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陶行知自述/二十世纪名人自述系列
分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作者 陶行知
出版社 安徽文艺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三年前的今日,老…下的小庄出了一桩奇事。他们是来扫墓吗?香烛在哪儿?强盗来分赃吗?如何这样客气?他们是开学哟。开学?学堂在哪儿?连燕子都不肯飞来的地方,忽然这样热闹!奇怪得很!

不错,我们是来开学。说得更(确)切些,我们是来开工。还不如说,我们是在这儿来开始生活。“从野人生活出……”这是来自《陶行知自述》的节选部分。

内容推荐

《陶行知自述》的作者是陶行知。

《陶行知自述》:

陶行知(1891。10。18--1946。7。25),汉族,安徽歙县人,毕业于金陵大学(1952年并入南京大学)文学系,中国人民教育家、思想家,伟大的民主主义战士,爱国者,中国人民救国会和中国民主同盟的主要领导人之一。曾任南京高等师范学校教务主任,中华教育改进社总干事。先后创办晓庄学校、生活教育社、山海工学团、育才学校和社会大学。提出了“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三大主张,生活教育理论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理论核心。著作有:《中国教育改造》、《古庙敲钟录》、《斋夫自由谈》、《行知书信》、《行知诗歌集》。

目录

第一编 自 述

我的生活经历和今后打算

——致罗素的信

晓庄试验乡村师范学校创校概况

这一年

晓庄三岁敬告同志书

育才学校创办旨趣

育才二周岁前夜

两个问题之再考虑

每天四问

教育生活漫忆

第二编 我的教育观

为考试事敬告全国学子

师范生应有之观念

教学合一

第一流的教育家

新教育

活的教育

师范教育之新趋势

教育者的机会与责任

教育与科学方法

学生的精神

整个的校长

我之学校观

创设乡村幼稚园宣言书

试验乡村师范学校答客问

教学做合一

在劳力上劳心

生活工具主义之教育

如何使幼稚教育普及

答朱端琰之问

地方教育与乡村改造

生活即教育

关于科学教育

 ——致庄泽宣的信

国难与教育

手脑相长

创造的教育

生活教育

生活教育目前的任务

我的民众教育观

谈生活教育

 ——致一位朋友的信

创造的儿童教育

全民教育

民主教育

民主教育之普及

社会大学运动

小学教师与民主运动

第三编 序与跋

《小学课程概论》序

《燕子矶小学》序

《中国教育改造》自序

试读章节

晓庄三岁敬告同志书

今日是何日?

当念三年前。

愿从今日起,

更结万年缘。

三年前的今日,老…下的小庄出了一桩奇事。他们是来扫墓吗?香烛在哪儿?强盗来分赃吗?如何这样客气?他们是开学哟。开学?学堂在哪儿?连燕子都不肯飞来的地方,忽然这样热闹!奇怪得很!

不错,我们是来开学。说得更(确)切些,我们是来开工。还不如说,我们是在这儿来开始生活。“从野人生活出发,向极乐世界探寻”,是我们今天所立的宏愿。学堂是有的,不过和别的学堂不同。他头上顶着青天,脚下踏着大地,东南西北是他的围墙,大干世界是他的课室,万物变化是他的教科书,太阳、月亮照耀他工作,一切人,老的、壮的、少的、幼的、男的、女的都是他的先生,也都是他的学生。晓庄生来就是这样的一副气骨。

到了今天,已经是三周年了,说到可以看见的成绩,真是微乎其微。他所有的茅草屋,稍微有点财力的人,只要两个月就可以造得成功,一阵野火,半天便可以把他们烧得干干净净。至于每个同志之所有,除了一颗血红的心和一些破布烂棉花的行李之外,还有什么可说?然而晓庄毕竟有那野火烧不尽的东西。这些东西的价值,也许只等于穷人家在天寒地冻时之破布烂棉花,也许就是因为这些破布烂棉花的力量,那血红的心才能继续不断的跳动,那怀抱着这血红的心的生命便能生生不已。我现在所高兴说的就是这些东西。

晓庄是从爱里产生出来的。没有爱便没有晓庄。因为他爱人类,所以他爱人类中最多数而最不幸之中华民族;因为他爱中华民族,所以他爱中华民族中最多数而最不幸之农人。他爱农人只是从农人出发,从最多数最不幸的出发,他的目光,没有一刻不注意到中华民族和人类的全体。在吉祥学园里写了两句话:“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晓庄是从这样的爱心里出来的。晓庄可毁,爱不可灭。晓庄一天有这爱,则晓庄一天不可毁。倘使这爱没有了,则虽称为晓庄,其实不是晓庄。爱之所在即晓庄之所在。一个乡村小学里的教师有了这爱,便是一个晓庄;一百万个乡村小学里的教师有了这爱,便是一百万个晓庄。虽是名字不叫晓庄,实在是真正的晓庄了。

晓庄三年来的历史,就是这颗爱心之历史——这颗爱心要求实现之历史。有了爱便不得不去找路线,寻方法,造工具,使这爱可以流露出去完成他的使命。流露的时候,遇着阻力便不得不奋斗——与土豪劣绅奋斗,与外力压迫奋斗,与传统教育奋斗,与农人封建思想奋斗,与自己带来之伪智识奋斗。这奋斗之历史,也就是这颗爱心之历史。晓庄没有爱便不能奋斗,不能破坏,不能建设,不能创造。个人没有爱,便没有意义,即使在晓庄,也不见得有贡献。所以晓庄和各个同志的总贡献——破坏与创造——如果有的话,都是从爱里流露I叶I来的。晓庄生于爱,亦惟有凭着爱的力量才能生生不已咧。

我们最初拿到晓庄来试验的要算是教学做合一的理论了。当初的方式很简单。他的系统也就是在晓庄一面试验一面建设起来的。这个理论包括三方面:一是事怎样做便怎样学,怎样学便怎样教;二是对事说是做,对己说是学,对人说是教;三是教育不是教人,不是教人学,乃是教人学做事。无论那方面,“做”成了学的中心即成了教的中心。要想教得好,学得好,就须做得好。要想做得好,就须“在劳力上劳心”,以收手脑相长之效。这样一来,我们便与两种传统思想短兵相接了。一是孟子的“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的二元论。这种二元论在中国的力量是很大的。他在教育上的影响是:教劳心者不劳力;不教劳力者劳心。结果把中华民族划成两个阶级,并使科学的种子长不出来。二是先知后行的谬论。阳明虽倡知行合一之说,无意中也流露出“知是行之始”之意见。东原更进一步的主张:“重行必先重知。”这种主张在中国教育上的影响极深。“知是行之始”一变而为“读书是行之始”,再变而为“听讲是行之始”。“重行必先重知”也有同样的流弊。请看今日学校里的现象,那一处不是这种谬论所形成。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知识是要自己像开矿样去取来的。取便是行。……

P12-14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8 10:4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