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文学之星丛书”是中国作家协会、中华文学基金会主办,中华文学基金会策划,由专门的编审委员会经过严格程序编选的青年作家作品集。
《江南色》为该丛书之一,主要收录了叶华的“梧桐树下”、“宜男暮春”、“晨光书声”、“青石旧巷”、“油布洋伞”、“人间烟火”等作品。这些作品内容丰富,构思精巧,文笔精妙,从不同的角度反映了作者的思想感情,充分显示了深厚的文字功底及其独到的写作风格,具有较高的艺术性及可读性,非常值得欣赏。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江南色(散文集2011年卷)/21世纪文学之星丛书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作者 | 叶华 |
出版社 | 作家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21世纪文学之星丛书”是中国作家协会、中华文学基金会主办,中华文学基金会策划,由专门的编审委员会经过严格程序编选的青年作家作品集。 《江南色》为该丛书之一,主要收录了叶华的“梧桐树下”、“宜男暮春”、“晨光书声”、“青石旧巷”、“油布洋伞”、“人间烟火”等作品。这些作品内容丰富,构思精巧,文笔精妙,从不同的角度反映了作者的思想感情,充分显示了深厚的文字功底及其独到的写作风格,具有较高的艺术性及可读性,非常值得欣赏。 内容推荐 《江南色》为“21世纪文学之星丛书”中的一本。 《江南色》所描写的内容几乎全是叶华的童年往事,和令他魂牵梦绕的故土萍乡。故乡是其创作资源的仓库,童年是他写作的文心。故乡的一棵樟树,一片明瓦,一场旧雨,一把洋伞,一个同学,在他笔下均有诗意的表达。 叶华想象丰富,行文有书卷气。他对古诗词有一定的修养。他的笔下流淌着世俗的温暖。 目录 总序: 序:童年是作家的文心 第一辑 旧雨 旧雨 旧墨 旧影 在前世今生的雪间散步 第二辑 一整个少年的积雪 一整个少年的积雪 梧桐树下 花天酒地 冬夜的声音 粉墙上微红的影子 第三辑 宜男暮春 宜男暮春 豆腐白 小炒肉与一个萍乡男人 一个夏天的另类 虚度——华丽的梦游 第四辑 晨光书声 晨光书声 仅存的素蕊 一条白色的诡计 端午落 清水糯粽 第五辑 灯花 灯花 青石旧巷 鬼影绰绰 淡墨青花 第六辑 一个人的江南后花园 老桑 黛瓦 油布洋伞 香樟 柚子花 番薯糖 坛子菜 芙蕖 茶饼草莓小笋糖罐子 第七辑 月光抽屉 人间烟火 青花 秋声 每一个人都和丢失的自己若即若离 江南色 试读章节 羁泊的人总是要回忆,回忆不过是在还往昔的债吧。流水光影间的一雨一木,一颦一笑,均是我们在往日间欠下的债务。 回忆最好的色调,如阳光黄昏最初暗下来的光阴,在小巷斑驳的粉墙,在拓片一样延绵的黛瓦,像玻璃杯上淡黄的茶渍;或是一个孩子拿着他的小板凳,安安静静坐在奶奶的身边,奶奶缝着他刚刚挂破的衣衫,厚厚的老花镜微微混浊的颜色;或是卷帘的屋内,手持一管,在素宣上挥毫,案几之上灯罩里的鹅黄掩衣而立,仿佛裹着一层脉脉的薄霜;或是淡淡的雨后,斜晖屋檐下、水井旁、电杆下、梧桐香樟桂花树边暗绿的苔藓;或是少年的午后的梦,惺忪着眼睛,摸一摸醒来的想象和记忆;或是打谷场上,堆满谷子的坪地上可能安详睡眠的颜色,夕阳在这一刻,很婉约的微黄;或是,初晨,刚刚掀开纱布的豆腐,热气淡淡地浮了上来,卖豆腐的女人云鬓在雾气里;或是藤影间,一家人吃饭吃酒吃烟熏茶的颜色…… 回忆的色调是故识许久,却又是刚刚被发现的颜色,如我们与一个婉约的女子一见如故,或是看一眼就爱上了她,回忆啊,看是萍水相逢,其实故知多年。 这样说下去,旧雨的题目愈发地觉得有种审美上的诗意,因为旧雨是回忆间的物质和精神,传神的诗意,传干净之神。周作人写过《苦雨》,尽管苦不堪言,但也是诗意的,把苦日子过出诗意,是一个艺术家的情怀。 雨雾间,羁泊异乡的人在微笑,这是一个浪子的颜色,一种浪迹天涯或闯荡天下或他乡游牧的颜色。我离开故土的时候,就是滂沱的雨。旧巷的香樟颜色如积雪融化,天空我看不清楚,是大片大片空蒙的紫,且浓且淡,我提着两大袋子的书远行,好像灵魂一定是从书间读出来似的。 于回忆的精神,不知道在那一刻我是出发还是已经到达。转瞬间,年代的长短、故土的气息如几案间插在瓶间的紫草,若有若无,岁月终是不深不浅了。 雨,是归依与游牧间最好的调和。 春雨在荡着清风的桑园上沙沙,绿幽幽的桑叶明明晃晃,是一种期待明暗变化的摇曳。文具盒间的纸上黑黑点点,从针眼里钻了出来,新生的蚕宝宝真小啊,比女人的心事还小。我跑到桑园里去采桑叶,我觉得“采”似乎比“摘”要好听,其实故乡的人总是说“摘”的,说“采”会被人用不一样的眼神看你。桑园里泥泞一片,我沾了一脚的泥回来,在院子门口的水泥地上跺了半天的脚也跺不干净,泥星从客厅一直滴到了我的卧室,母亲看见总是要骂人,我置若罔闻。 从桑园回来,微雨在头上洒了一层细细的水珠,远远看来是白了少年头。我把桑叶丢进盒间,几条黑线在嫩绿上蠕动,几乎可以听见沙沙的吃食的声音。当然沙沙的声音也仅仅是我的臆想,只有当蚕宝宝长到一定的时候,在安静的夜间,才可以听见“沙沙、沙沙”的声音。这是很好听的声音,仿若天籁,或者原本就是。如果要我说一说晚春的声音,这种应该是很棒的代表,如果是诗人听见,或许他会比写出好诗句还激动。桑叶在盒子里,开始会出现一点针眼的洞,针眼渐渐地大了起来,像纸张被火从底部暗暗点着,看不见火,只有一点一点的吞噬。有一种桑叶叶面特别大,一摘下来,叶根会冒出几滴奶白的液体,我们管它叫做“牛奶桑叶”。蚕宝宝最喜欢吃这种叶子,拉出来的粪便,像一节节的小电池,看到这种粪便,就大可放心了,此时的蚕宝宝肯定是最健康的。 这个时候,我们会玩一种叫“打弹子”的游戏,用蚕宝宝做赌注,生命啊,不过是命运的一场豪赌。游戏是用脚滚动玻璃球,击中对方的球就算赢。也有用铁球的,最大的有铅球那么大,这是我见过的最形象的“小巫见大巫”。一群孩子在小巷口或是校园的操场上一决高低,春雨在头顶如弱水三千,像许多年后我的遇见,在一处拙文中—— 雨厚如丝绒,断断续续,人的心也跟着在落雨。春天的影响力如阶沿上的青青苔色,雨遗落路面就染墨,墨色青青,春色深深,有此情绵绵的感觉。 这样的雨里,江南依稀,有个新朋友说江南难忘,我觉得这是温文软玉的江南的毒药作用。是水乡的胭脂轻点,点在雅轩里的青花之上。旧岁间,我一个人在苏州狮子林的绣球花前静坐,感觉站在另一处看自己的岁月,淡蓝色的绣球花一层一层地开着,我看着自己新写的《上海日记画本》的手稿,只觉得四周空旷,找不见一点树影花荫,如此的干净,如此的舒服。雨就弱水三千地下了,我坐在门槛上记笔记,抬头,黛瓦之上有新梨青青涩涩,漏窗深处竹影婆娑。细雨淋了一身,浑然不觉。那雨在来年的春分月份与我重逢了,气息上是如此的沉静…… 长大后有一个朋友说,好想在这样缠绵的雨间再谈一次恋爱,顿时刮目相看。我穿着雨鞋,使劲地滚动着脚底的玻璃球,泥沙地上滚出了一道道沟,笔直地指向对方的玻璃球,这是最基本的瞄准工作。对手目不转睛,他心里一定在不停地说“打不中,打不中”。因为我常常这么说,有时不小心会喊了出来,这是被视为违规的,对方会恼怒:“吵死不是?”瞄准后,用脚板使劲一滚,击中对方的球,带起一串泥水,甩了对手一脸,心情低落的他会趁机骂“野崽”,运气不好的他只好悻悻地从盒子间拿出一条细细白白的蚕宝宝。我得意地笑,梅雨打湿了肩膀和后背,丝毫不觉。一个傍晚过去,天蒙黑了我们还乐此不彼,有的孩子输得很惨,回家时,脸几乎都要垂到地面了。 这样的傍晚有件事很讨厌,泥浆会沾到裤子上,浑黄浑黄的脏。回到家后,往往要脱下拿到炉前烤一烤,水汽蒸发后双手使劲搓着,一层的黄尘和土腥冒了起来,拍一拍,就干净了许多。这个季节的孩子的裤管多是脏乎乎的,一个比一个脏,孩子的母亲一个比一个烦,她们烦,这样似乎被梅雨拉长的日子里,孩子的衣裤很难真正晾干。 还有一种春雨是愉悦的,绵绵细细,落在黛瓦上,确实是润物细无声。水滴会沿着瓦槽滴下屋檐,我常常在醒来的早晨或梦醒的夜间听见,水滴下檐头落在阶沿上的响声,“滴答,滴答,滴答”,这也是舒服,像长大后读元曲、临晋帖的感觉。早上出门,我总要缩着头,快速冲过屋檐,但是往往还是被水滴滴入脖间,凉飕飕的,湿腻腻的,似乎有粒糖,融化在衣领之间。P3-6 序言 中国现代文学发轫于本世纪初叶,同我们多灾多难的民族共命运,在内忧外患,雷电风霜,刀兵血火中写下完全不同于过去的崭新篇章。现代文学继承了具有五千年文明的民族悠长丰厚的文学遗产,顺乎20世纪的历史潮流和时代需要,以全新的生命,全新的内涵和全新的文体(无论是小说、散文、诗歌、剧本以至评论)建立起全新的文学。将近一百年来,经由几代作家挥洒心血,胼手胝足,前赴后继,披荆斩棘,以艰难的实践辛勤浇灌、耕耘、开拓、奉献,文学的万里苍穹中繁星熠熠,云蒸霞蔚,名家辈出,佳作如潮,构成前所未有的世纪辉煌,并且跻身于世界文学之林。80年代以来,以改革开放为主要标志的历史新时期,推动文学又一次春潮汹涌,骏马奔腾。一大批中青年作家以自己色彩斑斓的新作,为20世纪的中国文学画廊最后增添了浓笔重彩的画卷。当此即将告别本世纪跨入新世纪之时,回首百年,不免五味杂陈,万感交集,却也从内心涌起一阵阵欣喜和自豪。我们的文学事业在历经风雨坎坷之后,终于进入呈露无限生机、无穷希望的天地,尽管它的前途未必全是铺满鲜花的康庄大道。 绿茵茵的新苗破土而出,带着满身朝露的新人崭露头角,自然是我们希冀而且高兴的景象。然而,我们也看到,由于种种未曾预料、而且主要并非来自作者本身的因由,还有为数不少的年轻作者不一定都有顺利地脱颖而出的机缘。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乃是为出书艰难所阻滞。出版渠道不顺,文化市场不善,使他们失去许多机遇。尽管他们发表过引人注目的作品。有的还获了奖,显示了自己的文学才能和创作潜力,却仍然无缘出第一本书。也许这是市场经济发展和体制转换期中不可避免的暂时缺陷。却也不能不对文学事业的健康发展产生一定程度的消极影响,因而也不能不使许多关怀文学的有志之士为之扼腕叹息,焦虑不安。固然,出第一本书时间的迟早,对一位青年作家的成长不会也不应该成为关键的或决定性的一步,大器晚成的现象也屡见不鲜,但是我们为什么不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尽力及早地跨过这一步呢? 于是,遂有这套“21世纪文学之星丛书”的设想和举措。 中华文学基金会有志于发展文学事业、为青年作者服务,已有多时。如今幸有热心人士赞助,得以圆了这个梦。瞻望21世纪,漫漫长途,上下求索,路还得一步一步地走。“21世纪文学之星丛书”,也许可以看作是文学上的“希望工程”。但它与教育方面的“希望工程”有所不同,它不是扶贫济困,也并非照顾“老少边穷”地区,而是着眼于为取得优异成绩的青年文学作者搭桥铺路,有助于他们顺利前行,在未来的岁月中写出更多的好作品,我们想起本世纪20年代和30年代期间,鲁迅先生先后编印《未名丛刊》和“奴隶丛书”,扶携一些青年小说家和翻译家登上文坛;巴金先生主持的《文学丛刊》,更是不间断地连续出了一百余本,其中相当一部分是当时青年作家的处女作,而他们在其后数十年中都成为文学大军中的中坚人物;茅盾、叶圣陶等先生,都曾为青年作者的出现和成长花费心血,不遗余力。前辈们关怀培育文坛新人为促进现代文学的繁荣所作出的业绩,是永远不能抹煞的。当年得到过他们雨露恩泽的后辈作家,直到鬓发苍苍,还深深铭记着难忘的隆情厚谊。六十年后,我们今天依然以他们为光辉的楷模,努力遵循他们的脚印往前走去。 开始为丛书定名的时候,我们再三斟酌过。我们明确地认识到这项文学事业的“希望工程”是属于未来世纪的。它也许还显稚嫩,却是前程无限。但是不是称之为“文学之星”,且是“21世纪文学之星”?不免有些踌躇。近些年来,明星太多太滥,影星、歌星、舞星、球星、棋星……无一不可称星。星光闪烁,五彩缤纷,变幻莫测,目不暇接。星空中自然不乏真星,任凭风翻云卷,光芒依旧;但也有为时不久,便黯然失色,一闪即逝,或许原本就不是星,硬是被捧起来、炒出来的。在人们心目中,明星渐渐跌价,以至成为嘲讽调侃的对象。我们这项严肃认真的事业是否还要挤进繁杂的星空去占一席之地?或者,这一批青年作家,他们真能成为名副其实的星吗? 当我们陆续读完一大批由各地作协及其他方面推荐的新人作品,反复阅读、酝酿、评议、争论,最后从中慎重遴选出丛书入选作品之后,忐忑的心终于为欣喜慰藉之情所取代,油然浮起轻快愉悦之感。“他们真能成为名副其实的星吗?”能的!我们可以肯定地、并不夸张地回答:这些作者,尽管有的目前还处在走向成熟的阶段,但他们完全可以接受文学之星的称号而无愧色。他们有的来自市井,有的来自乡村,有的来自边陲山野,有的来自城市底层。他们的笔下,荡漾着多姿多彩、云谲波诡的现实浪潮,涌动着新时期芸芸众生的喜怒哀伤,也流淌着作者自己的心灵悸动、幻梦、烦恼和憧憬。他们都不曾出过书,但是他们的生活底蕴、文学才华和写作功力,可以媲美当年“奴隶丛书”的年轻小说家和《文学丛刊》的不少青年作者,更未必在当今某些已经出书成名甚至出了不止一本两本的作者以下。 是的,他们是文学之星。这一批青年作家,同当代不少杰出的青年作家一样,都可能成为21世纪文学的启明星,升起在世纪之初。启明星,也就是金星,黎明之前在东方天空出现时,人们称它为启明星,黄昏时候在西方天空出现时,人们称它为长庚星。两者都是好名字。世人对遥远的天体赋予美好的传说,寄托绮思遐想,但对现实中的星,却是完全可以预期洞见的。本丛书将一年一套地出下去,十年二十年三十年五十年之后,一批又一批、一代又一代作家如长江潮涌,奔流不息。其中出现赶上并且超过前人的文学巨星,不也是必然的吗? 岁月悠悠,银河灿灿。仰望星空,心绪难平! 1994年初秋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