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小孩不拖拉》作者闻少聪最新力作!
拖拖拉拉、丢三落四、东张西望、开小差,这些毛病总会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出现。提高注意力,让孩子学会专注,形成做事认真投入的好习惯。
素质教育操作手册,光有理念是不够的,父母最重要的是要知道怎么做。
解答父母疑惑,从《父母新知(教孩子集中注意力)》中找寻培养孩子专注力的关键办法。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父母新知(教孩子集中注意力) |
分类 | |
作者 | 闻少聪 |
出版社 |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我家小孩不拖拉》作者闻少聪最新力作! 拖拖拉拉、丢三落四、东张西望、开小差,这些毛病总会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出现。提高注意力,让孩子学会专注,形成做事认真投入的好习惯。 素质教育操作手册,光有理念是不够的,父母最重要的是要知道怎么做。 解答父母疑惑,从《父母新知(教孩子集中注意力)》中找寻培养孩子专注力的关键办法。 内容推荐 家庭教育畅销书《我家小孩不拖拉》作者闻少聪最新力作。《父母新知(教孩子集中注意力)》从儿童心理发展的特点着手,帮助家长分析孩子的问题,用一些实用的心理学小技巧、小训练,帮助孩子提高注意力,形成好习惯。为了让家长好懂易学,《父母新知(教孩子集中注意力)》用案例、讲方法,帮助家长用有针对性的办法,培养孩子的好习惯。 目录 缺乏注意力可能会影响孩子的一生 1 神箭手的故事——不要忽视孩子的注意力 2 物理大师杨振宁的经验——提高注意力可以让孩子更认真投入 3 小鸡啄米的启示——提高注意力可以提高孩子的理解能力 4 会学也会玩的高考状元——提高注意力可以让孩子更有韧性 5 调皮大王的转变——提高注意力可以端正孩子的学习态度 6 捡“石头”的故事——提高注意力还可以培养孩子的好习惯 7 心理学家的实验——注意力必须靠平时不断培养 8 一起来改变孩子的注意力吧 孩子为什么总是漫不经心、不在意的样子? 1 太调皮,总是动个不停 2 走神儿,“身在曹营心在汉” 3 没耐心、爱玩,性格“不定性” 4 “我不喜欢,没兴趣” 5 还不能理解爸爸妈妈,不把爸爸妈妈的话往心里去 6 没有融入集体生活,不知道怎样与老师同学相处 7 缺乏自律性,没有形成好的习惯 8 身体素质也会影响到孩子的专注性 认真、严肃,从现在开始保持专注! 1 从生活中的每一天开始做起 2 关键是要用“心” 3 小事也要放在心上 4 每天十分钟,孩子变化大 5 不知道该怎么做?做一个计划吧 6 上课很重要,紧跟住老师 7 课后多复习,掌握住关键 8 严格要求自己,不要别人“看着”也能投入 9 把父母和老师的话放在心上 10 坏情绪?——好心情 11 做游戏也能够提高注意力! 12 多读,会看才能会听 13 坚持过好每一天 有哪些办法能够改变孩子的注意力 1 坚持计划,有正确的时间观念 2 学会控制自己 3 吃饭等生活琐事也不能太随意 4 做好自己的事,不依赖别人 5 有良好的卫生习惯,把乱七八糟的东西收拾好 6 抓紧时间,提高效率! 7 不读“死”书 8 松懈是注意力的大敌 9 放松之后注意力可以更好 10 一些可以提高注意力的好习惯 11 让成功激励孩子 孩子害怕上学怎么办? 1 上学,别哭 2 别带坏情绪到学校 3 老师并不“可怕”,学会与老师沟通 4 让小伙伴们欢迎你 5 只有学习中才能成长 6 当老师告状时,要合理的与孩子沟通 7 消除孩子的恐惧感,让孩子快快乐乐地上学 孩子上课时坐不住怎么办 1 心中有计划,学习有章法 2 认真听讲,充分利用课堂时间 3 预习可以提高理解能力 4 课后复习 5 做好课堂笔记 6 及时完成作业,不留债到明天 7 课堂上积极发言,课后多讨论 8 定期复习,避免遗忘 9 全面学习,不偏科 孩子不爱写作业怎么办 1 孩子为什么不爱写作业? 2 孩子写作业偷懒怎么办? 3 先复习后写作业 4 马虎?这是一个大问题 5 不磨蹭拖拉 6 重视老师的批改 7 强调基础,少做课外习题 8 该花多少时间陪孩子写作业? 9 父母该怎样检查孩子的作业? 10 家长跟不上孩子的成长,不能辅导孩子功课怎么办? 不要对考试产生恐惧感 1 考试其实也可以是快乐的 2 分科复习,精心提炼 3 有计划的复习,才能有条不紊 4 学会审题 5 “临阵磨枪”要不得 6 “熟”不一定“生巧”,慎用“题海战术” 7 抓好基础知识,不要盲目“拔高” 8 孩子在考试的时候“抠题”怎么办? 9 孩子考试总犯同样的错误怎么办? 10 紧跟老师的进度,不要另起炉灶 用家庭去改变孩子 1 相信孩子一定会发生改变 2 再坚持一下你就会成功 3 不是“你不行”,而是你“完全可以做到” 4 不要总是唠叨和责备孩子 5 父母的影响很重要 6 积极的面对生活 7 尊重孩子的意愿,让他们说出内心的想法 8 与孩子一起面对压力 9 父母要有信心,更要有耐心 试读章节 经常听到一些父母抱怨: “我的孩子,整天懒懒散散,我每天跟着他,他还做不好。要是我不 跟着。就不知道会怎么样了。” “看看他,整天做什么事都不在乎,马虎大意不说,还经常发脾气, 真是没办法。” 再就是:“有父母在身边的时候还行,还能坚持写作业,父母一旦不在,就不行了,我不说就不动,可我们不能总看着他啊!” 其实,这都是缺乏良好的生活习惯的结果。 习惯是孩子通过长期培养形成的一种生活方式,比如按时起床,按时刷牙,按时吃饭,准点上课,认真听讲,回到家里,认真完成作业。一旦孩子形成了好的生活习惯,他们就会变得听话、认真,不再需要我们整天在后面跟着,自己也能够把事情做好。可以想象,孩子有了这些好习惯,生活是不是会变得轻松和认真许多? 可是怎样才能够让孩子拥有一些良好的习惯呢?可以从注意力的角度抓起。 一位教师给我讲过一件发生在她班里的一件事。 她班里的一名同学,因为成绩总也跟不上,跟老师关系不好,开始逃课了。 一到上课的时间了,他就觉得坐不住。放学了,本来应谊回到家里,可是走到路口,不知怎的,看到网吧他就不知不觉地走进去了,一玩就到天黑。到了写作业的时间,他一开始还能坚持一会,一听到楼下或者隔壁房间传过来的声音,就感到心烦意乱,书也看不下去了。 看到他这种情况。我和他的父母给他提了一些建议。 给孩子制订学习和生活计划,让他有目的的生活。 比如今天让他背一首古诗,或者算完十道题,任务虽然不多,但是如果能够完成,他就会有成就感,这样他就会更喜欢学习。 让他能够随时提醒自己,比如当他不专心的时候,就想想今天的目标是什么。告诉自己:“不管发生什么情况,把这些完成再说。”万一有疏忽的情况发生了,要让自己回到正确的轨道上来,把前面没做好的事情做好。 不管做什么事情,都要认真,不马虎。 比如他以前玩玩具的时候,经常是玩一会儿,就丢在一边。然后去玩下一个。经常是这个“大楼”还没盖好,那边又在“嘟嘟嘟”地跑汽车了。结果是哪一样都没做好。现在,他不管做什么事情都能坚持到底,写作业的时候也不分心,不再写一会玩一会,这样,他的效率提高了,很多事情都能做好。 一学期过去了,孩子再不像以前那么随意。而是变得专注、认真,干什么事情都更投入了,上课注意听讲,课后还能够独立完成自己的事情,改掉了很多坏毛病不说,还形成了很多好的习惯。无论是父母老师,还有他自己,都为这样的改变感到高兴。 孩子到了一定的年龄,必须通过专注能力的培养形成一些好的习惯,如此他们才能在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变得自律、有规律、不随意,凡事都能认真,才能够成功。 所以,通过专注的培养来改变孩子吧,这不仅可以让他们拥有一些好的习惯,更重要的是可以为他们明天的成功打好基础,让他们受用一生! 专注能力的提高必须靠平时的不断培养才能够获得。 专注虽然重要,但并不是生来就能够拥有。注意力的培养,是父母平时努力培养的结果,要我们和孩子一起努力才能达到。’ 有的父母。一看到孩子不认真学习,就着急,甚至打、骂,但是怎么样呢,真会起到效果吗?很可能是不但孩子没有改变,反而变得更任性了。 一位心理学家做了一个实验。有一些孩子,这些孩子平时都很让父母头痛。不爱学习,不爱努力,无论做什么都不能保持投入,常常是坚持一会就放弃了。 心理学家指着一堆积木对他们说;“你们现要用这堆积木搭一座房子。”孩子本来是很不情愿的,以为又是什么智力测试、题目演算,没想到却是玩游戏,这正是他们喜欢的。于是他们兴冲冲地动手去做。不过,别看只是一项游戏,但用一大堆积木搭一座一米多高的房子,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几分钟过去了,有的孩子看到乱糟糟的积木,没耐心、没兴趣了,扔到一边,跑到别处玩去了。过了半个小时,这一组中几乎所有的孩子都失去了耐心,房子根本没有完成。 这时心理学家换了一个办法:“现在你们要搭一座房子,但是在搭房子之前,你们先要告诉我,你们准备要花多长时间去搭地基,多长时间去砌墙壁,多长时间去盖屋顶,多长时间去安装窗户,然后才能动手。”弦子一听,觉得很有意思,他们一商量,给出了自己大概的时间估算,他们估计地基要花十分钟的时间,墙壁要花二十分钟的时间,屋顶和窗户各花十分钟。P12-14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