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国琦编著的《一战中的华工》力图另辟蹊径,通过一战华工的经历及故事来探讨中国国际史及中国国际化历程中的平民参与及其贡献,并通过一战华工同西方文明及其同世界其他地区人民以及中国的精英们的交往及密切接触的经历,分析中国人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并试图回答“何为中国,何为中国人”这一百年来中国人及世界其他人民共同探讨的世纪之问。
西方学界关于一战的著述繁多,但中国的地位和角色总是被忽略。徐国琦编著的《一战中的华工》根据翔实可靠的史料,披露了一段意义深远却鲜为人知的中国劳工参与一战的历史。一战期间,14万华工因缘际会地成为中国派往世界的“使者”,来到法国参战。华工们吃苦耐劳,心灵手巧,是挖战壕、修铁路的专家,甚至搏杀于前线,为中国赢得了很高的声誉;他们是中国国际化进程中平民参与的代表,为中国参战和加入巴黎和会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他们还成为了晏阳初等一代中国精英的老师;他们在血染的西线战场戴瑞士表、太阳镜、绅士帽,交法国女朋友,为保卫自己的权益把欺负他们的美国大兵打得头破血流,尽显中国男儿的威风……华工们参与一战,无疑是中国近代史上的惊天之举,也是世界现代史上的动地之事。
中文版序
导论
第一章 大战与大危机:中、英、法与“以工代兵”计划
中国的危机
法国的回应
英国终于转向中国
新世界中的新中国:中国政府之看得见的手
第二章 英法招工与华工赴欧的奥德赛之旅
招工合同:责任与推诿
在华招工:竞争与摩擦
人数与工种
开启奥德赛之旅
第三章 被掩盖的历史:隐秘的加拿大之旅
运输与旅途
危险的赴法之旅
对加拿大运输计划的保密
加拿大人对华工的歧视
第四章 工作
工作环境和管理
华工的工作
牺牲和英雄行为
战争的余波
第五章 待遇与认知
认知
沟通问题
以惩罚为纪律
英国人与法国人的区别
停战和回国
第六章 在陌生的世界里:生活在欧洲的中国人
服装、外貌和心情
生活经历
娱乐、两性与浪漫
第七章 美国士兵与中国劳工
美国呼唤支援,于是中国人来了
美国人与法国人之间的麻烦
缺少称职官员,缺乏妥善管理
美国人与华工之间的问题
第八章 基督教青年会与华工
基督教青年会在中国
基督教青年会提供的帮助
基督教青年会的工作人员及华工服务
基督教青年会的工作内容
第九章 寓教于学:学生亦师,师亦学生
老师亦学生
华工亦老师
五四运动中的师生联合
第十章 文明的交融
华工与中国国家认同的转变
华工与国际新秩序
华工的收获与文明的交融
结语
附录一 惠民公司与法国政府的合同
附录二 英国招工合同
参考文献
鸣谢
索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