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如何养出棒孩子(20位世界著名教育家的教育心得典藏版)
分类
作者 (德)卡尔·威特//(意)蒙台梭利
出版社 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卡尔·威特编著的《如何养出棒孩子(20位世界著名教育家的教育心得典藏版)》收集了20位世界著名教育家的教育心得,旨在为中国的父母提供专业的教育理念,让他们理解孩子的心理,明白孩子的需求,培养出聪明懂事而且人格健全的孩子。全是形式新颖,简洁易懂,可供父母们阅读参考。

内容推荐

《如何养出棒孩子(20位世界著名教育家的教育心得典藏版)》选取了20位世界著名的教育家,收录了他们在儿童教育方面最具有代表性的论述,例如在幼儿游戏和心理研究中有独特见解的蒙台梭利和福禄培尔,总结父母对自己的教育以及自己对孩子的教育经验的斯宾塞和卡尔·威特,将心理学中的重大发现应用于儿童教育领域的皮亚杰和加德纳,影响整个人类发展的教育家卢梭和杜威,等等。

对孩子到底能不能用惩罚?怎样让孩子爱上学习?怎样让孩子又自由又遵守纪律?……让我们一起从卡尔·威特、斯特娜夫人、卢梭这些世界顶级教育家的教育智慧里寻找最适合自己孩子的教育方法。

《如何养出棒孩子(20位世界著名教育家的教育心得典藏版)》由卡尔·威特编著。

目录

第一章 每个孩子都是天使

 ——卢梭的“天性养育”

 不要襁褓,解放孩子的手脚/003

 睡觉的法则/004

 教你听懂孩子的哭声/006

 让孩子不再害怕恐怖事物的小妙招/008

 让孩子具有的唯一习惯,是不染上任何习惯/010

第二章 怎么玩,孩子更聪明

 ——福禄培尔的幼儿“玩的法则”

 声音的陪伴让孩子的游戏更有趣/015

 孩子透过游戏看世界/017

 和孩子在游戏中旅行和散步/019

 藏在味觉和嗅觉里的秘密/020

 亲子游戏中的生命教育/023

第三章 快乐的力量

 ——斯宾塞的快乐教育理念

 教育的目的是有一天能够不教/027

 把不快乐的小虫子找出来/028

 你对自己的孩子有同情心吗?/030

 用家庭的力量帮助孩子快乐/031

 快乐教育中的暗示力量/033

 来自大自然的快乐教育/035

第四章 孩子的成长,更多靠自己

 ——蒙台梭利谈尊重与自由早教

 孩子的路得自己走/039

 让孩子和自己的感觉在一起/041

 自由还是纪律,都要是孩子自愿的/041

 你的孩子今年对什么敏感/043

 大的小的在一起——混龄教育/045

第五章 一流的观念培养一流的孩子

 ——井深大的精英教育观

 一流的孩子需要一流的观念/049

 三分教育,七分等/050

 妈妈和孩子的肌肤之亲/052

 孩子记得在妈妈肚子里的事儿/053

 棒孩子,父亲造/054

 用拥抱表达你对孩子的爱/056

第六章 你该如何走进孩子的内心

 ——皮亚杰的儿童心理学

 孩子头脑中的“地图”/059

 孩子的智力发展阶段/060

 孩子的世界是什么样的/062

 孩子什么时候才能不以自我为中心/064

 读懂孩子的游戏/066

第七章 藏在孩子身体里的“小宇宙"

 ——卡尔·威特的潜能训练

 潜能藏在孩子的五官里/071

 让孩子熟悉自己的身体/073

 别错过了语言发展的关键期/074

 “无用”的东西也要教/075

 没玩具,也能有童趣/077

 别让孩子成为“孤家寡人”/078

第八章 别和他的本能作对

 ——杜威的“本能教育”

 训练孩子的“创造性冲动”/083

 孩子身上的3个天赋兴趣/085

 孩子学习上的那些事/087

 不再让孩子为“将来”做准备/D89

 孩子只对包围着他的事情感兴趣/090

第九章 给他自由,不要给他法则

 ——简·尼尔森的“黄金法则”

 排行里的性格秘密/095

 读懂孩子奇怪的做法/097

 每周一次“家庭会议”/098

 只爱学习?都是优越感惹的祸/100

 享受懒惰的孩子/102

第十章 毫无保留地给予孩子爱

 ——埃尔菲·科恩的“无条件养育”

 爱真正的他,而不是你期望的他/107

 惩罚能不能用/109

 该道歉时就道歉/111

 把决定权还给孩子/1 14

第十一章 如何说孩子才会听,怎么听孩子才肯说

 ——法伯和玛兹丽施的爱的技巧教育

 让孩子远离我们的“七宗罪”/1 19

 回应孩子的感受,他才愿意说/121

 不会伤害孩子的赞赏方法/123

 这样的“标签”贴出好孩子/125

 自立,不只是说说而已/127

第十二章 推动世界的手,是摇动摇篮的手

 ——斯特娜夫人的“母亲榜样”教育法

 妈妈是孩子的命运线/133

 为孩子变成“游戏高手”/134

 让孩子爱上写字/136

 和数字做游戏/137

 到大自然里接地气/139

 童趣十足的惩罚和奖励/141

 让孩子自尊、自信的9大法宝/142

第十三章 亲密的家庭胜过一切学校

 ——夏洛特·梅森的家庭教育观

 孩子是父母的影子/147

 玩耍是每个孩子的天赋特权/148

 鼓励孩子自己找答案/151

 考100分不是王道/152

 在父母的嫌弃声中,孩子变成了“小懒虫”/153

第十四章 有些事现在不做,孩子的心永远长不大

 ——苏霍姆林斯基的睿智父母教育法

 帮助孩子爱上劳动/157

 这些事情,让孩子自己做/159

 让孩子学会理解父母/1 60

 和孩子谈谈情,说说爱/162

 父母干涉越少,孩子的依赖越少/163

 消灭“好胜”的虫子/165

第十五章 要尽量地要求—个人,也要尽可能地尊重—个人

 ——马卡连柯的家庭教育观

 给孩子订“纪律”还是订“制度”/169

 怎么制订家庭制度/170

 如何让孩子遵守你订下的规矩/173

 家庭经济,孩子也要参与/175

 劳动不只是干活/177

第十六章 真正的小绅士与小淑女

 ——约翰·洛克的品德教育法

 养要有心而无痕/181

 在大自然中装备孩子的心智/182

 吃穿决定健与美/184

 真正的智慧与狡猾无关/185

 把孩子当孩子,也把孩子当成人/186

 不要羞辱孩子/188

第十七章 天才就站在我们面前

 ——塞德兹的天才教育法

 不要饿着孩子的眼睛/193

 自己的事情自己担/194

 把知识变成一颗糖/196

 做会“答题”的父母/198

 孩子怎么变成了“机器人”/199

 语言伤害也是一种暴力/201

 破解孩子的心理密码/203

第十八章 让好动变成智慧

 ——多湖辉的实践教育法

 藏在玩耍背后的智慧/207

 让孩子自己想办法/208

 体验危险,才能远离危险/209

 爱在家务里/211

 诱导孩子提问和回答/212

 让孩子心服口服的批评/213

 最有质感的鼓励/215

第十九章 美是最好的心灵导师

 ——铃木镇一的艺术教育法

 轰动美国的小提琴教育法/219

 对所有孩子都适用的“能力法则”/220

 教会孩子用心“看”世界/223

 陪伴,是家长给孩子最美的礼物/225

 小游戏玩出大成绩/226

第二十章 让孩子成为“多面手”

 ——霍华德·加德纳的“多元智能”培养

 教出会说话的孩子/231

 和孩子一起“音乐浴”/233

 数学是个思维体操/234

 会运动,让孩子终生受益/235

 从小为孩子种下高情商的基因/236

试读章节

不要襁褓,解放孩子的手脚

一个婴儿降临到一个家庭,会给这个家庭带来难以言表的喜悦。家人们珍视这个柔弱的小家伙,细心地呵护这个宝贝,生怕他会受到一丁点儿的伤害。家人们会把刚刚出生的婴儿用襁褓包起来,连在床上睡觉都要有一定的讲究:头要在固定的位置,两条胳膊要放在身体的两边,两条腿要伸直。

怀胎十月,婴儿在母亲的肚子里一直缩成一团。出生后,婴儿身体里面有很强的发育动力,他需要的是伸展身体,活动四肢。有的父母是让孩子的四肢伸展开了,但是却不让它们自由活动,孩子想运动时,外面的包裹就成了阻碍。

这样的束缚会延迟孩子身体的发育。因为身体被包裹后,婴儿的血液和体液就会流通不畅,体力和体质也会因此受到损伤。有的母亲觉得抚养孩子很辛苦,就把自己的孩子交给保姆来照顾。保姆忙碌起来,就把婴儿放在一边不管,被包起来的婴儿就一直忍受着折磨:胸部被捆得紧紧的,血液不能在全身循环,他的小脸憋成了青的。他安静地躺在那里,好像睡着了,其实是他挣扎得连哭的劲儿都没了。

这样的襁褓束缚会不会影响孩子的性格和脾气呢?被包裹起来的婴儿第一个感觉就是痛苦,他们觉得身体的每一个动作都受到了阻碍,比那些手脚都被铐住的犯人还要难受。孩子们使劲地挣扎,却是白费力气,他们很生气,使出全身的力气哇哇大哭。就这样,锁链和苦刑成了孩子来到世间的第一种待遇。他们之所以嚎哭,是因为觉得除了声音之外没有什么是自由的,所以只能够用哭声来诉说痛苦。

来看看大自然中的小动物,小猫小狗在出生以后有没有被包在襁褓里面呢?有些家长认为如果让孩子自由自在,也许他们会形成一些不良的姿势,甚至会伤害到自己。而研究发现,在没有采用这些小心翼翼的保护方法的地方,婴儿长大后都高大又强壮,身材也十分匀称。孩子不被包裹,不会做出伤害自己的动作,即使有时活动太剧烈而产生了疼痛,他自己也会马上改变姿势,这可是人类趋利避害的本能。

所以,孩子生下来以后,不要把他们包裹在比母亲的肚子还要紧的襁褓里,别戴帽子,别在身上系带子。给孩子穿上肥大的衣服,这样他们的四肢才能够自由活动。衣服既不要太沉,以免妨碍活动;也不要太过暖和,以免身体感受不到空气的流动。把孩子放在一个垫得舒服、没有危险的摇篮里,让他们在里面自由自在地活动身体。当孩子长大一些,就让他们在房间里爬来爬去,自由地发展和运动四肢和身体。这样,孩子才能慢慢强壮起来,和那些包裹在襁褓中的孩子相比,这样的孩子会发育得更好。

除此之外,作为父母还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①处在发育阶段的孩子,在短时间内身体的变化很大,因此要让孩子穿宽大的衣服,尽量少穿贴身的、太小的衣物,以免妨碍了身体的成长和活动。

②尽量别给孩子穿太多衣服。家长们应该培养孩子受得住热,也受得住冷的习惯,因为孩子从小习惯了寒冷,以后即使遇见很冷的天气也不容易生病。

③根据孩子的性格来穿衣服。有的孩子很安静,有的则活泼好动。喜欢安静的孩子活动量小,给他们穿得暖和一些,能够让身体一直保持一定的温度。而那些活泼好动的孩子,身体一直处在从动到静、从热到寒的变化当中,给他们穿得单薄些能够很好地适应身体温度的变化。

④在温度适宜的情况下,尽量不要给孩子的头上戴东西。这样头骨才能发育得紧密而又坚硬。

⑤别让孩子在华丽衣饰中迷失。总是把华丽奢侈的衣服和装饰作为对孩子的奖励,他们就会变得过度看重外在。要让孩子知道一个人的价值不在衣服和外表上。

⑥孩子总是把自己搞得脏兮兮的,那是他们的天性使然,家长要经常给孩子洗澡,而不是擦澡,因为擦澡会损伤孩子的皮肤。

睡觉的法则

孩子白天的运动量特别大,所以需要很长的睡眠时间。睡觉可以帮助身体补充运动所产生的损耗。晚上的时间是用来休息的,这是大自然定下的规矩。当太阳从西边落下,被太阳暖热的空气在静谧的夜晚变得凉爽,我们也睡得更加香甜,这是人类从古到今都没有改变过的生活习惯。所以,让孩子养成和太阳一起起床,日落之后就休息的习惯是对身体最好的保养。

在依循着这个规律作息的乡村里,和夏天比起来,人们和动物在冬天里睡觉的时间更多。不过,生活在城市里的人们作息就没有那么自然和单纯了,虽然说人们应该服从自然的法则,但是对人来说更加重要的法则是能够在需要的时候,没有危险地打破法则。也就是说,孩子的身体要能够适应早起,也能够晚睡。帮助孩子摆脱自然法则的时间越早越好,同时要慢慢地增加这样做的次数和时间,保证孩子的体质能适应这种情况。等到孩子长大了,就不会因为突然遇到打破睡眠的情况而被搞垮身体。

如果一个孩子的身体是健康的,他能够在任何时间入睡,我们也能够在任何时间叫醒他。当孩子叽里咕噜地把我们说得烦躁时,我们就催孩子快点去睡。这就好像孩子生病时我们说的“你快好起来吧”——这只是一种美好的愿望,对于改变事实却起不到什么作用。真正能够让孩子快点睡着的方法,是让他觉得厌倦。所以家长多说话,让孩子的小嘴巴没机会开口,那他很快就会睡着了。所以有时候家长讲个故事可能比摇着孩子的小床更容易让他人睡。

可以试着在某些时候叫醒孩子,不是怕他贪睡,是让他习惯任何的事情,甚至是被别人突然叫醒这样难以忍受的事情。家长还应该帮助孩子养成自己醒来和自己起床的好习惯。

如果孩子睡得不够,就让他觉得这是为了等待第二天早晨的太阳,让孩子觉得这些本来可以睡觉的时间得到了利用;如果孩子睡得太多了,家长可以在孩子醒过来的时候给他一个他爱玩的东西。如果家长想让孩子在一定的时间醒过来,就可以和他说:“明天早晨6点,要去钓鱼,顺便去郊游,你要不要去啊?”孩子答应去了以后还会请求你早晨把他叫醒。第二天如果孩子醒得很晚,也许发现家长已经走了。用这样的方式告诉孩子,如果他不快点学着自己醒过来的话,他是会吃亏的。P3-5

序言

学做父母,和孩子一起成长

从前,有一户富裕的人家,男主人得了重病,他在奄奄一息的时候,把妻子叫到跟前说:“我就要不行了,儿子太贪玩,不懂得赚钱的辛苦,家产留给他的话,会被他挥霍一空的,所以我准备捐出去。”

妻子怎么会答应,在她的极力劝说下,丈夫同意,只要儿子能赚回几个铜板,就可以考虑把家产留给他。母亲很心疼这唯一的儿子,偷偷塞给儿子3个铜板,说:“明天把铜板给你父亲,就说是你赚来的。”

第二天,儿子照着做了。父亲拿过铜板扔进了旁边的火炉里,说:“这根本不是你挣的!”儿子默默地走开了。

晚上,母亲又给了儿子几个铜板说,你明天出去待一天,后天再回来把铜板给你父亲。儿子又照做了,父亲依然把铜板扔进了火炉里。

这可急坏了母亲,她对儿子说:“明天你拿着这几个铜板出去跑两圈再回来。”黄昏时分,儿子满头大汗地跑回来交铜板,父亲依然把铜板扔进火炉,说:“这次还不是你自己赚的!”儿子摇摇头走开了。

母亲实在没办法,她跟儿子说:“我们瞒不过你父亲,你还是自己出去赚钱吧!”儿子只得照做,一天后他气喘吁吁地赶回来,把2个铜板交到父亲手里。父亲拿起铜板又扔进火炉里,儿子一个箭步冲过去,不顾火炉里吐着红舌头的火苗,一边伸手把铜板从炉子里抓了出来,一边生气地大喊:“这是我自己挣的!”

父亲满意地点点头,“这次,是你自己挣的。”

这是一个睿智的父亲,在弥留之际,他传给孩子的不单单是万贯家财,更重要的是勤劳和珍惜。母亲如此爱护儿子,却用了错误的方法,如果没有父亲的一番教育,万贯家财只能成为孩子犯错误的催化剂。

下面的事情在我们周围或许并不少见:孩子和小伙伴起了争执,父母冲上前就是一顿呵斥;孩子犯了错误,父母却极力帮忙掩盖……如此教育下长大的孩子也许会很难和同伴相处,甚至会危害社会。

没有人会怀疑父母对孩子的那份爱,因为这是与生俱来的。我们用尽全身的力气去爱孩子,甚至放弃自己的需要去爱孩子,但是光有爱,没有方法,可以吗?

其实,每个父母和孩子都是“同龄人”——孩子的年龄正是我们做父母的时间。没有人教我们该怎么做父母,我们会的那点教育方法都是模仿自己父母教育我们的方式。但是,时代变了,教育的双方也变了,于是,我们开始满世界地找答案,找明白人指导。

为了让更多的父母不再迷茫,为了让更多的孩子能够快乐地成长,在这本书里,我们选取了20位世界著名的儿童教育家,把他们每个人的教育心得展现在这里。他们全部是在儿童教育领域有理论和实践经验的名家,例如,在幼儿游戏和心理研究中有独特见解的蒙台梭利和福禄培尔,总结父母对自己的教育以及自己对孩子的教育经验的斯宾塞和卡尔·威特,将心理学中的重大发现应用于儿童教育领域的皮亚杰和加德纳,创造了现代家庭教育风潮的科恩、玛兹丽施和尼尔森,还有影响整个人类发展的教育家卢梭和杜威,等等。

也许我们做父母的时间还不长,也许我们还有很多很多的困惑,没关系,有那么多杰出的教育名家供我们学习,有那么多成功的教育方法供我们参考。我们一直相信,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世界上有多少个孩子,就有多少种教育方法。让我们一起从卡尔·威特、斯特娜夫人、卢梭……这些世界顶级教育家的教育智慧里寻找最适合自己孩子的方法吧。

教育的目的是有一天不用再教育,只要我们现在好好地学着做父母,学着和孩子一起成长,总有一天孩子离开我们的怀抱也能够勇敢地生活!

书评(媒体评论)

人的教育在他出生的时候就开始了,在能够说话和听别人说话以前,他已经就受到教育了。

——【法】启蒙思想家、教育家、文学家卢梭

我认为让孩子接受自然就是最重要的教育。孩子从中得到的乐趣比那些花钱买来的玩具要多得多。

——【德】早期教育倡导者卡尔-威特

儿童有着他自己的人格,他自身具有创造精神的美和尊严。这种美和尊严是永远不能磨灭的,所以他的纯洁而非常敏感的心灵需要我们最审慎的爱护。

——【意】幼儿教育思想家和改革家蒙台梭利

孩子在快乐的状态下学习最有效。

——【英】社会学家斯宾塞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6 10:5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