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我的援疆历程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张鑑
出版社 东南大学出版社
下载
简介
试读章节

唐朝境内各地辖于安西都护府,境内设疏勒都督府(治所在疏勒镇)、蔚头州(治所孤石山)、温肃州(治所大石城)、演渡州(治所去曷饭馆)。今阿合奇分属温肃州、蔚头州;阿图什、阿克陶、乌恰分属疏勒都督府、演渡州。境内各地分属葛逻禄、样磨、处月等部。

北宋、辽时期,境内大部分土地属黑汗(即拉汗)王朝,其中东北部少部分地区(今阿合奇)属西州回鹘,南部少部分地区(今阿克陶)属于阗。公元1210年,喀拉汗王朝为屈出律所灭,州境始属西辽。1218年,西辽为蒙古所灭,蒙古设断事官对境内实施统治。公元1275年,元在阿里麻力设中书行省,州境即辖于该中书行省,由断事官辖治。1281年元改断事官为都护府,州境即属该都护府管辖。1346年,州境又属察合台后王封地。察合台后王为成吉思汗的次子察合台的后裔。

明代初年,辖于别失八里。明永乐十六年(1418年)改别失八里为亦力把里地区,州境又为亦力把里首府大臣朵豁刺惕家族的世袭领地,称朵豁刺惕部。明嘉靖十二年(1533年),察合台后裔赛义德汗建立叶尔羌汗国,州境属其统治。

清康熙十七年(1678年)准噶尔蒙古部噶尔丹侵入天山南路,州境在准噶尔部的统治之下。清政府平定准噶尔叛乱之后,于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设总理回疆事务参赞大臣,州境即在该大臣的管理之下。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清政府在伊犁设“总统伊犁等处将军”,州境又辖于伊犁将军。光绪十年(1884年)新疆建省,境内分别辖于新疆省喀什噶尔道的疏勒府、伽师县及阿克苏道乌什厅。

民国初年,境内分辖于喀什行政区伽师县、疏附县、英吉沙县、蒲犁县和阿克苏行政区乌什县。1913年至1944年,境内先后建乌恰县、阿图什县、阿合奇县。

1949年,新疆和平解放,境内阿合奇县辖于新疆省阿克苏专区,阿图什、乌恰等县辖于喀什专区。1954年7月,以柯尔克孜族为自治民族的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成立。至此,克孜勒苏才形成一个统一的地区级行政建制。

目前,克州辖三县一市(阿合奇县、乌恰县、阿克陶县、阿图什市),37个乡(镇),230个行政村。以克孜勒苏河为界,克孜勒苏河以北从乌恰北部、阿图什市的北部直到阿合奇县全境,为天山南麓;克孜勒苏河以南,由北向南包括乌恰县西南部和阿克陶县西南部绝大部分山区,为帕米尔高原和西昆仑山区。

民族人口 克州境内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方,既有从事定居农-耕的土著民族,又有逐水草而迁徙的游牧民族。历史上,羌、伊兰、粟特、塞种、月氏、乌孙、匈奴、处月、样磨、回鹘、黠戛斯、葛逻禄、鲜卑、铁勒、柔然、突厥、口厌哒、吐蕃、契丹、蒙古、汉人及其他土著民族曾在这里从事农耕、游牧、狩猎生产,共同开发建设这块土地。他们不仅在这里生息繁衍,而且在这里驰马逐鹿、争雄称霸,有不少部族曾在这里成就霸业、建立王权,对这里实施统治。

目前,克州依然是多民族聚居的地区,境内有柯尔克孜、维吾尔、汉、塔吉克、回、满、塔塔尔、蒙古、哈萨克、锡伯、乌孜别克等11个常住民族。柯尔克孜族主要分布在乌恰、阿合奇两县及阿克陶县和阿图什市的牧区;维吾尔族主要分布在阿图什市和阿克陶县平原农区;汉族主要分布于自治州各地的城镇:塔吉克族主要分布于阿克陶县的塔尔塔吉克族乡;回族、乌孜别克族、哈萨克等族人口较少,大部分散居于各城镇。

柯尔克孜族有本民族的语言和文字,语属阿尔泰语系突厥语族乞卜察克语支。我国柯尔克孜族使用的文字是以阿拉伯文字母拼写的柯尔克孜文。柯尔克孜族是以经营畜牧业为主的民族,其生产、生活习俗有着游牧民族的典型特点,剽悍勇猛、诚实守信、热情好客、尊老爱幼。柯尔克孜族是马背民族,其骑马跨驼技艺相当娴熟,民间体育和游戏多为马上活动,如马上角力、%i拾银等,叼羊是柯尔克孜族的传统体育运动。柯尔克孜族民间文学极为发达,著名英雄史诗《玛纳斯》是与《江格尔》、《格萨尔王传》齐名的我国三大史诗之一,是世界文学艺术宝库里的瑰宝。

中国柯尔克孜族目前大约有人口17万人,其中80%以上聚居在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在南疆的和田、皮山、莎车、英吉沙、塔什库尔干、乌什、阿克苏、温宿、拜城、叶城和北疆的昭苏、特克斯、巩留、额敏等地县也居住着一些柯尔克孜人。

截止到2009年底,克州总人口530 175人,其中维吾尔族337 403人,约占63.6%;柯尔克孜族146083人,约占27.6%;汉族39 704人,约占7.5%:塔吉克族5 455人,回族667人,乌孜别克族1 49人,哈萨克族1 36人,其他民族578人。P4-5

后记

在我既定的《历程》出版计划中,原本并没有这本集子,只因突如其来的援疆使命,让我的人生经历和阅历丰富了许多,也因此意外收获了这本集子。

受命到新疆克州援疆工作三年多,原本是一段艰苦和寂寞的历程,但却因为要积累《我的援疆历程》的素材,在全面完成援疆任务的同时,要深入基层,深入牧区,了解自然,了解民族,学习历史,学习文化。由此,让我和当地民族同胞结下了深厚的感情。这段经历不仅让我分享了当地特殊的自然景观,也让我了解了当地多彩的民族文化,更让我享受了三年多充实和幸福的援疆生活。

在本书出版之际,要特别感谢中国工程院院士、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常务副主席黄卫先生的鼓励和关心,要真诚感谢东南大学党委书记、博士生导师郭广银女士在百忙中为本书作序,要感谢东南大学出版社江建中社长和张新建总编的大力支持,还要感谢东南大学出版社编校人员的精心编校。

目录

认识克州

克州印象

初访南疆

再访南疆

作客柯族

亲近猎鹰

感受古尔邦节

分享“乌鲁西”

文化土陶

走进神秘的怪枊林

徒瞳胡杨林

美丽的盖孜河谷

漫游红山谷

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馕

沙朗督克

北山坡烤肉

柯尔克孜游牧民族的低碳生活

从地里长出来的房子

走访维吾尔族居住区

北山坡的变迁

马与柯族

感悟《玛纳斯》

迟到的军旅生活

波斯坦铁列克情结

雪中送“炭"

我们的“女儿”

寂寞总是难免的

这里是一个温暖的大家庭

后记

参考书目

序言

2010年9月18日我受命援疆,2010年10月25日启程赴新疆克州任职,开始为期三年多的援疆历程。

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简称克州,这是位于我国最西部的自治州,也是我国唯一以柯尔克孜民族为自治主体民族的自治州。

到克州任职以前,我对克州一无所知,想象着这是一块遥远而神秘、荒凉而贫瘠的土地。到克州任职以后,我才知道这是一片历史悠久而富有民族文化的热土。随着时间的推移,我越来越被当地的民族文化所感染,越来越喜欢这片热土及这片热土上的民族文化,以致充满着眷恋。

了解民族文化、融入民族生活、建立民族感情、认同民族习俗是做好援疆工作的基础。了解克州自然、经济、社会、民族的现状和特点,实事求是地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措施和路径是做好援疆工作的前提。努力学习克州的民族文化、努力学习克州人民的精神是做好援疆工作的正确态度。

我作为一名援疆干部,因为亲近克州,亲近自然,亲近民族文化,所以写了点随笔。我作为一名援疆干部,因为远离长期居住的江苏,远离先前熟悉的工作单位,远离温馨的家庭亲人,寂寞总是难免的,所以写了点随笔。不经意问,写下的这些随笔,已经可以出本集子,这也是意外的收获。

承蒙大家的鼓励,今天将这些随笔汇编成一本集子,其中有些随笔,曾经在报刊上公开发表过。由于对克州州情、对援疆工作、对民族文化的理解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所以先期发表的一些文章对克州州情、对援疆工作、对民族文化的理解难免存在偏颇,但这里未做修改,因为这恰恰就是一个援疆干部真实的援疆历程。

为期三年的援疆历程即将结束,因为对克州这片热土的眷恋和热爱,也因为对援疆工作的记忆和回忆,更因为已经的援疆和终身的援疆,我将在克州援疆期间记录的点点滴滴奉献给大家,希望大家更多地了解援疆工作和生活,分享克州的自然景观和民族文化。

我虽然充满激情和感情,希望向大家介绍克州的自然景观和民族文化,但由于三年援疆期间的业余时间有限,加之本人才疏学浅,所以文中难免存在偏颇和错误,还请大家多多指正。

内容推荐

《我的援疆历程》是作者张鑑自2010年到2012年至新疆克州担任江苏省对口支援克州前方指挥部党委副书记、副总指挥的随笔,其中大多数文章都在报刊上发表过,内容主要是对新疆风土人情的描绘,以及对克州进行对口援助的工作,例如资助一个“女儿”。作者希望通过《我的援疆历程》内容帮助大家更多地了解克州风景和新疆的民族文化。

编辑推荐

张镒同志是一个能奉献、肯吃苦、善思考的援疆干部。张镒同志的《我的援疆历程》,是一本历史文化与西域风光缓缓流淌、报国情怀与民族友爱跃然纸上的心路之书。读其书如观其人,平和执着,醇香隽永,掩卷三日,犹有余思。

本书是作者张鑑自2010年到2012年至新疆克州担任江苏省对口支援克州前方指挥部党委副书记、副总指挥的随笔,其中大多数文章都在报刊上发表过。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 19:4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