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母心佛心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琦君
出版社 九州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母心佛心》是一本散文集,是琦君写作五十年来的重要作品之一。在书中,她娓娓叙说母亲的言行与生活点滴,更以悲悯有情之笔写世间万物,不论一草一木、一言一行,都深刻动人,洋溢醇厚的人情之美。本书计分“护生篇”、“怀旧篇”、“生活篇”、“随感篇”四辑,篇篇情真语切,意蕴深长。

内容推荐

2006年6月7日,琦君走完了幽兰芳香、淡雅玉洁的一生,留给世人四十多本散文和小说。“三更有梦书当枕,梦痕犹存,橘红点点,桂花雨歇灯花落;千里怀人月在峰,七月哀伤,烟愁漫漫,母心天空琴心连。”这是灵堂两侧的挽联,巧妙嵌进了琦君最重要的多部作品名称。她的文章朴素温婉,沁人心脾,充满古典韵味,感动几代中文读者,有多篇散文入选大陆中小学语文课本。

《母心佛心》是琦君的经典作品之一。

《母心佛心》中作者娓娓叙说母亲的言行与生活点滴,更以悲悯有情之笔写世间万物,不论一草一木、一言一行,均深刻动人,使平凡的事物具有不平凡的意义;而其脍炙人口的怀旧记忆篇章,更洋溢醇厚的人情之美。

目录

代序妈妈,您安心吧

第一辑 护生篇

 三净素

 送鸽记

 守着蚂蚁

 小鸟离巢

 诫杀篇

 惜生随感

 护生乐

第二辑 怀旧篇

 长风不断任吹衣

 母心-佛心

 蟹酱字

 “好收藏者必窃”的印证

 病中忆

 爸爸教我们读诗

 守时精神

 大红包

 萝卜大餐

 照镜子

 餐桌上的无声

第三辑 生活篇

 老人病与气功

 快乐周末

 三代情

 另一种启示

 浅近的领悟

 载不动的友情

 冒烟的手提箱

 儿子的礼物

 聋哑夫妻

 小羊

 仁心仁术

 机器人和我

第四辑 随感篇

 良缘·孽缘

 随感十则

 陆放翁的感情生活

 “留学”与“流学”

 幼儿的心愿

 寂寞童心

 孤寂老妇

 忙与闲

 一点心愿

附录

 了解琦君·认识琦君

 琦君回家

试读章节

三净素

佛家语有称为“三净肉”者,就是在家修持的居士,为权宜之计,在三种情形下,是可以勉强吃牲畜之肉的:一、不是我杀的。二、不是为我杀的。三、不曾亲眼看见杀相的。这“三不”看去似乎有点掩耳盗铃,对贪口福的老饕而言,正可作为吃肉的借口。其实是佛家劝诚心学佛者初步戒杀所开的方便之门,也正是儒家“见其生不忍见其死,闻其声不忍食其肉”一点“仁之端”的深意。比起对屠门而大嚼的心态,究竟完全不同了。

想起母亲当年虽烧得一手好菜,却坚持而风趣地说:“我不吃三‘斤’肉,我吃的是三‘净’素。”

“什么是三净素呢?”我问她。

她说:“第一,你到朋友家做客,热心的朋友要杀鸡款待你,你就说连忙说,‘我今天吃素,你千万别杀鸡。’不就保住一条生命了吗?第二,你做客时如果正是吃素的日子,面对满桌的鸡鸭鱼肉,为了不要麻烦主人为你特地做素菜,你就不声不响地只吃那肉边菜,能得心素就好,这是给主人的一点方便。第三,不是吃长素的人,有时会由于忙碌而忘了吃素的日子,万一无心吃了荤菜后才想起,只要马上漱漱口,念几声阿弥陀佛也就可免罪过。因为你不是贪口福故意吃的,菩萨不会怪你。”

这是外公教母亲的,母亲说时一脸的虔诚,我虽不大相信,却也牢牢地记住了。

算算母亲一年中吃素的日子比吃荤的日子还多呢。因为吃六斋,每月有六天吃素。此外,初一十五吃素,先人的生忌辰,家人与自己的生日,她都吃素。她说祖先的生忌辰要表示纪念,杀生极不祥。生日是母难日,应当吃素表示对母亲的感恩。如果遇地方上为了求平安举行祭拜节目,她也吃素,表示虔诚地参与。素吃多了,闻到荤油味都腻胃,所以她即使是不吃素的日子,也都是吃的青菜豆腐之类,至多加几朵“金钩虾米”。因此“金钩虾米”是母亲唯一的调味品。她说:“虾从海里一捞起就没知觉。死得不痛苦。干的虾米吃几朵是没有关系的。”

她脸上笑眯眯的,也知道难以自圆其说。顽皮的小叔偏偏说:“大嫂是最最懂得吃的了。因为肉边菜比肉还好吃呢。还有,金钩虾米炒青菜才是一道名菜哩。”听得母亲好生气,笑骂道:“我哪里像你那样馋嘴?天天在厨房里偷鸭肫干吃。”

小叔伸伸舌头走开了。他虽然爱说些俏皮话逗母亲,心里却是很敬重她的。他曾郑重地对我说:“你妈妈才是真正吃三净素的。她手不杀生,连苍蝇都不拍一个,是手素。口不出恶言,不骂人,是口素。心总是想着别人的好,要对别人好,是心素。”我听了好感动。觉得小叔尽管有点吊儿郎当,心里对是非好坏是很清楚的。这就是母亲一边骂他,一边仍很喜欢他的原因。何况家人中“肚才”好、口才好的就只有他一个,没有他就太冷清了。  他看母亲每天辛辛苦苦提着饲料木桶去喂猪,有一次他对母亲说:“大嫂,你吃素念经,却把猪喂大了等过年时宰了祭祖,心里多难过啊!”母亲说:“可不是吗?我恨不得用米粉捏一头猪来代替呢!”小叔拍手说:“这个主意实在好,祖先一定高兴,他们也不喜欢子孙杀生呀。”正在喝酒的长工阿川叔插嘴道:“过年哪有不杀猪的?我们肚子里没有油水,田也种不动了。大嫂,你只管放心,畜牲是上天注定给人吃的,杀了不会罪过。就算有罪过,跟喂的人、杀的人都不相干,罪过都在我们吃的人身上。”

母亲笑而不答。我想等外公来时问他,究竟用米粉捏一头猪代替真猪祭祖是不是一样的恭敬。因为我也不忍眼看胖嘟嘟的猪,最后总是被宰掉,那一声声刺耳的尖叫使母亲与我几天都吃不下饭。拜佛的老师说,能戒绝杀生,家中便有祥和气象,为什么到了人人都喊恭喜的新年,反而要杀生呢?

老师教我读论语解释孑L子说的:“始作俑者,其无后乎,以其象人而用之也。”孑L子连用俑代替真人陪葬都认为太残忍,因而诅咒发明俑的人绝子绝孙。老师说,其实用俑代替真人陪葬是基于一点仁心,孔子是因为彻底反对陪葬的恶习才说这话的。

我因而想到母亲说用米粉捏的猪代替真猪,也正是一点仁心,可惜传统的陋习无法改变。想起有一回随父母亲去庙里拜佛吃斋。法师大摆筵席款待,端上来香喷喷的全鸡全鱼红烧蹄膀,惟妙惟肖,其实都是豆腐做的。父亲吃得大快朵颐,赞不绝口,母亲却皱起眉头说:“看看这些素的荤、荤的素菜,心里很难过。在寺庙里修持,就当全心全意吃素念经,怎么还想着要吃鸡鸭鱼肉。虽然是豆腐做的,心里想的还是大荤啊!”我听了也觉得很矛盾,回来告诉小叔,小叔说:“素鸡素鸭,也好像是俑。你妈妈看了仍然不忍,以其像鸡鸭而用之也。”满腹经纶的小叔摇头晃脑那么一比画,我就完全明白了,越发懂得妈妈的心是多么仁慈啊!

如今重温论语,深深体会孔子希望世界上永远没有杀戮的一点苦心。他老人家如果活在今天,眼看国与国之间,自己同胞之间残酷的大屠杀,他岂止是诅咒始作俑者的绝子绝孙呢?

再想想,如果母亲今天还健在,以她吃“三净素”的慈悲心肠,将何以面对社会上种种血淋淋的暴力行为呢!

——原载1989年12月21日台湾《中央日报》副刊P2-7

序言

代序妈妈,您安心吧

亲爱的妈妈:

每天清晨,我在虔诚礼佛之后,一定站在您照片前面,默默祝告。就想起当年我们母女并排儿跪在佛堂前,耳中听您低声念“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我也有口无心地跟着念。看您闭目凝神中,笑容逐渐浮现。拜了三拜以后,扶着我的肩慢慢儿站起来,笑眯眯地对我说:“保佑你外公,你爸爸,和你身体健康,长命百岁。”我立刻说:“妈妈也长命百岁呀!”您安慰地点点头。妈妈,那时您一脸慈祥的神情,真像那尊观音菩萨啊!外公常说,您满怀慈悲,连一只蚂蚁都不忍心踩踏,一定是观音菩萨派遣仙童降生人间的。您连声说:“阿弥陀佛,千万别这么说,当不起这罪过啊!”

妈妈,如果您不是虔诚奉佛,您这一生的千波万浪,离愁别恨,怎么承当得下来呢?您又怎能有那么广大的胸怀,包容一切怨恨拂逆,脸上仍浮现安详如观音的微笑呢?

在我记忆中,您是很少哭泣的。纵有盈眶泪水,也立刻忍了回去。仅有一次的嚎啕痛哭是因从北平传来哥哥逝世的噩耗。您一把抱住我呜咽地喊:“你哥哥没有了,怎么办?怎么办?”我惊悸得呆若木鸡,半晌才“哇”地哭出来。我心慌的是从来没看见您这样悲痛过,怕您会受不了。伤痛的是从此永远盼不到哥哥回来了。我们母女抱头痛哭了很久很久,只有老泪横流的阿荣伯,站在边上,默默无言。我感到好害怕,仰脸问您:“妈妈,爸爸为什么不回来?我们好孤单。”您抹去眼泪,肯定地说:“你爸爸会回来的,他只有你一个女儿了。”我一阵心酸,又大哭起来。

从那以后,您拜佛更虔诚,管教我也更严了。几次三番对我说:“你要用功读书,争口气,考个女状元。”对亲朋戚友的慰问,您总是收起眼泪,抬着头说:“她爸爸一定会回来的,女儿要带到外路读书,不能老待在乡下啊!”

不久,父亲真的回来了,很快就把我带到杭州,您呢,却仍旧留在故乡。少不更事的我,竟被去杭州的兴奋冲昏头,至今竟想不起我们相依为命的母女是怎么分别的。只记得头一晚您一直不睡,在灯下为我织毛衣。临行时,您竟然没有送我到门口。妈妈,您那时是躲在房间里哭呢,还是跪在佛前祈祷呢?

到杭州后,在衣箱中发现一个小小黄缎包,里面是白衣神咒,是您放在里面给我保平安的。您让叔叔给我写信,每回都叮嘱我早晚勿忘拜佛念观世音菩萨。但我进的是教会学校,老师要我做礼拜、信耶稣,我心情好矛盾。直到您来杭州后,我把内心的矛盾告诉您,您想了一想说:“耶稣和观音都是得道的菩萨。在天堂里是不分家的。阿弥陀佛也跟上帝一样。上帝派耶稣来到世界做桥梁、超度人。佛派观音到世间来,见男人就化作男身,见女人就化作女身,只为好与人接近,便于超度!”您说得头头是道,却是非常圆通。原来您在故乡时,也常被邻居教友拉去做礼拜或望弥撒,您仍笑眯眯地拜您的佛,却把耶稣也比作观音。妈妈,您的头脑真开明哪!

您爱惜生灵的身教,我都牢牢记得。有一次,您从邻儿手中抢救下一只被玩弄得奄奄一息的蝉,您把它卧在用青草铺垫的纸盒里,放在树荫下,让它不受一点打扰,好好休息。您说蝉儿吸了新鲜露水,过一夜就会活过来的。第二天一早,它真的已能微微张开轻纱似的翅膀了。您又把它放在矮树枝上,不时去看看它,连声念佛,保佑它快脱离苦难,快点活过来。不久,蝉儿真的活过来,振翅飞走了。又有一次,您不小心踩伤一只小鸡的翅膀,万分歉疚地捧起它,用麻油抹它的伤口,不时用嘴呵它,让它感觉得到您对它的爱护。当时我好像自己就像那只小鸡,受着母亲万般的爱抚呵护,心中感到无比的温暖。

蝉儿活了,小鸡平安无事了。妈妈啊,您那满脸欣慰的笑容,我至今不忘,也牢牢记得绝不虐待一切的小动物和昆虫。这也许正是佛家说的“以一身所受之苦,推悯众生之苦”的深意吧!

您要我考个女状元,我却碌碌一生,不能达成您的愿望。您逝世已四十九年,在这半个世纪的宝贵岁月中,我没有什么成就。所能尽力而为,或可告慰于您的,只有握住一支笔,写出对双亲和亲朋戚友的思念,写出您的勤劳、节俭、忍让、谦和、孝亲、睦邻的美德。我希望关心我的朋友们,爱好文学的读友们,都能知道您是怎样一位可作为青年典范的伟大母亲。

今秋,我将再出版一本新散文集,这是我第三十本集子,一个完美的整数。我特以其中的《母心-佛心》一文,定为书名,并将护生篇排为第一辑,恭恭敬敬地奉献给您,以纪念您的虔诚奉佛,惜生爱生。在“护生”、“怀旧”两辑中的许多篇章,都浮现着您的泪光笑影。想您在天之灵,一定会连连颔首,赞许您的女儿,永远不会忘记您爱惜生灵的诲谕吧!

妈妈,夜已深,星光入户。我放下笔,倚窗远眺。异乡的夜是寂静的,客中的岁月是清冷的。但我心头仍感到十二分温暖,因为我永远拥有您的爱。

仰望长空,疏星点点,我默念起印度大诗人泰戈尔的一首诗:

妈妈,如果您想念女儿到夜深不寐

我将于星斗中对您唱:

安心吧!妈妈,安心吧!

您睡着时

我将从流荡的星光中

悄悄地来到您床边

睡在您的怀里

妈妈,您安心吧!

我一遍又一遍地念着,在心中低声向您祝告:

妈妈,在月圆月缺中  四十九年来,

我的心一直和您相依相守

妈妈,您安心吧!

琦君

1990年8月20日

于美国新泽西

书评(媒体评论)

熟读琦君作品的读者都会感觉到琦君的母亲在她作品中所占的分量。琦君写得最感人的几篇文章几乎都是写她母亲。可以说母亲是琦君最重要的创作泉源。琦君塑造的母亲意象是一位旧社会中相当典型的贤妻良母,充满了“母心、佛心”。──白先勇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 0:24: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