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年初,解放军总政治部关于组织撰写军队高级将领传记的通知下发后,我们即开始了对海军高级将领史料的收集工作。在这过程中,我们发现,海军很多高级将领是在毛泽东同志的直接关怀教育下成长起来的,彼此间长期的工作、生活交往中,有许多很有教益又鲜为人知的逸事。于是原海军宣传部长吴殿卿同志编写了《毛泽东与海军将领》这本书。描绘了毛泽东主席在革命时期和共和国建设时期与这些海军将领们在工作、生活、战斗中的动人故事。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毛泽东与海军将领 |
分类 |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马列著作 |
作者 | 吴殿卿//袁永安//赵小平 |
出版社 | 人民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1997年初,解放军总政治部关于组织撰写军队高级将领传记的通知下发后,我们即开始了对海军高级将领史料的收集工作。在这过程中,我们发现,海军很多高级将领是在毛泽东同志的直接关怀教育下成长起来的,彼此间长期的工作、生活交往中,有许多很有教益又鲜为人知的逸事。于是原海军宣传部长吴殿卿同志编写了《毛泽东与海军将领》这本书。描绘了毛泽东主席在革命时期和共和国建设时期与这些海军将领们在工作、生活、战斗中的动人故事。 内容推荐 毛泽东同志是我国的开国元勋,为共和国的建设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但是,鲜为人知的是,很多共和国的海军将领是在毛泽东同志的直接关怀下成长起来的,如萧劲光大将、叶飞上将、张爱萍上将、张学思少将等。在长期的工作、生活交往中,他们与毛泽东同志有许多既有教益又鲜为人知的故事。 原海军宣传部长吴殿卿同志通过对这些将领和他们的亲属、以及长期在这些将领身边工作的同志们的认真的调查、采访、查档,挖掘了大量素材,编写了这本《毛泽东与海军将领》,描绘了毛泽东主席在革命时期和共和国建设时期与这些海军将领们在工作、生活、战斗中的动人故事,展现了毛泽东同志开阔的胸襟、伟大的战略眼光,以及老一辈革命家的光荣事迹。《毛泽东与海军将领》文笔流畅,富于感染力。 目录 毛泽东与萧劲光大将 毛泽东与王宏坤上将 毛泽东与叶飞上将 毛泽东与苏振华上将 毛泽东与张爱萍上将 毛泽东与丁秋生中将 毛泽东与方强中将 毛泽东与刘道生中将 毛泽东与杜义德中将 毛泽东与吴瑞林中将 毛泽东与罗舜初中将 毛泽东与顿星云中将 毛泽东与陶勇中将 毛泽东与康志强中将 毛泽东与王政柱少将 毛泽东与邓兆祥少将 毛泽东与卢仁灿少将 毛泽东与杨怀珠少将 毛泽东与张汉丞少将 毛泽东与张学思少将 毛泽东与林遵少将 毛泽东与曾克林少将 后记 再版后记 试读章节 萧劲光到红五军团以后,遵照毛泽东的教诲,注重团结,注意政策,开始一个时期改编工作进行得很顺利。萧劲光充分尊重和信任部队原有的领导,很快与他们,特别是总指挥季振同成了无话不谈的知心朋友。部队上下官兵关系也很融洽。当时,中央根据地部队中还盛传着萧劲光与季振同同台演出的佳话。 1932年初,为了引导部队官兵认识、了解什么是马克思主义、什么是社会主义,萧劲光给军团机关干部战士讲了一堂列宁关于帝国主义学说的课。课后,为了加深对讲课内容的理解,萧劲光和军团政治部主任刘伯坚组织自编自演了一个活报剧,萧劲光演一个帝国主义分子,季振同演一个军阀。排练过程中,毛泽东听说了,对萧劲光的做法大为赞赏,主动提出要自己的夫人贺子珍参加演出,饰演一个坚贞不屈的共产党员。政委、总指挥、主席夫人同台演出,你唱我和,化装惟妙惟肖,官兵掌声不断,演出气氛十分热烈。演出后好长一段时间,萧劲光、季振同私下常以“帝国主义”和“军阀”互相戏称,非常亲昵。直到1981年,年近八十高龄的萧劲光还不忘被错误路线迫害致死的季振同,在党中央组织起草《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总结历史经验的时候,为他的平反昭雪奔走呼吁。 起义部队整编是复杂的。1932年2月份,在少数上层军官的策动下,红五军团发生了一次大的风波。由于新调入红五军团的部分政工干部受“左”倾路线的影响,在教育中不恰当地强调阶级成分,一开始就大讲军事民主、官兵一致,少数连队发生了士兵控诉军官的现象。对此,长期生活在旧军队中的军官不理解,抵触情绪很大。加上二十六路军起义后,国民党当局不甘心,不断通过人员渗透、散发传单等方法进行反动宣传,一时间官兵思虑重重,部队人心惶惶。“红军要兵不要官”,“团以上军官统统都要撤换”,“不服从整编的部队要武力解决”等各种谣言越传越多。有的人还绘声绘色地宣称,看到红四军已在九堡山上埋伏好,准备缴十五军的枪。在谣言的蛊惑下,十四军工兵连副连长深夜带人杀死连里的政工人员,反水而去。一些营、团干部,包括有的师职干部,也声言要出走。有的单位军官逃跑事件时有发生。军团部和十五军都驻扎在九堡。形势最紧张的那天,萧劲光、季振同召集十五军军长黄中岳等领导干部在军团部办公室里屋开会,外屋里那些要走的军官已打好背包,坐在地上等着。面对这种局面,季振同也大惑不解,不知所措。他半是疑惑半是焦急地问萧劲光:“政委,到底是怎么回事,你要说清楚。”萧劲光反复宣传党的政策,要求大家不要相信谣言,官兵们情绪仍然平静不下来。萧劲光一时难下决断,遂翻身上马,向30里外的军委驻地瑞金城驰去。 在“左”倾机会主义路线的影响下,当时的军委在许多重大问题上认识很不一致。听了萧劲光的汇报,有的提出先把带头闹事的干部控制起来,下一步再说;有的提出要立即派部队,武力解决。萧劲光见众说纷纭,一时难以统一思想拿出可行的办法,就离开军委办公室,直接去找毛泽东。对毛泽东,萧劲光是越来越佩服了,他思考问题深远,处理问题周密。自到红五军团以后,每遇到棘手的事情,萧劲光就去向毛泽东请教,每次去都能得到满意的回答。 跨进毛泽东的房间,萧劲光喘息未定就开门见山地说:“主席,我找你请教来了。部队有人闹事,军委有的领导要武力解决,你说该怎么办?”接着向毛泽东汇报了部队的情况。 “他们要武力解决,你的意见呢?”毛泽东一边给萧劲光倒了一杯水,一边问。 “我不同意武力解决,那样事情会更糟!'’ “怎么能武力解决呢?他们是自觉起义,要相信他们中多数人是愿意参加革命、愿意当红军的。只能‘剥竹笋’,把各种不同想法的人区别对待;不能‘割韭菜’,不分青红皂白地‘一刀切’。武力解决,红军和起义部队打起来,正好上了敌人的当。”接着毛泽东具体地说,你现在就回去对他们讲,就说我说的,共产党的政策是留者欢迎,走者欢送。愿意继续留下来当红军的,我们一起干;不愿意当红军想走的,我们欢送,发给路费,想什么时候走就什么时候走。走还是留,大家自己拿主意,希望大家不要听信谣言。 萧劲光听了毛泽东的分析指点,立即飞马返回九堡,重新召开军以上领导干部会议。萧劲光把毛泽东的意见一传达,季振同非常兴奋,情不自禁地一拍桌子站起来:“好,毛泽东高明,就照他说的办!”随即几步跨出去,向聚集在办公室门口的官兵宣布:已请示过军委和毛主席,起义是大家自愿,现在去留自由。愿意走的,现在就可以走,给你们发路费。说着还把自己存的一部分光洋和白区的票子拿出来,分给了那些要求走的人。 事实面前谣言不攻自破,一场风波顺利平息。经过整编,红五军团成为中央红军的一支坚强的主力,在第四、第五次反围剿中,在万里长征途中,敢打敢胜,屡建奇功,在中国革命史上写下了不朽的篇章。P7-9 后记 1997年初,解放军总政治部关于组织撰写军队高级将领传记的通知下发后,我们即开始了对海军高级将领史料的收集工作。在这过程中,我们发现,海军很多高级将领是在毛泽东同志的直接关怀教育下成长起来的,彼此间长期的工作、生活交往中,有许多很有教益又鲜为人知的逸事。于是我们组织编写了《毛泽东与海军将领》这本书。在人民海军成立50周年的时候,以此奉献给读者,算作我们几个从事军史编研工作的老兵一份微薄的礼物吧! 为了确保史料的真实、准确,我们做了认真的调查、采访、查档工作。在这期间,许多老首长和他们的亲属,及长期在首长身边工作的同志,给我们提供了大量有价值的素材;中央、军委、海军档案馆的同志,给了我们很大帮助;军事科学院副研究员谢国钧同志审读了书稿,提出了不少重要修改意见;解放军文艺出版社编辑部主任董保存同志,对本书的编辑出版给予了具体指导帮助。在此向首长和同志们表示衷心感谢。此外,编写过程中,还参阅了大量党史、军史和关于毛泽东同志生平事迹的书籍。因书目较多,不便一一列出,谨向有关单位、作者一并表示感谢。 由于时间仓促,经验不足,书中不妥之处肯定不少,恳请读者提出批评意见。 编者 1998年12月于北京西郊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