闵露莹创作的《黄金时代(萧红永久的憧憬和追求)》从现代女性角度去审视萧红的感情、写作、生活和一生的命运;著名80后美女生活家闵露莹倾情力作,走访萧红生活过的城市,哈尔滨、北京、青岛、上海、武汉、重庆和香港,用现代女性的细微认知,为大众还原出萧红当时的心境,并由此打开知识女性命运之锁。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黄金时代(萧红永久的憧憬和追求) |
分类 |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
作者 | 闵露莹 |
出版社 | 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闵露莹创作的《黄金时代(萧红永久的憧憬和追求)》从现代女性角度去审视萧红的感情、写作、生活和一生的命运;著名80后美女生活家闵露莹倾情力作,走访萧红生活过的城市,哈尔滨、北京、青岛、上海、武汉、重庆和香港,用现代女性的细微认知,为大众还原出萧红当时的心境,并由此打开知识女性命运之锁。 内容推荐 上世纪三十年代的中国,是一个文人恣意挥洒热情的时代,年青人放任自己的精力,毫无顾忌地追求理想,在时代的挣扎中,为梦想、为青春、为民族和为国家奋斗着。 而其中,萧红,号称民国文学洛神,命运多舛,从北方到南方,从哈尔滨到香港,上世纪中叶颠沛流离又百舸争流的中国,情路坎坷的才女作家,家事情殇国恨,演绎了一出从异乡到异乡的大戏。 闵露莹创作的《黄金时代(萧红永久的憧憬和追求)》由萧红为引子,故事还延展到了鲁迅、瞿秋白、茅盾、萧军、丁玲、胡风、舒群、白朗、罗烽、聂绀弩、端木蕻良、骆宾基、周鲸文、蒋锡金等人的生活中,他们的故事与萧红的一样精彩,《黄金时代(萧红永久的憧憬和追求)》将为大众展现那个时代的洪流和浪潮。 目录 序我的黄金时代 第一章 永久的憧憬和追求 大地上的异乡者 浪潮之巅 祖父的后花园 文艺女青年 第二章 冰天雪地埋青芽 出走的娜拉 第一次,北漂 二进宫,追婚的夫 吃官司,怀孕的人质 第三章 电光火石偶然间 天降三郎,顷刻 产子和医院 东北作家群 不是箫剑,是金剑啸 在欧罗巴的跋涉 第四章 海滨的暖风 青岛不是孤岛 老革命舒群 她的朋友们 第五章 大师门徒 流落魔都 鲁迅的接见 上海文艺界的论战 “她将超越冰心与丁玲” 第六章 萧红和鲁迅 鲁迅的家 穿衣吃饭的意境 瞿秋白的潜伏 大师的文艺范 孤独布道者的远行 第七章 东洋疗伤 起风了 日本与病情 “左联”与文坛论战的重启 跟时间赛跑 恩师仙逝 第八章 幻灭悲愁漂泊路 从异乡到异乡 贵人蒋锡金 武昌的美丽时光 牢笼经历 第九章 天妒诗情,人性苦 又种豆,又向远方 西安,情变 鲁迅是父辈,毛泽东只算大哥 愿得一人心,白首不相离 重庆的空气很稀薄 第十章 命定要一个人走 《时代文学》、肺病和周鲸文 史沫特莱 在香港的创作高潮 张学良胞弟的床 致命的手术 红落香江永诀别 附录萧红生平年表 参考书目 致谢 试读章节 萧红命运多舛,固然因为遇人不淑,但也与她自身的性情有关。她有着相互矛盾的两种性格,一种固执,一种妥协。她与家族抗争,与传统抗争,为了美好的理想抗争,这属于倔强固执的性格。她又容易随命运漂泊,信任表哥陆振舜,信任李洁吾,后来又信任萧军、端木等,这又是她容易妥协的性格。 她第二次来北京前,与未婚夫汪恩甲达成了某种妥协,家庭从而解除了对她的软禁,使她有机会从哈尔滨去到北京。借助别人的帮助,这个愿望实现了,她瞒着未婚夫去了北京。但李洁吾、陆振舜都无法帮她实现读书的愿望。希望又破灭了。这时,发现被骗的未婚夫汪恩甲追到北京。她转而说服未婚夫支持她读书,未婚夫为了稳住萧红,假意答应。萧红听信未婚夫的话,与他回了哈尔滨。没想到等到的却是一场官司。 他们二人首先是回到男方家里住了下来。1930年春天,汪恩甲的哥哥汪大澄借口萧红同李洁吾的友谊,污蔑萧红作风不正派,不满意“名声不好”的萧红进汪家,所以代弟弟解除与萧红的婚约。这让萧红很气愤,开始与汪家打官司。汪恩甲照顾哥哥的面子,在法庭上说是自己想解除婚约的。于是,萧红输掉了官司。 萧红的家人感觉颜面扫尽,在呼兰无法见人,领着萧红及全家去了阿城福昌号屯(现哈尔滨市道外区民筑乡福昌号村)。由于父亲张廷举不在阿城上班,于是把萧红托付给其兄弟看管。而老家的叔伯们看不惯萧红这个新女性,把她当成家族的另类。在叔伯们增加佃户的地租与削减长工的工资时,萧红企图说服伯父放弃自己的主张。伯父十分愤怒,把萧红毒打了一顿后软禁了起来,并打电报让张廷举赶紧回来,甚至提出要把萧红勒死埋掉。直到1931年10月4日,她才在小婶的帮助下,爬到一辆运白菜的马车上逃离了那个被她视为洪水猛兽的家庭。张家随即开除了萧红的族籍,萧红成了无家可归的流浪女子。 走投无路的萧红再一次展现了她的妥协性,在已经与汪恩甲解除了婚约的前提下,与汪恩甲去东兴顺旅馆同居。萧红怀孕后,未婚夫一去不返,她被旅馆扣为人质。许广平回忆萧红这段经历时说: “秦琼卖马,……然而有马可卖还是幸运的,到马也没得卖的时候,也就是萧红先生遭遇困厄最惨痛的时候。” 萧红从家里逃出来的日期是1931年10月4日,她个人的苦难正好和“九一八”国难同时发生。“九一八”事变发生在1931年9月18日,那天沈阳附近的南满铁路一段被炸,当时东北军阀张学良已向国民党政府投诚。因此,日本在东北利益受到影响。虽然日方租有旅顺、大连,并享有整个东北的许多权益,但毕竟因为人数太少,常吃亏,更何况当时各地反日情绪高涨,动摇了日本人在东北的控制力量,日军迅速地造成一连串的军事冲突,终于在短期内占领了整个东北。次年3月,日方以逊帝溥仪为傀儡,制造出所谓“满洲国”,正式建都于长春,号称“新京”。 “九一八事件”的历史影响,我们不必在此多谈。当此国家处在危急存亡的关头,全国上下都以救亡图存、重整复兴为口号,但是萧红此时却自顾不暇,对国难未能付出关怀。 萧红刚由北平回哈尔滨时,到处向亲友、同学求助,但到处碰壁。有段时期,她甚至趁以往同学去上课的时候,借她们的床铺睡觉,靠人家施舍过日子,到了晚上就只好到处流浪,随地栖身。就在这种告贷无门、衣食不继时,她遇到了她的弟弟。由于饥寒交迫,加上情感上的打击,同时又有身孕,种种凄凉,使她心灰意冷,并觉得自己已经被整个社会所抛弃。她说:“也感到全人类离得我更辽远。”虽然如此,萧红还是没有随她弟弟回家,因她不能也不愿回去。由于她内心所拥有的自尊与自卑,更不愿再去求助亲友同学。最后只好在离松花江岸不到百米的一家白俄人开的东兴顺旅馆中租了一间小房间。那里的住客,大半是无赖汉与妓女。据作家孙陵所记载: 在1932年冬天,萧红简直成了那旅馆中沮丧的囚犯。她穷困潦倒,不但无力付出房租和饭钱,而且据说又吸食鸦片。鸦片想必是由那谲诡的旅店老板所供应,她那时的景况真是惨不可言。P43-45 序言 窗上洒满着白月的当儿,我愿意关了灯,坐下来沉默一些时候,就在这沉默中,忽然像有警钟似的来到我的心上:“这不就是我的黄金时代吗?此刻。”于是我摸着桌布,回身摸着藤椅的边沿,而后把手举到面前,模模糊糊的,但确认定这是自己的手,而后再看到那单细的窗棂上去。是的,自己就在日本。自由和舒适,平静和安闲,经济一点也不压迫,这真是黄金时代,但又多么寂寞的黄金时代呀!别人的黄金时代是舒展着翅膀过的,而我的黄金时代,是在笼子过的。从此我又想到了别的,什么事来到我这里就不对了,也不是时候了。对于自己的平安,显然是有些不惯,所以又爱这平安,又怕这平安。 这是1936年萧红在日本写给萧军的信。信中反复提到“黄金时代”这个词,她无助、惶恐、自卑又自尊,她艳羡别人的舒适,而菲薄自己的困苦。那时她才25岁,已经是中国最一流的作家了。更何况她还是青年偶像、大文豪鲁迅的弟子。 在无意中,萧红点出了她那个时代的潮流。辛亥革命后的三十年,可以算是中国一个大师辈出的黄金年代。各个学术领域,各行各业,从社会科学到自然科学,从教育到实业,从音乐到绘画,一群闪亮的名字留在中国近代的历史上。他们伴随着中国从衰弱走向重新振奋,并将国家命运与自己的事业紧紧联系在一起。 只要稍微回顾一下不远的历史。就会看到无数被载入史册的名字:梁启超、蔡元培、王国维、陈寅恪、鲁迅、丰子恺、梁漱溟、马寅初、张元济、徐悲鸿、黎锦晖、胡适、华罗庚、竺可桢、李四光等等。在他们这些大师的身上,有什么共同的特征?又是什么共同的机缘,促使了这批各行各业的大师,在那个风起云涌的时代潮水般地出现,至今仍然照耀我们的天空?对于今天来说,远去的大师群像又留给了我们和未来一些什么秘密? 除此之外。那个时代的事件之繁多、局势之突变、变革者之涌现也让后人惊叹不已。辛亥革命、五四运动、新文化运动、中原混战、九一八事变、伪满洲国建立、红军长征、文坛论战、西安事变、七七事变、重庆大轰炸、太平洋战争等等,高潮迭起让造人的上帝也始料不及。张学良、鲁迅、瞿秋白、史沫特莱、毛泽东、周恩来、埃德加-斯诺、茅盾、丁玲、冰心等无疑更加是那个时代的主角。他们让时代的光辉更加耀眼。 而前文写下“黄金时代”这个词的萧红,终其一生。真正是在诠释那个“黄金时代”。她一个人串起了以上所有的事件和人。她在攀登上文学峰顶的时候,也有着自己的哀愁与困苦,甚至经历了非人的摧残与打击,最后不到32岁就溘然而逝,令当世人和后人都唏嘘不已。 在电影《黄金时代》中饰演萧军的演员冯绍峰曾评价: 苦和浪漫,原来是相依为命的,爱人,是爱她(他)的灵魂。他们的精神世界辽阔得不仅仅一个“我”而已,这是即便残忍也很动人的原因。每个人的黄金年代,是每个人都把自己作为献祭牺牲的英勇和无畏。 如此的“黄金时代”。如此的才女与奇女,让我们不由自主地走向那个时代,感受那个时代的硝烟与悲愁,探寻萧红的内心世界。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