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孙中山与中华民国--美国顾问眼中的孙中山
分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作者 (美)林百克
出版社 东方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孙中山与中华民国--美国顾问眼中的孙中山》是译者根据1925年美国The Century Co.出版的版本译出。本书共分早年的中国生活、在火奴鲁鲁的旅居生活、“浪费的年头”之后在香港的旅居、中山的职业、初步的革命时期、迫切的革命方法、二次革命失败 南京失守 、临时总统任期后之亡命、1918~1921年在上海的生活9个时期,讲述孙中山从诞生(1866)至1921年在上海的生活、经历、活动、革命思想及业绩。本书的特点是作者林百克以一个外国人的身份,站在西方人的文化视角下审视孙中山及其事业,为我们进一步了解孙中山这位伟人打开了一个新的窗口。

内容推荐

《孙中山与中华民国--美国顾问眼中的孙中山》是孙中山的国际法律顾问林百克撰写的一部叙述孙中山生平的著作,译者根据美国纽约世纪出版公司1925年译本译出。《孙中山与中华民国--美国顾问眼中的孙中山》按照时间顺序,把孙中山从幼年到晚年的活动分为九个时期,叙述每个时期孙中山亲历的重要事件。作者撰写本书,主要是根据孙中山口述的笔记整理而成,书中引述了很多孙中山先生口述的童年时代的故事和所经历的重大政治事件,特别是对孙中山少年时代的生活和家庭情况叙述颇详,为我们了解孙中山的早年生活,提供了很多有价值的资料。

目录

译者前言/001

自序/001

第一时期 早年岁月(1866年—1879年)/001

 第一章 兰溪河畔的小村庄/003

 第二章 阳光明媚的广东/011

 第三章 正直的父亲/016

 第四章 缠足的母亲/021

 第五章 “安逸而不朽的子孙”——孙逸仙/026

 第六章 文,“村学究”,游戏/030

 第七章 孙文和《三字经》/037

 第八章 海盗的故事/041

 第九章 官吏和富有兄弟的故事/046

 第十章 白契/049

 第十一章 少年真理追求者/053

 第十二章 改造社会的第一次尝试/056

 第十三章 桎梏中的人们/060

 第十四章 “中国就是天下”/063

 第十五章 大哥/066

 第十六章 大哥从檀香山归来/071

 第十七章 铁船梁的启示/074

 第十八章 海葬的启示/077

第二时期 旅居檀香山

(1879年—1883年,1886年的一段时间)/081

 第十九章 檀香山/083

 第二十章 在夏威夷的商店和学校中/088

第三时期 “浪费的年头”——旅居香港

(1884年—1886年)/095

 第二十一章 朝廷的厘金/097

 第二十二章 在愚昧的乡村中宣传革命/101

 第二十三章 孙逸仙与基督教/109

 第二十四章 香港西医书院与中法战争/116

 第二十五章 不爱钱/124

第四时期 职业和使命(1886年—1894年)/129

 第二十六章 职业的选择/131

第五时期 早期的革命生涯

(1895年—1896年10月11日)/139

 第二十七章 第一次被悬赏缉拿/141

第六时期 迫切的革命方法

(1896年10月11日—1911年12月6日)/145

 第二十八章 山下町一百二十一号/147

 第二十九章 孙逸仙与劳工/157

 第三十章 镇静、宽容的演说家/164

 第三十一章 孙逸仙和黄兴/172

 第三十二章 “牢记你宁波的叔叔”/187

第七时期 从就任临时大总统到二次革命

(1912年元旦—1913年10月27日)/195

 第三十三章 中华民国第一任大总统/197

 第三十四章 袁世凯的阴谋/203

第八时期 卸任临时大总统后的流亡

(1913年10月27日—1916年6月6日)/215

 第三十五章 袁世凯统治时代的抗争/217

第九时期 后袁世凯时代(1916年—1922年)/225

 第三十六章 美国带来的大机遇/227

 第三十七章 法庭上的敌人/234

 第三十八章 孙逸仙的家庭生活/239

 第三十九章 结论:孙逸仙的道义力量/246

附录一:中山自传/249

附录二:林百克谈孙中山/269

试读章节

第二章 阳光明媚的广东

在继续讲述下去以前,我们需要先了解一下广东,了解一下广州人。广州人充满活力的天性,带给孙逸仙坚韧的精神和敏捷的体魄,这使他在为了完成推翻满清政府的事业而环游世界的那些年里,受益良多。

广东,中国十八省中最南的一省,是一个幅员辽阔,物产丰富的省份,有着超过三千万的人口。广州,广东的省城和最大的城市,有超过一百万的人口。广州(Canton)的得名,就是来自广东省(Kwantung)的英文音译。

广东省是个晴朗而又美丽的地方。多姿多彩的山脉贯穿全省,风景如画的河流静静流淌;蔚蓝色的大海迂回曲折地围绕着它的边缘,海滨是断断续续紫色的山丘和金色的沙滩,沿海有许多迷人的小岛,岛上矗立着宝塔,海中的帆樯竞跃,构成一道如画的风景。这里的土地,尽管经历过一代又一代农民的过度开垦,但是靠着肥料和精耕细作的辅助,依然盛产水稻、烟草、油料作物、蚕丝和茶叶。此外,广东的制造业一直以来都很发达。我们美国早期从中国进口的货物,都出自这个富饶而又阳光明媚的中国南方省份。

广东人是一个聪明而充满活力的群体。多年以来,世界各地的人们都在使用出自广东的产品。甚至在美国国庆节到来之际很受我们美国小男孩欢迎的爆竹,也是来自于广东这个美丽的地方。

广东是一个开阔的地方,一年之中的大部分时间是夏天,在美国的冬天的月份里,那里却显得更为凉爽而富有生机。因此,生活在热带气候下的人们一般具有的那种懒惰萎靡个性,在这里是没有的。

广州是中国城市中最为进步的一个,这不仅是因为它位于香港和澳门之间(距离香港仅七十八英里,而距离澳门仅有到香港距离的一半),更是因为这里有数目庞大的归国华侨,他们把他们在美国居留期间学到的一些美国生活方式带了回来。实际上,生活在或者曾经生活在美国的中国人大部分来自广东。如前所述,这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加利福尼亚“淘金热”的时候,美国人把劳工从广东这样低收入的地方运送到美国,比之其他地方既方便又便宜,特别是香港这个巨大的航运中心提供的便利,使得运送起这些华工来,既经济实惠,又快速高效。

生活在热带的广东人,他们总是充满活力、善于交际,而且带符与生俱来的聪慧。他们的体格虽然不像他们的北方同胞一样强壮有力,但是他们却拥有灵活敏捷的肢体。这使得他们无论承担怎样艰苦的工作,都足以弥补体力上的缺点。

广东的气候很是怡人,特别是在翠亨村一带。翠亨村虽然位于热带地区,但是却有一个比较凉爽的冬天,有时候甚至还会结冰或者飘起细碎的雪花。距离翠亨村四十英里远的广州,是热带地区唯一濒海但是又会有霜雪的大都市。在热带地区出生并成长的人当中,很少有能成为领袖人物的,而孙逸仙就是这少数人中间的一个。他在推翻满清政府的长期努力中所表现出来的魄力和力量,并非得益于气候影响,而是来自于他无拘束的农村生活和幸福美满的家庭环境这种成长环境养成了他爽快、冷静的个性,使他在艰苦危险的生活中受益颇多。

广东人具有勇敢、自强、肯于吃苦的性格特征。他们虽然离他们国家的中心和北方很远,但十分热爱国家。他们中间,产生了不少卓越的学者。广东人成为中国本部以及南方的伟大屏障,好像万里长城保护拱卫着北方一样保护拱卫着南方。他们使用的是一种语音更为成熟的语言,比官话多一声,有五声。在中国人当中,广东人在美术和工艺方面的造诣,很早以前就举世闻名了。而且他们的聪明和坚韧,也是无与伦比的。

在中国女子当中,广东女子以美丽与德行著称。她们有着一头乌黑的头发,肤色较之北方女子的象牙色略显光泽,带有一种橄榄色的色调。

广东老百姓的生活,比其他地方的中国人都舒服,因为他们喜欢户外生活,并经常享受户外生活的安乐。他们用不着生火炉,也不必有厚重的冬衣。尤其在土地肥沃的翠亨村,农民们的生活比中国北方农民容易得多,因为这里优越的自然条件使他们能够更自由地安排工作。大米是他们赖以生存的主要农产品。这里还出产各种各样的水果,甚至包括香蕉。其中,鲜美多汁的广州荔枝(原产于中国)更是举世闻名。他们还大量种植甘蔗,但是孙逸仙曾经告诉我,他的家人都觉得,在耕种过度的土地上,种甘蔗很不容易长成。所以,虽然广东别的地方出产的甘蔗很多,而在翠亨村却是很少的。

在临近海洋潮汐水域的地方,总会出产很多的鱼类。但是翠亨村人吃的鱼,却是从附近沿海集镇上运来的。

如此看来,广东省总体上是一个非常具有吸引力的地方。因此,我所最关心的小地方——翠亨村,也同时拥有这些全省都具备的优点。

所有的广东人都以“我是广东人”而自豪。毫无疑问,这种“广东人”的观念,在孙逸仙努力创建共和国的三十年中,给了他不少的帮助。在海外的广东侨民,几乎都曾为他出过力。

P11-14

序言

1901年到1907年,我在菲律宾担任巡回法官的时候,曾经雇佣了一个中国厨师,名叫阿普。阿普烧得一手好吃的粤菜,我很欣赏他的厨艺。在坐船去往一个个法庭的路上,我实在是大快朵颐。特别是在菲律宾霍乱流行的那段时期,能够准备出干净可口的饭菜更是一件重要的事儿。后来,在一次海难事故中,阿普救了我的命。从此,我对阿普的欣赏转化为感激。

最后,在我对阿普的这种感激之情鼓励下,他告诉我他其实是孙逸仙的敢死队中的一员。他提出要回国,并向我借一笔钱。我答应了他的请求,忠心的阿普走上了他自己的路。仅仅几个星期后,消息传回来了,他参加了一次起义,殉难者比生还者多很多。满清政府抓住了阿普,他遭受了酷刑,最后被判处了死刑。这个悲惨的事实,以及阿普告诉我的孙逸仙要在中国建立一个共和国的计划,使我也成了一个孙逸仙的信徒。如果一位饱受酷刑的厨师尚且有为他们伟大的领袖牺牲的勇气,那么我们这些享受着自由民主的权利,有责任提倡民治理想的美国人,难道不应该向那些敢死队员们表示同情,并对他们从事的事业予以帮助吗?因此,我开始热心于孙逸仙的运动。尽管由于职业关系,我还不能直接参与到他们当中去。当我辞掉巡回法官的职务以后,我就成了孙逸仙的一个坚定的支持者。1913年,我写了一本《欧战时中国的机会》的书。这本书流传很广,1914年的时候还被孙逸仙的党(国民党)用来破坏袁世凯的借款计划。1917年,我成为一本月刊《中国民族主义者》的主编,我还为国民党从事其他宣传工作。除此之外,我还从事了一些我的本行,为国民党代理法律事务,不仅仅在中国,也在美国和其他国家的法院。

我痛感这位大革命家的生平事迹一直没有出版,我为此筹划思索了多年。因为他谦逊自抑,不愿意向人讲述他的详细的个人事迹,特别是他的早年生活。所以,经过我多次劝告,直到1919年夏天,他才答应给我以准备从事他的传记写作的时间。他和我花费了很多时日,来搜集这方面的资料。但是,由于他作为一位领袖,常常对于一些事迹采取沉默和谦逊的态度,往往在紧要关头,中断他的叙说。于是,我不得不从他的重要党人里面,去搜集史料。然而这样一来,别人的叙述中,或许会说出颂扬的论调。因为我搜集的史料是从多种渠道得来的,所以很难组织得一以贯之。另外一个困难是,这部传记的纪年,不能不采用西方的纪年,因为中国人写传记的话.是不知道西方人的要求的。还有一个困难,是西方的读者普遍不熟悉中国的社会政治生活,所以他们在读这本传记的时候,需要有人向他们讲解关于中国的一些事情。为了让这本传记更加简练,我前后经过了6次修订。

我对于最近孙逸仙和中国人民反对日本和西方国家的银行家和商业家帮助北京武力主义者的激烈战争,记述的比较简略,因为这是本书以外的内容。但是我希望军阀之间的战争,最终能够让关利坚合众国觉悟到,为了保护美国起见,要帮助孙逸仙所手创的中华民国,这是很必要的。

我应当感谢孙逸仙给我提供的许多不易得到的资料,也要感谢他的家族对写作“孙逸仙的家庭”一章所提供的帮助。这是很细心的一章,没有可靠的帮助是不敢写的。

我在写这本书的时候,大多数时间是和手创中华民国的伟人住在一起的。虽然这是暂时的,但却是很有价值的,所以用这个机会来表示感谢。

保罗·林百克

中国上海江西路六十二号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2 4:19: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