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云水时空(江传德散文集)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江传德
出版社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云水时空(江传德散文集)》这本散发着醇厚乡土气息的散文集,饱蘸着作者浓烈的情感,洋溢着生活的芬芳,折射出丰富的人生哲理,展示了淡泊明志、宁静致远的人生境界,绽放着成熟睿智的魅力,如清纯亮丽的女孩,向我们翩翩走来。

内容推荐

《云水时空(江传德散文集)》精选了作者近年来的作品31篇。这些作品有部分曾在报刊或网络上发表过。有的作品虽然未曾发表,亦曾与爱好文学的朋友广泛探讨过。《云水时空(江传德散文集)》大致有这么几类。一是描写故乡风物,寄托乡情。如《桂林秋色》、《夜宿鹅翎禅寺》,这类文章以轻快的笔触,仿佛制作秀丽的风光名片似地把故乡山水进行包装推介,吸引人们的眼球,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记。二是名胜古迹的游记,如《千古名楼叹岳阳》、《寻梦瘦西湖》,这类文章浓墨重彩,赞古颂今,情景交融,讴歌了大好河山的神奇壮丽。三是记录个人的人生经历、心路历程。比如《第二故乡》、《父爱如山》,这类文章如朝花夕拾,是在岁月的长河中打捞沉淀的记忆,如同品味陈年老酒,香味醇厚。四是喻理言志,咏物抒怀,抒发人生的万千感慨。如《假如有一天》、《让心情在阳光下舞蹈》,这类文章着重抒发人生的感悟,寓理于文,情理并茂,浸透生活的哲理,颇有禅意,让人的心灵受到震撼和启迪。

目录

楔子

第一辑 乡梓情结

 荔州颂

 诗意桂林

 在仙境里徜徉——天河风景的感受

 第二故乡

 桂林秋色

 夜宿鹅翎禅寺

 品味御景湾

第二辑 胜迹纪游

 约会周庄

 千古名楼叹岳阳

 寻梦瘦西湖

 绝版的乡村——丹巴

 樱花时节访东瀛

 西双版纳印象

 相约秋天的童话——走进喀纳斯

 梦幻古镇黄姚

第三辑 往事重拾

 京都雪夜

 与书结缘

 父爱如山

 今夜明月

 今夜无眠

 当我想你的时候

 又是桂花飘香时

第四辑 人生感悟

 假如有一天

 黄昏如诗

 你在哪里

 人生如酒

 笑傲人生

 男人40是精品

 让生命去等候

 阳光总在风雨后

 让心情在阳光下舞蹈

 在云水时空中自我超越

后记

试读章节

诗意桂林

我喜欢诗意的桂林,喜欢桂林青山奇观俊秀,举世无双;我喜欢桂林的绿水晶莹剔透,独占鳌头。我喜欢桂林的诗意,喜欢桂林风光旖旎,与众不同;我喜欢桂林历史久远,积淀深厚。从我青春蓬勃的少年足迹叩问王城独秀的那一天起,这片土地就令我无比沉醉痴迷,从我能领略象山水月曼妙风情的那一天起,我就立誓要为这一方瑰丽的山川写下褒扬的诗篇。

诗意桂林是九天遗落的神韵,是上苍对人类的恩赐。即使我搜肠刮肚,用尽所有的词汇也不能形容桂林山水的俊俏柔媚。韩愈在《送桂州严大夫》诗中写道:

苍苍森八桂,兹地在湘南。江作

青罗带,山如碧玉簪。

韩愈把桂林水的澄碧、飘逸、灵动,山的峭俏、秀美、奇特浓缩得十分鲜活精彩。虽然,桂林山水没有汉唐遗风那么骄人霸气,也没有中原大地的雄浑壮丽,但是,它像一支远古的清笛,一路笙歌传唱岭南悠远历史。桂林是自然天成,无须刻意描摹的山水画卷,每一块土地都饱蘸诗韵,每一道山川皆天然画意。翻开岭南传神流韵的山水画轴,探索百越文化渊源,欣赏原汁原味的自然风景,从远古洪荒向我们走来的桂林,处处以亮丽诱人的神韵展示其翩翩风采。

诗意桂林是岭南文化的中心,也是桂学文化的发源地。在桂林漓江流域古老的峰峦丛林的岩石溶洞中,蕴藏着悠远灿烂的楚越远古文明,考古研究证明“宝积岩人”、“荔浦人”是创造大桂林远古文明、新纪元的原始先民。宝积岩,甑皮岩、释迦岩、丹桂岩等,考古证明了桂林远古历史可以追溯到距今三万年。正是这旷远的历史造就了这一方山水的璀璨文化,翻开历史画册,桂林灿烂的文明熠熠闪光。一统中国的秦始皇凿灵渠通粮道沟通大江南北,史称“北有长城,南有灵渠”。灵渠漓水、湘水三七分派的泄水天平设计堪称千古奇观。故官博物院著名陶瓷鉴赏专家耿宝昌称誉桂林出土的梅瓶为“国之瑰宝”,“藏华夏陶瓷瑰宝,集明代瓷瓶之最”。桂林的摩崖石刻、碑林是桂林研究文学、史实、书法和石刻艺术的重要史料。桂林现存的摩崖石刻达2000余件,存世量多,足以与古都西安的碑林相媲美。这些石刻年代久远,上至南北朝,下至清代,保存完好,题材广泛,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如刻在独秀峰的“紫袍金带”、“南天一柱”。最为神奇的是刻在碧莲峰上的一个“带”字,暗藏了“一带山河”、“少年努力”的励志箴言,堪为石刻极品。最为有名的是1201年王正功刻于独秀峰读书岩的《鹿鸣宴劝驾诗》,其中有千古绝唱“桂林山水甲天下”。

诗意桂林深厚的文化积淀源远流长。“看山如观画,游山如读史”就是对桂林山水与文化相渗透的最好诠释。桂林是全国首批公布的24座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汉元鼎六年桂林建城以来,韩愈、杜甫、白居易都曾为桂林写下赞美的诗篇。黄庭坚曾系舟榕湖,柳宗元被贬柳州经往时曾在此驻足。李商隐在桂林任职不到一年,写下诗文70篇。近代史上风云人物,改良派领袖康有为曾两次到桂林讲学,逗留桂林期间作诗29首。明初建造的靖江王府,在清代曾一度作为贡院,如今漫步王城,依然可见端礼门内城门上,两广总督阮元书写的“三元及第”的匾额,称颂和纪念陈继昌这位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连中“三元”的状元。在我国清朝科举历史上仅出过两个“三元及第”的状元,桂林就占了一个。广西历史上出过九名状元,桂林就占了七名,实为罕见。张次辉有诗赞叹:

桂林七朵状元花,不是他人随意夸,秀水奇峰灵杰地,名城文苑出精华。

可见桂林人杰地灵,文化积淀十分厚重。这里有以甑皮岩为代表的新石器时代文化,有以灵渠为代表的古水利文化,有以靖江王城、王陵为代表的藩王文化。这里有“唐宋题名之渊薮,以桂林为甲”的摩崖石刻。

P11-13

序言

传德同志本是我朋友的朋友,若干年前的一次聚会,他送我一本他的散文集《雨韵芳菲》,我们也便成了朋友。

传德是个很认真的人。认真思考,认真做人,认真从政,认真作文。我不知道他在大学里学的是不是哲学专业,总之,他不仅对事物喜欢作哲学层面的思考,而且生活中他也常常会露出哲学家的沉思。而文章里所传递出来的诗意的语言、诗意的思维、诗意的章法、诗意的境界,便又让我们深切地感觉到,传德眼里有诗,胸中有诗,笔下流诗,我们说传德是一个极富于诗意的人,这个感觉我想朋友们一定会有同感。

这本散文集总共四个部分:乡梓情结、胜迹纪游、往事重拾和人生感悟。无论是写他的家乡荔浦,还是写他的第二故乡桂林,他都倾注了一腔浓得化不开的情愫。最能打动我的是那篇《夜宿鹅翎禅寺》,那里面传递出来的,不仅是一种以苍生疾苦为念的大爱,还有一股润物无声的温暖的禅意。

故乡人人都有,笔下各个不同。传德笔下的荔州,不仅写出了古城的辽远与厚重,还描绘了新邑的多彩与鲜活。他是读过楚辞与汉赋的。至少,司马相如的《上林赋》、班固的《两都赋》他是烂熟于心的。这种严谨而斑斓的文体,今天的人们不说知之甚微,至少也是陌生久矣。传德竟然以骈骊的体裁,描画桑梓的神韵,展现故里的风姿,状物抒情,别开生面。

驾驭古之文体,应该说,技巧倒是其次,更重要的是作家的心理素质。传德的良好的心态还表现在,他面对周庄、岳阳楼、瘦西湖、西双版纳、喀纳斯湖等等前辈大家早已留下名篇的胜地,却并无半点“眼前有景道不得,崔灏有诗在上头”的胆怯。古人有古人的卓越,今人有今人的勇气。“古人不见今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一感一念,一思一虑,写出来再说。这不正是《岳阳楼记》中所归纳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气度吗?实话说,我很欣赏传德这种心态。当年,我就是在契诃夫那段“大狗叫,小狗也叫,不要因为大狗叫了小狗就不敢叫”的名言鼓动下拿起笔来的。

明代大书画家董其昌说,一个成功的人,一辈子绕不开两句话——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前者指知识的吸纳:读书多,则积理富,气质换。后者指阅历的积累:游历广,则眼界明,胸襟阔。

传德的文章明白无误地显现,他是领会了这两句话的真昧的。你会从他的字里行间不经意便可看出,他的确读过很多书,更可喜者,他能把读过的东西常常不留痕迹地加以运用。传德的阅历,至少可以用丰富二字来表述。这不仅体现在他留迹于祖国的名山大川,更包括了他在多个岗位上的耕耘跋涉,而这些,都属行万里路的范畴。

先哲说,一个民族,总要有人仰望星空,总要有人思考物质以外的东西。活在当下的人们,上班之余,把自己所见所闻,所思所念用文字记录下来,写得有一点文采,有一点诗意,有一点哲理,有一点韵味,这实在是一件值得称赞并鼓励的好事。

这是传德的第二部散文集,以他这般流畅的文笔与丰富的激情,可以预见,写作的高潮还在后面。我们期待着传德的更多的好文章问世。

是为序。

(彭匈: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广西出版工作者协会副主席)

后记

我崇尚古人“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箴言,始终不渝把读书当成人生的一大乐事,闲暇之时,轻履简束,登山临高,看云岚飘浮,寄云水情怀,觅幽兰篁竹,悟人生真谛。曾有自娱自嘲小诗一首,以旌心志:

淡名薄利有三爱,

奇书美文佳山水。

书好如镜明方向,

文美似酒催人醉。

高山流水悟琴韵,

云飞霞动心自随。

若能偷闲斟辞赋,

敢与东坡试媲美。

2009年春花烂漫的季节,我出版了第一本散文集《雨韵芳菲》,作品面世后,如羞涩的小草得到了阳光雨露的滋润。许多忠实的读者倾注了极大的热忱,反馈了很好的意见,社会各界对《雨韵芳菲》给予了极大的关注,广西、桂林作协和文联的一些领导、朋友对我给予了极大的鼓励。特别是一些素不相识、远隔万水千山的文友,通过各种形式与我进行切磋和交流,为我提供了许多写作的素材及灵感,给我的写作爱好增添无穷的源泉和动力。尽管我知道自己驾驭文字的功底还不够深,作品的素材还有一定的局限性,写作的表现手法也还很稚嫩,但是,由于珍惜生命的恩赐,酷爱生活的芬芳,追求真情的释放这些原因,我对文学的痴迷和追求的热情与日俱增。

我喜欢“文章千古秀,仕途一时荣”的格言,常常在夜深人静时,笔耕不辍。一为消遣情绪,陶冶灵魂,展示生活的态度。二来也是禅悟哲理,宣泄激情,与他人分享快乐。近日,受一些好友的策动,我把近年来在报刊和网络上发表的一些文章收集起来,进行系统的整理和修订,交付印刷、出版,以遂挚友们心愿。本书定名为《云水时空》。

我淡定人生,酷爱自然。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心随云动,怀山恋水是我一生不变的情结。我酷爱云,在我眼里云是自由、曼妙的化身,是圣洁的灵魂,是快乐飞翔的天使。蓝天下的悠悠白云变幻无穷,静,如碧海银波,似绿毯絮棉,若苍山堆雪;动,像万马奔腾,聚风霜雪雨,藏雷霆万钧。我喜欢云,主要是因为云是有形的,更是有神的,看似柔弱的云,可以蕴藏惊天动地的力量。水是地球的生命,是滋润万物的源泉。在闲暇的日子,当我们背着远足的行囊,带足必要的装备,走入大自然中,我们随处都可以感受到水的幻化和灵动。俯身聆听,我们会依稀听到草木与溪涧清流的呢喃情话。人们生活的时间和空间,总是促狭而有限的,生命的年轮是有限的,生命的质量不是以时间长短来衡量的。只有热爱生活的人,才会珍惜生命日子里时光的宝贵,勤奋的努力,通过拓展空间的容量,来充实生命的厚度,让人生不留后悔和遗憾。我把本书定名《云水时空》,意在唤起人们淡泊名利,寄情云水,珍视时光,热爱生活。

《云水时空》终于与广大读者见面了,这本书精选了本人近年来的作品31篇。这些作品有部分曾在报刊或网络上发表过。有的作品虽然未曾发表,亦曾与爱好文学的朋友广泛探讨过。概括起来,这些作品大致有这么几类。一是描写故乡风物,寄托乡情。如《桂林秋色》、《夜宿鹅翎禅寺》,这类文章以轻快的笔触,仿佛制作秀丽的风光名片似地把故乡山水进行包装推介,吸引人们的眼球,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记。二是名胜古迹的游记,如《千古名楼叹岳阳》、《寻梦瘦西湖》,这类文章浓墨重彩,赞古颂今,情景交融,讴歌了大好河山的神奇壮丽。三是记录个人的人生经历、心路历程。比如《第二故乡》、《父爱如山》,这类文章如朝花夕拾,是在岁月的长河中打捞沉淀的记忆,如同品味陈年老酒,香味醇厚。四是喻理言志,咏物抒怀,抒发人生的万千感慨。如《假如有一天》、《让心情在阳光下舞蹈》,这类文章着重抒发人生的感悟,寓理于文,情理并茂,浸透生活的哲理,颇有禅意,让人的心灵受到震撼和启迪。

《云水时空》终于撩开羞涩的面纱与读者见面了,这本散发着醇厚乡土气息的散文集,饱蘸着作者浓烈的情感,洋溢着生活的芬芳,折射出丰富的人生哲理,展示了淡泊明志、宁静致远的人生境界,绽放着成熟睿智的魅力,如清纯亮丽的女孩,向我们翩翩走来。《云水时空》是本人多年梦想的花开,也是多年辛勤劳动的结果,这朵散发’着清香的幽兰,来自山野的怀抱,得到了云水的滋润,承蒙众多有心人的倾心关爱。本书的出版得到有关单位和个人在资金上鼎力资助,给本书资金支持的有广西俏天下集团董事长李敏道先生,有荔浦县第三建筑工程公司,在这里具名鸣谢。同时,衷心感谢所有关心和支持本书出版的各级领导、各位老师、各位同仁、各位编审、校核,感谢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特别要感谢老领导——广西壮族自治区文联主席潘琦先生,感谢彭匈先生,感谢黄伟林先生,同时还要感谢我的老师黎运发先生,他们为本书的出版给予了极大的支持和帮助。

书中有些资料、数据、诗句,参阅了有关书籍,引用了一些素材,由于篇幅有限,不能一一罗列,在此一并致以诚挚而崇高的谢意!

纂文编书,是一项极为繁琐,需要耐心的工作,由于本人水平有限,经验匮乏,加上校核仓促,书中难免有许多差错之处和欠妥的地方,恳请前辈和行家里手高看一等,厚爱一筹,悉心关爱,不吝赐教,倾心扶持,我将笃诚聆教,不胜感激。同时,勤勉自励,扬鞭催马,继续为美好生活而讴歌!

书评(媒体评论)

评江传德散文集《云水时空》:遍读江传德的散文,最引人注意的是他对大自然的爱;遍读江传德的散文,令人羡慕的一点,是他对人的爱;遍读江传德的散文,可以强烈地感觉到他对文学的爱。因为这三爱的存在,江传德的文学写作才获得了不断进步的空间,江传德的文学写作才有了自我超越的可能。

——黄伟林(中国作掌协会会员,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6 17:59:08