,少典之子,姓公孙,名日轩辕,生而神灵,弱而能言,幼而徇齐,长而敦敏,成而聪明。”又有史料载:“黄帝有熊氏少典之子,姬姓也,母日附宝。”《国语·晋语》载:“昔少典娶于有蟜氏,生黄帝、炎帝。黄帝以姬水成;炎帝以姜水成。成而异德,故黄帝为姬,炎帝为姜,二帝用师以相济也,异德之故也。”类似上述记述的史料尚有多处,不再赘述。 根据一系列关于黄帝的记述,可归纳为:有熊氏部落老首领少典,娶于有蟜氏,有蟜氏生有二女,长女登,次附宝。少典将女登和附宝娶为长妃和次妃。一天,长妃女登在那青山绿水的美妙景色之地游玩,兴致正浓之际,忽然从东南天边飘来一朵五彩祥云。从彩云中降下一神龙,神龙陪伴女登在森林中戏耍;女登回到家中时,感到自己已怀孕,不久便生下了炎帝。少典为他取名榆冈,相传炎帝生下来的第三天就能说话,第五天就能走路,到第七天满嘴就长了牙齿,五岁时就知道种多种庄稼的知识,聪明至极。但他的长相丑陋,牛首人身,脾气暴躁。少典很不喜欢他,就把他和他的母亲女登送到姜水河畔生活。长大成人后,炎帝便以姜为姓。炎帝剽悍勇武,智慧过人,成为部落首领,以“牛”为图腾,标记于旗帜上。巫师说他以火德旺,故称炎帝。 少典的次妃附宝,在一天晚上,她仰望星辰,欣赏闪烁的繁星。忽见一道电光围绕着北斗枢星,那电光一闪,那颗北斗枢星立即掉下地来。附宝由此感应而怀孕,怀胎二十四个月后,生下了黄帝,为少典的次子。黄帝生下来就显出异常神通,七十天内就能说话,幼小的时候就心智周遍而且口齿伶俐,长大后敦厚机敏。二十岁成年的时候,就闻见广博、对事明辨了。故被人拥戴而继承了少典有熊部落的首领,很快他又壮大了自己的部落。因巫师说他“以土德王天下”,土是黄色,所以叫黄帝。传说中的黄帝,是我国北部诸夏氏族部的祖先,是传说中的“英雄时代”的代表人物。黄帝号称有熊氏,又号轩辕氏和缙云氏,因在姬水边长大成人,故黄帝就以姬为姓。 除以上对黄帝的身世简介外,尚有许多古籍对黄帝名称来源及演绎有记载和论述。《河图握拒》载:“黄帝名轩辕,北斗黄神之精,胸文日黄帝子。”《鬻子·五帝治》中注释云:“轩辕氏,少典次子,父日帝鸿氏,母日附宝。”《帝王世纪》载:“黄帝,少典之子,姬姓也,母日附宝,见大电绕北斗枢星,照郊野,感附宝,孕二十四月,生黄帝于寿丘,长于姬水,有圣德,受国于有熊,居轩辕之丘,故因以为名,又以为号。”《正义》载:(黄帝)“生日角龙颜,有景支之瑞,以土德王,故日黄帝。”《拾遗记》载:“轩辕出自有熊之国,母日昊枢,以戊己之日生,故以土德称王也,时有黄星祥。” 黄帝名轩辕,所谓“轩”,即车顶的篷顶盖;“辕”,即牛马拉车支撑的直木杠。黄帝称轩辕,即因他发明了有篷盖的大车。《古史考》载:“黄帝作车,引重致远。其后少昊时驾牛,禹时奚仲驾马。”这说明黄帝时造的车,不是使用牛马拉车,可能是人力推拉。《汉书·律历志》载:“黄帝始有轩冕之服,故号日轩辕。”《史记·天官书》云:“轩辕黄龙体。”《晋书·天文志》载:“轩辕十七星,在七星北,轩辕黄帝之神,黄龙之体也。”可见黄帝之盛名,竞被古代天文学家用以为天上星辰命名。张衡《天象赋》中说:“观夫轩辕之宫,宛若腾蛇之体。”这位天文学家是何等的崇敬黄帝。又《淮南子·地坠训》:“轩辕丘在西方。”《大戴礼·帝系》:“黄帝居轩辕之丘,射者不可取西向。”因为五行学说以西方为土,黄帝土德又居轩辕之丘,是华夏族神圣之地,故而神圣不可侵犯。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在他的《楚辞·远游》中写道:“轩辕不可攀援兮。” P19-21 序言 中华文明星光灿烂 当今世界,诸多文明交流共进。在诸多文明中,中华文明是最悠久最丰富最具生命力的文明之一。 文明是什么?哲学家、社会学家在追问,普通大众也在思考。 西方的文明(Civilization)一词源于拉丁文“Civis”,意思是城市的居民,其本质含义为人民和睦地生活于城市和社会集团中的能力。法国《拉鲁斯百科全书》解释“文明”为:一指教化;二指一个地区或一个社会所具有的精神、艺术、道德和物质生活的总称。《大英百科全书》解释为:一种先进民族在生活或某一历史阶段中显示出来的特征之总和。 中国最早的典籍《尚书·虞书·舜典》上是这样提出“文明”的:“浚哲文明,温恭允塞。”唐代孔颖达加以了解释:“经天纬地曰文,照临四方日明。”中华民族认可的,经天纬地、照临四方的“文明”,包括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两个方面;精神文明包涵心性智慧、思想知识、礼仪规范、宗教习俗;物质文明包涵工艺性文物、无意识文物、技术水准、科学知识等。看来,东西方都共识:文明是人类审美观念和文化现象的传承、发展、糅合和分化过程中所产生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的总称;文明是人类开始群居并出现社会分工专业化,人类社会雏形基本形成后开始出现的一种现象;文明是较为丰富的物质基础上的产物,同时也是人类社会的一种基本属性;文明是人类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所逐步形成的思想观念以及不断进化的人类本性的具体体现。 人类社会出现以后,世界诞生了多种文明,中国是世界上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中华文明是世界文明中最具影响力的文明。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曾指出,在近六千年的人类史上,出现过二十六种文明形态,中华文明是长期延续发展而从未中断过的文明。悠悠五千年中华文明(物质的、精神的),极其丰富灿烂。你看,四大发明,青铜器皿,金石简帛,典籍文字,陶瓷家具,石窟塔寺,栈道堰渠,建筑园林,戏曲民俗,书画琴棋,针灸医药,百工群艺……中华民族物质的文明和非物质的文明,消亡的遗存的文明,举世瞩目,无以数计。宗法制度,家国天下,天人合一,贵和尚中,以人为本,内圣外王,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尊仁重礼,忠孝节义,人伦次序……中华文明已自立于世界之林。 泱泱中华,经天纬地之文,照临四方之明,在寰宇世界占据了显赫的空域。这一片空域由无数星座照耀。我们仰望星空,最亮的星座有开天辟地的盘古,有华夏始祖炎黄二帝。黄帝以首先统一华夏族的伟绩而载入史册。他播百谷草木,大力发展生产,创立文字,始制衣冠,建造舟车,发明指南车,定算数,制音律,创医学等,是华夏文明的先祖。 文明史进入春秋时代,出现了一批闪亮的星座。你看,位列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的孔子,在中国五千年文明史上,对华夏民族的性格、气质产生巨大影响。他是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思想的创始人。在世时他被誉为“天纵之圣”、“天之木铎”、“千古圣人”,并且被后世尊为至圣(圣人之中的圣人)、万世师表。他曾修《诗》《书》,定《礼》《乐》,序《周易》,作《春秋》。 继孔子至圣之后又出现了亚圣——孟子。他也是中国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他著有《孟子》一书,为儒家经典“四书”之一。他继承并发扬了孔子儒家思想,成为仅次于孔子的一代儒家宗师,与孔子合称为“孔孟”。孟子远祖是鲁国贵族孟孙氏,后家道衰微,从鲁国迁居邹国。孟子三岁丧父,孟母艰辛地将其抚养成人,“孟母三迁”、“孟母断织”等故事成为千古美谈,为后世母教之典范。 代表思想文明的儒家“孔孟”与创建制度文明的夏禹、秦皇同样辉煌。战国末期,秦国统一六国,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王朝出现,其帝君就是“始皇帝”。秦始皇认为自己的功劳胜过以前的三皇五帝,将大臣议定的尊号改为“皇帝”。他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使用“皇帝”称号的君主,对中国和世界的历史均产生了深远而重大的影响,被明代思想家李贽誉为“千古一帝”。秦始皇统一中国后,书同文,度同制,车同轨,行同伦,筑长城,修驰道,建宫殿,设郡县,在中华文明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位列“风流人物”之首。 治国兴邦是文明,救死扶伤也是文明,它攸关上自帝胄下至黎民的生命,中华医药也繁星照耀华夏宇空。东汉末年,我国诞生了三位杰出医学家,史称“建安三神医”。其中,董奉隐居庐山,留下了脍炙人口的杏林佳话;张仲景撰写《伤寒杂病论》,理法谨严,被后世誉为“医圣”;而华佗则深入民间,足迹遍于中原大地和江淮平原。华佗在内、外、妇、儿各科临证诊治中,创造了许多医学奇迹,尤其以创麻沸散(临床麻醉药)、行剖腹术闻名于世。后世每以“华佗再世”、“元化重生”称誉。《后汉书》和《三国志》均为华佗专门立传。 文字是文明的标志,文字成为艺术更是文明中的奇葩。中华文明因汉字而有一独创,这就是书法,被誉为“世界上最高的艺术”。秦王朝以前的书法家都没有留下姓名,历史进入魏晋南北朝,书法大家蔡邕、钟繇、卫铄、张芝等进入人们的视野,特别是出现了被推崇为“书圣”的王羲之。羲之学书少从叔父,后又师从卫夫人,得见汉魏以来诸名家书法,草书学张芝,正书学钟繇,笔势开放俊明,结构严谨。唐太宗视为国宝,号召天下临摹他的字体,其书法成为代替汉魏笔法的书体正宗,以前各种碑刻均用篆书或隶书,王羲之以后行书亦可刻碑。羲之的代表作《兰亭序》,公推为“天下第一行书”,千百年来供人们传颂临习。 艺术家是耀眼的星座,文学家、诗人、词人更是文明史上的佼佼者。唐诗宋词是中华瑰宝,唐诗就有双星对峙,一个是“诗圣”杜甫,一个是“诗仙”李白。李白是浪漫主义诗人,其诗风格豪放飘逸洒脱,想象丰富,语言流转自然,音律和谐多变。他善于从民歌、神话中汲取营养素材,构成其特有的瑰丽绚烂的色彩,形成屈原以来浪漫主义诗歌新高峰。 “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 历史进入明清时代,封建社会文明也达到了鼎盛,科技、家具、建筑、园林、纺织、医药等,举世瞩目。明代出现了一个名贯中外的农民药物学家,叫李时珍。他继承家学,尤其重视本草,并富有实践精神,肯于向劳动人民群众学习。李时珍三十八岁时,被武昌的楚王召去任王府“奉祠正”,兼管良医所事务。三年后,又被推荐上京任职太医院。太医院是专为宫廷服务的医疗机构,当时被一些庸医弄得乌烟瘴气。李时珍在此只任职了一年,便辞职回乡。李时珍曾参考历代有关医药及其学术书籍八百余种,结合自身经验和调查研究,历时二十七年编成《本草纲目》一书,是我国明朝时代药物学的总结性巨著。 文明业绩由人民大众创造,文明星空由圣贤英雄点亮,这就是历史,这就是中华文明史。文明,就是人文。《易·贲卦·象传》云:“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中华文明,星光灿烂,让我们寻找、识别、景仰中华文明的一个个星座,扬其光辉,创造更加璀璨的未来。 我们秉承弘扬中华文明的精神,组织出版《中华历史人物经典读本》丛书。第一辑首推八个人物,以飨读者。 是为序。 朱仁夫 2009年12月 书评(媒体评论) 黄帝者,少典之子,姓公孙,名日轩辕,生而神灵,弱而能言,幼而徇齐,长而敦敏,成而聪明。 ——《史记·五帝本纪》 黄帝始有轩冕之服,故号日轩辕。 ——《汉书·律历志》 昔少典娶于有蟜氏,生黄帝、炎帝。黄帝以姬水成;炎帝以姜水成。成而异德,故黄帝为姬,炎帝为姜,二帝用师以相济也,异德之故也。 ——《国语·晋语》 轩辕不可攀援兮。 ——屈原《楚辞·远游》 生日角龙颜,有景支之瑞,以土德王,故日黄帝。 ——《史记·正义》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