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波作品全集》是国内第一部阿尔蒂尔·兰波作品的全集,不仅收入了兰波的诗作,还收入了兰波的日记和书信,因而这是一个更为全面和深入地了解兰波的文本。读者在评赏诗人那犹如缤纷幻影的诗作的同时,还将看到放弃文学之后的另一个兰波:孤独、贫困、奔波于丛林大漠之中,索然无味地生活,忍受热带瘴疠所致疾病的折磨,直至死去。诗人兰波和普通人兰波,文字的通灵人和生活的失败者,都为后人留下了无尽的话题。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兰波作品全集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
作者 | (法)阿尔蒂尔·兰波 |
出版社 | 作家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兰波作品全集》是国内第一部阿尔蒂尔·兰波作品的全集,不仅收入了兰波的诗作,还收入了兰波的日记和书信,因而这是一个更为全面和深入地了解兰波的文本。读者在评赏诗人那犹如缤纷幻影的诗作的同时,还将看到放弃文学之后的另一个兰波:孤独、贫困、奔波于丛林大漠之中,索然无味地生活,忍受热带瘴疠所致疾病的折磨,直至死去。诗人兰波和普通人兰波,文字的通灵人和生活的失败者,都为后人留下了无尽的话题。 内容推荐 《兰波作品全集》是法兰西通灵诗人阿尔蒂尔·兰波的作品全集,其中包括他的全部诗歌、散文诗和部分书信、日记,是目前为止,国内翻译出版的最完整的一部兰波作品全集。诗人兰波(Arthur Rimbaud 1854-1891),一位通灵者,被称为“屡风之人”,“横空出世的一颗流星,转瞬寂灭”。他一生的诗歌创作,全部在青少年时期完成,此后便放弃了文学,投身于苦涩的流浪漂泊,死亡降临时,他年仅37岁。但是,凭着通灵慧眼,他“看见了幻觉本身”,发明了“新的花、新的星、新的肉和新的语言”,成为法国象征主义诗歌的先驱者;凭着通灵之心,他洞穿了世纪的苍茫与黑暗。他在诗歌中,揭示了残酷的真相,发现并创造了惊艳神奇的美;在生命里,以孤独的流浪与血肉之躯,撞开了世纪的黑暗大门;在人生的苦海中,犁出了一道深深的血痕。当后世的人们重新回望,才惊愕地发现,当年那个伤心的孩子,在欧洲这片阴冷的水潭里,放出了怎样“一只脆弱又如五月蝴蝶的轻舟……”《兰波作品全集》正如这一叶轻舟、醉舟,满载着世纪之交,法兰西光怪陆离的诗歌幻梦,重新出发,向我们缓缓驶来。 目录 兰波归来——再版序言 阿尔蒂尔·兰波 第一部/诗歌 孤儿的新年礼物 感觉 太阳与肉身 奥菲利娅 吊死鬼舞会 惩罚达尔杜夫 铁匠 乐曲声中 九二与九三年的死者 另一种形式的维纳斯 初夜 妮娜的妙答 惊呆的孩子 传奇故事 罪恶 恺撒的疯狂 冬梦 山谷睡人 绿色小酒店 狡黠的女孩 萨尔布吕肯的胜利庆典 橱柜 流浪 乌鸦 坐客 牧神的头 海关检查员 晚祷 巴黎战歌 我的小情人 蹲着 七岁诗人 巴黎狂欢节或人口剧增 被窃的心 教堂穷人 让娜一玛利亚之手 仁慈的姐妹 元音 星星在呻吟 正义者 与诗人谈花 初领圣体 捉虱的姐妹 醉舟 记忆 怕什么 米歇尔与克利斯蒂娜 泪 加西河 渴的喜剧 晨思 耐心的节日 新婚夫妇 布鲁塞尔 她是埃及舞女? 饥饿的节日 你听,四月里…… 耻辱 噢,季节,噢,城楼 第二部/地狱一季 坏血统 地狱之夜 妄想狂 不可能 闪亮 清晨 永别 第三部/彩图集 洪水过后 童年 童话 杂耍 古代艺术 轻歌曼舞 生命 出发 王位 致一种理性 沉醉的清晨 断章 工人们 桥 城市(Ⅰ) 车辙 城市(Ⅱ) 流浪者 城市(Ⅲ) 守夜 神秘 黎明 花 平凡夜曲 航海 冬天的节日 焦虑 大都会 蛮荒 贱卖 仙境 战争 青春 舞台 民主 日 底 岬角 历史性的黄昏 运动 虔敬 精灵 第四部/圣袍下的心:—个修士的内心世界 (日记体小说) 第五部/爱情沙漠(残卷) 告读者 《反福音书》 第六部/书信(1870—1891) 附录:通灵者,今安在?——纪念兰波诞辰150周年 试读章节 给母亲 哈勒尔,1891年2月20日 我亲爱的妈妈: 你1月5日的来信已经收到。 得知家里都好,除了天气寒冷,我从报上看到,现在你们那里是全欧洲最冷的地方。 我现在的情况很糟。至少我的右腿静脉曲张,让我很遭罪。这就是我在这个令人伤心的国度赢得的报偿!静脉曲张是风湿病的并发症。这里并不寒冷,但这气候造成了病因。由于这可恶的腿难受至极,至今我已有15夜没合眼了,我很想离开这里,我相信亚丁的大热天对我的身体有好处,可我不能走,因为人们欠我很多钱,我一走钱就没了。我已在亚丁托人去买适于下肢静脉曲张的病人穿的弹性袜,但我怕那里没有。 所以请你们帮个忙:帮我买一只这种弹性袜,要适合于我干瘦细长的腿——(我的鞋是41码的)。这只袜子得超过膝盖,因为我的静脉曲张延伸到了膝部以上。这种袜子是棉的或丝织的,带有弹性的丝线,可以阻止静脉鼓胀。丝织的最好,更结实。价钱不贵,再说我会付给你们。 而这会儿,我的腿上缠着绷带。 将邮件包好,寄给亚丁的迪昂先生,他一有机会就会立刻转给我。 这种袜子可能在弗兹埃尔会有。无论如何,也要让家庭医生不管从哪里带一只好的来。 这种病是由于我长期骑马、步行、长途跋涉造成的,因为我们所在的这些国家地处崇山峻岭的迷宫之中,一些地方连马也不能骑,不仅没有大路,连羊肠小道也没有。 静脉曲张对人的生命健康没有太大威胁,但使人无法从事剧烈运动。严重的是,如果不穿弹性袜,静脉曲张就会留下伤痕;更要命的是!紧绷的大腿根本无法忍受穿上这种袜子,尤其是在夜间。而除此之外,还有我右膝的风湿病常常在夜里剧烈发作!要知道这个季节这里是冬天,气温从未低于摄氏零上(而不是零下)10度。然而一阵阵干旱的风,对于白人的身体总的来说很有害。即使是25到30岁之间年轻的欧洲人,只要在这里住上两三年,他们也会得风湿病。 糟糕的食物、肮脏的住所、单薄的衣衫,种种忧郁、烦愁,以及生活在群氓般的愚昧的黑人中间所接连产生的愤怒,所有这些都在短时间内深深地摧残着人的精神与健康。在这里过1年相当于在别处过5年,这里的人们老得很快,整个苏丹都一样。 回信时确切地告诉我,像我这种情况是否可以去军队服役。我可否一试?确认一下,请来信告诉我。 兰波 给家里 亚丁,1891年4月30日 我亲爱的朋友们: 你们的信和两只袜子均已收到;我是在十分悲惨的境地中收到的。 眼看着我的右膝越来越肿,疼痛剧烈,但没有药品,毫无办法,因为在啥勒尔我们生活的黑人中间,根本没有医生,我于是决定回亚丁。这样就不得不放弃我在这里的生意:这并不容易,我的钱散落在许多地方;而最后我几乎都清了账。在二十多天中,我躺在哈勒尔,丝毫动弹不得,忍受着残酷的病痛,一刻也不能入睡。我雇了16个黑人搬运工,每人给他们15件长袍,从哈勒尔运往塞拉;我让人做了一副盖着帆布的担架,我躺在上面,在过去的12天中,我们在哈勒尔与塞拉港之间的山区沙漠中行走了300公里。这一路忍受了怎样的痛苦就不说了。我一步也不能离开担架;我的膝盖眼看着肿起来,疼痛不断加剧。 到了这里,我进了一家欧洲人的医院。只有一间病房,供能付得起费用的病人居住:我住了下来。当我刚把我的膝盖露出来,那个英国医生就叫起来,他说这是滑膜炎肿瘤,已到了非常危险的程度,是因为没有照料好和过度疲劳造成的。他上来就说到截肢;而后又决定再等几天,看药物治疗能否使肿痛消退一些。就这样已经过了6天,没有任何好转,除了疼痛大大减轻,那是因为我休息下来的缘故。你们知道,滑膜炎是一种膝关节液体的病症:它可能产生于情况异常,或事故,或其他种种原因。至于我,病因必定是由于在哈勒尔的步行和骑马导致的过度疲劳。总之,到了这一步,即便是在最好的情况下,也不可能在3个月之内痊愈。我现在直挺挺地躺着,腿上被绷带缠绕、固定并牢牢锁住,丝毫不能动弹。我变成了一具骨架:我很吓人。我的脊背被床擦破;我一刻也不能入睡。这里炎热高温。医院的伙食又贵又差。我不知该怎么办。另外,我还没有与我的合伙人迪昂先生结完账。这件事至少需要一个多星期。我将从这笔生意中挣到大约35000法郎,本来我该得的更多;可是由于我不幸离开,损失了几千法郎。我盼望能够尽早乘船回法国治疗。旅途还得花一些时间,在法国,医疗条件和药品要好得多。空气也好。我很可能回来。可糟糕的是去法国的轮船总是客满,每年这时候,大家都要从殖民地回来;而我这个可怜的残疾人必须特别仔细地运送!总之,我一周后动身。 在这种时候,对这一切都别害怕。好日子总会来临。可毕竟这是如此的劳作、艰辛与痛苦换来的惨痛的报偿!啊呀!我们的生命竟是如此悲惨! 向你们致以最衷心的问候。 兰波 又及——至于袜子,已经没有用了。我会找机会卖掉。 P346-349 序言 兰波归来 没想到十年前翻译的《兰波作品全集》能够再版,没想到越来越多的中国读者认识兰波,热爱兰波。与其说是我们重新发现了兰波,不如说是兰波乘舟归来——那一叶醉舟,至今在茫茫沧海孤苦飘零,时时闪现灵光! 十年后的今天再看兰波,有了许多新的发现,新的感受。 正如兰波所说:“我是另一个。”今天看来,这另一个“我”仍不断地转世轮回:从离家出走,闯进巴黎;到离开“我热爱的巴黎”,抛弃“文明社会”,来到非洲沙漠,在荒野离群索居,直至命丧归途……而今,这另一个“我”又从沙漠荒野归来,带着百年伤痛与孤寂,回到我们身边。面对这突如其来的转身,面对战士残损的肢体和完整的灵魂,以及那蓝眼睛里闪动的苦涩海水,我们依然感到惊慌失措! 像十年前一样,在翻译过程中,当《醉舟》摇晃,我仍站立不稳;面对诗人从荒野和医院寄出的最后书信,我依然难以承受。十年前,我译完兰波的时候,正好是兰波去世的年龄,37岁;而这十年对我来说,也是兰波去世后的十年。在人生旅途中,我时常体会到兰波灵魂的漂泊与孤寂…… 回头再看,原来诗人兰波用自己少年的梦想与灵光,粉碎了世俗的种种虚伪与宗教偶像,就连耶稣和上帝他也敢冒犯。但其实上帝和耶稣也都反对偶像崇拜,相信耶稣也不会喜欢自己“映在彩色玻璃上的苍白偶像”。何况耶稣早就说过:“那当日,必有许多人对我说:‘主啊,主啊,我们不是奉你的名传道,奉你的名赶鬼,奉你的名行许多异能吗?’我就明明地告诉他们说:‘我从来不认识你们,你们这些作恶的人,离开我去吧!”’(《马太福音》第七章22节)——可见,口口声声“主啊,主啊”的人,并不能都进天国。反之,与此背道而驰的孤绝的诗人,最终会去哪里,只有天知道。 尽管我们至今无法得知兰波灵魂的归属——也许他至今还在漂泊;但可以肯定地说,兰波是一名勇敢而真诚的探索者与创造者;他在苦涩而短暂的人生中,依然穿越了“地狱一季”——他宁愿下地狱,也不堪忍受人间的虚伪与平庸;“为保存自己的精华”,他真的“饮尽了毒药”,而最终的结果便是:创造创造,孤独的创造,不朽的创造! 另一点“发现”是,尽管这位“通灵者”19岁就结束了自己的诗人生涯,但他的创造,深深植根于法兰西与欧洲文明的传统:无论是对希腊传统的发扬光大,还是对世俗信仰的叛逆与质疑;他都从传统中获得了深厚的养料与启迪。他说:“诗人应当是一名盗火者。”而无形中,他已然成了诗坛的“小普罗米修斯”;他所传递的诗歌圣火,至今包含着对未来自由的向往,和对过去黑暗专制的诅咒。 作为一名译者,十年后重新校订译文,我一度陷入两难境地。因为十年间,我变了,兰波也变了。那么译文要不要改变?看从前的译稿,就像读兰波的原稿一样——这当然是一种错觉。但思前想后,除了增补了很小的篇幅(《反福音书》),修改_了几处错误和不当之处,仍基本保持了原貌。 无论如何,我要为从前译本中的错误和疏失向读者真诚道歉!——翻译错误难免,即使在这一版中。错误与不当之处,敬请读者批评指正。 而在此,我要真诚感谢编辑王淑丽女士的知遇之恩:一见“兰波”,当即决定再版,并为再版工作,付出了艰辛的努力。我还要感谢我的法国朋友Jearl-Alexis Chatelain(夏德霖),意大利朋友Giongio Meloni(尚文),一直以来为我的翻译与研究解答了诸多疑难。我还要感谢中国人民大学法语系的孙娅冰同学,在此书再版的关键时刻,及时发现了问题,并提供了极好的参考和修改意见。而所有这些,或许都是天意:是兰波要回来! 因此,还是要向诗人兰波致以最崇高的敬意! ——“通灵者”兰波,你不惜粉身碎骨,用自己的骨髓,给这个平庸、乏味的世界注入了清新永久的诗意!无论在你身前身后,世人尽可以忽略你的伤痛与苦难,却不能无视你诗歌的灵光,不能不被你的诗句所震撼、感动,以致沉醉! 正如此时,你的诗集已穿越时空与各种文字间的界限,仿佛“一艘大金船从我头顶驶过,晨风轻拂着缤纷的彩旗……”。 而尽管如此,说不尽的兰波,仍是“另一个”。 王以培 2011年10月16日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