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公司治理结构下中国上市公司资本结构与融资方式的制度分析/立信金融学者文库
分类 经济金融-经济-企业经济
作者 吴元波
出版社 立信会计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吴元波编著的《公司治理结构下中国上市公司资本结构与融资方式的制度分析》较为全面地介绍了西方资本结构理论各主要分支的模型及基本观点;分析了我国金融产权的制度性缺陷以及我国企业融资制度低绩效的根源;比较了中国和美国、德国以及日本在融资结构及融资方式上的异同;剖析了我国上市公司融资结构治理效应弱化的原因,并提出了政策。

内容推荐

吴元波编著的《公司治理结构下中国上市公司资本结构与融资方式的制度分析》以多种经济学和管理学理论的观点作为研究基础,采取以理论论证为主、理论联系实际分析研究的方法,以金融制度为研究主线,针对中国上市公司资本结构的优化及融资方式的发展会提高中国国有企业治理绩效并带动整个中国经济资源的优化配置的核心命题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公司治理结构下中国上市公司资本结构与融资方式的制度分析》共包括十个部分。

第一部分,本部分首先提出本论文要研究的问题并指出一些基本概念的异同,从当前国内外资本结构研究的现状出发指出问题的切入点是我国当前的金融制度。进一步由此出发提出研究意义、主要内容以及论文的逻辑框架结构和主要创新观点。

第二部分,本部分较为全面地介绍了资本结构理论各主要分支的模型及基本观点,并尽量包括了该领域的最新发展,通过综述,说明每种理论都是有条件的,而且由于不同理论强调不同的成本从而会得出不同的融资策略选择。在应用某一种理论解释中国的融资现实时,首先要看中国的现实环境能否模拟这种理论的分析框架。相对而言,本研究认为,流动性理论和机会窗口理论分析的情形与中国目前的上市公司现状和融资环境比较相近。

第三部分,本部分分析了我国金融产权的制度性缺陷以及我国企业融资制度低绩效的根源,指明了我国融资制度的三大缺陷:结构性缺陷、体制性缺陷和功能性缺陷,认为必须进行金融体制改革、金融组织的创新以及金融产权的改革,才能进一步硬化国有企业的融资成本约束和提高资本市场的效率,从而进一步优化国有企业的资本结构。

第四部分,本部分比较了中国和美国、德国以及日本在融资结构及融资方式上的异同,并从企业的自我积累能力、融资成本、公司治理与市场效率等方面分析了其原因。剖析了我国上市公司融资结构治理效应弱化的原因,并提出了政策建议:建立有效的偿债保障机制;建立经理人持股激励制度;发展企业债券市场;加强对银行的监控力度;培育机构投资者并创造能使他们能有效发挥作用的条件;强化经理人的外部约束机制。

第五部分,该部分在公司治理结构与中国上市公司资本结构及其优化方面,用系统的观点以及系统的层次观点论述了公司治理结构与资本结构二者的互动关系。通过设计一个数学模型得出一个理论上的经理人持股的最优比例;提出了优化设计中国上市公司资本结构的策略:改进股市流动性;在股权结构方面,通过引入4~5家大股东(包括法人股以及个人大股东)来防止大股东互相串谋,侵犯小股东及债权人利益;完善相关法律;依据不同行业选择不同的资本结构。还从宏观因素与微观因素两个方面分析了影响中国上市公司资本结构的因素。

第六部分,该部分剖析了资本成本与公司价值的关系,探讨了公司价值随着资本结构的变化而变化的内在机制;认为公司价值最大化应是资本结构确定的一个基本原则。通过权衡理论,实证计算了当公司通过债务融资来优化其资本结构时所应该达到的最优负债值。提出了一个一般性数学模型来从理论上寻找一个公司的最优负债水平和破产警戒点;然后从产权约束、政府行为方式的干预、债务的软约束、经理股权激励的缺乏、破产程序的不合理、资本市场发育的滞后等几个方面阐述了我国国有企业资产负债率过高的原因,并指出解决的根本途径还是得依靠产权制度的创新。

第七部分,本部分针对上市公司“股权融资偏好”现象认为西方的“优序融资理论”并不适合中国上市公司现有的情况,因为其前提条件在中国都不成立。由于国有企业竞争的方法主要是投资扩张,而融资容易又使过度资本需求进一步膨胀,这就造成了中国上市公司基本上处于Dewat—ripont和Tirole(1994)所描述的流动性缺乏状况之中。所以本文认为流动性缺乏才是中国上市公司股权融资偏好的根源。

第八部分,本部分在中国上市公司资本结构的路径约束与中国长期债务市场的研究方面,认为应从财务杠杆与资本成本的关系出发,理性地认识债务资本成本与权益资本成本的高低问题。从政府和商业银行角度出发,认为目前相对于股票市场而言较小的公司债券市场不利于上市公司资本结构的优化;同时,目前为大型国有企业设计的长期信贷机制也不适应上市公司融资的需要,提出中国应该进一步发展债券市场以及变革商业银行的长期贷款机制。

第九部分,该部分在中国国有企业资本结构整体优化的战略性思考方面,认为国有企业改革应以资本结构的优化为起点,“债转股”只能是修正国有企业资本结构的过渡性举措,它进一步增加了企业的道德风险,恶化了信用关系,加剧了政府的成本;又认为国有企业资本结构优化应同国有企业战略性结构调整相适应。提出“国有股减持”是国有企业资本结构优化的必然选择,“国有股减持”的方式应是多元性的,可转换债券和企业的职工持股计划均对“国有股减持”具有重大理论意义及现实意义。

第十部分,该部分总结归纳全书的研究观点,并提出优化我国上市公司资本结构及融资方式的主要结论和政策性建议以及尚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目录

1 导论

 1.1 问题的提出

 1.2 资本结构与融资结构基本概念的异同

 1.3 研究的意义

 1.4 现代资本结构理论的研究现状

 1.5 本书的主要内容及逻辑结构框架

 1.6 本书的主要创新

2 西方资本结构理论综述

 2.1 早期资本结构理论

 2.2 经典资本结构理论

 2.3 现代资本结构理论

 2.4 西方资本结构理论对我国资本结构理论的研究原则与内容构成的指导意义

3 我国企业融资的宏观金融制度环境存在的问题分析

 3.1 融资格局与经济增长格局的非相称性 

 3.2 金融资源配置效率低下与融资产权制度的关系分析

 3.3 融资制度低效率的制度性分析

 3.4 制度创新是中国融资制度优化从而公司资本结构优化的根本出路 

4 中外公司融资方式的比较以及中国公司资本结构对公司治理的效应分析

 4.1 中外公司融资方式的比较

 4.2 我国上市公司资本结构对公司治理效应的分析

5 公司治理结构视野下的中国上市公司资本结构及其优化

 5.1 公司治理结构对公司资本结构的作用机制

 5.2 公司资本结构对公司治理结构的作用与影响

 5.3 不同公司治理结构模式下的资本结构与融资模式的选择问题

 5.4 影响中国公司资本结构的宏观与微观因素分析

 5.5 中国上市公司资本结构的特点及其优化设计分析

6 我国国有企业资本结构中高资产负债率的机理、成因及其政策启示

 6.1 关于公司最优负债资本结构及破产临界点的理论模型分析

 6.2 资本结构、资产交易与公司价值关系分析

 6.3 企业负债经营的国际比较及我国上市公司资产负债率的变迁

 6.4 我国国有公司负债率高的理论分析

 6.5 理论与实证分析的启示及政策建议

7 中国上市公司股权融资偏好和股利分配行为的分析

 7.1 国内关于中国上市公司股权融资偏好的研究现状

 7.2 从公司流动性需求看股权融资

 7.3 关于上市公司股利分配行为

 7.4 分析的结论及包含的政策建议

8 中国上市公司资本结构的路径约束与中国长期债务资本市场的缺陷与完善途径

 8.1 中国上市公司财务杠杆的约束条件

 8.2 中国上市公司财务杠杆均衡及其评价

 8.3 从公司的资本结构视角看长期债务市场的发展

 8.4 从中国上市公司资本结构优化角度看股票回购

9 中国国有企业资本结构整体优化的战略性思考

 9.1 我国国有企业资本结构整体优化的现实思路

 9.2 债转股:修正国有企业资本结构的过渡性举措

 9.3 国有股减持:股权结构优化的必然选择

10 股权分置改革以后中国股票市场存在的问题以及发展股票市场的政策建议

 10.1 股权分置改革之前股市发展的历史背景

 10.2 股权分置改革以后我国上市公司股本结构现状

 10.3 全流通以后股票市场存在的问题分析

 10.4 全流通后发展中国股票市场的对策建议

11 优化中国上市公司资本结构与融资方式的制度创新与对策建议

12 结论以及尚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后记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 15:4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