牵着孩子前行,你越觉得那小手柔软,越是觉得周边强硬。走到孩子四五岁的时候,就得用行动回答一个强硬的提问:择不择校?
孩子像一滴水、一朵花一样完全不懂、不在意的时候,接受严峻考验的就是父母。
择校不是中国特产,择校几乎是这个世界上所有的父母都要面对的课题,日本的父母如此,美国的父母亦是,只不过是经济和地域决定层面不同。
2008年底,英国独立学校委员会公布,调查显示,有近六成的家长表示,如果能够负担学费,他们会将孩子送进私立学校。
另一个信息说,尽管英国目前只有7%的学生在私立学校就读,但是牛津大学2006年入学学生中,47%毕业于私立学校,剑桥大学的这一比例是43%。
英伦绅士的公告心平气和,一切数据说话,没有指责情绪与有意引导,相信父母的智商和判断。
如果顺其自然,就近让孩子上一个学校,这个决定不是错误。我们当年不也是随便一个学校就过来了的?再说,还有那么多的资讯显示,人家北美的孩子玩得不亦乐乎,学校里的课程简单到极致。但是,你得提前准备好足够的定力,眼前的、未来的。
就像北大的招生名额永远是按省划定一样,国际名校的录取同样是按地区划指标,亚洲几个,甚至中国几个。
永远是中国孩子和中国孩子在竞争,而不是中国孩子和美国孩子在竞争,在这个人口众多的国家,孩子人生的竞争从来都是这么残忍,而且短时间不能改变。
GE公司亚洲区人力资源总经理说,如果你觉得你的孩子没有实现你的企望,那么你就要问自己,你对自己的孩子投入了多少。
邓文迪说,我变成天鹅是因为受到了良好的教育,我最想给两个女儿的是良好的教育……
我们家的爷爷说,花钱吧,找人吧,为了孩子,学得好不好是孩子的事,做家长的就是不要自己将来后悔已经晚了……
很让人心动的实话。
择不择校,答案是一个字不是两个字。
20世纪后期,农村的父母开始将孩子送进县城的学校。到现在,经济稍有可能,那些依然不富裕的人家也会挤出钱在小县城里租了房子,让孩子在县城上学而不是村头学校。
城里乡下,不同的方式,相同的规律,择校几近是规则,属于温饱后家庭的长远的投资。买房置地不如送孩子上学,换车换房不如给孩子上个好学校。
鄙视或是追随,总之还是得承认,择校是帮助孩子成功的最有力的手法之一。
全世界的父母都是一样的,择校不是话题而是现实,多数时候由财力决定。
隐藏的入口
关键词
择校可搜寻的相关人员:同学、朋友、亲戚,一切可能给你真诚办事的社会关系。
择校可搜寻的相关行业:教育部门、政府部门、服务部门如医院等“万人求”地方工作的人。
达达一岁刚能走稳时,姥姥已提起上哪个幼儿园的事。
每天都过得很忙,又看不到什么明确的收获,在晚饭后稍稍能静下来的那一点时间里,陪着达达玩时听到这样的话题,又感到累了,以托为逃避。
姥姥见我这边没有反应,直接和奶奶建立起联盟,俩老太太带孩子出去玩的时候,有意去周围的幼儿园,隔着门和人家的保安聊天。后来,还给一个台资的双语幼儿园交了五十元钱,算预报了名。
达达两岁那年的夏天,这五十元钱灿烂地发挥了作用。
我们接到那个幼儿园的电话,让去交学费正式报名时,还没有什么感觉。等到知道小区里常常一起玩的那些孩子想尽办法也挤不进那个幼儿园的时候,全家才终于认识到了那五十元的功用、俩老太太的功劳。我们中了多大分量的一个奖!这个经验很能让人刻骨铭心。
三年后达达五岁,一个话题像小草一样在家人的话语里成长起来,而且这成长不受四季和气候的影响,日益沉重和明确。
这就是:达达上哪个小学?或者更准确地说:达达能上哪个小学?
择校是动词还是名词?是贬意还是褒义?是不是中性的?
面对择校,类似面对河豚。所有父母看着孩子,望着名校,都是这样的味道。
但是,抚摸着孩子因为幼小而格外柔软的肌肤,决心变得如此强烈:要,一定要!
只是择校还不像河豚,河豚大致是知道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可以买到、吃到的,而择校是如果你们家没有靠近名校的人脉,拿着钱也没有人收你,这就是现实。
你知道那些名小学的地址,你甚至天天看得到那个显赫的校牌,从人家的围墙、校门边走过,但是在你的孩子要进入时,那么具体的存在就幻化成了浓雾里巨人的城堡,无法靠近,不知道哪里是可以冲进去的门,哪怕是一扇能翻身跃进的窗户。
这是全家总动员式的搜寻,请全家在每一个人的社会关系里查寻,你的同学、朋友、亲戚中,谁可能在这件事上有关系并能发挥力量。这由对方的社会地位、工作性质、人际交往圈子和性格方式决定。你要努力地想,别人曾经说过的一句话有可能就是信息,比如说我的三姨的妹妹与某个学校某人有关系这样的话语。
为最爱的孩子寻找那个隐藏的入口,用竞技精神。
打电话给那些有可能的人,一个、两个……不要觉得不好意思,为孩子求人倒是有一种身为父母的温暖光辉。
要学会听出电话里话语背后隐含的意味,分辨哪些是会把此事作为事处理的,哪些只是听听而不会投放精力。对前者再去电话,对后者不再拨那些号码。
我们总是有各种各样的饭局,在那些饭局上,总是会有小小的、忽然无话可讲的停顿。那么好吧,用诚恳的语气说出自己的为难,可能会有想不到的好结果。但是诚恳建议,不要在单位同事的饭局上说起此事,实践证明不会有什么用,还会有负面的效果。朋友间的饭局效果最好。
爷爷奶奶几十年的人脉关系在这样的时候会比自以为是的你更有力,记住,不要忽略他们的力量。当然,他们可能比你更为关心、用心、尽力。
用上这么多智力,好像不值。孩子的事,又常常不能用值或不值来评判,能有的不过是一个GO,GO。P1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