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曾纪泽年谱
分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作者 潘德利//王宇
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下载
简介
试读章节

曾纪泽小传

曾纪泽(1839—1890),清末外交家,经世派学者。湖南湘乡(今属双峰)人,字劫刚。曾国藩长子。他工诗文,兼通小学。工书法篆刻,擅山水,尤精绘狮子,有《归朴斋集》。在他降临人世时,其父曾国藩即赴京城做官。后来曾国藩拜相封侯,九叔父曾国荃也官至两江总督,可以说他出生在一个完全的官宦世家。然而,他并未沾染世家子弟的习气,学识人品俱佳,这与其父曾国藩对他从小就进行严格的家教有关。

曾国藩出身于世代为农的下层农民家庭。他虽权绾四省,位列三公,拜相封侯,但他没有忘记自己的根基,深知名誉、地位、家业的来之不易,特别希望自己的儿孙显赫万世,永不衰败。于是,曾国藩费尽心机,从封建传统文化中寻找根据,独创一套治家理论和教育子女的方法。从曾国藩家书、日记中处处可以看到,他身体力行,言传身教,谆谆诱导曾纪泽等儿女刻苦读书,好好做人,不求做官发财,不以优越地位自居,重在真才实学,自立自强。

曾纪泽从幼时起就受到父亲曾国藩在读书方面的反复训导和严格要求,使他懂得了为什么要读书和怎样读书等问题。曾国藩教导儿子,读书的好处很多,除了生存所需之外,更重要的是它能改变一个人的气质:“人之气质,由于天生,本难改变,惟读书则可变化气质。”然而,要改变气质,就必须“先立坚卓之志”。他再三嘱咐曾纪泽,应当珍惜这优越的家庭环境和条件,趁年轻的时候打下牢固的知识基础。

曾纪泽受到父亲曾国藩细致而又亲切的训导,掌握了读书的方式和方法。诸如怎样读经典书籍,怎样读制艺文字,都有区别对待。他牢记父亲概括的读书方法:“读书之法,看、读、写、作,四者每日不可缺一。”在看、读方面,按照父亲列出的“必读书目”和“参考书目”,精读与粗读并进;在写、作方面,写字“切不可间断一日”。各种体例的文章与诗词“数者不可不一一讲求,一一试为之”。曾纪泽在父亲的循循诱导之下,异常刻苦认真,打下了牢固的国学基础。自20岁起,又开始涉猎西学中的科学技术知识,爱好极为广泛,经学、乐律、天文、地理、数学、物理、英语无不兼顾。他深刻地认识到,外语是学习先进知识与技术,接触世界的必备工具。因此,他靠自学掌握了英语,能用英语交谈、写作。这在当时,保守气氛浓厚、士大夫鄙夷西学的文化环境下,是很不容易的,为他兼做三国外交公使、办理洋务奠定了有利的基础。

曾纪泽在父亲曾国藩的教诲下,懂得了做人的准则。曾国藩在家书中对子孙寄予的最大希望是:“凡人多望子孙为大官,余不愿为大官,但愿为读书明理之君子。”所谓君子,就是“勤俭自持,习劳习苦,可以处乐,可以处约,此君子也”。他告诫曾纪泽:“宜举止端庄,言不妄发。”如果能做到这样,就是“人德之基”。从小时候起就应当养成不贪图奢华,不习于懒惰,这对于官宦人家的子弟来说尤其重要。在曾国藩悉心家教之下,曾纪泽为人厚重,处事精明果断,而且学识渊博,贯通中西,是一位难得的人才,受到时人的称赞和朝廷的重用。

同治九年(1870)春,曾纪泽荫生测试及格,由吏部官员带领引见后,奉旨升户部员外郎(相当于今天的副司长),经过抽签分到户部陕西司做官。光绪三年(1877),以承袭毅勇侯爵入京,与在华西方传教士和外交官艾约瑟、丁韪良、梅辉立、璧利南、德微理亚等交游,进一步了解外国情况。光绪四年(1878),出任驻英、法公使,补太常寺少卿,次年转大理寺少卿。在出使任内,深入了解各国历史、国情,研究国际公法,考察西欧诸国工、商业及社会情况。在英办理订造船炮事宜。又将中国使馆馆址由租赁改为自建,亲自负责图书、器物购置,务使使馆规模不失大国风度,也不流于奢靡。驻外节约公费,摒弃贪劣,倡导廉洁之风,为外人所敬重。光绪五年(1879),巴西通过其驻英公使与曾纪泽联系,谋求与中国建交、通商,并招募华工垦荒。曾纪泽审时度势,建议清廷予以同意;唯对招募华工一事,因美洲各国虐待“苦力”,请予以拒绝。他开启了中巴建交的先声。

曾纪泽虽然受过传统的封建教育,但他不同于当时一般士大夫固守传统观点。他能注意观察社会,正视中国积弱致贫、深受列强侵略之害的现实,指出这种后果的产生,主要是由于当政者不了解西方实情所致。当他出使英法期间,较多地接触和了解到西方社会实情,尤其是当他实地领略欧美诸国科学技术之后更是赞不绝口,对其“富强之有本,艳羡之极”。在此认识基础上,曾纪泽极力主张吸取西方有用的东西,提出如再“闭关自守”,盲目自大,将对中国的发展后患无穷。反之,有些人盲目崇拜西方,对洋人一味迁就,原因就在于他们并不真正了解西方。

P1-3

目录

前言

一 曾纪泽小传

二 曾纪泽年谱

 道光十九年己亥(1839)1岁

 道光二十年庚子(1840)2岁

 道光二十一年辛丑(1841)3岁

 道光二十二年壬寅(1842)4岁

 道光二十三年癸卯(1843)5岁

 道光二十四年甲辰(1844)6岁

 道光二十五年乙巳(1845)7岁

 道光二十六年丙午(1846)8岁

 道光二十七年丁未(1847)9岁

 道光二十八年戊申(1848)10岁

 道光二十九年己酉(1849)11岁

 道光三十年庚戌(1850)12岁

 咸丰元年辛亥(1851)13岁

 咸丰二年壬子(1852)14岁

 咸丰三年癸丑(1853)15岁

 咸丰四年甲寅(1854)16岁

 咸丰五年乙卯(1855)17岁

 咸丰六年丙辰(1856)18岁

 咸丰七年丁巳(1857)19岁

 咸丰八年戊午(1858)20岁

 咸丰九年己未(1859)21岁

 咸丰十年庚申(1860)22岁

 咸丰十一年辛酉(1861)23岁

 同治元年壬戌(1862)24岁

 同治二年癸亥(1863)25岁

 同治三年甲子(1864)26岁

 同治四年乙丑(1865)27岁

 同治五年丙寅(1866)28岁

 同治六年丁卯(1867)29岁

 同治七年戊辰(1868)30岁

 同治八年己巳(1869)31岁

 同治九年庚午(1870)32岁

 同治十年辛未(1871)33岁

 同治十一年壬申(1872)34岁

 同治十二年癸酉(1873)35岁

 同治十三年甲戌(1874)36岁

 光绪元年乙亥(1875)37岁

 光绪二年丙子(1876)38岁

 光绪三年丁丑(1877)39岁

 光绪四年戊寅(1878)40岁

 光绪五年己卵(1879)41岁

 光绪六年庚辰(1880)42岁

 光绪七年辛巳(1881)43岁

 光绪八年壬午(1882)44岁

 光绪九年癸未(1883)45岁

 光绪十年甲申(1884)46岁

 光绪十一年乙酉(1885)47岁

 光绪十二年丙戌(1886)48岁

 光绪十三年丁亥(1887)49岁

 光绪十四年戊子(1888)50岁

 光绪十五年己丑(1889)5l岁

 光绪十六年庚寅(1890)52岁卒

三 曾纪泽诗、文集目录

四 曾氏家族简谱

五 近年曾纪泽研究部分成果目录

六 主要参考文献

序言

曾纪泽可算是中国近代史上叱咤风云的人物,得到了众多领域和层次的关注。这不仅是出于他个人经历的传奇性,而且是此人身上负载着民族文化精神。目前,国内外对曾纪泽的研究成果形式以论文居多,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外交活动”、“西方文化认知”、“中俄伊犁条约签订”等方面。本书是对曾纪泽编年辑事方面做点文章,姑且就叫“年谱”吧,旨在让后人了解曾纪泽整个生平业绩和重要思想学说,使读者手此一编,即可不劳远涉,不仅可以认识先生一生之嘉言懿行,也可以睹先生之爱国情怀以及为中华民族外交事业做出的重大贡献。

曾纪泽(1839—1890),曾国藩长子,字劫刚,号梦瞻,湖南双峰人。清道光十九年十一月初二生于荷叶黄金堂。自幼严受家训,课读经史;稍长,博览群书。尤爱屈原的《离骚》。咸丰年间,或随父母走京师、军营,或在家笃学,广泛涉猎西欧的数学、物理、化学及语言文学。他还刻苦攻读外语,懂数国文字,尤通英语。曾纪泽作为清末外交家,经世派学者,有着深厚的国学修养,因受洋务运动影响,研究西方科学文化,又具备了一定的西文程度和西学基础,识者每以“学贯中西”誉之。

同治九年(1870)春,曾纪泽由二品萌生赴京引荐,补户部员外郎。同治十一年(1872)春父逝,回乡守丧。光绪二年(1876)冬复人京,被袭封一等毅勇侯爵,光绪四年(1878)七月,出任英、法等国钦差大臣。十月,补太常寺少卿。任期内,审时度势,建议清政府与巴西建文通商,开创了中巴友谊之道。光绪四年七月,接任郭嵩焘之职出任英国、法国大使,两年后又兼任俄国大使。他属于在郭嵩焘之后正式经办“洋务”的“第二梯队”,是真正开始担负起比较繁巨的外交工作的“洋务派”中的一位干员。

光绪五年(1879),曾纪泽被补授大理寺少卿。翌年正月,兼驻俄公使。六月,抵俄都彼得堡谈判中俄领土问题。他深知,要毁已成之约,更立新议,无异“障川流而挽既逝之波,探虎口而索已投之食”。在谈判中,他不顾俄方恫吓,据理力争,修改了约定,解决了交还伊犁、定喀什噶尔之界、定塔尔巴哈台之界、改嘉峪关通商、禁俄船入松花江水道、废乌鲁木齐领事、征天山南北路税务七项重大问题,其中关于定界务三项、商务四项。此外,还有偿款一项,改兵费之名为代守伊犁之费,从卢布500万元减少到卢布400万元。经过半年多的反复交涉,终于取消原派大臣崇厚擅自签订的丧权辱国的《里瓦几亚条约》,于翌年一月签订《中俄伊犁条约》和《改订陆路通商章程》,不仅收回了伊犁九城,还在其他界务和商务方面争回了部分主权。

光绪九年(1883),曾纪泽任驻法公使。是年,中法战争爆发。他极力抗议法国政府的军事侵略。他在任驻法公使时,不屈不挠,与法人论战,身虽患病,仍不懈怠,力主清廷“坚持不让”。翌年四月,被晋升兵部右侍郎,兼任驻英、俄公使。几经周折,与英国签订《洋药税厘并征条约》,为清政府争得每年增加税银200万两的财政收入。光绪十年(1884.)三月,曾纪泽补授兵部右侍郎,仍为驻英、俄公使。光绪十二年(1886)六月,离英回国前,他十分关注国家之外交问题,著有《中国先睡后醒论》,针对列强武力侵略中国的形势,主张“强兵”,以拯国危。回国后帮办海军事务,迁兵部左侍郎,总理各国事务衙门行走。曾纪泽从光绪四年(1878)到光绪十二年(1886),在大使任上八年半。

光绪十六年(1890)闰二月二十三日,曾纪泽卒于京师户部任内,终年52岁。遗骨葬长沙曹家坳桃树湾,谥惠敏,有《曾惠敏公遗集》行世。并有诗、古文及奏疏若干卷,早岁所著有《佩文韵求古编》、《说文重文本部考》、《群经臆说》等传于世。

回望历史,常常能让人惊诧不已。人们必须承认:是曾纪泽的据理力争,“虎口索食”,促成《中俄伊犁条约》改签,收回伊犁地区的土地,才让中国的领土具有“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否则就要缩减为“九百五十八万平方公里”,甚至更少,这个历史纪录就是曾纪泽打造出来的;与英国议定《洋药税厘并征条约》,为清政府每年增加烟税白银200多万两;帮办海军事务,向英国订购大批军舰,助李鸿章建立北洋水师,维护了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促进了中国近代社会发展进程;在有关越南的中法交涉中,曾纪泽对法国情况和“法越之事”持有正确的分析,他极力反对言和,力主抵抗,在国内外产生了较好的影响;1886年离英回国前,以英文撰写发表在伦敦The Asiatic:Quarterly Revieu,(译为《亚洲季刊》)上的重要论文China,!the Sleep and the Awakening(译为《中国先睡后醒论》),阐述对中国内政外交和列强对华政策的观点,在国内外都有一定的影响。

曾纪泽才华出众,国格坚定,人格坚毅,思想激进,勇于探索,是具有民族自尊心的爱国外交家。凭借他的忠心和才干,与一般洋务官不同,他是先接受“西学”才来办“洋务”。亲历欧洲时,注意考求西方社会风俗、时事政治,从而懂得了“中国不能闭门而不纳,束手而不问”的必然之理,下决心去‘‘扩而充之,以通吾之所未通”。而不是把“洋务”作为博取利禄的渊薮,是一个有思想的“洋务派”。在出任大清外交公使时,与列强针锋相对,为改变整个中国屈辱的外交历史局面立下了不朽的功绩。清政府对曾纪泽外交上的成功“深为嘉许”,赞扬他“握要力争,顾全大局,深为不负委任”。

曾纪泽逝世时,朝廷表现冷漠,而世界各国舆论反应却很强烈,认为曾纪泽之丧是中国乃至世界外交界的一大损失。果然如此,没有曾纪泽的中国,从此全面进入了磕头外交的时代。正如锤叔河先生所说:“在清季外交史上,曾纪泽可以说是没有给中国带来更多的失败和屈辱的少有代表。”是中国不可多得的爱国外交家,理应研究与弘扬。

中国近代外交史是历史研究中的薄弱环节,而外交人物的研究尤为滞后。大清公使《曾纪泽年谱》应为基础性有分量的拓荒之作。宣传曾纪泽的不凡业绩和爱国献身精神,给予后人特别是外交人士以启迪和借鉴,继承为国家、为民族、为社会不惜牺牲自我的奉献精神,发扬强烈的爱国意识和赶超进取意识。宣传曾纪泽值得今人仿效的品行修养典范,进而润化当今社会。

《曾纪泽年谱》的问世会对曾纪泽的研究起到推动作用。本书虽未打破单记行事的体裁,但在涉及曾纪泽家族人物时稍作拓展,可算是一种论世知人的编年体史书。以时间为线索,按年月日顺序记述史事。主要辑录曾纪泽外交公使史迹,注意其有意识的行动、重要的著述、可显真性的小事、被人轻视的轶事、理论文章的著书年月、与时人时风时事的接触以及与其极有关系的人的简要生平等。本年谱依据大量史料,进行细密考证,多略不详,旁及各家著述,有考证兼注释研究,博采要删,纂辑而成,力求全面清晰地反映事主特定时期各个历史事件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彰显曾纪泽之真才能、真价值和他在学术史中的真地位。

综上所述,曾纪泽曾经辉煌的外交经历已成往事,但却给世人留下了一笔精神财富。盘点、介绍、评估这笔财富,使其惠及当世并启迪后人,是我们这一代学人不容推卸的使命。本书是主要依据《曾惠敏公全集》及对其他辅助材料的搜集所撰写的一点文字资料,但愿这种努力能为后来研究曾纪泽乃至清末历史的人们提供一点参考。同时,也为中国古籍文化的开垦贡献微薄之力。

作者

2010年6月于沈师大公寓

内容推荐

《曾纪泽年谱》的问世会对曾纪泽的研究起到推动作用。本书虽未打破单记行事的体裁,但在涉及曾纪泽家族人物时稍作拓展,可算是一种论世知人的编年体史书。以时间为线索,按年月日顺序记述史事。主要辑录曾纪泽外交公使史迹,注意其有意识的行动、重要的著述、可显真性的小事、被人轻视的轶事、理论文章的著书年月、与时人时风时事的接触以及与其极有关系的人的简要生平等。

《曾纪泽年谱》由潘德利、王宇著。

编辑推荐

《曾纪泽年谱》旨在让后人了解曾纪泽整个生平业绩和重要思想学说,使读者手此一编,即可不劳远涉,不仅可以认识先生一生之嘉言懿行,也可以睹先生之爱国情怀以及为中华民族外交事业做出的重大贡献。

本书是主要依据《曾惠敏公全集》及对其他辅助材料的搜集所撰写的一点文字资料,但愿这种努力能为后来研究曾纪泽乃至清末历史的人们提供一点参考。

《曾纪泽年谱》由潘德利、王宇著。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 1:4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